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建盞(5)
這時店裏來了一個顧客,大約四十歲上下,燙著一頭波浪長卷發,打扮有些俗氣,但是藍桉隱約覺得她應該很有錢。 那個女顧客在店裏隨便地逛了逛,張口就開始挑刺,“老板,這盞有針眼和氣泡啊!我是完美主義者,不能接受一點點的瑕疵。(其實心裏想,花這麽多錢怎麽能買個有瑕疵的。)” 宋達也不生氣,隻是據理力爭,“您放心吧!在業內,瑕疵盞按慣例是不允許流入市場的。確定建盞的瑕疵主要有以下幾項:開裂、變形(手工拉坯的盞口沿少許失圓不屬於變形,是可接受的)、粘窯、起泡、邊緣鋒利、釉水鼓起後破裂產生、鼓包、砂眼、縮釉、色澤不均等。” 女顧客依舊不依不饒,“可是這隻建盞上麵明顯有幹口!” 宋達很大度地笑了,“幹口與氣孔是建盞燒製過程中必然帶有的,釉水在高溫下向下流動,口沿釉會很薄。導致建盞多少都會有幹口。建盞的工藝特殊,釉麵不會像青瓷、白瓷那樣平整光滑,所以,有些其他陶瓷認為是瑕疵的,在建盞中又不屬於瑕疵,比如幹口與針眼,也就是氣孔。如程度不嚴重則視為合理現象。開片、不對稱的流釉也是正常的,而縮釉則作為另類的審美(甚至是加分項)。” 女顧客一時答不上話,忽然留意到宋達自用的杯子有瑕疵,便問其故。 宋達解釋,建窯師傅對自己作品都有相對的市場流通品級標準。他有一次就遇上一個實體店拿貨的,要他把自己喝茶的杯子當禮品送出去,那個杯子是微瑕的。宋達看他的很誠懇就給了,沒想到幾個月後那個微瑕的建盞在某拍堂掛出零元起拍,宋達隻能去花錢拍回來。 基本每個燒盞師傅都有長線的規劃、對自己名聲的保護。他們都是弱勢的,他們不會拿自己的名號開玩笑。 而現今賣建盞門檻不高,一部手機就可以賣貨,銷售人員的職業操守也不均齊,商人追求利潤的最大化也是無可厚非,但是竭澤而漁是不對的,那些商人不管這條河的生態,這裏撈完了去別的河裏撈是沒有大發展的。信息化時代,誰都不缺乏貨源,缺乏的是誠信和專業。 藍桉想了想,問道,“聽在建盞行業裏,砸盞是一種文化,新盞的瑕疵品一般不允許流進市場,不合格的都要砸掉對嗎?” 宋達點頭,旁邊那個女顧客提議把不滿意的建盞留下來,他砸了也是浪費,還不如送給她。 宋達開玩笑,“那你閑著也是閑著,也是資源浪費,不如過來陪我唄,那場麵一定很尷尬。不用我去描述,女人有自己的名節,那手藝人也是有自己的名聲和個人品牌保護意識,你或許認為我這隻是個商品,可我自己挺把自己當回事兒的,可能若幹年後能成為藝術品。藝術品的價值和存量有巨大的關聯。”˿E;╄E00;E0B;大時代的夢A;E66;6B;D;ᨬAB0;AE0;XB;E00;AF6;_F4;ȂD;D9;▅B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