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捧著左傳品春秋> 第164章 後方剿匪:晉師滅赤狄 (魯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春秋第一百二十九年)

第164章 後方剿匪:晉師滅赤狄 (魯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春秋第一百二十九年)

  楚國圍攻宋國,晉國未派出援兵,隻是派出了解楊忽悠宋國拚死守城。


  真的就是因為:鞭長莫及,遠水救不了近火嗎?


  其實,這隻是晉國的客觀理由,即便是在“邲之戰”中,晉國軍力受到了一定的損失,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晉國軍隊仍保留了兩軍的戰力未受損失,要是拚命,還是有老底的。


  所以,這次無法救宋真正的還是因為:此時晉國後方發生動亂了,自己在一場大戰失敗的狀態下,繼續忙於前線的對抗戰爭,會導致國家根本的動亂,有時這種動亂是致命性的,晉國此時根本分不出精力來顧忌到宋國。


  俗話說:越是忙,越是亂,越是口渴,越是吃鹹。


  好事,可能不會一起來,但是壞事,往往就一起來,這就是俗話的“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的道理。晉國就是這樣,此時已經是實在騰不出手來管管宋國的事情了。


  在楚國圍困宋國的那一刻。


  晉國,此時被逼著著打了兩仗,一個是和赤狄潞氏,一個是和老冤家秦國。好在,都取得了勝利,因此,晉國這個大哥現在的處境確實很尷尬。


  先說赤狄這一路。


  我們已經知道了,在“春秋時期”的各個諸侯國,甚至於包括周王室的王庭,都深受著尚未歸化的戎狄和蠻夷的騷擾,最突出的就是在齊國、晉國、秦國、衛國、王室、楚國等等諸侯的周圍,尚存在著很大空間的地域,過去的國家政權,都是集中在城邑的主體之中,遠沒有像現在這樣的基層政權形式的方式。所以中原地區很多空白的區域,基本上都是各種戎狄族群的存在,小一些的就依附在國家的權利之下生存,大一些的就不那樣的安頓了,他們名義上沒有諸侯的身份,但是實力上並不比小諸侯弱,這就是困擾著當時各國的戎狄之亂,這種現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諸侯的圍剿,才慢慢的得以平定,導致中原地區的戎狄力量逐漸的消亡。


  但回顧曆史,在戎狄最強盛的時期,戎狄曾經滅掉了衛國,導致衛國的遷移。而在陝西關內以及西北地域,戎狄力量就更加強大,比如:西周王朝的東遷,就是犬戎的傑作。


  秦國之所以在春秋的前半時期默默無聞,主要就是在和身邊的戎狄在做鬥爭。而處在北方的晉國周圍,戎狄的勢力一直很大,甚至於晉國和戎狄之間,都保持著相互通婚,相互融合的狀態,晉文公的母親就是狄人,所以晉國和戎狄的關係,其實就是一種此消彼長的狀態。


  當晉國強盛的時候,戎狄勢力被狠狠的壓製。


  而當晉國衰弱的時候,戎狄就開始蠢蠢欲動,屢屢的犯邊,其實這就是“農耕和畜牧生產方式”的鬥爭。


  晉國“邲之戰”之後,軍事實力受到影響,政治影響理,勢力開始退縮。


  此時,晉國身邊的一些戎狄部落就開始行動起來,變得不那樣的安分了,這是各個諸侯國之間急需解決的痛。現在的楚國,解決的很好,在其發展和蟄伏時期,已經逐漸將身邊的蠻夷進行的征伐和歸並,才最後出現了現在後方穩定的局麵。北上圖霸,才有了一定的穩固基礎。


  消滅或者平定身邊的異族,這都是那個時候每個諸侯的必須完成的作業,隻不過是早晚而已。


  魯宣公十五年,也就是楚國圍宋的那一年,晉國身邊的赤狄潞氏部落出問題了。當年,為了能夠安定這些戎狄,晉國早就與他們存在著通婚的狀況,這種狀態就是漢朝所謂的“和親”方略,企圖避免戰爭的方式,通過和親來安定雙方的關係,但是“和親”並非都是一劑良藥。


  這個晉國身邊的赤狄潞氏之族的族長潞子(戎狄沒有爵位,不能稱為君),就是娶的晉國現在的國君晉景公的姐姐為妻子。


  根據明弘治八年版《長子縣誌》、明代《潞州誌》曰:


  “《通誌略》載,在夏為防風氏,在商為汪芒氏,皆為長狄之國也。赤狄潞氏,出於防風氏。”現考證,係今山西潞安府潞城縣縣東北,四十裏有故潞城、漢縣葢治此。


  《春秋》宣十五年:晉師滅赤狄潞氏。以潞子嬰皃歸。前誌曰。潞縣、故潞子國也。按潞國以水得名。


  酆舒,當時是赤狄潞氏的執政官,應該是長狄人的族長,而長狄曾從屬於赤狄,因此他作為赤狄潞子國的國相,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不知道什麽原因,這個酆舒當政時,竟然殺了潞子的妻子,也就是現在晉景公的姐姐,而且還弄瞎了潞子的一直眼睛,這可不是小事,明擺著要篡權。


  姐姐受了欺負,晉景公就準備要征伐酆舒。


  晉國的大夫們都說:

  “不能征伐他。因為酆舒有三方麵的俊秀突出才能,很厲害,不如等待酆舒的後人執政後再征伐他,忍耐一下吧。”


  但是大臣伯宗不願意聽了,他很愛好向大王提出自己的意見,前麵“鞭長莫及”的成語,就是他說的,伯宗的先輩原本不是晉國人,其祖父公子遨,宋襄公(茲甫)之弟,遨公受宋襄公之命,出使晉國完成任務後留晉為官,生子改姓伯,所以,他們以後就以“伯”為姓氏了,這個伯宗說:

  “大王,別聽他人的瞎叨叨,我們一定要征伐他。


  赤狄潞氏有五種罪過,即便是酆舒的才能再多,能補救罪過嗎?”


  晉景公其實很想為姐姐報仇,但是大臣一忽悠,也不好說什麽,非常需要一個象伯宗這樣的人,給一個出兵的理由,因此,晉景公非常驚奇的看著伯宗問:

  “你說酆舒有五種罪過,說來聽聽?”


  伯宗唾沫星子開始飛濺了:

  “不祭祀祖先,是一罪。好喝酒,是二罪。摒棄賢臣仲章而奪取黎國的土地,是三罪。虐殺了景公的姐姐伯姬,是四罪。傷害了國君的眼睛,是五罪。”


  晉景公一聽,連好喝酒就算上罪過了,心裏簡直樂開了花,就讓他接著說。


  伯宗繼續說:

  “酆舒依恃著他的才能,而不樹立美德,這就更增加了他的罪過。如果酆舒的後人或者將能夠敬奉德行和正義,反而是加固赤狄的命運,我們怎麽能夠等著,難道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還繼續等待嗎?

  現在不去討伐有罪的人,說什麽"將等待以後",以後人家的繼承者萬一如果有理,我們耐不住等待,而去討伐人家,不是也不可以嗎?

  酆舒依恃才能和人多,是滅亡之道。商紂就是依恃才能和人多,所以滅亡了。天違反時間順序就成為災害,地上的事物違反常性就成為妖怪,人民違反道德就會動亂。


  人間動亂就會產生妖怪和災害。所以文字中,把“正”字翻過來看就是“乏”字(這裏指的是古字小篆體)。這些都在赤狄那裏出現了。”


  晉景公哈哈大笑,聽從了他的意見,想趁著這次的機會,一勞永逸的解決身邊的這些不安定的附庸因素,也好騰出手來與楚國爭霸,伯宗的說法,給了晉景公充分的理由。


  六月十八日,晉國的中軍元帥荀林父帶領晉軍在曲梁打敗了赤狄,六月二十六日攻占赤狄的首都,消滅了潞國。


  那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酆舒,逃奔到衛國。


  你想想,衛國是晉國的小弟諸侯國家,上次因為抗拒宋國征伐陳國,衛國怕得罪晉國這個大哥,在晉國的恐嚇下,連衛國的宰相孔達都在上一年被逼的上吊了(魯宣公十四年),這個酆舒還敢往衛國跑,應該想法設法的往鄭國跑,或者往楚國跑,你看,方向不明確,最後導致衛國又把他送給晉國,晉國把他殺了。


  不能光埋著頭跑路,也要看看方向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