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鞭長莫及 高下在心( 魯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春秋第一百二十九年)
成語“鞭長莫及”的原意是:鞭子雖長,也不能打馬肚子。比喻相隔太遠,力量達不到。
出典於《左傳·宣公十五年》:宋人使樂嬰齊告急於晉。晉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雖鞭之長,不及馬腹。’天方授楚,未可與爭,雖晉之強,能違天乎!”
這一段,就是講宋國這次被楚國包圍後,派人前往晉國求救的故事。
接到宋國求救信號後,最開始的時候,晉國國君晉景公準備要派兵救宋,但是高級辯論家大夫伯宗說了:
“大王,我們不能出兵,古人有話說:‘鞭子雖然長,不能打到馬肚於上。’現在楚國強盛,正受到上天保佑,我們不能和楚相爭。
晉國雖然很強大,可是能違反天意嗎?
俗話說:‘高高低低,都在心裏’,江河湖泊中,容納有汙泥濁水,山林草叢中,暗藏有毒蟲猛獸,潔白的美玉中,隱藏有斑痕,晉國忍受一點恥辱,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您還是忍一忍吧。”
這段話裏麵除了“鞭長莫及”的成語之外,還有一個“高下在心”的成語,就是出自“高高低低,都在心裏”的這句話上,其實也就是“心中有數”的意思。
晉景公一聽伯宗說的很有道理,這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但雖然說,晉國的兵是不能派了,但是畢竟宋國是自己的盟國,按照盟約,也應該進行救助,晉國總是要做出一番意思表示的,否則就太不夠意思了。
晉景公思來想去,就采取了“飲鴆止渴”的一種方法,堅決不能讓宋國喪失戰鬥的決心,一定抵抗下去,或許能有轉機,因此,晉國就派大夫解楊到宋國去,叫宋國不要投降,忽悠宋國說:
“晉國的精銳部隊已經在援助的路上了,很快就要到達了,堅持到底,就是勝利,革命就會成功。”
其實,那裏有什麽增援部隊,晉國這純粹是精神療法。
這也說明晉國此時的實力確實大不如前了,在這樣的緊要關頭,竟然采用這種“不得已、而為之”的下策,也很是悲哀和無奈,昔日晉文公那種雄霸江湖的威風,一去不複返了。
晉國的解楊,匆匆的趕路,風餐露宿,一路奔波,但是在路過鄭國的時候,被鄭國俘虜了。
鄭國和楚國此時是鐵哥們,不用說,解楊馬上被押送給的楚國的楚軍大本營,楚莊王馬上連夜審訊,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就又耍起了小聰明。
這個楚莊王也真是有意思,第一次刷小聰明了,他把自己大臣申舟的性命給玩死了,這次又是靈光一現,馬上就給解楊很多的財物,讓他到宋國的都城城下去告訴宋國:
不要讓宋國抵抗了,晉國沒有援軍來支援。
解楊當然不答應了,但是楚王再三的要求,解楊心裏一想,也行,要不自己無論如何是到不了宋國都城了,便答應了楚國的要求。
楚軍帶著解楊,開著攻城使用的樓車,來到了宋國的都城地下,然後高喊,讓宋國軍事長官出來講話。然後,解楊就登上的樓車,麵對著宋國的城牆上的宋軍士兵,準備喊話,因為那時候沒有高音喇叭,隻能靠嗓子喊。看到了宋軍人聚集了很多以後,解楊就扯開大嗓子喊:
“各位宋軍將士們,我是晉國派來的大夫解楊,受晉君的命令前來給你們傳達信息,但是路過鄭國的時候,被鄭軍和楚軍抓住了。
因此,楚國讓我來給你們喊話,所以我才能站在這裏,請你們告訴宋國的國君,晉國的精銳部隊已經開拔了,正在前往這裏的路上,很快就要到達了,請你們一定要堅持守城,等待援軍的到來,——”
此時,在解楊身邊的楚軍士兵一看不好,馬上捂住解楊的嘴,拖拖拉拉的把他拉下了樓車,捆綁起來,送回了楚軍大營。
宋軍開始有些半信半疑,看到如此的場景,才知道解楊說的是真話,本來以為是楚國的一場忽悠,反而在楚軍的逼真的配合下,竟然變成了宋軍的“強心劑”,守城的信心頓時高漲起來,城上一片歡呼的聲音。
現場的那些捆綁解楊的楚軍也不想想,他們的動作,不正好為解楊說明了身份和事實嗎,不如讓解楊放開嗓子,然後再很禮貌的請他下去,這樣或許給宋軍帶來疑惑。
楚莊王勃然大怒。
派人對解楊說:“你既然已經答應了我,現場卻又反悔了,這是為什麽?並非我們楚國沒有信譽,而是你不講信譽,馬上讓他接受違反誓言的懲罰,殺頭。”
解楊對使者說:
“你們大王也不想想,作為國君能夠製定正確的命令,就是義;臣子能夠承擔接受並完成君王的命令,就是信;如果以臣子的信來完成君王的義,就是利;
根據臣子的計謀而最終不失去“利”,才能保衛自己的社稷,這都是叫下臣們老百姓們遵守的道理。君王的命令,不能存在兩種的信義,守信用的臣子,也不能遵守相互矛盾的命令,現在楚王用賄賂來迷惑臣下,讓我去做不守信的事情,這本身就是楚王的糊塗。
臣下之所以答應了楚王,目的就是為了完成晉君的命令,即便是現在死了,但是我的使命完成了,這也是臣下的幸福,死了,也是楚王在成全下臣的名聲,我們的國君有我這樣守信的臣子,楚王又讓我獲得善終的名聲,我還追求什麽,快,快,快,砍頭——。”
楚莊王聽到了解楊的這一番辯解後,沉思了一會兒,歎了一口氣說:“放了解楊吧。”
於是,解楊順利的完成了任務,回國了。
其實,我們說的很多春秋大義,就是講的這些道理,以前的人生產力低下,從原始的生產勞作方式中,缺少很多規範化的製度和規矩,一個個的王朝,設立了不同的製度,也就是在設置一些人們生活、生產、做人、交往等等的製度,不斷的完善和程序化,裏麵的精髓和精神,就是孔夫子一再強調的的“仁”。
宋國在晉國的精神麻痹下,繼續堅持戰鬥。
五個月期間,宋都已經彈盡糧絕的,甚至出現“易子而食”的慘狀,宋國這樣下去肯定不行,
魯國作為地區性質的重要大國之一,不能坐視不管,魯國目前和楚國保持著良好的外交關係,又是宋國的緊鄰,這兩個國家的任何變化,都會給魯國帶來振動,魯國此時的潛在敵人並不是他們,而是北方的齊國。
魯國的孟獻子對魯宣公說:
“我們要和大國們搞好關係,不要等著大國們來責罰了,再去進貢一些物品,那樣就太被動了,現在楚國正在圍攻宋國,我們魯國應該派人去說和一下,一則幫助宋國,也算是幫助我們鄰居,二則,若是宋國被滅,也可以借此交好楚國,一舉兩得,與我們都沒有害處。”
於是,魯國派出了公孫歸父,於魯宣公十五年的春天,到楚軍的大營中會見楚莊王,為楚國和宋國說合。
這個公孫歸父,就是當前擁立魯宣公的襄仲的兒子,很是驕傲的一個人物,他在之前到齊國訪問的時候,見到了晏桓子(晏嬰的父親),當晏桓子詢問道魯國的事情時候,公孫歸父就很驕傲,神情很是得意,為什麽?因為現在魯國國君都是他爸爸擁立的,所以最為官二代,當然是很牛氣了。
因此,晏桓子告訴齊國的大臣高宣子:
“子家(公孫歸父)恐怕要逃離魯國了,他太留戀現在魯君對他的寵信了,有了寵信必然貪婪,貪婪必定算計,算計別人,就是算計自己,一國之人就都在算計他,他能不逃亡嗎!”
其實,晏桓子講了做人的基本道理,無論是家人還是朋友和同事,都要以誠相待,謙虛謹慎,不要算計別人,更不要在沒有任何利益的情況下,算計別人,到最後,都是算計自己,我們身邊總是有這樣的人存在。
這次,公孫歸父奉命出使楚國。
楚莊王需要這樣一個台階,戰鬥拖的時間太長了,這樣下去,楚國總是在戰爭狀態,而晉國卻在恢複休整之中,因此需要改變策略。於是楚莊王準備接受魯國的調解,與宋國講和撤兵。但是申舟的兒子申犀非常不高興了。
因為,楚國征伐宋國,就是因為宋國擅自殘殺自己的父親,而自己的父親,又正是接受了楚王的不借路的命令,而死亡的。因此,楚國征伐宋國,既是大國之間的爭鋒,也是為自己的父親複仇,現在倒好,沒有結果,就要撤兵,怎麽辦。
於是,申犀就在楚莊王的麵前磕頭哭著說:
“我的爸爸申舟,明明知道要死,但是都不違背自己的使命和廢棄君王的命令,這就是大王提倡的信義,可是我聽說楚王準備撤兵,這就是君王拋棄了自己說的:
隻要是宋國敢殺申舟,楚國就征伐宋國的諾言,請大王給我指點一下,我思想很迷茫,很混亂。”
楚莊王無法回答申犀的問話,沉默了。
楚莊王身邊的大臣申叔時,正好要為楚王駕車,於是就對楚王說:
“大王,你看這樣好不好,我們撤回一部分兵,留少部分士卒繼續包圍宋都,讓他們蓋好一些包圍宋都的民房,然後回國招取大量的耕田的農民過來,圍著宋都開墾種田,邊種田,邊包圍,搞軍墾,徹底圍困死宋都。
宋國估計看了必然會投降的。”
這一招,太損了,這是古代長久圍困的計策。
楚莊王一聽很高興,這樣既能解脫了常年征戰的兵役之苦,也能繼續圍困宋國,承諾給申犀的諾言,簡直是一舉兩得,於是便開始按照執行。
宋國一看,壞了,楚國的這個架勢是要圍困死我們,按照解樣的說法,晉國的救兵已經在路上了,現在計算一下,晉國的救兵已經走了三、四個月了,就是爬,也應該爬過來了,看來是晉國忽悠我們,這次魯國來為我們調解真是個好機會,不能錯過了,所以絕不能讓楚國實現建房方針,以繼續圍城的計劃。
於是,宋國的華元,發揮自己的特長,趁夜潛入楚軍子反(楚莊王的弟弟)軍營,竟然進入子反的臥室,站在他的床上,用刀子架在子反的脖子上,威脅子反說:
“我們已經易子而食,析骸而炊。
但即使這樣,因兵臨城下而被逼簽訂的盟約,就算讓國家滅亡,也不能答應。你們如果撤退三十裏,宋國就一切聽命。”
子反也不知道華元是怎麽潛入到自己的軍營和臥室裏的,這個也沒有資料進行介紹,估計華元會化妝的技術吧,反正是進來了,看著架在脖子上的刀子,子反害怕了,俗話說:光棍不吃眼前虧,就答應了華元的要求。
但是撤兵,可不是自己一個人就說了算的,等華元一走,子反趕快穿上衣服跑到哥哥的大帳中,將剛才發生的事情,以及被迫與華元互盟的事情,告訴了楚莊王。
楚莊王答應了,第二天,命令的大軍後撤三十裏。
於是,宋國華元出城代表宋國,在魯國的見證下,和楚莊王達成了講和約定並正式結盟,並約定,華元到楚國做人質,兩國還在結盟條約的首頁上,就寫著雙方的盟誓:
“我不騙你,你不欺我”。哈哈,很有意思,有些男女違愛情發誓的意思昂。
楚國終於獲得了宋國的盟約,雖然仗打的有些別扭。
此時,楚國、鄭國、陳國、宋國已經結盟,中原完全控製在楚國的手中,這是楚莊王最輝煌的時刻,也是楚國成為“春秋時期”第三位霸主的標誌。
楚莊王,完成了自己前人所努力的,夢寐以求的目標,誰還敢說楚人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