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捧著左傳品春秋> 第30章 血濺宮廷的“及瓜而代”( 魯莊公八年,公元前686年,春秋第三十七年)

第30章 血濺宮廷的“及瓜而代”( 魯莊公八年,公元前686年,春秋第三十七年)

  我們還要繼續說齊襄公的亂事。


  這裏,我們還是先從《詩經,豳風,七月》這首很長的詩裏摘錄幾句讀一下,以明白我們下麵故事的來龍去脈:


  《詩經、豳風,七月》


  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農夫。


  九月築場圃,十月納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麥。嗟我農夫,我稼既同。


  這一段說的什麽意思?其實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農桑時節的工作,用現在大白話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

  七月好瓜吃在口,八月葫蘆摘在手,九月苧麻種子留。多采苦菜多砍柴,養活自己忙不夠。九月裏築好打穀場,十月裏喜把莊稼收。小米高粱和穀子,粟麻小麥加大豆。唉呀我們種田人,莊稼活兒沒盡頭。


  以上《詩經》的內容,就是關於農時季節出產各種作物的介紹,尤其是七月份,是生產瓜的季節,因此在七月就多吃瓜。


  為什麽我們說著《春秋》,怎麽突然聯係上了農時作物的事情了,因為下麵的故事與“七月食瓜”有一定關係,因此要首先介紹一下,否則你也許不明白為何是“及瓜而代”的意思。


  齊國的“連稱和管治父”這兩人,都是齊國的大夫。


  他們正好輪上在齊國首都的東邊,也就是現山東淄博市周圍一個叫“葵丘”的地方戌邊鎮守。按照當時那個年代的戌邊軍製,一般來說在外駐守的將士,都是一年一輪換,也就是“一歲而代”。否則,超過一年,就容易造成士兵的逃亡。你想想,在那個年代裏麵,既沒有溫暖的駐兵營房,也沒有豐富營養的食品,生活條件非常艱苦,遠離城鎮一年,真是個非常辛苦的工作,所以一般都按照時節輪換。


  當年,齊國大夫連稱和管治父前往戌邊的時間,正好是在這年瓜熟的時節而去的,也就是《詩經》說的:七月食瓜季節。


  齊襄公自然知道這些規矩,於是在派遣連稱和管治父戌邊的時候,就說:


  “倆位大夫辛苦了,你們好好駐守邊疆,等到明年瓜熟的時候,我就派人去替代你們。”


  連稱和管治父,雖然也不願意到邊遠的地區鎮守,但是也輪到他們盡責任了,這是不能推辭的,好在大王已經承諾了“及瓜而代”,也就走馬上任,帶著自己部下的人馬去鎮守“葵丘”了。


  我們已經知道了齊襄公很忙,光是妹妹文薑就夠他忙活的了,還要搞拆遷,還要幫助外甥複國等等,轉眼間一年就到了,齊襄公早忘了這回事兒了,換防的軍事命令一直沒有下達,這讓苦苦等了一年的兩個貴族,急的抓耳撓腮,急不可待,家裏麵那些美姬和美食無法享受,真是受不了了,就派人回首都請求齊襄公趕快派人替代。


  齊襄公現在手裏沒有兵,這年剛和魯國一起出兵征伐了郕國,部隊也沒有修整,找不出替換的部隊和人員,於是齊襄公就回絕連稱和管治父的替換請求。


  用現在的話說:國君食言了。


  這讓兩個大夫十分的生氣,心裏想:你當大王的說話不算話,整天花天酒地,哥哥長、妹妹短的過著舒服的日子,可是我們也沒有犯錯誤,竟然為你受苦戌邊,看這個架勢,還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夠派替換的人來,這不跟流放是一個道理嗎。


  兩人思來想去,怨恨漸漸的增加,怒火越來越盛,就開始產生了叛亂齊侯的意思。


  俗話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這兩個人開始惦記這個事情了,兩個人反複研究了很長時間,就慢慢的找到了一個方向,這個方向就是齊襄公的叔伯兄弟“無知”,一個邊緣化的皇室公子。


  無知的父親叫夷仲年,是齊襄公的爸爸齊禧公的兄弟,魯隱公七年的時候,夷仲年代表齊國出使魯國進行結盟外交活動。魯桓公三年,文薑嫁到到魯國時,也是這個夷仲年親自送聘禮到魯國慰問,他也是齊國公子係列的裏麵的重要人物,夷仲年生了兒子無知後,這個大侄子就深得齊襄公爸爸齊禧公的喜愛,於是無知就在《左傳》中被稱為“公孫無知”,因為他爸爸夷仲年是公子,按照齊僖公的排輩,他當然就是公孫了。


  當年,齊禧公因為特別喜歡這個侄子,就在他在位的年代裏,對公孫無知的衣服、禮儀、配給等等待遇,都與自己親生的兒子一樣。這讓當年還是太子的齊襄公十分不爽。


  無知的父親雖然是皇親,但是自己的父親是國君,他們兩人的待遇怎麽能夠一樣,年輕人本身就是愛比較和攀比。


  所以齊襄公上位後,就馬上降低了公孫無知的這些待遇。


  從小就受到寵愛的公孫無知,當然心裏非常的憤恨,從小父親慣著自己,大爺寵著自己,提高一點待遇,無非就是花兩個錢罷了,怎麽回事兒,你這個叔伯哥哥諸兒,一當上國君就把我的待遇給取消了,這不是看著我不順眼嗎。


  慢慢的公孫無知就存下了不滿的心態。


  正好,現在連稱和管治父也碰上了延期駐防的事情,他們本身都是朝廷中的貴族,之間的事情非常明白,一來二去,兩股勢力就聯係到了一起,成了齊襄公身邊的定時炸彈。


  所以說:成大事者,不是要不拘小節,而是要注意小節,否則,誰知道那個地方就出事了,別太自信了。


  齊襄公可能是這一陣子順風順水,玩的太浪漫了,就沒注意這些事情,終於釀成大禍。


  這還不算,齊襄公的錯誤繼續不斷的在潛移默化中延續著。


  俗話說:“姬不如妾,妾不如偷”,所以齊襄公和妹妹一直在快樂的“偷”著,這樣一來當然也就沒有精力去搞雨露均沾的遊戲了。因此齊襄公的後宮妃子們,也是怨言很多,癡情曠女,一旦醋壇子打翻了,是很厲害的。


  前麵的說的派往邊境戌邊的連稱大人,他有個叔伯堂妹也在齊襄公的後宮當妃子。你想,為什麽公孫無知能和連稱聯手,除了連稱有一定的軍權外,還有內宮的接應,因此才能雙方一拍即合,大家都對國君有意見,也就都是同道中人了。


  公孫無知和連稱接上關係後,就在後宮找到了連稱的堂妹,並讓她開始偵查齊襄公的活動情況,事先打下了埋伏,並且承諾:如果事情成功了,等公孫無知篡位成功,就把她立為夫人。這可是一步登天的許諾,女人的熱情被打動了。


  此時,齊襄公身邊風雲湧動,看似平靜,卻不平靜。


  可是齊襄公卻完全不知道這些情況。


  魯莊公八年,十二月,齊襄公到“姑棼”旅遊度假,順便再到“貝秋”原始大森林去打獵,大致的位置就是現在的山東博興縣周圍,那時候的生態環境十分好,什麽野獸也都有,不像現在想打隻兔子都很難。


  齊襄公打獵期間,興致很高,突然遇到一隻巨大的野豬。野豬是很厲害的,究其野性實力來說,也是“一豬二熊三老虎”,一般的獵人都躲著它。大野豬突然碰到齊襄公的馬車,也是一驚,盯著齊襄公發威,旁邊的隨從說:“這是公子彭生吧!”也不知道為什麽這個隨從把野豬和彭生聯係起來了,估計當年的彭生也是身材高大,力大無窮,和這個大野豬有的一比,也就隨口說了一句。


  但是齊襄公心中有鬼,八年前,是他讓公子彭聲借著酒宴將魯桓公給抱死了,然後再魯國的要求下,又把彭生給滅口殺了,這是齊襄公愧對彭生的心結。當隨從們一喊,就勾起齊襄公心裏的這段往事,要知道過去的人是很迷信的,這樣亂喊,自然的讓齊襄公真的以為:是彭生轉世為野豬,來找自己報仇。於是也就大怒說:


  “你彭生是個什麽東西,敢化作野豬來和我相見,看我一箭。”


  說完,齊襄公“嗖——”的一箭射向大野豬。


  野豬這個野獸之所以厲害,就是因為受到攻擊後,他不會逃跑,而是奮勇衝擊,當時沒有現在的獵槍,也就是一根箭而已,無論插在野豬的那個部位,都不會造成野豬突然死亡,所以野豬受到齊襄公的攻擊後,看看身上插的這根箭,也是心裏大怒,馬上“嗷——”的一聲就站立起來了,並發出了嚎叫,開始發動攻擊。


  齊襄公和隨從們一看,都蒙了,趕快調轉馬車就準備逃跑,慌亂中,齊襄公從馬車上掉了下來,摔傷了腳,連鞋子都丟了,十分的狼狽,抱頭鼠竄,一溜煙的跑回了都成。


  回到王宮宮室後,齊襄公越想越生氣,看著自己一瘸一拐的狼狽樣子,更是生氣,就責怪跟隨的貼身侍從一個叫“費”的內侍,埋怨他沒有照顧好自己,還丟了鞋子,那是名牌,於是就讓費去尋找。


  你想,大王打獵回來,衣裳不整,還瘸著腳,一來二去,肯定搞的整個王宮內外,都知道齊襄公打獵受傷了。連稱的堂妹一看,這可是個難得的好機會,於是馬上派人告訴了公孫無知,繼續做著讓他們暴亂後,能讓自己上位為第一夫人的美夢。


  早已經蟄伏了很長時間的公孫無知,也終於看到了這個天賜良機,接到了潛伏的美女間諜的報告後,馬上就開始組織人馬、集合隊伍前往王宮叛亂。


  此時,齊襄公的貼身侍從費正在犯愁,他怎麽能找回齊襄公的鞋子,還不知道丟在了那個溝坎之中了,原始大森林中找一隻鞋子,這不是胡鬧嗎。好在他很聰明,就象征性的出了宮門溜達了一圈後,就灰溜溜的又回來給齊襄公匯報:

  大王,鞋子確實丟了,真找不到了,不如再從國外定一雙更好的名牌吧!

  齊襄公還沒解氣,一聽更生氣了:名牌,俺不喜歡,這雙鞋是俺妹妹文薑送的,裏麵有柔情蜜意,什麽名牌,我打死你這個不懂愛情的狗東西。


  齊襄公全部的怒火都發向了侍從,親自用鞭子鞭打侍從費,打的他皮開肉綻,鮮血淋漓。費一開始還硬挺著,但是他畢竟不是鐵打了,實在是在忍不住了,不能在這裏被國君活活打死,快跑吧,於是抽了空子就狼狽的跑出了宮門。


  後麵還傳來齊襄公的怒罵聲。


  恰巧,被鞭打的侍從費一出門,剛好碰到了公孫無知帶領的叛亂隊伍前來,叛亂的兵丁們知道費是齊襄公的貼身隨從,看到他出來,就順勢把他給抓住了,準備先從他開刀。


  侍從費是個聰明人。


  要不,他能看著齊襄公往死裏鞭打自己,就不顧一切先跑了再說,碰上腦瓜子愚笨的,就隻會乖乖的等著鞭打完畢,估計也就一命嗚呼了。所以費一看這個狀態,就知道出事了,這是要叛亂的節奏啊!


  費連聲喊:“冤枉——”


  後麵上來的公孫無知一聽,問:“冤枉什麽?”


  費馬上掀開自己的衣服露出布滿鞭痕後背,讓眾人看,並且哭喊著分辨到:“你們來了太好了,正好為我出口惡氣,你看大王為了鞋丟了,就親自把我鞭打成這樣子,我怎麽會抵抗你們,你們是我的大救星,我感謝還來不及呢。”


  大夥看著侍從費那傷痕累累的後背,都紛紛的點頭:是真的鞭痕,這肯定不是假裝的,因為誰也不知道我們行動,而故意的製造這個假象。所以大家也就相信了他的話。


  費,一看大家相信了自己的話,就接著說:

  “你們這樣肯定不行,會驚嚇到王宮裏麵的警衛人員的。


  一旦衛士們有了準備,就麻煩了。你們就不好攻入王宮了,這樣吧,你們先等一下,讓我先回去給打探一下情況,你們等我消息,聽到我的號子後,再一起殺入!”


  公孫無知看著費一臉誠懇和渾身的傷痕,也就相信了他,就讓費先回去打探,他帶領大夥埋伏在宮門外等候消息。


  侍從費返回王宮後,飛快的跑到了齊襄公屋裏。齊襄公正在呼呼的喘氣,鞭子仍在地上,這幾年齊襄公體力消耗太大了,所以就是抽幾鞭子,對他來說都是體力活。看到費跑而複返,齊襄公愣珂珂的看著他,心想:

  這個不知死的家夥回來幹什麽?

  費氣喘不定的說:“壞了,大王,無知帶人造反了,我回來救大王。”


  情況太突然了,一點跡象都沒有,聽到費這樣說,齊襄公腦子根本就轉不過來了:

  什麽?造反?誰?。


  看著費的樣子,也不像是說謊,齊襄公開始驚慌起來了,費快速的觀察了屋內一遍,沒有什麽好藏身的地方,靈機一動,隻好先把大王藏到了門後麵,叮囑大王千萬別亂動,自己再出去看看情況,順便召集一些大內護衛過來。


  在門外等候的公孫無知,等了一會兒,看到費還沒有出來,就感到事情不好,根據曆來民間流傳的造反的經驗來說:時間是最重要的因素。如果不快速的占領宮殿,一旦大王翻過身來,基本上造反的就沒有戲了,因此時間必須抓緊,剛才那個侍從雖然說身受鞭打,但是未必就一定會跟著造反,對於他來說也是一個絕地逢生的機會,可能讓這個小子給騙了,不能再等了。


  進攻——


  公孫無知帶著眾家將殺入宮門,正好看著費慌裏慌張的帶著幾個大內衛士,提著大刀從王宮後院轉出來,公孫無知當場就明白了:這個小子很狡猾,給我殺——


  兩股力量頓時碰撞到了一起。


  刀飛劍舞,血光迸濺,叛軍人多,衛士人少,而且是倉促準備,侍從費已經被砍了幾刀,渾身帶著傷,體力已經支持不住了,很快就和驚恐的幾個衛士,被叛軍砍翻在地,侍從費終於為鞭打他的齊襄公做了忠臣,魂飛魄散了。王宮大內衛士的班長,號稱武林絕頂高手的石之紛如,也被砍死在台階上,其他的衛士不是被殺,就是帶傷逃跑了。


  局麵,已經向最壞的方向發展了。


  公孫無知帶領家將湧入屋內,看見床上的錦被瑟瑟發抖,分明裏麵藏著人,眾人舉刀就砍,血光迸濺,一陣慘叫,掀開被子一看,不是齊襄公,而是內臣孟陽慘死在床上。公孫無知一看不是齊襄公,也是一身的冷汗,如果找不到君王,他們就麻煩了,必須找到齊襄公。公孫無知連忙讓人搜索,剛下完命令,他無意間回頭一看房屋的敞開的大門,門後下露出一雙沒穿鞋的腳和瑟瑟發抖的褲腿,眾人拉開大門,見到齊襄公站在那裏,目光呆滯,渾身戰栗,已經說不出話來了。公孫無知上前就是一刀,齊襄公當場就倒在地上,翻騰了幾下,雙眼一翻,犧牲了。


  魯莊公八年,公元前686年,齊襄公死了,他被自己的叔伯兄弟殺死了,也沒落得一個好下場。這也是自己欠下的血債吧,他和魯桓公及鄭子亹終於在天堂會麵了,三個國君,都是死於非命,一團亂麻,所以說在“春秋時代”當國君,實在是個風險很高的職業。


  這也是因為“及瓜而代”的導火索,所引來的殺身之禍。


  齊國亂了,國君被弑,政治洗牌開始了


  公孫無知通過叛亂,強行當上了國君,其實他真的沒有政治頭腦。當時那個年代,殺個國君可能很容易,但是要坐穩王位,可不是件簡單事情。


  首先,你要有賢能的大臣輔佐。可是當時的齊國聰明人都跟著其他公子出外避難去了,而且他沒有太深的根基,無非就是個皇室的身份。其次,他沒有外援,沒有其他諸侯國支持他的背景,即便是當上國君,後續的被征伐或聲討是必然的。第三,他的上位手法太血腥,弑君上位,是很難立足的,公孫無知也不是什麽好鳥。你想,就是因為降低了待遇,他就要殺死大哥篡位,其身邊也肯定會有很多他曾經得罪過的人。


  果然,公孫無知暴力奪權後不到二三個月的時間,自己覺著很牛了,也不想想自己是不是穩定了政局,就想學著齊襄公去旅遊一下,放鬆自己的緊張心情,這就是找死,他不知道很多在外的大臣們都想幹死他,以獲得討伐叛逆的美名。


  公孫無知到了“雍林”的時候,就像是老虎離開了老窩一樣,被以前就和他有仇的雍林太守,搞了個突然襲擊給殺死了。


  這是公孫無知送給仇人的一個機會,現在人家殺你,是為了給死的齊襄公報仇,絕對是正義的!能把把私仇變成正義的行動,這才是一個絕好的機會,你說公孫無知傻不傻,剛上位,不好好的安定自己的王位,搞什麽旅遊活動,看來公孫無知,真的是很無知啊。


  雍林太守襲殺了公孫無知後,就通電全國:


  我們殺掉叛國暴亂分子,是為了給齊國的人民伸張正義,是為了給齊襄公這個我們愛戴的國君報仇,這是替天行道,請國內大臣們在皇室公子中擁立新的國君,我們雍林一定惟命是從,馬首是瞻。


  你看,替天行道都出來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