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芙蓉殿> (156)眾人探討對策

(156)眾人探討對策

  趙煜見他如此,立刻大步上前繞到宣德帝身側,扶住宣德帝另一側手臂,關切出聲:“父皇,前方有眾位將軍在,萬事從長計議便好。


  父皇,切不可太過心急,保重身體要緊。”


  宣德帝望著他,幹枯的手掌輕輕的拍在他的手腕上,虛弱笑道:“父皇無礙,煜兒說的對,從長計議便好。”


  兵部尚書都啟看到宣德帝吐了血,先前慌亂焦急的麵色上,又陡增了一抹不安。


  是他太沒有分寸,將這消息著急的說了出來,這要是宣德帝有個好歹,他可是大罪人了!

  皇城司總執事路名緩抬首,試探著向著宣德帝道:“陛下,入宮前,臣已經派人去了平西大將軍和魯南大將軍等人的府上了,想必此刻他們也都差不多到了宮門外。


  您看,是傳他們入宮麵聖,共商此事,還是等您身體緩緩再說?”


  危急時刻,臨危不亂,麵麵俱到,進退有禮。


  站在宣德帝身側的九王爺趙煜,眸簾半垂,聽著路名的話,眸中暗光劃過。


  這個人,能得心機深重的宣德帝垂青,果然不是個一般人。


  宣德帝已經坐下,蒼白麵色也有所緩解,他抬首道:“讓他們進來吧。”


  說罷,他又命身側的張公公去取了殿後牆壁上,掛著的大宋疆土圖來。


  “是,微臣這就命人去傳。”路名轉身低調走出大殿,身影穩重,完全沒有先前入殿時的慌亂之態。


  這番一對比,倒是越發的顯得兵部尚書都啟,格局小,遇事不冷靜了。


  宣德帝雖然沒有刻意地怪罪都啟,可從他麵上掃過的眼神,也不是很友善。


  高位之上的人,性情變化無常,因那錢鼎德的投降,遷怒於麵前惹他不快的人,倒也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都啟的心裏此時像是狠狠的插進去一根刺,都啟盯著地麵的眼中,泛起了幾分怨氣。


  他想著,難怪方才,在皇城之外,明明是路名一直在他耳邊叨叨,此事事關重大,須得立刻稟告給陛下,還步步疾行,似是想搶在他前麵進去。


  都啟想著他終於可以搶在皇城司前麵,露一回臉了,所以他盡力邁開大步,超過了路名,後來還一路拽著路名同來。


  人沒進殿,他便搶先開了口,沒想到,竟然捅了馬蜂窩,給皇帝氣吐血了!

  合著,這麽一想,今兒這事,也許根本不是皇城司的信息網出了紕漏。


  而是,那路名狡猾奸詐,又甚是了解宣德帝的性子,知道他聽了此事,必然會大怒,這是讓他都啟和兵部,背鍋呢!

  都啟雖然膽小,但是他不傻,要不也不會混上這個位置來。


  黨派之爭,他向來中立,如今,他若是被宣德帝拿來出氣,大概也沒人會出麵保他。


  就算這回,宣德帝沒對他如何,也不保不齊日後,因為他今日的失禮,而秋後算賬,也說不定。


  想著這些,站在一旁的都啟,將袖中的手掌握的更緊了。


  隻是他沒想到,這大殿之中竟然有人,為他主動求了情。


  “父皇,都啟大人雖然先前殿前失儀,令父皇受了驚。


  但他總歸是憂心我大宋邊疆百姓之安危,您瞧他許是著急來同您稟告此事,竟然連鞋靴都穿出了方向。


  父皇,不如先命都大人,去後殿整理一下,緩緩神,如何?”


  聽了他的話,宣德帝才正眼瞧了瞧一臉緊張的都啟,淡聲道:“都大人,九王爺說的話,聽清了?

  去吧,上偏殿去飲杯定驚茶,一會兒過來,一起聽聽他們的說法……”


  本是憂心忡忡的都啟,聽了趙煜與宣德帝的話,如臨大赦,撫袖跪地,大聲道:“老臣,謝陛下恩典,謝譽王爺體恤。”


  都啟得了恩典,謝了恩,立馬悄悄的躲到偏殿去緩解心神了。


  他一離開,從他們一進殿,便已經從晚膳桌邊站起身的仲英,望著趙煜的深眸,無聲而語。


  前一秒還冷峻嚴肅的趙煜,見了她的表情,也鳳眸高抬暖如春日的,對著她回上一抹淡笑。


  不錯,方才就是仲英暗示他,望向都啟的官服下擺,她站在都啟的側麵近處,將他穿錯了左右的鞋靴,看的真切。


  趙煜對都啟在朝中的立場,心知肚明,借著這麽個不算嚴肅又盡顯他憂心百姓安危的借口,送他一個人情,倒是不錯。


  與此同時,候在宮外的幾位大將軍已經入了垂拱殿。


  他們先是表達了對宣德帝的關心,後便一同研究起目前邊境的戰報與戰況。


  最先出聲的是平西大將軍:“陛下,末將認為,此番李元昊的目的昭然若揭,他妄圖通過青州,向下直取洪、銀兩地,所以,當務之急,需要派大軍前去支援。”


  魯西大將軍接道:“陛下,陳將軍所言極是,末將願領兵前去支援洪州。”


  魯西大將軍曾經駐守洪州五年,他對當地的情況,十分清楚,派他前去洪州支援,應是沒錯。


  另一位將軍道:“陛下,無論西夏軍隊為何突然進犯大宋邊境,既然他們的軍隊已經破了青州城,下一步便是對蘭州、洪州、銀州等地的戰爭。”


  ……


  ……


  垂拱殿內,一時間,變成了出征前的指揮之所。


  宣德帝,麵對此番李元昊突然的進犯,心中有怒氣,但仔細想來,他更有許多不解之處。


  所以,他對眾位將軍的話,並未直接給予答複,在眾人麵上打量一番,宣德帝將目光放在了一語未發的仲英身上。


  離開江寧之前,白淩晗的信中已經將西夏二皇子李軒的所有信息,悉數報給了趙煜。


  看他們在大宋境內做的幾樁事,倒是沒有發現,他們會如今焦急的對大宋邊境出手的意思。


  尤其是從西夏王庭內傳回的消息,李元昊與西夏皇後,似乎並沒有明確的表示過此事。


  這突然而來的邊疆戰亂,究竟是何原因呢?

  正當趙煜心中斟酌此事之時,宣德帝威嚴的聲音在他身側響起。


  宣德帝龍眸微眯,看向仲英的方向,道:“幾位將軍的話,仲少將軍可聽清楚了?

  關於此事,少將軍可有何見解?”


  被突然點到名字的仲英,微楞了下,抬首望向宣德帝的龍眸。


  她在這些老將軍麵前,算是少年英雄,雖然戰功赫赫,但是她還是十分有分寸的,所以她並沒有主動出聲參與他們的討論。


  而此刻她既然被宣德帝直接點到名字,她便不能再不出聲參與了。


  仲英上前一步,她看著張公公臨時拿來,掛在垂拱殿中的地圖,拱手道:


  “陛下,李元昊借道回紇,與土吐蕃交戰半年,按道理早已兵力衰減。


  如今他竟然突然對青州發難,想來,他這招瞞天過海,是早有預謀的。


  末將推測,錢將軍的叛變,不是一時之意,青州城破也不是一夕之間。


  所以,其他幾個重要的關卡州城,均有老將鎮守,想來,李元昊一時間,不會翻出太大的水花來。


  幾位老將軍所言之事,均十分有道理,派大軍增援洪州、銀州,實屬正確之舉。”


  龍威聖骨的宣德帝,此刻已經沒有了早期那一刻的憤怒,到底是見過大風大浪的帝王至尊,麵上平風浪靜。


  他聽仲英此話,眼中眸色一亮,知道她心中另有計策,便問道:

  “那依著少將軍之意,我大宋除了此番運籌外,還該如何以何辦法,應對李賊這次的挑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