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大時代的夢> 第八十三章 原始黎陶(3)

第八十三章 原始黎陶(3)

  溫度越高燒出的陶器色澤鮮亮透紅,能敲出響亮的聲音,溫度不夠則反之。當柴堆燒到三分之二,木柴變成通紅的火炭時,要不斷往火堆上添加椰子殼。


  “要注意看火焰的顏色,呈紅色偏橙色最好,火焰要剛剛沒過陶器最好,火力要集中,達不到一定溫度燒出來的陶器質量差,成品率低。”在燒製時,她不忘和身邊的徒弟們講解要點。


  “對火候的把控還把握得不夠好,和師傅比起來我們的手法還是比較稚嫩,同樣的陶器做出來還是沒有師傅的好。”在符秋蓮的眼裏,師傅是傳奇般的存在,想要趕上師傅的手藝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從篩土、塑型、畫工到燒製,每一個環節都疏忽不得。


  “母親每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看泥陶,像寶貝一樣。”符日蘭二兒子董祥征,長期和泥土打交道,母親的手顯得格外粗糙,而對製陶的熱枕卻從未減退。母親的手藝都是經過長年累月練就出來的,在製陶的各個環節中都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


  符日蘭認為,製陶不僅需要緣分,很多時候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才能出更好的作品。“很多人一開始懷著好奇心來學習,後來沒有了耐心一個個都走了,能留下來的不多,做得好的就更少了。”符日蘭。


  “現在,我已經有了四個傳承人了,但還是不夠,平時有空的時候,還要到學校裏去教孩子們製陶技術。”頭發泛著銀白色的符日蘭對記者,學生們現在都,讓他們喜歡上製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隻是希望他們能知道這項古老的技藝,在他們心中種下萌芽。


  010年至今,符日蘭多次參加省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活動,為弘揚黎族傳統製陶工藝奉獻力量,並被評為三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傳承人”。


  如今,年逾古稀的她最大的心願是,希望更多的年輕人來學習製陶工藝,讓黎族的傳統技藝繼續傳承下去。


  三亞市美麗鄉村旅遊文化節第四站走進文門村,踏訪古跡遺珠,感受村落風光。走進文門,仿佛叩響曆史厚重的大門,依稀可見當年的欽差休憩、讀書的石頭,仿佛還能聽見欽差教化黎童識字知禮的聲音……


  這個曆史悠久的千年古寨,穿上“綠色外衣”後,吸引市民、遊客紛至遝來,在古韻悠悠的田野鄉間,感受千年古寨煥發的新活力。


  傳統工藝黎陶作品琳琅滿目,讓大家感受到了指尖“活化石”唱響的火與土的藝術之歌……傳統的黎族文化,已然成為文門村最閃耀的一張文化名片。


  地道的“農家飯菜”,刺激了大家的味蕾,村民親手製作農家美食,都是以本地特色原材料製作的麵食、湯粉、糯米飯、米酒、竹筒飯、竹筒酒等,徜徉文門村,感受古韻悠悠,鄉情濃濃。


  文門村通過美麗鄉村建設試點,改善優化農村人居環境、有效發掘村莊曆史文化和民俗風情特色,依托村莊現有自然資源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旅遊、生態文化”特色村莊,引導農民轉變發展方式,真正讓村民群眾融入產業發展當中,打造一個集農家樂經營、鄉村休閑旅遊、農田勞作體驗為一體的黎族風情村。


  姚道中夫婦看了禁不住感歎道:“想不到黎族燒製土陶的工藝這麽簡捷,我們原先還以為會很複雜呢。”扒開草灰,一個完整的陶罐“出爐”。


  隻見罐子的外壁受煙熏火燎的作用,留下了一些獨特的圖紋,有的像椰樹婆娑的樹影,有的像海浪撲向沙灘。姚道中教授覺得,這樣自然形成獨特的夢幻般的圖紋,具有一定的藝術欣賞價值。


  同行的海南大學教授周偉民唐玲玲伉儷研究黎族文化多年,他們:“黎陶與樹皮布、黎族織錦、黎族文身、黎族醫藥一樣,都是黎族文化的活化石。006年,黎族燒陶技藝已經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對象。”


  據了解,布曲村現有80名中老年婦女掌握燒陶技術,她們不但能燒出壇、盆、甑等日常用品,還能製作形象的猴子、烏龜等擺設裝飾品。目前,該村的燒陶技藝已被三亞市政府列為保護對象。


  我國最早的燒陶方式是露燒陶,而在海南島黎族地區現在依然采用此方式,可以這是中國古代原始製陶的“活化石”。


  有關專家認為她們的泥條盤築製陶技藝是新石器時期產物,在文獻南宋趙汝適《諸蕃誌》中就有記載黎族人製陶,現在昌江黎族自治縣石碌鎮大坡地區還保留有這製陶傳統。


  此技藝還有一個很突出的特點,隻傳女不傳男。006年,該製陶技藝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昌江縣石碌鎮保突村當時80歲高齡的羊拜亮是這項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最早知道黎族原始製陶是看了一位女攝影師的著作《海南黎村苗寨》,書有詳細記錄與介紹了這鮮為人知的古老製陶傳統。書中露燒陶的照片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幾個身著黎族服裝的婦女圍著火堆燒東西,在我看來以為是黎族的巫術。


  這份神秘,一直在吸引著我,直到這一,我終於來到保突村,有機會親眼目睹這一將失傳的古老傳統。


  也許很多人都去陶藝吧玩過,對製陶不以為然。在這裏我有必要明一下,黎族製陶並不是我們常見的製陶,它有一個專業的名詞:泥條盤築製陶。


  這名稱聽起來有點不容易理解,但其實很形象,它就是用泥條先盤築成器物形狀,然後再加工。泥條盤築製陶技藝是黎族非常原始的製陶技藝。


  據是新石器時期產物,這麽古老的技藝能夠保留到今,著實令人吃驚,在同時我們又應該而很慶幸,有機會感受古老的曆史文明,而黎族人在這方麵做出很大的貢獻,海南昌江石碌鎮保突村羊拜亮老人一生從事製陶。


  在這高度發達的工業社會,這樣的古老技藝就如大熊貓一樣,瀕危又珍貴,羊拜亮老人成為國家級黎族原始製陶技藝的唯一傳承人。


  我們一來到羊拜亮老人家,已經看到她老人家坐在門口歡迎我們,她身旁放了不少她做的陶器,看見我們拍照,她嘴裏不停地,人老了拍照不像了(不漂亮了)。


  我們,阿婆你在我們心目當中比我們都美,老人就笑了。我們在邊忙拍照,而老人的家人孫媳婦等女人已經忙碌起來了,從家裏搬出了製陶的工具,一條木板和以大團製陶的泥土。


  老人的孫媳婦文亞芬,這些製陶用的泥土是一種灰色黏土,要去幾公裏遠的地挖回來的,挖回來後要先曬幹,然後放在石臼裏搗碎,再用篩子篩,反複多次把土篩到剩下的那些細細的粉末才能用。


  文亞芬在泥上倒點水就在木板上臼起泥土來,接著拌成泥團,像和麵一樣把土和勻,來回揉,那木板咭咭響,我們看著她弄得好費勁,她不好意思笑了笑,土有點硬。


  土和好後,她取出一塊泥團拿到板凳上,鋪壓成薄餅狀以後,再移到已鋪好布的方凳上,用一根削尖磨薄的竹棍把薄餅劃成圓,陶底就做好了。


  她又取一塊和好的泥團搓成條狀,沿著陶底粘好,再捏扁。這樣一層層繞粘了四圈後,一件形似缽狀的陶皿就有眉目了。然後再壓實、抹平、抹光。抹光的時候是用了一片蚌殼,這照片我拍了下來。我們更期待的是生火燒陶,但文亞芬,做好的陶坯還要曬上6至8,完全曬幹後,才開始燒陶。


  我們聽到這裏,不免略有失望。我們中有人迫不及待,追問要怎麽樣燒呢?在地上先鋪上一層木材,把陶坯放上去,然後生火燒,當木柴燒成炭時,再把幹稻草鋪在陶坯上麵,要到個時才能燒好。文亞芬這樣,我們也隻能想象了,很期待以後有機會現場看一次燒陶。


  羊拜亮老人今年已經將近90高壽,老人家現在已經不親自製陶了,她把這古老的製陶技藝傳給了她的孫媳婦。或許你要問,為什麽不傳給她的兒子。這裏麵就有故事可以講了。


  根據昌江黎族自治縣博物館的資料,這古老的製陶技藝是“女製陶男莫近”。為什麽男莫近?這個是因為在兵荒馬亂的年代,婦女的地位很不穩定。黎族地區為了使婦女在生活貧困或男人遭遇不測時能有一門手藝維持生計,於是把製陶變成女人特有的手藝。這一點上看,黎族婦女比漢族的婦女地位高多了。


  黎族人為什麽要製陶呢?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我記得時候,家裏有很多陶罐,用來裝米裝水,還可以醃酸菜醃鴨蛋。還經常有人挑著水缸等各種陶器到村裏賣,在黎族地區也許也是如此吧。


  對於黎陶大家還是有點陌生,或許對於黎族的印象,黎繡更能讓大家理解。黎陶與黎繡一樣,在那個物質缺乏的時代,大家都是以物易物,有人製陶有人做衣服,這樣大家可以相互交換,以獲取生活必須物品。我們曾經多次走讀黎族地區,看到散落在村莊裏的陶器,有罐有盤,有高有矮,這或許都是黎族人自己燒製的陶器。


  時過境遷,現在已經是大工業時代,商品已經琳琅滿目了,對於羊拜亮老人來,她的陶器也失去了市場,但在另一方麵,羊拜亮老人的製陶又煥發出了新的生命。˿E;╄E00;E0B;大時代的夢A;E66;6B;D;ᨬAB0;AE0;XB;E00;AF6;_F4;ȂD;D9;▅BFB;�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