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搬家的那個早晨
這場雨斷斷續續地並沒有下很久,當年晚上雨就停了。天亮了,太陽出來了,地上濕漉漉的,草木的葉子尖上掛著晶瑩閃亮的露珠。地裏的禾苗還沒有吮吸夠雨水,頂多隻喝了個半飽。人們來到地裏查看莊稼的情況,仍是愁眉不展,憂心忡忡的樣子。
昨晚風聲嗚咽,劉氏一夜未眠。她站在院子裏,看著天上的太陽,心裏思量起來了。她知道該搬家了,她很擔心自己的身體能不能撐得住。可不管怎樣,她都得跟著家族一起走下去,不能掉隊。
馮佳越轉著輪椅從屋裏出來,看著天空說:“天晴了,該離開了。也不知他們都準備得怎麽樣了?”
馮初科進了門,向四叔和四嬸行禮問好。
馮佳越問:“今天怎麽這麽就早過來?”
馮初科說:“早上家裏人都起得很早,大家都忙著收拾東西呢。我也睡不著,就早早過來了。”
馮佳越點了點頭,問:“家裏都收拾好了吧?”
“我們家基本好了,三叔家也差不多,就是老屋那邊東西太多,能慢一些。”馮初科往裏屋看了看問,“四叔,怎麽不見若蘭妹妹?她還沒起來嗎?”
馮若曦頂著一頭亂蓬蓬的頭發從屋裏走出來,揉著惺忪的眼睛,說:“阿姊不在屋裏,早就起來了。”說完,馮若曦便去找娘給她洗臉梳頭去了。
馮佳越悄悄地對馮初科說:“她在屋後竹林那裏鍛煉身體呢。”
馮初科愣了一下,感慨地說:“若蘭妹妹比我們所有人都勤奮,真乃我輩之楷模!”
馮初科去廚房的窗台上取了牙刷,拿了一碟鹽,端了一碗清水來讓四叔刷牙。這時馮若蘭從外麵回來了。她氣息微喘,渾身熱汗騰騰,額頭和鬢角都被汗水打濕了,一縷一縷的發梢上還掛著晶瑩的水珠。
馮初科驚訝地問:“你是怎麽鍛煉的?怎麽出了這麽多汗?三叔訓練保安隊,也沒把人訓練得像你這麽累。”
馮若蘭笑了笑說:“我身體比較弱嘛,平時就要多鍛練。你先忙吧,我去洗洗幫娘做飯了。”說著就去打水洗臉了。
廚房裏想起了鍋碗瓢盆的交響曲,不一會兒,廚房裏飄出了饅頭和飯菜混雜的香味。今天的朝食裏還有饅頭!馮初科心裏高興極了。
正吃朝食時,門外響起了一陣馬蹄聲。馮初科調侃著說:“這是謝侯爺和五柳先生來了,他們也跟我一樣,想趕上吃四叔家的朝食,所以來的這麽早。”
馮若蘭撲哧一笑說:“初科哥,你沒聽清來的是一匹馬嗎?還有,馬蹄聲那麽急促怎麽可能是謝侯爺或五柳先生呢?”
馮初科愣了,稍微思考了一下然後臉紅了。他放下碗筷,誠心說道:“我沒有認真聽,更沒有仔細分辨,就貿然開口,是我魯莽了。口無遮攔,惹人笑話,辜負了四叔的教導。今後,我當吸取教訓,用心觀察事物,深思熟慮之後,再發言。”
要不要這麽認真啊?初科哥認真起來的樣子也太可愛了吧?馮若蘭心裏暗笑。
馮佳越滿意地點了點頭說:“你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並加以改善,這非常好。”
來的是謝侯爺的傳令兵,來通知他們盡快收拾,今天就要開始搬遷,謝侯爺的隊伍已經在路上了,一會兒就到。
謝曉宇和五柳還是錯過了飯時。今天來的人多,看樣子要做的事情也有很多,謝曉宇吩咐軍中夥夫給他們準備飯食。馮佳越阻止了,說可以讓若蘭去給侯爺和先生準備吃食。
其實這樣正合心意,隻是有些不好意思。謝曉宇也沒有推辭,向馮若蘭拱手施禮說:“那就多謝若蘭姑娘了,辛苦你了。”
馮若蘭笑笑說:“不辛苦,不敢當侯爺如此大禮。”
馮若蘭給他們餾了一些饅頭,做了一個大燴菜。謝侯爺、五柳先生還有來的其他幾人都吃得津津有味。
看那幾人吃飯時兩眼放光的樣子,馮若蘭有理由相信,要不是侯爺和五柳先生在場,他們這樣假裝文雅的吃相定然難以維持。
馮若蘭從他們的談話中了解到謝侯爺帶來的這幾個人是要主管負責杏花村建折衝府和征兵的頭領。謝侯爺讓他們來跟爹爹見一麵,順便征詢一下意見和建議。
馮佳越今天也沒有藏私,拿出了紙筆,一邊畫圖一邊對他們侃侃而談:“折衝府的選址最好能在這裏,要注意能盯得住進出茂源山的這條路,還要能截住東南方向的路。這個地方離河流也近,我們村之前還決定要在此建蓄水池,造汲水車。大人們若想收攏人心,可在建府的同時做成這件事。”
幾個頭領聽了連連點頭,他們覺得馮佳越的意見很中肯,想得很周到,還把這個收買人心的機會讓給了他們。
馮佳越繼續說道:“此處建折衝府最重要的是征兵。征兵時要注意選擇身家清白之人,萬不可混入奸細,之後更是要嚴明紀律,防止其他勢力滲入。這裏周圍村莊的人大多都跑光了,可廣發告示召他們回來。杏花村地廣、良田多,隻要水利濯灌能夠暢通,便可收獲足夠多的糧食。杏花村裏有許多工匠,他們大多隸屬於沈家,大人們可善加利用。沈子恒是我的侄婿,也是我的學生,是個才德兼備之人,還望大人們平時能照拂一二。”
“那是自然。”“先生大可放心。”“我們正缺幫手呢,還要多謝文甫先生向我們推薦人才呢。”頭領們紛紛應承了下來。
謝曉宇和五柳互相對視了一眼,皆心中了然。馮文甫一家搬走後,杏花村還有許多馮姓親族,可是他連提都沒提,可見平時關係並不親厚。
關於杏花村馮姓家族,他們多少也了解了一些信息。這個家族最早是由馮姓三個兄弟逃難至此而來。如今三個兄弟的後代發展成為八個支脈,其勢力在杏花村也占據一席之地。三兄弟都去世後,馮家再無族長,也無公產,族中事務都是八個支脈的主事人開會決議。
馮家能有如今的興旺,多數功勞應歸功於得中舉人的馮文甫。可現在的情況是馮文甫連提都不願再提,可見平時矛盾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