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兩下相安
當郭嘉的病已經大好了,身體也勉強恢複正常之後,張儼便打算率領軍隊繼續北歸了。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收到了曹操處發來的公函。
曹操這信裏麵,言明眼下會將送女兒到司州來,免得後日後再折騰一番。
曹操的這封信發出的時候,他還不知道郭嘉的病已經大好了。
其實這對於張儼來說,是有些不太符合禮節的。
不過,這世道,雖然還說不上禮崩樂壞,但是世人便宜從事,也是經常發生的事情。
曹操是什麽想法?
張儼也十分清楚。
可張儼思考再三之後,還是決定給曹操這一個麵子。
張儼希望對方能夠安心的和袁紹作戰,他也好借著這個機會進攻益州。
如今劉焉已經死了,上位的正是他的兒子劉璋。
這劉璋一上位,便將那張魯的母親和弟弟殺了。
原因倒是也簡單。
據史料稱,張魯的母親致力於研究道術養生的妙法,所以其即使年老了,也仍擁有少女般的容顏,仿佛能青春永駐一般。
因為張魯的母親長相美麗,本又是天師道的底子,很是會一些養生之道、神鬼之說。
交流好書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因而,張魯的母親便入了劉焉的眼,與他多有往來。
據說劉焉與張魯的母親來往密切,經常邀請對方上門單獨討論修道養生的秘訣。
這一男一女單獨討論養生,最後討論的是什麽?
劉璋心裏卻也是明白的。
也正是因為這樣,世人皆猜測兩人,認為他們似乎有不正當的關係。
更有甚者,世人多認為,張魯能被劉焉任命為漢中太守,與此也有很大關係。
這些流言蜚語給劉璋帶來了十分大的困擾,讓他對著張魯和張魯的母親,早就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而張魯也是借著自己的母親與劉焉有此關係,對漢中的控製也越來越強。
漢中仿佛已經不是益州的一部分,而是變成了張魯的私人王國。
張魯便把劉焉派到漢中的使者殺了,並截斷了交通。
神奇的一幕發生了,劉焉仍是是對張魯的母親十分恩寵,並沒有殺她,對張魯也是一種放縱的態度。
這種情況下,劉璋對這張魯母子也早是恨之入骨。
隻是父親劉焉仍在,還輪不到劉璋當家做主,他隻能忍下這一時之氣。
這不,劉焉後來終於嗝屁了,劉璋哪裏還忍得住心中的仇恨。
劉焉死後,原本歸屬於益州的漢中,在張魯的管製下,不再聽從於劉璋的命令。
劉璋看張魯如此驕縱不馴,便在一怒之下,將張魯的母親和弟弟都殺了。
劉璋在殺張魯母弟之後,便多次派遣龐羲等人率軍攻打漢中,皆被張魯擊敗。
兩家就成了不死不休的死仇。
張儼認為,劉璋之所以沒能擊敗張魯,占領漢中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是,張魯所據漢中之地易守難攻。
二是,劉璋勢力內部人心不齊。
這劉璋勢力內部之所以會出現人心不齊的原因,便是東周是與本地土著的矛盾。
簡而言之便是主客矛盾。
漢末天下紛亂,士人百姓皆不安。
於是,不少以南陽、三輔等地的士人,為了躲避戰亂,便流亡入蜀地。
這便是東州士的由來。
而東州士與益州土著之間的矛盾,這要從劉焉進入益州,為益州牧開始的。
初時,劉焉剛剛入手便帶來了大量的東州士,同時任用逃亡到本地的東州士組成軍隊,進行鎮壓本地益州土著發動的叛亂。
兩股勢力無論是對是錯,東州士攻殺本地土著叛軍,都是個不爭的事實。
這就導致了兩股勢力的相互仇視。
而當時的劉焉也樂得看到這一幕,剛好符合他兩邊製衡的本心,結果便留下了這個禍端。
而至於對於張儼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好處。
劉璋和張魯的矛盾,已經注定他從個人感情上,是絕對不可能再支持對方的。
在這種情況下,就恰好給了張儼各個擊破的機會。
如果張儼錯過了這個機會,等到日後曹操和袁紹的戰爭分出勝負,他便很難再有機會傾盡全力,心無旁騖地去進攻益州。
同樣,張儼要是趁著這個機會攻下了益州,那整個天下的西邊,都是他的地盤。
現在曹操要親自把女兒送過來給張儼,他也能理解。
曹操為的就是鞏固兩家的關係。
其實,張儼也沒有什麽大的損失,隻有好處。
張儼何樂而不為呢?
至於位分這種東西,張儼給的那才是倍分,他不給的,那曹節隻能老老實實的當一個側室。
在曆史上,曹操的這個二女兒曹節也是獻給了劉協,之後也算得上是安分守己。
曹節不但老老實實的,甚至還一心為夫家做打算。
曆史上曾經記載著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繼承了魏王的爵位後,準備取代漢朝。
於是,曹丕就派遣使者來向劉協索要玉璽。
曹節非常生氣,不肯交出玉璽。
曹丕於是多派了幾次使者前去索要玉璽。
曹節知道自己留不住玉璽,就把使者叫到麵前,當場責備他們,然後把玉璽扔在地上,哭著說“老天不會保佑你們的”。
女生外向,可見一斑。
曹節這是一心向著夫家,已經完全不向著娘家了。
這怎麽說,曹丕也是她的弟弟。
結果弟弟要當皇帝,這姐姐的不但不幫忙,反倒一心想要阻止。
這可比後世什麽伏地魔,要好太多了。
不過,曹丕這個人對曹節這個姐姐,也還算是厚道。
雖然曹節阻撓著他,不讓他當皇帝,但是他對曹節,也還算寬和。
景元元年(260年)六月,曹節也病逝了。
曹丕帶頭給她定下的諡號,是獻穆皇後。
並且,曹丕下令,按照漢朝皇後的禮儀將曹節下葬,和漢獻帝合葬於禪陵。
從這一點看的話,這姐弟之間的感情還是十分深厚的。
世人皆說,曹丕涼薄,可見也未得全麵也。
也從側麵可以看出,這曹節的性格是怎麽樣的。
張儼想來,這曹節給他當個側室,應當也不會惹出什麽禍端來。
既然如此,那便迎吧!
隻是在迎親的地點得商議一番。
曹操自然不會進到虎牢關之內,免得到時候被給扣留了。
反正張儼十多萬大軍在這裏,他大可順勢扣留曹操,占領了豫州。
到時候,張儼也不需要這曹操幫忙了,自己這就能與那袁紹作戰。
同樣的,張儼也不會深入豫州。
卻不論安不安全的問題。
光是張儼這十數萬大軍進入豫州之後,就給人家一個不安穩的感覺。
兩家終究是奔著結親的心思而來的,而不是結仇。
於是,兩家商定接親的地方,就放在虎牢關外。
這個地方對於兩家來說,那可都是一個充滿記憶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