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寸步難行
袁團長點了點頭,想了想道:“等回探路的人回來,第一時間帶來見我!”
“是!”唐連長立正應道,然後退在了一旁。
“二連三連,組織盾牌陣列!”交待完了唐勇,袁團長繼續命令道。
二連三連的戰士們聞聲而動,迅速形了兩個盾牌方陣,在麵對路障方向列隊集合。
“團長,要不要讓騎兵連衝一衝,哪怕嚇唬一下也成啊!”參謀當中有人建議道。
“不行!還沒到撕破臉的時候呢!這時候動用軍馬一衝,不定造成多大的傷亡呢!”袁團長直接拒絕了手下的建議。
“團長,要不要向上級匯報咱們的打算?”謝參謀心思通透,他是在替袁團長擔心,擔心萬一在隊列衝擊的時候發生傷亡,上級追究起來會算特警團一個不經匯報自作主張的責任。
“不必,本來也不是想來真的,我就是想看看他們怎麽應對。二連長三連長!”袁團長一邊拒絕了謝參謀的建議,一邊呼喚二三連的主官道:“要是對方應對太激烈的話,就不要硬頂。咱們這是投石問路,一切安全第一,明白嗎?”
二三連的兩個連長應了一聲,開始研究如何組成整體隊形的事情。研究結果很快出來了,由戰力相對強一些的三連為鋒矢,二連拖後準備撕開更大的缺口。同時安排一定數量的附助人員,攜帶滅火器和木棍,防備萬一有人縱火會造成的惡果。
隊形很快就列好了,各連排軍官開始挨個檢查戰士們身上的裝備,提醒著戰士們應該注意的事項,囑咐各帶兵官不得急燥,不要冒進。就在兩個連隊準備采取盾牌陣形衝擊路障的時候,去探路的騎兵連戰士們頂著滿頭大汗返回來了。
“你們衝你們的,把戲做足,別管我這邊,謝參謀負責指揮!”袁團長看出了兩個連的主官請示和猶豫的表情,他直接下放了指揮權,然後把騎兵連探路的戰士叫了過來,仔細了解著情況。
兩個連的戰士們此時已經列隊完畢,開始推進了。
隨著軍靴踏在地上的整齊聲音,頭一排手持鋼質盾牌的戰士們開始一邊踏步,一邊用右手中的警棍敲擊著盾牌的邊緣,發出整齊劃一的當當聲,口裏還在低聲的呐喊著。這聲音既是在鼓舞士氣,又是在向對方封路的人進行武力威攝。
特警團的盾牌有兩種,一種是黑色的滲炭鋼板盾牌,一種是有機玻璃盾牌。這兩種盾牌都是進口貨,這倒不是說當時國內沒有這種生產能力。而是當時國家還沒有生產過這種東西的經驗,真不知道做這種盾牌到底有什麽講究,有什麽標準什麽的。
就拿滲炭鋼板盾牌來講吧,這種盾牌大約有十八磅重,厚約五毫米左右。除中間的觀察窗口外,整體為一塊滲炭鋼板,正麵近距離可以抵禦一般手槍彈的射擊。使用這種盾牌的戰士,穿戴上全套護具和裝備之後,基本上可以不和擔心飛石的擲擊。
即便麵對著持有槍械的敵人,他們也可以在短時間內抵擋一下。如果遇到突然的縱火,這身裝備可以在短時間內降低火災給戰士帶來的傷害,但隨後就要及時撤出火場,避免長時間的處於火場中心。
不過由於這種盾牌重量較大,使用者長時間使用必須把盾牌固定在左臂上,然後與其他戰士形成盾牆,麵對敵人同進同退才有威力。而戰士也隻能用右手持警棍或者手槍,在一定程度上被限製了攻擊的能力。
另一種有機玻璃的盾牌保護力就差些了,一般性的飛石和棍棒攻擊基本上都可以保護使用者的安全。同時由於有機玻璃的透明特性,持盾牌的戰士可以很好的觀察敵對方的情況,使用上較為方便。當然,這種盾牌無法抵檔子彈的射擊,哪怕是一般手槍彈的射擊也是檔不住的。
這次負責突前的兩個排戰士用的是鋼盾,他們就是負責破開路障缺口的。後麵持有機玻璃盾牌的,則負責擴大缺口,以及為前麵的戰士提供觀察和指引方向。在他們後麵則有一隊拿著鐵鍁和滅火器的戰士,他們負責清理路麵和防備萬一發生的火災事故。
馬上就要下令出擊了,謝參謀有些心虛的回頭看了一眼袁團長,見袁團長正在通過車載電台跟上級聯絡。嘴裏還問著:“那人什麽時候到?太好了,太好了,這邊正需要這麽個人呢!剛才找了兩個當地人了解了一下,這個雙河鎮還真有故事……”
說話的功夫,袁團長看到謝參謀正在看自己,便朝謝參謀點了點頭。謝參謀頓時就有了主心骨,轉回頭來一聲令下:“出擊!”
以盾牌兵為先導的突擊隊列邁著整齊的步伐,緩緩向前壓了過去,距離當地人設下的路障越來越近。
路障那邊晃動著的身影看到部隊壓上來,登時慌張了起來。他們不知從哪搜集了許多的磚頭和石塊兒,一聲呐喊就朝著盾牌軍陣扔了過來。
好在戰士們早有準備,最前排舉著鋼盾的戰士們把盾牌略略平端,隻通過觀察窗的狹小窗口望著前方,任對方扔過來的石頭打得盾牌叮當作響。偶爾有石塊扔到戰士們的頭盔上,或者是落到戰士們盾牌無法防護的腿部,但這些石塊對頭盔和防刺靴的傷害也基本為零,往往就是撞一下就被彈到一邊去了。
隻是有些從頭頂落下來的石頭,在撞到頭盔落下來的時候會打在戰士們身上,或手臂上。這些地方雖然也有防護,不過運氣不好的戰士確實還是會受一點小小的傷害。好在戰士們身上的防護還是有一定保護作用的,受傷的戰士們基本上不會有什麽嚴重的傷害,也不會造成減員。
看著如鋼鐵怪獸般不停接近的盾牌陣,對麵設置路障的人們終於承受不住了。在盾牌陣接近路障之前,不知是誰發了一聲喊,這群剛才還拚命亂扔石頭的人們扭過頭去,亂轟轟的跑走了。
由於戰士們已經接近到了很近的地方,所以大家都看得清楚。那些扔石頭設路障的人大多都年輕得很,很多還是十四五歲左右,應該還在上學的半大孩子。
隨著軍靴踏過路障,盾牌陣列裏小小的爆發出一陣歡呼聲。在此之前,戰士們隻在演兵場上演練過這種陣形,還真沒在實戰中應用過。而且在特警團內部,無論是軍官還是士兵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這種陣形還是永遠用不到的好。因為特警團是應急處突部隊,一旦在實戰中遇到需要盾牌陣列的時候,那就意味著某一地區發生了最為混亂的情形了。而這些,偏偏是大家最不願意見到的。
盾牌陣輕鬆破開第一道路障,並沒有急於尾追那些逃走的人們。擔任鋒矢突破的排頭兵慢慢的踏著步子,在通過路障之後不遠便停了下來。然後全隊在軍官的口令下擺出了一個防衛陣形,為後續部隊打開道路做好了防護。
跟在盾牌陣後麵的附助連隊的戰士馬上擁了上去,七手八腳地把設在路上的路障統統清理到路邊,為後續部隊打開了前進的通路。
看到那群怪獸似的軍陣停了下來,那些跑了沒多遠的年輕人和半大孩子們也在一些人的吆喝下停了下來。他們心有餘悸的回頭張望著,似乎在彼此商量著應對的辦法。
等這邊把路障清理得差不多的時候,這些年輕人和半大小子們似乎也商量出了個結果,一聲呼哨,就統統向雙河鎮方向退了回去。
走了?難道就這麽完了?部隊可以順利進鎮了?
從上到下的官兵們都這樣猜測著設想著,卻又無法確認。
“前麵離進雙河鎮還有多遠?”袁團長遠遠地望著那群人消失的方向,問身邊拿地圖的參謀道。前方是一個向右拐的彎道,從特警團這邊望過去,隻能看看路邊行道樹和莊稼田野一片蔥籠的綠色,卻沒法看到那些人退去的地方是什麽情況。
“拐過前麵那個彎不遠是一座小橋,看地圖上標識的是一條灌溉渠,寬度應該不足十米,說不定……”拿地圖的參謀一邊報告著,一邊把自己的猜測也加了進去。
“盾牌兵,往前推進,其他部隊原地做好警戒!”袁團長口頭發布了命令,然後徒步跟隨著盾牌軍陣緩緩往前走去。
不要小看這段三四百米長的路,對持盾的盾牌兵來說卻是不小的體力消耗。提著近二十斤的重物行走倒不廢什麽力,但再加上身上那堆沉重而又不透氣的裝備呢?再加上現在並不算涼爽的天氣呢?戰士們走上一會兒前胸後背就都被汗水打濕了。
可是這段距離又不值得上車走,畢竟說不定什麽時候還得折騰下來,穿著一身沉重的裝備上車下車的,還真是不太方便。
好在這段路並不太長,戰士們一路邁著整齊的步伐走過去,就看到了那道小小的灌溉橋。而此時,橋麵上已經被堆積了大量亂七八糟的的雜物,甚至還有一輛破破爛爛的小貨車。遠遠的看過去,戰士們正看到有人在往那些雜物和汽車上澆著某種液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