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情節大反轉:鄭國再次投楚( 魯成公九年,前582年,春秋第一百四十一年)
魯成公九年,公元前582年——
晉國和楚國圍繞鄭國的第三次交兵又開始了。
楚國連續兩次伐鄭,都沒有成功,勞師遠征,來回反複,費用耗費很大,很得不償失,但是又不能放置不管,戰爭是個很耗費精力和錢財的遊戲。
楚人改變了方法,既然不能拚人力,咱就拚財力。
於是,楚國安排了公子成帶著大量的金銀財寶前往鄭國,和新上任的鄭國國君鄭成公會麵,要求兩國和平,不要再發生戰鬥了,這樣征來伐去的,大家都沒有好果子吃,這對於鄭國真是個天大的好事,鄭國弱小,才導致在晉國和楚國之間倒來倒去,被兩國連年征伐,拚的是體力和鮮血,現在好了,如果兩國都改變方式,不是采取征伐鄭國,而是采取賄賂鄭國,那麽鄭國簡直就“翻身農奴”把歌唱了。
鄭國很是高興,簡直有些受寵若驚。
於是,鄭國鄭成公和楚國的公子成,一起在鄭國和楚國的邊境“鄧地”,進行了初步的洽談。
鄭國認為事情做的很秘密,而且隻是洽談,還沒有具體的簽訂條約,因此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估計是保密工作也做的不好,但是在烽火連天的那個年代裏麵,鄭國又是晉國的小弟諸侯,因此消息還是走漏了。
晉君知道了鄭國與楚國秘密洽談的事情。
鄭國鄭成公剛上任不久,需要經常的到晉國去麵見晉景公匯報工作,這不,秋天,鄭成公哼著小曲,坐著馬車,又前往晉景公的避暑別宮銅鞮(di),一見麵,晉景公就破口大罵鄭成公,說他忘恩負義,不顧自己爸爸和晉國傳下的良好基業,去和楚國暗地裏眉來眼去,暗通渠好,不是個東西,鄭成公年輕氣盛,當然也就不服氣的頂了兩句,晉國竟然把鄭成公給逮捕了,扣留了起來。
然後,派大將欒書帶領大軍前往鄭國征伐。
你說有沒有意思,欒書第三次帶兵前往鄭國,前兩次是救助鄭國,這一次卻是征伐鄭國,情節大反轉了,鄭國知道消息後,馬上派出了使者求和。沒想到,晉國人竟然把鄭國的使者給殺死了,這太不符合道理了,俗話說,兩國交兵不斬來使,這在當時就有的規矩,誰想到晉國竟然驕橫到這個地步,確實讓鄭國人生氣。於是便真刀真槍的抵抗起來了。
晉軍一時半時還真拿鄭國沒有辦法。
鄭國包圍了許國,目的就是想告訴晉國,他們並不著急救出鄭成公,現在還有力量去圍攻其他的國家,你們晉國想怎樣,就看著辦吧!這都是鄭國公孫申的計劃,他說:
“我們即能抵抗晉軍,還能分出兵力來包圍許國,然後再做出假裝擁立新的國君的樣子,也不再派使者前往晉國,這樣晉國恐怕就會放回來我們的國君了。”
這到底是個什麽神仙的邏輯,反正我是沒搞明白。
楚國當然坐不住了,這次是鄭國給自己背了黑鍋,既然晉國伐鄭,我們楚國就一定要救鄭,不過這次楚國也學聰明了,為了避免和晉國發生麵對麵的生死決鬥,就征伐晉國的小弟陳國。
以前不是說了嗎,陳國總是跟著鄭國走,鄭國投靠了晉國,陳國自然也就投靠的晉國,但是這次,事情發生的太突然,陳國還沒有轉過腦彎來,就沒跟上節奏。
楚國伐陳,目的就是,晉國你打擊我們的小弟,我就打你的小弟,而且還不止打一個,在晉軍與鄭國僵持期間,楚國於冬天十一月,征伐收服了陳國後,又去征伐了剛投靠晉國的莒國,上次就是因為莒國投向晉國,晉國才以次為借口搞的“馬陵之盟”,現在倒好,不到二年,莒國又受到了楚國的進攻,收服了莒國。
晉國此時並不好過,因為,此時晉國的宿敵秦國鄭聯絡了白狄一起,開始從背後進攻晉國,這才是晉景公的心腹大患,晉國麵臨兩線作戰的局麵,既要對付南方的楚國,還要防備背後的秦國,這樣子,就是晉國在厲害,也會被拖垮的,晉景公可不是後來的希特勒,明知道兩線作戰的壞處,還拚死一搏,因此晉國必須要改變這種狀態。
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暫時和楚國緩和矛盾,不再相互爭霸,騰出精力和兵力,安定自己的後方,但是處於交戰的兩國,怎麽來打開這個局麵?
一次,被這些苦惱所困擾的晉景公視察軍府,看到了一直被扣押在這裏的,頭上戴著楚國帽子的鍾儀,他就是上次鄭國突然急襲楚軍抓獲的楚軍官員,然後又交給了晉國一直拘留在軍府的楚國俘虜。
晉景公詢問這是誰?
看管的人回答:“就是上次鄭國抓獲的楚國俘虜”。
晉景公讓人把他釋放出來帶到身邊,詢問他的身份和姓氏,鍾儀來到晉景公麵前連忙叩頭,回答說:“自己是楚軍的樂官”。
“樂官——,既然是樂官,能奏樂嗎?”晉景公問。
“這就是我的工作”鍾儀回答。
晉景公興趣來了,就讓周圍的人給鍾儀演奏的設備,讓他當場奏曲一首,鍾儀就演奏了南方楚國的樂曲,非常精湛。
晉景公說:“你們的楚王如何?”
鍾儀回答:“這不是我能夠知道的。”
晉景公一聽,很是讚賞這個俘虜,很懂禮貌,一點也不胡說自己君王的事情,堅守為臣之禮,便讚揚了他,但是一定要他說說意見,也算是想看看他怎麽說,難為他一下,鍾儀就回答:
“楚君做太子的時候,有教育太子的老師等官員侍奉他,太子每天早上向令尹子重(嬰齊)請教,每天晚上向司馬子反請教,我就知道這些,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晉景公回來後,就和範文子說了這件事情,範文子士粲說:
“這是個君子,報告自己的姓氏就是不忘先人;
演奏家鄉樂曲就是不忘故鄉;
例舉楚王太子時的事情,就是沒有私心不妄議;
直呼二卿的名字,就是尊崇國君。具有仁、信、忠、敏的德行,國君為什麽不放他回去,讓他來結成晉國和楚國之間的友好關係。”
晉景公一拍大腿:對呀,我正想找個合適的人來完成這件事情,正好,就在眼前了。
晉景公馬上安排人員將鍾儀請到首都,好好的安排食宿,高級待遇,並告訴他晉國想和楚國求好的意見,然後就讓他回楚國替晉國求和。
這年的十二月,楚國見到了從晉國返回來的鍾儀後,馬上就派出了公子辰前往晉國,答複鍾儀帶來的晉君的使命,請求雙方建立友好關係,並且初步的建立了基本的停戰協定,並開始進一步的洽談簽訂後續同盟條約的問題。
兩個死掐的對手,開始緩和了!
這會兒,真有點意思了。
楚國此時也是筋疲力盡,既然晉國有了和平的意思,自己也很想就此借坡下驢,開始迎合晉國的建議。
試想,現在的世界中,當年的兩個超級大國美國和蘇聯,就有點類似楚國和晉國的意思,既然誰也消滅不了誰,就搞個條約,一起罷手,暫時的和平,獲得喘息的時間,這也是靈活機動的調整政策方針,我們早在幾千年前,我們的老祖宗就這樣幹了。
鄭國,還在和晉國的軍隊杠在哪裏。
本來,鄭國原想采取公孫申的意見,對外聲張要擁立新國君的意思,就是打消晉國扣留鄭成公的想法,能夠放回鄭君,誰知道,這個世界上隻要是有風,就會有雨,隻要有傳言,就會有行動,鄭國的公子般聽到公孫申的計謀後,趁勢將錯就錯,將計就計,就真的擁立了鄭成公的弟弟公子繻為國君了。
這還了得,假戲真做了,本來就是個計策,不是真的要廢掉鄭君擁立新君,於是鄭國大臣們同仇敵愾,將公子繻給殺死了,鄭成公的太子還在,輪也輪不到他弟弟來做國君,要是假裝擁立、也要擁立鄭成公的太子髡頑為國君,於是鄭國救擁立了太子髡頑為新的鄭君。
那個企圖假戲真做的公子般害死了公子繻後,一看形勢不好,也就跑了。
此時,時間已經進入到了下一個年度的春天。
魯成公十年,公元前581年,春天,衛國在晉國的命令下,派遣了衛定公的弟弟公子黑背,率領著衛軍從背後夾擊鄭國,以期待得到軍事上的突破,打破這個僵局。
本來,鄭國的形式很危險了,兩麵夾攻,長期戰鬥,楚國已經與晉國暗通渠好,援助就不那麽的賣力了,正在這個危險的狀態下,鄭國本來假裝的立君大事,真的發生了,而且出現了內亂,鄭成公的太子髡頑,竟然被擁立為新的鄭君,鄭國一下子出現了兩個君王,一個原來的君王扣押在晉國,一個現在新立的君王在和晉、衛聯軍搞對抗。
晉國的欒書說:
“既然鄭國真的擁立的新的國君,我們再把老的國君扣留著,也沒有什麽好處了,不如把他們的國君送回去,讓他們自己去處理,關鍵是現在晉景公生病很厲害,不如求和。”
魯成公十年五月,晉國在晉景公還沒死的情況下,將晉景公的太子州浦立為了晉國的新國君,並且匯合諸侯一起以征伐鄭國為威脅,逼迫著和鄭國講和了。
魯成公十年,五月,十一日,鄭成公回到了鄭國。
鄭成公回國後,討伐擁立新君的人,把公孫申和叔禽給殺死了。
這兩個人好心,辦了壞事,把自己的性命給搭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