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救民大鹽平八郎
雙方的態勢愈發緊張起來,第一輪的談判已經破裂。派去談的町方被百姓給驅趕了回來,而城外的百姓也越聚越多。
廣闊的關東大平原好像被徹底遮蔽住了一樣,入目處全都是攢動的人影,已經被北風吹得忽明忽暗的火炬照樣映紅了半邊天。
前來參加強訴的百姓已經化身為憤怒的雄獅!
眼看著局麵有可能要朝失控的方向滑去,忠右衛門手都顫抖了起來。憑借二百多鐵炮手,外加三千城(和諧)管,什麽討平日本肯定是吹牛,連討平眼前的無數百姓都沒什麽可能。
一旦亂起來,十萬人往前衝,二百支鐵炮所在的正麵,可能衝不開。可其他地方就未必了,江戶城下町隻有運河,沒有什麽高大的城牆。都不用太多人跑進去,有那麽十來個腿腳快的,一路奔著全城製高點的江戶城天守閣跑去,把上訴狀投到城門口,那這事就算完了!
遠山景元肩負著阻隔強訴百姓的重任,當然知道絕對不能讓百姓逾越進入江戶城下。原本應該已經轉涼的夜裏,腦門上都急出了汗來。
再望另一邊的矢部定謙,已經不騎馬了,正在組織麾下的人馬,構建人牆,隨時做好和大量百姓推擠的準備。
畢竟這裏是江戶,開槍的話影響太壞。所以雖然禦番三組的人馬已經點燃了火繩,卻始終不敢下令開槍。或許那番頭在等遠山景元下令,有遠山景元這樣一個完美的背鍋俠的話,開槍的責任便能輕易的推卸掉。
忠右衛門這邊也出現了騷動,不是老百姓騷動,而是麾下的目明們騷動。目明的來源咱們說過,基本上就是地痞流氓混混之流,談不上社團組織,隻能說是某種在地麵上人頭比較熟的“閑人”。他們沒有任何工資,全靠附庸在奉行所官廳上,從協助管理的地麵上得到賴以生活的錢財。
指望這樣的人死戰,那絕對是開玩笑!
要是眼前不過是一二百農民,或者至多百農民。欺壓良民慣了的目明隻要有十名,就敢衝將上去,打他們一個雞飛狗跳,因為目明們很清楚老百姓是個什麽水平。
但是眼前幾乎十幾萬的百姓團聚在一塊,官軍這邊隻有區區三千眾。目明們同樣清楚,蝟集起來,滿心怒火的十幾萬百姓絕對不是他們能夠扛得住的。
一眾江戶町的目明町方們正在不知不覺的後退,甚至有些膽小的已經腳底抹油臨陣跑路了。往昔欺壓良民時的膽魄,早就被拋到九霄雲外,這時候剩下的隻有膽怯。
當人民群眾真正的團結到一起之後,他們的力量足以摧毀一切欺壓在他們頭上的統治者和幫凶!
越是治理百姓,靠近百姓的人,越明白這個道理。一盤散沙的百姓不過隻是任人捏扁捏圓的玩意兒罷了,團結起來的百姓卻有改天換日的實力!
“列隊!列隊!列隊!”
騎在馬上的遠山景元哪裏不知道有人正在開溜,但是他還是竭力的保持鎮靜,希望鼓舞起麾下人馬的士氣,抵禦住百姓的衝擊。
“大人,您不過才十七歲,還有大把的青春,犯不著呆在這兒。跑的也不是隻有您一個,咱們走吧!”一名目明提著燈籠,跑到平三的馬前,或是建議,或是哀求。
單獨跑路,將來或許會被問罪。但是若果能拉著平三這個上官一起跑,將來幕府的板子肯定主要打在平三身上,脅從不問。
“滾開!”平三舉著馬鞭,就朝那人的臉上一鞭子。
人家走是人家的事,平三還是很感念德川家慶的簡拔之恩的。如非必要,他還是準備為德川家慶盡忠到底。反正眼前農民的主要目標是強訴,而非是捕殺幕府的官吏。從他們還願意和幕府相談來看,殺人的概率不大。
老百姓也不是傻得,眼下不管鬧得再大,那也不過就是強訴而已。頂多被官差打幾下,然後驅趕回鄉。可若要是殺害了幕府官吏,那性質就變啦。
會變成叛亂!
叛亂的處置可不就是打兩下這麽簡單地事情,平時德川幕府好像統治已經很虛弱了。但是一旦涉及到叛亂這種事情,幕府的軍事機器開起來,也足以讓世人膽寒。
那目明捂著臉,討了個沒趣。見平三也不約束屬下逃亡,便心中暗罵著轉身跑入城下。不少人有樣學樣,也跟著逃跑離開。
不是忠右衛門和平三不想阻攔,是兩人很清楚,憑借兩個的力氣,是沒辦法阻攔幾十人跑路的。反正等這事平息了,隻要兩人還在位置上,有的是拉清單的時候,不差這一會子。
反倒是真的去阻攔他們的話,狗急跳牆什麽的很難說。被幾十個人群毆一頓,不死也要脫層皮,絕對不會有好果子吃。
連遠山景元都不阻攔,或者說攔不住,咱們省省吧……
見官軍如此不堪,百姓們很是鼓舞,派出了代表,走到官軍陣前,捧著一份上訴狀,請求江戶町奉行遠山景元或者矢部定謙收下。
這怎麽可能?遠山景元和矢部定謙根本不理,甚至準備撥馬後退,避如屬下兵馬的保護之中。
百姓們見老爺們不願收下上訴狀,紛紛大呼要進城向將軍様直訴。而且看樣子他們不是開玩笑的,在部分代表的指揮下,人群開始向阻攔的官差隊伍靠近。
“開槍開槍!”終於抑製不住的矢部定謙向鐵炮手們大喊。
二百支鐵炮的轟鳴瞬間響起,前前後後,絡繹不絕。但是很可惜,距離還是太遠,一輪鐵炮射擊下來,對麵的百姓似乎毫發無傷,都沒有出現受傷倒地的情況。
但是百姓們的怒意也被這一輪射擊給徹底的激發出來,尚屬和平的強訴終於變成了更加暴力的衝擊。人群爆發出震天的呼喊,向官軍隊伍衝鋒,試圖衝破阻攔,進入到江戶城內。那些鐵炮手根本來不及裝填,隻是放了一輪,下一發跟著還沒裝填好。
“救民大鹽平八郎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