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紅樓之江南禦史> 第十三回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1)

第十三回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1)

  “府尊大人,這簡直是胡鬧,堂堂禦史一職怎能由一少年人擔任,難道朝廷當中竟然無一人反對不成?”


  “是啊,府尊大人。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


  “思蘊老弟所言不錯,實在搞不懂京都裏那幫人到底在搞什麽鬼?”


  “諸位大人還是靜靜吧,你們可知這位新任的禦史大人是何人?”錫城縣令盛鋆盛子全阻斷道,而後看向楊山,恭敬的說道:“大人,您總要說句話吧。”


  所有人都看向姑蘇府知府楊山,楊山咳嗽了兩聲,又用火剪撥弄了一下火盆中正在的燃燒的炭塊,解釋道:“此子諸位怎麽看?”


  “貪得無厭!”


  “暴虐成性!”


  “沉迷酒色!”


  “紈絝子弟!”
……

  諸多醃臢之言將王攸貶斥的一無是處,簡直罄竹難書,罪大惡極,更有甚者請求楊山直接上書朝廷,參劾王攸,他們都願意署名其上。


  “子全,你呢?”楊山看向盛鋆,問道。


  “這才半日,那位大人竟然毫不避諱的在門上掛了字幅,上書‘禮物放於門口,家有美妾,任何人不見,休沐一日’,我們這些人前去拜訪,都被護衛阻攔於門外,實在是.……”盛鋆一時間找不到詞來形容了,可從他的神情語態上可以看出他對這個新任的巡察禦史很是不滿。


  “子全兄,你剛才提及這位禦史大人的身份,他隻不過是占了一個出身罷了,金陵王氏,又有何可懼?”晉陵縣令蕭秉陽蕭思蘊大聲喝道。


  “思蘊老弟,你見識太少了!”盛鋆評述道,“我記得你是今年五月份才從荊州調任而來,有些事或許沒搞明白。這金陵王氏可不是那些小門小戶的士紳人家,又或者是什麽一縣一府的望族,而是一門巨閥,莫要小瞧或者得罪了。你是荊州人士,或許不懼,可我等在座當中的列位同僚和大人可有不少人都是這揚州百姓。”


  “難不成就任由其肆意妄為不成?你們這都是助紂為虐,一群小人!”蕭秉陽當即罵道,然後看向楊山,請求道:“老師,你倒是說句話啊!”不少人聽了麵沉似水,可礙於蕭秉陽是楊山的弟子,也不好辯駁。


  “思蘊,你太直了!”楊山敲打道。


  蕭秉陽臉色一紅,忙不接話了,隻見他當即站起身,對著身周的眾人拱手一一作揖致歉。楊山摸了摸顎下的胡子,開口問道:“這位禦史大人可曾得罪了你們當中的哪一人了?”


  “未曾!”不少人附和道。


  “那你們當中哪一人得罪了他?”


  “沒有!”眾人急忙搖頭道。


  “既然井水不犯河水,那你們不是多管閑事嗎?”楊山笑著說道。


  “府尊大人,我們這不是多管閑事,這位禦史大人可是咱們江南道的巡察禦史,節製包括姑蘇府在內一府四縣,倘若將來……”有人隱憂道。


  “按照朝廷律令,巡察禦史大事奏議,小事立斷,朝廷讓這般紈絝子弟擔任天使一職,實在令我等寒心!”有人痛心疾首的捶著胸口說道。


  “朝廷自有朝廷的考量,隻是爾等的用心我看不明白!”楊山正色道。


  “府尊大人,我等皆是為您考慮啊!”


  “我?難道不是為了諸位自己的前途,亦或者身家性命?”楊山一針見血道,麵有冷色。


  “大人明鑒啊!”不少人都是叩首以拜,自證清白。


  “好了,我再問你們一聲,你們當真要換掉這位禦史?”楊山詢問道。


  一時間,所有人都不說話了,沒人敢做這個出頭鳥,這一來忌憚金陵王氏的報複,二來正如知府大人所說這位禦史大人並未和他們有任何的利益衝突,甚至看起來頗為的好控製。


  “嗬嗬!”楊山冷笑了兩聲,看來這些人和那些人沒什麽分別,一丘之貉罷了。眾人聽見知府大人發笑,頗為不解,又都看向蕭秉陽。


  此刻蕭秉陽心中鄙夷,說句實在話,若非這些人堅定的站在老師身後,他屬實不願和這幫人同流合汙,他不是不懂官場中的一些規則,隻是有些時候他更願意遵從自己的本心。


  “老師,接下來我們該怎麽做?”蕭秉陽恭敬的問道。


  “再等上一日!”楊山命道。


  “是!”眾人忙應道,然後陸續的離開了。


  “子全!”楊山及時叫住了盛鋆,吩咐道:“你出身於金陵八大豪門的盛家,你明日替我去會一下這位王禦史吧,看看他到底想做什麽?”


  盛鋆並未直接應下來,相反說道:“金陵族裏那邊傳來的消息是讓下官好生招待,盡量不要得罪,想必顧大人應該同樣收到了類似的消息。”


  “金陵歸金陵,我姑蘇是姑蘇!畢竟我還是現任的姑蘇知府!”楊山堅決的說道。


  “是!下官領命!”盛鋆應聲稱是。
……

  “顧大人可真是大手筆,那一處兩進的別院和那四名揚州瘦馬少說也值五千兩銀子!”姑蘇通判湯暨吹了吹杯中的茶葉,冷笑道。


  “你懂什麽?別說是五千兩,就是再加上五千兩也是值得的!”顧寧當即說道。


  “顧大人,你這是什麽意思?要知道就算是上任的江南道巡察禦史田大人兩年任期之內我們也不過才送了五萬兩銀子。”一富態的士紳驚疑不定的說道。


  “田大人?!嗬嗬,田大人算個屁!”顧寧笑罵道,“這位禦史大人本姓王,出身金陵王氏,而且還是金陵王氏的本家京都王氏,當今王氏一門是何等模樣還需要我向你們解釋嗎?”


  “不敢不敢!”在場的不少士紳都反應過來,連忙稱道不敢。


  湯暨放下手中的茶杯,然後說道:“雖說是多了些,不過這回報卻是極大,我就說一句話,這江南甄家想必大家都清楚,咱們揚州的絲綢,瓷器,藥材,礦石,水產,米糧甚至包括人口,都離不開上麵那些大人的維係,而這些隨便拿出一樣都能讓諸位吃的腦滿肥腸,此時不巴結更待何時?”


  “湯大人,這位禦史大人不是姓王嗎?怎麽又和江南甄家扯上關係了?”有人不解道。


  顧寧解釋道:“這江南甄家和四大家族之一的賈家是老親,而王家和賈家卻是實在的當下姻親關係!”


  “二位大人真知灼見,我等佩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