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我在大明當暴君> 第681章 未來的世界第一大城(第三更)

第681章 未來的世界第一大城(第三更)

  不過,這事其實還涉及到貿易逆差的問題。

  如果大明朝的東西賣得好,自然是不缺銀子,會有大量的銀子流入進來。

  但是總得以防萬一吧。

  而且未來從海外進口的東西太多太多。

  並且,想要推行大明銀鈔國際化,手裡必須有足夠的金銀儲備。

  銀鈔得和金銀掛鉤,至少這個年代沒有石油這玩意兒。

  如果金銀儲備不夠,誰願意接受銀鈔?

  十一月初十,北京下了一場小雪,一切都顯得乾淨、清麗起來。

  在黃宗羲的帶領下,李岩帶著從上海府過來的一些官員以及三個民間商人,參觀了北京製造局剛製造出來的蒸汽機。

  這三個民間商人分別叫王興來、劉慧文、錢常松。

  為什麼是這三個人?

  這三個人以前其實是普通小商人,被李岩選中,重點在上海扶持。

  王興來現在是上海棉織業的大老闆。

  劉慧文則是運輸業的。

  錢常松則是茶商。

  上海府之前還沒有開放,他們是怎麼賺到錢的?

  對遼東和天津。

  例如棉織品幾乎全部運到了天津和遼東這兩個地方,作為戰略儲備物品到了軍隊里。

  明軍穿的棉衣中就有一部分來自這個王興來。

  這三個人,可以說是李岩現在在上海府扶持得最成功的三個人。

  他們這一次到北京來,其實也是崇禎的意思。

  上海要更加大力度的投入,必然是需要快速扶持商業的。

  扶持商業就必須扶持一批民間商人,則先得打造幾個標杆。

  他們先到北京製造局的紡織廠來考察蒸汽紡織機。

  當李岩第一次看到蒸汽機帶動下的紡織機的時候,感到前所未有的震驚。

  王興來、劉慧文、錢常松也全部被震撼到了。

  他們看到有工人在那裡添加煤炭,然後連接起來的飛梭紡紗機在自動運轉著。

  這樣的場景,彷彿被施加了傳說中的術法一樣。

  但是隨著新學中物理學的普及,已經有不少人開始接受。

  黃宗羲說道:「我們都做過測算,這種蒸汽紡紗機的速度是手工紡紗機的7倍以上。」

  「它最主要的是不知疲倦,不需要休息,可以源源不斷。」

  「以前5個人做的事,一台蒸汽機就可以完成。」

  李岩不由得感慨:「變化太快了,沒想到朝廷已經研製出這等神物。」

  黃宗羲小聲說道:「這是陛下與格物科學院的人一起研製出來的。」

  「陛下真乃神人。」

  一邊的王興來幾人不由得讚歎感慨。

  「李兄,陛下還說了,你上海府要多少台都可以,優先給你們提供。」黃宗羲笑了笑,「不過不是免費,得找我們購買。」

  李岩哈哈笑了兩聲:「好說,錢都不是問題,只要貨是好貨。」

  黃宗羲拉著李岩到一邊,小聲說道:「李兄啊,還有些事,我先給你提個醒,這一次朝廷要對呂宋島全面打開海禁,上海是準備重點培養的,現在朝中有人已經起了爭論。」

  起了爭論?

  李岩立刻明白,去年的時候,朝廷已經開放了各個港口,不過只接受安南過來的糧食。

  但現在不一樣了,朝廷要全面打開海禁,與南洋做貿易。

  這裡面就牽扯到一股新的政治勢力的崛起。

  例如以周延儒為代表的市舶司,以鄭芝龍為代表的海軍。

  這些全部將會在之後的朝堂上擁有重要的話語權。

  而有利益的地方就會有爭鬥。

  在此時的格局下,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出來,上海府是接下來開海新政中最肥的一塊地方。

  無數人都想一頭砸進來了。

  李岩這人在新農政時代,在河南搞新農政搞得風生水起,已經冒頭,偏偏在朝中還沒有人罩著。

  許多人當然看他不爽。

  這幾年他在上海之所以還風平浪靜,是因為上海一直在猥瑣發育,很低調。

  而現在,再低調?

  已經不可能了。

  還怎麼低調?

  遼東收復,遼東的商業也會從上海走海運打通,甚至已經有人在提出大明收編朝鮮做為一個省。

  那朝鮮接下來的商業呢?

  肯定也與上海有密切的關聯。

  呂宋島呢?

  肯定也逃不脫。

  沒辦法,上海府的背後,是大明朝輕工業體系最完善、河運最發達的南直隸。

  又是長江出海口,中游的湖廣省、重慶,下游的江西,哪一個是泛泛之輩?

  這就註定了上海不同尋常。

  註定了它在未來,將會是大明朝最大的一個港口,甚至全世界最大的港口,甚至全世界最大的城市。

  有些提前得知朝廷政策的官員,甚至暗中開始寫信給自己的家人,讓家人趕緊去上海府買房。

  先別管那裡的房子有多破,買了再說!

  這就是大時代下的機遇。

  李岩說道:「多謝黃大人提醒。」

  兩人又交流了片刻,到了下午的時候,李岩才帶著王興來、劉慧文、錢常松,進了宮。

  每人知道,未來是大明的時代,但也是屬於李岩這樣的人的時代。

  而且時代的寵兒中,還有向王興來、劉慧文、錢常松這樣以前的普通人。

  他們站在了時代變革的關鍵時刻,關鍵的位置上,將會親眼見證千年未有之變局。

  乾清宮內暖洋洋的,李岩帶著自己身邊的官員,已經那三人進去后,跪在地上,說道:「臣參見陛下,萬歲萬萬歲。」

  「草民參見陛下,萬歲萬萬歲。」

  「都起來吧。」

  「謝陛下。」

  崇禎走下去,親自握住李岩的手,笑道:「兩年不見,你都曬這麼黑了,平日里應該很辛苦吧。」

  「比起陛下的日理萬機,憂國憂民,臣一點也不辛苦。」

  再次見到崇禎,李岩心中也很是感慨。

  他想起第一次見到皇帝的時候,那是崇禎二年在河南。

  那時候的皇帝還是十幾歲的少年。

  而眼前的皇帝,已經二十六歲了。

  他身上的氣質越發深沉,目光依然清澈,給人一種洒脫,又堅毅的感覺。

  經歷了那麼多次戰爭的洗禮,張凡的確也更加的成熟。

  「這三位,就是你提到的王興來,劉慧文,錢常松?」

  三人一聽皇帝居然記得自己的名字,連忙激動得說道:「陛下,正是草民。」

  「聽李岩說,你們三人在上海府對他有不少幫助。」

  「那都是草民等人應該做的。」

  「做得好,朕聽說王興來的棉織廠給遼東將士提供了不少棉衣,國朝需要你這樣的人。」

  「草民多謝陛下的認可,草民會再接再厲!」

  「朕這一次召見你們,是想跟你們聊聊上海府的民間商社情況。」

  其實就是想聽聽下面的聲音,然後將三個人打造成標杆,來年好大家對上海的投資,吸引南直隸更多的商人到上海,給上海港真正賦予更加強大的產能和資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