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最強義父董卓> 第219章 聰明人不會少

第219章 聰明人不會少

  蔡邕覺得董卓是在他的傷口上撒鹽。


  ??甚至是狂妄的撒鹽。


  ??不過董卓卻沒在乎蔡邕的情緒。


  ??先前在討論《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三本蒙學讀物後,董卓忽然想起來,蔡邕領了一群人在洛陽刻了許多石碑。


  ??這些石碑當時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刻成後立於當時的洛陽城開陽門外洛陽太學所在地。


  ??所有的石碑加起來有四十六塊,每塊三米多高、一米多寬,一共刻了八年。


  ??董卓想起這些石碑,到不是因為他覺得石碑上的東西有多難得,畢竟他也不是一個儒者。


  ??他之所以會想到這些石碑,是因為石碑刻成後,“其觀視及摹寫者,車乘日千餘輛,填塞街陌。”


  ??石碑刻成之後,看的人很多,這個也不重要,重要是有“摹寫者”。


  ??所謂摹寫者,就是去拓印的人。


  ??用紙緊緊覆蓋在作品上,用黑色或彩色材料拓印的人。


  ??想到這裏,董卓不由想到,這不是類似於雕版印刷嘛!正因此董卓這才又將蔡邕、楊彪二人喊了回來。


  ??“伯喈、文先,方才本相忽然有個想法,且說與你們聽聽。”


  ??“至蔡侯造紙以來,如今已過去有百餘年時間,但我大漢朝用紙的還不是特別多,大多用竹簡、絹帛。”


  ??“先前在伯喈家中發現了宣紙,本相特地命人去尋了那造紙之人,而後又命宮中匠作繼續改進紙張。”


  ??“方才想起當年你在洛陽刻的那些個石碑,據說觀者如堵,其中不乏臨摹者。”


  ??“本相的想法是,若是用木板將字反刻其上,在將紙印上去,這樣以來要比抄書要快上許多,而且紙張輕便便於攜帶,適合大規模推廣開來。”


  ??董卓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此言一出,楊彪臉色出現了一瞬間的陰沉,那絲陰戾一閃及逝,但還是被董卓察覺到了。


  ??而在下首的蔡邕聽了董卓的話,不自覺的瞟了楊彪一眼。


  ??董卓心中暗恨道,果不其然。


  ??這群老家夥其實心中早就知道可以這麽幹,但自己沒想到的時候,他們絕對不會提醒自己。


  ??現在想想,那些個士子都知道用紙去石碑上拓印,難道聰明如楊彪、蔡邕者他們不會想到?

  ??但是他們想到了,卻沒有想著去大規模拓印成書,這又是為何?

  ??因為他們出不起這個錢?


  ??做不起這個雕版?!


  ??不。


  ??都不是。


  ??隻是因為如今這世道能夠有學問的都是上層人士,而這些人都是一層一層的關係戶,普通人是沒有機會接觸到的。


  ??當然,這其中更重要的是,這群上層人士不想讓普通人接觸到。


  ??他們形成了一定形勢的壟斷。


  ??對知識的壟斷。


  ??怎麽壟斷效果最好?最簡單的就是讓你無書可讀。


  ??如果書多了,讀書的人多了,那麽這種壟斷就會被打破,固有的既得利益者便會丟掉一部分利益。


  ??能夠學習,已經開始學習的人自然是同一個圈子裏麵的人,這些人當然不會損害自己的利益。


  ??正因此,就算知道可以用拓印的方式去大規模製造出書籍,他們也不會這麽去做。


  ??這其中當然也包括了蔡邕。


  ??蔡邕創出“飛白”體,在讀書人中不可謂不聰慧,難道他沒有想到用拓印之法而成書?

  ??董卓覺得,蔡邕不會沒有想到。


  ??那麽蔡邕明知可以這麽用,為何卻沒有主動去使用,反而家中之書依然用的竹簡?

  ??蔡邕也是讀書人,他也要維護自己的圈子,就算是他不想維護,去大力推行,恐怕也會被同樣圈子內的人所排斥。


  ??先行者必然是困難的,在如今的圈子裏,如果被其他人排斥,那後果不言而喻。


  ??當然,這些都是董卓以最大的惡意前去揣摩的,如果善意的去想,可能是因為現在製造紙張的難度太大?


  ??也可能因為現在製造紙張的成本太高?


  ??或者是是因為……


  ??他們沒想到?!

  ??這個到還真有可能,畢竟董卓是以過來的眼光看以前,蔡邕、楊彪沒想到也應該有可能。


  ??不過董卓剛才一直在觀察楊彪和蔡邕的表情,很顯然,他們應該也想到過。


  ??之前種種已成過去,董卓也不怪蔡邕、楊彪他們刻意隱瞞,畢竟站在他們的角度上來,也沒有什麽錯。


  ??做人不能太白蓮花了。


  ??董卓輕笑一聲,“伯喈,文先,方才董某的點子如何?”


  ??董卓笑眯眯的看著楊彪和蔡邕,靜待他們回答。


  ??楊彪輕吸了一口氣,緩聲道:“相國此策不可謂不妙,隻不過若是用臨摹之法,這書中之意,字中之神難免會有些缺失。”


  ??“嗯。”董卓點了點頭,笑道,“文先言之有理。”


  ??“伯喈以為如何?”


  ??蔡邕眉頭一皺,輕聲道:“相國此法的確可行,有得必有失,不過若是能讓百姓都能讀上書,恐怕有些困難。”


  ??董卓眉頭一挑,笑道,“嗯,伯喈言之亦有理。”


  ??……


  ??……


  ??沉默。


  ??董卓言罷,便不在說話,楊彪、蔡邕二人也沉靜下來,會客廳中變的針落可聞。


  ??“咳。”一聲輕咳,董卓打破了沉默。


  ??“方才伯喈說的好,有的有失,董某思慮了一番,覺得還是得多於失,董某準備先在雍州推行這木板拓印。”


  ??“董某稱之為,雕版印刷。”


  ??“此作坊當為官辦,以後要刊印何書均有朝廷決定,伯喈、文先以為如何?”董卓靜靜的看著楊彪、蔡邕二人。


  ??蔡邕聞言,直接行禮道:“明公此策,大善。”


  ??楊彪也緊跟著行禮道:“明公此策,大善。”


  ??“哈哈哈。”董卓放聲大笑,“好,既然如此那便如此決定了,明日吾便上奏陛下,先由雍州開始推行。”


  ??“不過這作坊運作起來頗費錢財,總不能做虧本買賣,以董某的意思看,還是可以試試印製一些書籍,發賣出去,這樣的話,想必會更好一些。”


  ??說到這裏,董卓詢問道:“伯喈、文先,你二人可知,如今世上可有什麽關於農業的書?”


  ??“關於農業?!”


  ??“正是,有道是民以食為天,董某想來這世上總歸有一些不隻是隻關心經義,還關心農務的人吧?”


  書屋小說首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