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若雨昔辰> 第十二章 及笄 5

第十二章 及笄 5

  萱兒見玉墜之上刻有“若辰”二字,乃問曰:“此笛是贈予哥哥的?”


  “去年生辰,若辰哥哥贈我佩劍,我便心存感激。於是便製此竹笛,想於其生辰以贈之,未料恰逢急事,故而耽擱。今卿及笄,本欲順將此竹笛以贈之,然其竟不在暮雪門內。罷了,你便代我轉贈之。”雖如此說道,葉瑤心中卻仍有不舍。


  萱兒搖搖頭,又將手中的玉竹笛遞給了她,說道:“既是玉璃姐姐親製之物,萱兒又怎敢代爾贈之。還是等哥哥回來,你親自贈予他吧!”


  見其推辭,葉瑤也不好強求,便收回玉竹笛。


  “時辰也不早了,玉璃姐姐還是快些為萱兒梳妝吧!”


  葉瑤點點頭,說道:“我定會將萱兒打扮得出塵脫俗,讓眾人稱讚不絕。”


  “哪有什麽出塵脫俗,我等皆為凡人,怎能與仙者相比。”


  “你啊,就是愛謙虛,明明仙姿佚貌,非得說自己為凡塵之人。而那些相貌平平之人,又非得把自己誇讚得天生麗質。”


  “一個人容貌真的很重要嗎?”


  “然也,你看看當年南宮世家的十七任家主南宮馨,被譽為‘絕世佳人’,身邊有多少追求者,有的人甚至願豁出性命,也要目睹其絕世容顏。”


  “可她不也終身未嫁。”見她提及南宮馨,萱兒的眼前又浮現出那些畫麵。


  “即便她欲嫁,孰得娶之?依吾之看,世間眾人無一者與之相配,即便是當時的東方皇室,也無一人配得上她。”


  “九州無人,蘋洲卻有。”萱兒心想道。


  “便因如此,皇室絕嗣,南宮無後。”


  “非也,二者嚐約契,以南宮氏之主,嫁於東方氏之主,其所育後代皆為一男一女,男姓東方為君王,女姓南宮任宰相,代代如此,唯至‘華黍之變’,南宮氏族滅,以至新任家主南宮馨,譽有其名而終身未嫁,非其不願也。”葉瑤解釋道。


  “若是如此,便好矣。”萱兒微聲道。


  “你自言何事?”聽其音,葉瑤問道。


  “無事,玉璃姐姐還是為萱兒梳妝吧!”萱兒收起愁容,笑著道。


  見此,葉瑤也並未追問下去。少頃,萱兒窺鏡自視,笑曰:“多謝玉璃姐姐!”


  “何必謝言,這本是我贈卿之禮。”葉瑤看著她身著薄紗素裙,頸掛荼白玉佩,背披千絲垂發,腳踐遠遊文履,體繞玉雨幽香,宛如白衣仙子。


  “我以之而示眾人,可還行歟?”


  “難道你不相信我的裝扮之術?”


  “當然不是,玉璃姐姐被譽為‘仙門之姝’,我又怎會不信卿歟,但以自慚也。”


  “何必自輕自賤,以卿之姿必孚眾望。”


  “承卿吉言。”萱兒望了望窗外,說道:“距離典禮開始還有些時候,我想去一個地方。”


  “卿欲往何處,吾同之。”


  “玉璃姐姐為萱兒梳妝打扮已消耗太多體力,不必與我偕行。玉璃姐姐還是先去歇息片刻,以便參加之後的典禮。”


  葉瑤欲複言,卻見其有意支開自己,便不再追言,點了點頭,應許之。


  二人分開後,萱兒便獨自一人來到望台處,遠望山門之外,似尋一人。然山門之外,除湖澤兩岸過往之人與泛舟遊湖者外,便再無一人矣。


  她緊緊握住胸前的玉佩,若有所思。頃之,乃曰:“獨倚望台俯山麓,未見君歸心有落;但願倏回尚及禮,莫留失言悲情諾。”詩中雖無“相思”二字,卻充滿了相思之情。


  她手中緊緊握住的玉佩,自然便是其出生之際,白逸所贈之。玉佩並無何出眾之處,然卻讓其如此珍惜,隻因玉佩所刻之字。一麵刻有“挽離”二字,一麵刻有“淩雲”二字,旁人尚不知其意,唯有其明曉字中之意。


  隅中,會場皆已布置完畢,眾賓客亦紛紛入席。前排者,除葉辰外,又多了幾人,這些自然也是來參加典禮之人。這些人中,有扶風薛氏的薛玥、弋陽雲氏的雲楓以及平宣林氏的林軒,而其身後則是些後輩晚生,有薛玥之子薛子平、雲楓之子雲景明和林軒之子林乘風。


  “話說,吾等已有許久未見矣。”葉辰說道:“幸得今日,洛兄之女萱兒及笄,吾等方可相聚於此,是以緣也。”


  “是啊,葉兄此番言論實乃吾等欲呼之言也。”薛玥說道:“距吾等相見之日,已是期年之前的‘百家圍獵’。難得今日盛況,吾等相聚於此,甚幸矣!”


  “言雖如此,然有一憾也。”雲楓搖搖頭,說道。


  “雲兄何處此言歟?”葉辰問道。


  “今齊桓洛氏、蒼梧葉氏、平宣林氏、弋陽雲氏及扶風薛氏,五大家主相聚於此,唯獨缺少世家之首,嚴陵韓氏也。”雲楓歎道。


  “韓兄乃雲天之上將軍也,軍務纏身,此乃常態。況且韓氏舉族上下皆居住於漠北之地的嚴陵,夫地至此,少說也有五日之路程,韓兄未得出席,亦有其理也。”


  “此言甚是,韓宗主除‘百家圍獵’外,難得見其出席盛況,即便是‘仙門大會’也是時有時無。”


  見林軒於旁默默無言,葉辰感到疑惑,故而問曰:“不知林兄今日怎得有如此雅興,出席此等盛況,以往可難得見矣。”


  “非也,餘雖極少出席盛況,然非像韓宗主那般,況且今日之盛況乃洛兄之女及笄,餘怎得不席之。諸位皆知,五大世家原本沒有平宣林氏,若非洛氏退讓,餘怎得於此。”


  “原來如此,方才見葉兄默默無言,故而問之,若有得罪之處,還望見諒。”


  “葉兄言重矣。”雖如此說道,但林軒心中卻一直想著一件事。


  近年以來,平宣林氏在百家圍獵中的排名一直位居弋陽雲氏之後,倘若繼續如此,其世家第三的地位,可就難保矣。故而,今日出席洛氏之盛況,表麵是來恭賀,內心卻是想拉攏洛氏。如若林、洛兩大世家聯合,不僅能夠保住地位,其實力亦可上升與蒼梧葉氏相持。


  少頃,賓客皆已入場,洛塵與江芷蘭二人亦入主位。然其主位仍有一缺,此位自然便是其兄若辰之位。今日之禮,共分三步:其一宣言,其二賜字,其三束發。禮之將至,然若辰仍未至,萱兒的心裏感到十分失落。葉瑤也注意到主位之上,仍有一缺,心中也不免哀歎。


  日中,吉時已至,洛子晉走上主台,宣布典禮開始。


  萱兒走上主台,其薄紗素裙,被微風輕輕掠起,顯得更加美麗動人,在場眾人皆稱歎不止。洛塵亦起身,走至其旁,說道:“今小女年滿十五,已至及笄,特舉此禮,以示成立。”說完,洛塵便將已備好的書簡打開,宣讀之。


  頃之,誦畢,眾人皆歎之,然萱兒心中卻一直思念著若辰,並未在意旁人之言。禮至其二,江夫人起身,走至其旁,見萱兒失落的樣子,便知曉其中原委,故而慰之曰:“莫傷懷,若辰必會歸來,為你親自束發,你要相信他。”聞其言,萱兒的心中多了一絲希望,她收起失落之貌,微笑點頭。


  “表字,本應由我贈之,然我已將此任交予其兄若辰。而其因有事,未得參加笄禮,然已將其寫於紙上,我便代其誦之。”說完,江夫人便將手中的信封打開,取出信箋,誦曰:


  “今卿及笄,然吾未至,實乃吾之過也,望卿見諒。夫人已將賜字之事與餘細談,餘深思之,不知應以何字而贈卿。一日,餘忽見後山玉雨待放,倏然曉矣,乃取字——雨昔。其一,卿載弄之日,滿山玉雨、萱草皆為卿而綻放,父為之取名萱兒,是假以萱草之字,複引諼草之意,故而雨昔之雨,便借玉雨之字,複引玉雨之意,願卿純絜,心無凡塵。其二,雨昔之昔,乃望卿如疇昔,無憂無慮,逍遙自在,亦取其諧音,與吾字相對。卿嚐問餘,山前湖澤未有名,何不命之。今卿及笄,吾便取卿之雨,吾之若,為之命曰‘若雨’,不知卿意如何。至尾,吾複言,承卿此諾,必守一生。”


  聽完此信,萱兒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矣,坐於席位之中的葉瑤,則歎之。片刻寧靜後,眾人之中響起一片掌聲。


  “若辰哥哥所起之字,屬實絕也。”葉瑤讚歎道。


  “若辰兄之才華,非眾人所得及也。”雲景明說道。


  “非也,我所言之意並非如此。”


  聞其言,雲景明感到一絲疑惑,但見葉瑤卻沒有要說下去的意思,故而也並未追問之。此刻,葉瑤心中所想之事,便是萱兒心中所想。此二人皆知曉,玉雨花除信中所言外,還有陪伴守候之意,若辰雖未直言,然已意在其中。


  禮至其三,若辰仍未至。葉瑤於座中搖首歎息,江夫人也感到一絲無奈,萱兒心中僅存的一絲希望也漸漸消逝。禮已至末,不可再拖,江夫人走到她的身旁,無奈地拿起發帶,欲為其束發。正當眾人皆以為事將如此之時,遠處忽然傳來一陣喊聲:“且慢!”


  眾人皆望向聲音出處,隻見一白衣男子,手持一柄長劍,急匆匆地向會場跑來。眾人很快認出此人便是洛氏大弟子白若辰。既近,眾人見其氣喘不止,且衣身存有血跡,故問曰:“何也?”


  白逸並未回答,而是休息片刻,便走至萱兒身前。見此,江夫人也並未再多問些什麽,而是將手中的發帶遞給了他。


  若辰接過發帶,望著萱兒說:“我說過,我一定會趕回來參加萱兒的笄禮,怎樣,哥哥沒有失言吧!”


  萱兒一把抱住若辰,埋頭哭泣道:“哥哥為何要丟下萱兒,獨自一人下山?萱兒還以為哥哥不要我了!”


  “你是我妹妹,哥哥怎會不要你。哥哥此次下山是為了給萱兒尋及笄之禮。”說著,若辰便將手中的望舒劍示之。


  “萱兒不需要什麽及笄之禮,隻求哥哥能一直陪在萱兒的身邊。”


  “好了,哥哥答應你,如若下山必帶上你,如何?”萱兒點了點頭,應允之。


  萱兒接過望舒劍,無需費力,便將其拔出劍鞘,頓時,四周寒氣凜人。見此,諸弟子皆感驚奇,葉辰等人亦是疑惑萬分。


  葉瑤問曰:“若辰哥哥,你是從何處得到此劍的?”


  聞其言,想必葉瑤已經猜出此劍乃何物矣,若辰也不打算拐彎抹角,便直言道:“此劍的確是雲天的鎮國之寶——望舒劍。至於從何得之,便得與我這衣身上的血跡同言而談矣。”白逸與眾人簡略地談論了所發生之事,其間卻略過了鬼道之事。眾人聽聞此事,皆感震驚,但又為其感到一絲惋惜。


  眾人交談片刻後,便安靜下來。笄禮已至末尾,眾人看著白若辰親自為其束發。此刻,萱兒的臉上也洋溢著欣喜。。


  既畢,若辰謂其曰:“即刻起,卿便成立。”


  正當眾人處於喜悅之中,白若辰突然感到胸口一陣劇痛,一口鮮血噴湧而出,其後,便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