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漢末小士族> 第339章 圖謀將成

第339章 圖謀將成

  話說這法正,字孝直,右扶風郿人也,賢士法真之子。


  當法正聞訊來見張鬆。


  張鬆既然見到了法正,便向其訴說曹操輕賢傲士,隻可同憂,不可同樂。


  此番,他出使許都,竟然連天子的麵都沒有了見到。


  反倒累他今日他怏怏空回益州,必定為蜀中人所笑。


  說罷,張鬆話頭一轉,對法正說道:“吾已將益州許驃騎將軍矣。”


  “今日召兄前來,專欲與兄共議此事。”


  法正與張鬆的關係十分的好。


  好到穿一條褲子那麽好。


  當他聽說張鬆的遭遇之後,也頗為憤憤不平。


  同時,法正還早對益州牧劉璋的暗弱十分不滿,他也是早推斷出劉璋,必然守不住劉焉留下來的益州基業。


  所以益州早晚必為他人所得,還不如他們拿出去獻了,謀求些好處才是。


  因而,他對張鬆的做法,也十分的讚同。


  法正撫掌而笑,說道:“吾料劉璋無能,必然難以守住這一益州牧基業。”


  “而那驃騎將軍張儼,年少成名,橫行天下已經足有十多年了。”


  “若是吾等能投入到他的麾下,正是得遇明主。”


  “此心相同,又何疑焉?”


  少頃,孟達亦至。


  孟達字子慶,與法正同鄉。


  三個為至交好友,刎頸之交。


  孟達剛入書房,便見法正與張鬆密語。


  他心思一轉,已經猜出了大概。


  孟達很知道張鬆的想法,明白張鬆早就已經起了獻益州的主意,隻是一直沒有找好下家而已。


  如今這張鬆,剛好從驃騎將軍張儼的地盤上回轉,便召了這法正在此密謀。


  那不用多說,孟達也知道他要把這益州獻給誰了。


  兩人見到孟達來了,還想跟他解釋一番。


  隻見孟達擺了擺手,說道。:“吾已知二公之意。”


  “將欲獻益州耶?”


  張鬆聞言大笑,點頭說道:“是欲如此。”


  “兄試猜之,合獻與誰?”


  孟達說道:“非驃騎將軍張儼不可。”


  三人撫掌大笑。


  既然三人誌向相同,那邊該有個行動策略。


  總是不能他們平白說獻益州,劉璋就讓他們獻益州的。


  法正問張鬆,說道:“兄明日必見劉璋,稟報此番出行的大小事宜,該當若何?”


  張鬆思考片刻,說道:“吾稟報完之後,便想辦法把話題往打擊張魯上麵靠。”


  “劉璋恨張魯久矣,必會中計。”


  “到時,弟薦二公為使,便可往晉陽,與那驃騎將軍裏應外合。”


  二人皆稱善應允。


  …………………………


  次日,益州牧府中。


  張鬆立於階下,向益州牧劉璋匯報著,出使許都發生的所有事情。


  張鬆受辱,不隻是張鬆一人的事情,連他益州牧劉璋也會麵上無光。


  因而,當劉璋他聽說了張鬆在許都的遭遇之後,也是心思憤憤難平,不由得狠狠罵了曹操幾句。


  隻是張鬆等對方罵罷,便對劉璋說道:“雖然屬下此去許都麵見天子,卻沒有成功。”


  “但是回來的時候,屬下卻得到了一條為益州牧,解決這張魯的好辦法。”


  劉璋聽了這個話,顯然也十分的感興趣。


  如今,那張魯已經成了他劉璋的眼中釘,肉中刺。


  此人若是不死,劉璋心裏便烙的慌,片刻難以安睡。


  原因也簡單,那張魯一日不死,他父親劉焉的事情,便每一日都會被人家提起。


  像劉璋這樣身為人子,又自認有幾分孝心的,麵子上如何掛得住。


  劉璋急忙問道:“別駕有何高見,可解張魯之危?”


  張鬆看到劉璋果然中計,心下也是大喜,說道:“某聞驃騎將軍張儼,掃蕩西景。”


  “李傕和郭汜、二賊皆為所滅。”


  “又聞驃騎將軍近又破韓遂、馬騰之亂,威震西北,天下無敵矣。”


  “益州牧可備進獻之物,遣使結好,使為外援,可以拒張魯矣。”


  “若能說服驃騎將軍張儼,興兵取漢中,以圖張魯。”


  “則魯拒敵不暇,何敢複窺蜀中耶?”


  劉璋聽了這個建議,甚至也覺得十分有道理。


  他並不擔心張儼占了漢中之後,順便奪取他的益州。


  隻因這漢中易守難攻,而那張魯也非庸才。


  劉璋與張魯這兩三年打下來,損兵折將,輕易也拿不下漢中。


  更何況,世人皆知驃騎將軍張儼以騎兵橫行天下,而益州山地崎嶇難行,騎兵輕易展開不得。


  若是張儼想要打下漢中,則輕易成功,隻怕會落入一場持久戰。


  劉璋自認為不是蠢笨之人,那兩家若是如此,正應了他火中取栗,煽風點火,螳螂捕蟬之事。


  於是想罷,劉璋便也說道:“吾亦有此心久矣。”


  “隻見誰可為使?”


  張鬆輕笑一聲,道:“非法正、孟達,不可往也。”


  劉璋思量一番,未見兩人有何不妥,即召二人入。


  他當場修書一封,令法正為使,請求驃騎將軍出兵,替他攻打漢中張魯。


  其次,劉璋派遣孟達,領精兵五千,迎張儼入川為援。


  劉璋之所以這樣布置,一來是希望協助張儼攻打張魯,同時這五千精兵,也是為了防備張儼圖謀不軌。


  正商議間,一人自外突入,汗流滿麵,大叫曰:“主公若聽張鬆之言,則四十一州郡,已屬他人矣!”


  張鬆聞言大驚,他還是有些小看這益州牧之士了,想不到他的謀劃已經那麽快就被人家看穿了。


  張鬆連忙看向來人,正乃西閬中巴人,姓黃,名權,字公衡,現為劉璋府下主簿。


  張鬆還待說話,劉璋卻是搖了搖頭,說道:“驃騎將軍勢力強大,吾故結之為援。”


  “汝何出此言?”


  黃權頗有幾分恨鐵不成鋼,說道:“某素知張儼寬以待人,橫行天下,戰無不勝,英雄莫敵;”


  “更驃騎將軍麾下幅員遼闊,擁雍、涼、並、司四州,帶甲之士不下於三十萬。”


  “況且張儼遠得人心,近得民望;”


  “兼有徐庶、郭嘉、戲誌才、賈詡之智謀。”


  “趙雲、張遼、高順、華雄、徐榮、管亥、張楊、張繡等為羽翼。”


  “說張儼猛將如雲、謀士如雨也絲毫不為過。”


  “若召其到蜀中,讓其代為進攻漢中,無異於與虎謀皮。”


  “若是張儼打下了漢中之後,又安肯伏低做小,必然會起不該有的心思。”


  “益州牧若以客禮待之,又一國不容二主。”


  “今益州牧若聽臣言,則西蜀有泰山之安;”


  “不聽臣言,主公有累卵之危矣。”


  “這張鬆昨從雍、司之地過,必與張儼同謀。”


  “可先斬張鬆,後絕張儼,則西川萬幸也。”


  黃權對這一番話可謂是擲地有聲,有理有據。


  張鬆等人聽聞了這一番話之後,也是心下大駭,背後出汗。


  堂中之文武將佐,皆看著劉璋,隻等他拿下最後的主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