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不當人子
虎牢關前,張儼迎親。
張儼和曹操兩邊的隊伍,鬧得仿佛兩軍對戰一樣。
這在張儼看起來,竟然頗有幾分黑色幽默的感覺。
若是天下的嶽父和女婿的關係,都是這樣的話,那這個樂子可就大了。
張儼打馬上前,在馬上先向曹操施了一禮,朗聲說道“小婿這個婚事,還是勞煩嶽父操心了。”
曹操也打馬出列,在馬上哈哈一笑,回應道“賢婿客氣了,不必多禮,以後我們兩個就是一家人了。”
張儼聽著這話,忽然想起,好像已經有兩個人,跟他說過同樣的話了。
一個是發妻的父親郭蘊。
而另一個,則是妾室的兄長。
張儼回頭想一想,這樣算下來的話,他一家人的規模,那真是越來越大了。
不知道以後還要有多少人,會跟他說上這些話。
也不知道,他這一輩子還要當上多少次新郎。
唉,真是個幸福的煩惱啊!
張儼回頭指著虎牢關,對曹操打趣道“當年丞相發起的關東聯軍,聯合進攻董卓的事情,仿佛就在昨日。”
“這時間過得,真是如此的快啊!”
“在短短的十幾年時間裏,丞相就從一個救亡義士,變成了一個亂臣賊子。”
“這世間的滄海桑田,真是令人驚訝。”
曹操聽了這話,心頭的那一口血差點就噴了出來。
這狗東西,嶽父總共就喊了一聲。
喊的那一聲之後,他又從嶽父變成了丞相。
曹操心下大恨,合著自己女兒都嫁給了他,隻能聽他喊上一聲嶽父!
這廝就那麽怕自己壓他一頭了。
何況,當女婿的,那有這樣子聊天的?
他怎麽就還變成亂臣賊子了?
呸!不當人子!
這一迎親的場麵,這廝跑出來罵自己,合適嗎?
這還是個人嗎?
當然,曹操也知道對方隻是打趣,他也回嗆了一句,道“賢婿,你也不差啊!”
“如今,你把那洛陽和長安都打了下來。”
“大漢的兩京,都掌握在了你的手裏。”
“這皇帝反倒不在這兩京之內,事情算下來,說你一聲亂臣賊子、狼子野心那都是往輕說了。”
“賢婿可得好好照顧好自己,可不要背什麽忠臣義士,給半路給截下來,一刀結果了啊!”
曹操說罷,兩人相看了一眼,一起仰天哈哈長笑。
兩人都覺得對方更是看對了眼。
而曹操這邊廂,有一個八馬拉著的婚車。
婚車裏麵的曹節,穿著一身合身而華麗的喜服。
正通過通過車簾,悄悄地看著遠方的父親,和對麵那傳說中的驃騎將軍張儼。
這架馬車的裝飾,已經有些越距了,不應該是一個臣子用的。
可嫁女的畢竟是曹操,而嫁的夫家又是天下雄主之一的張儼。
同時,曹操也是為了讓自己的女兒出嫁得風風光光,所以排場便刻意準備得隆重了些。
坐在車裏麵的曹節,細細打量著與父親對話的年輕將軍。
那人與母親給他看的畫像,果然很是相似。
那驃騎將軍,或者說她未來的夫君,是一個年輕英武的將軍。
他正坐在馬上與曹節的父親談笑風生。
那將軍甚至比畫裏麵更加的偉岸,身高看著高大威猛,容貌俊秀而堅毅。
張儼正坐在一匹高大的戰馬上,微風凜凜,與曹操談風生,不可一世。
在曹節的印象裏,別人跟父親談話,都是戰戰兢兢的
他從來沒有見過,能與父親如此談笑風生,而又不落於下風的人物。
張儼就好像漆黑中的螢火蟲一樣,是那樣的鮮明,那樣的出眾。
這讓曹節一眼,就喜歡上了對麵那位年輕英武的將軍。
曹節看得都入了迷,旁邊的婢女看到這一幕,便打趣道“女公子,可不要再看了,看到眼睛裏,可就出不來了。”
曹節聽到一起長大的婢女打趣自己,也在車裏跟婢女打鬧了起來。
曹節一邊與婢女打鬧,嘴裏還一邊罵道“你個小蹄子,讓你去打探消息。”
“結果你還打探了個青麵獠牙回來,看我不打死你。”
曹節雖然不知道張儼的性子是怎麽樣的,但她也聽說對不好色,並且重情重義。
因此,曹節就對這張儼更有好感了,對於婚後的生活,也開始向往了起來。
曹節打鬧完了之後,終究還是的口氣。
無論怎麽樣,這張儼都可以算得上是她的如意郎君了。
就曹節這個出身,不管怎麽說,都是一個聯姻的下場。
唯一的區別就是,聯姻的對象是誰而已。
甚至早兩年,父親還沒有迎立天子的時候,曹節就已經聽說,父親準備迎立的天子之後,把她跟姐姐一起,獻給那天子劉協。
曹操的野心和理想,曹節是知道的。
但姐姐生活過的怎麽樣,她是十分清楚的。
那,真可謂是十分的淒涼了。
而如今這個未來的夫君張儼,怎麽說都勝過那天子劉協多矣!
那天子劉協,說到底不過是父親曹操的傀儡。
而這張儼則不一樣,年輕有為,又重情重義。
張儼手握天下大權,不知道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好夫君。
………………
前方的曹操,已經和張儼談到到了,他準備和袁紹作戰的事情
這個事情,曹操也沒有什麽好跟張儼隱瞞的。
他相信張儼的探子,早已經打探到了這個消息。
曹操甚至覺得這,對方都不需要刻意去打探。
因為,這甚至本來就是張儼做的一個局啊!
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曹操和袁紹的戰爭一觸即發。
曹操歎了口氣,對張儼說道“賢婿,你嶽父馬上便要跟袁紹作戰了。”
“隻是我軍明麵上的優勢,卻是大不如那袁紹。”
“賢婿與我,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
“加上賢婿麾下地大物博,不知可否能支援嶽父,一些糧草鎧甲之類的物資?”
張儼搖了搖頭,說道“不能!”
曹操“………”
張儼輕笑了一聲,笑道“丞相曾經說過,那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
“且其人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由此可見,嶽父的才能勝那袁紹多矣。”
“加上丞相麾下能人異士輩出,荀彧的十勝十敗論,小婿也早有耳聞。”
“那袁紹與他的弟弟袁術,想來在丞相心中也無太大區別,一樣的塚中枯骨。”
“丞相旦夕便可將其拿下,又何需小婿出手相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