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周宋> 第413章 不破幽州誓不還

第413章 不破幽州誓不還

  “參見聖上,吾皇萬歲。”


  “眾卿平身。”


  郭榮施施然的入坐,頭發尚有濕意,剛沐浴更衣的他精神抖擻,看著滿堂文武,一時豪情滿懷。


  “酒宴尚有一會,眼下先議一議軍務,如今關南三州十七縣皆已歸我周土,北伐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朕意,明日再次揮軍北上,直取幽州,眾卿以為如何?”


  張永德見對麵的李重進手指搭扣著桌麵正在思慮,便起身道:“聖上,關南即平,今後行軍,當穩步為上,不能再出現上次那般隻率一旅直麵敵騎的情況,須知再往北,便是契丹重鎮了。”


  郭榮笑笑,微微頜首以示同意。


  之前是自己太心急了,眼見水淺難行,便棄舟登岸,策馬急馳,夜宿野外,侍衛之士不及一旅,不料卻遇上了一支契丹千人隊,好在敵軍不知深淺,不敢逼上,正僵持時,後軍大部趕到,敵騎這才退去,這一次遭遇,雖未接戰,但也嚇怕了扈從官員。


  “抱一所言甚是。”


  接話的是李重進,這次出征,三宰執皆未隨行,故武將班張永德為首,文官班則是李重進這位使相同平章事首座。魏王符彥卿國丈之尊本該在前,可人家低調,坐在左班第二位。


  “敵軍已在幽州集聚,我軍步兵居多,今後行軍當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同時,當防敵軍遊騎抄我後路,益津、瓦橋、淤口三關不容有失,臣建議,擴增城備,以為我後盾。”


  “善。”


  郭榮大笑道:“益津、瓦橋二關確實重要,索性改關為州,取雄霸之義,這瓦橋關今後就叫雄州,隸容城、歸義二縣,益津為霸州,割文安、大城二縣隸之。


  至於土木之術,朕隻佩服韓將軍,這雄州你來籌劃,務必要在最短的時間內重建一座堅城。”


  “遵旨。”


  韓通一撫板須,滿臉得意。


  “至於霸州,地利尤為重要,當由老成執重的大將鎮之,陳將軍……此重任非你莫屬。”


  義成節度使陳思讓閃身出列:“臣領旨。”


  “田將軍,淤口關的一切防務,盡付於汝。”


  “遵旨。”保大節度使田景成連忙出班領旨。


  “後盾既成,明日朕來率隊親征。”


  “聖上,臣以為,眼下卻不可再深入遼境,須知契丹大軍已在幽州雲集,我軍雖眾,但難以與契丹鐵騎正麵交鋒。”


  出班的乃是陸路先鋒都指揮使劉重進,其本為幽州人,正因為其勇猛善戰,兼又熟悉地理,是以到了滄州後,任命其為陸路先鋒。沒想到這猛突然的來了這一出。


  郭榮濃眉一皺,正想開口,右武衛大將軍、戰棹左廂都部署李繼勳也出班奏道:“臣附議,一過安陽河,便是沃野千裏,虜騎馳騁縱橫,我軍難敵,不宜深入。”


  郭榮臉色不愉,冷哼一聲道:“契丹若果是無敵,這三關三州又是如何而下?”


  李繼勳感受著頸脖發麻的涼意,強忍下一個寒顫,澀聲道:“此三關,多為漢人,心慕中原,又仰聖上威,故能不戰而降之。但若是野外對敵,則為契丹之所長,故而敵軍聚兵於幽州城下,以逸待勞……我軍若長驅直入,正中敵軍下懷,請聖上三思。”


  “哼,那以卿之見,我軍又該如何行動?”


  “守住此三關,敵軍若來,則我軍以逸待勞,以己長擊彼短,敵若不來,我軍已得三關三州,也算大功告成。”


  郭榮看著兩人,身子緩緩的向後靠去,手指輕敲著桌案,眼見二將額間已有汗水溢出,這才把目光移開,對左右大臣笑道:“大夥都議一議吧,劉李二卿的意見如何?”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郭榮看著一個個離席而起的將領,臉色從淡然轉為愕然,繼而怒火中燒,他雙手用力的按住桌案,目光從一每一個饒臉上緩緩掃過,在他銳如利劍的寒芒迫視下,一個個不由自主的低下頭去。


  他們是陸路副都部署、控鶴四廂都指揮使石守信。


  龍捷左廂都指揮使,領嶽州防禦使高懷德。


  控鶴軍都指揮使、領虔州刺史韓重贇。


  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張令鐸。


  散員都指揮使王彥升。


  右龍武軍統軍,合流口都部署李洪信。


  龍捷右廂都指揮使,泗州防禦使王全斌。


  散員都虞候崔彥進。


  龍捷左廂都指揮使、領嵐州防禦使祁廷訓。


  ……


  “好,好,好……”


  郭榮緩緩站起,冷笑道:“大戰未起,膽先怯了,一群……”


  “聖上!”


  李重進離席而起,止住了郭榮即將發飆的怒罵,行軍禮請命:“聖上勿怒,眾將之議,也是一片赤誠之心,非為怯敵懼戰,臣將後軍一月有餘,未立寸功,這一次,請為前軍。”


  符彥卿一撩袍袖,也起身道:“臣這把老骨頭也許久未鬆筋骨了,這一次,容臣與李將軍攜手一戰。”


  “臣來作先鋒。”


  又有一人閃身出班,白發白須,卻麵如重棗,虎背熊腰,正是濮州刺史,領緣邊招收都指揮使張藏英。


  其人年已六十有六,但寶刀不老,人生也是一部傳奇。


  他本為涿州範陽人,舉族為賊盜孫居道所害。張藏英時年十六,僅以身免。立誓報仇,潛追孫居道於幽州,當街刺殺,不死,為吏所執。節帥趙德鈞壯之,釋而不問,以補牙職。


  後來張藏英又打聽到孫居道避居瓦橋關南,乃求為關南都巡檢使。微服攜鐵楇,匿居道舍側,伺其出而擊之,仆於地,齧其耳啖之,遂擒歸。


  設父母位,陳酒肴,縛居道於前,號泣鞭之,臠其肉,經三日,方刳其心以祭。即詣官首服,官為上請而釋之。燕、薊間目為“報仇張孝子”。


  契丹用為盧台軍使兼榷鹽製置使,領坊州刺史。但他卻心向中原,周廣順三年,率所部兵千餘人,及煮鹽戶長幼七千餘口,牛馬萬計,舟數百艘,航海歸周。


  當年夾胡盧河為壘以拒契丹策,便是他所獻,這幾年,他一直在抗擊契丹的第一線,並主持策反與接應遼境漢民南下,陸續接收人數高達二十萬。


  郭榮見三人請命,怒火漸消,長噓一口氣道:“老古話沒錯,薑是老的辣,將是老的強,既如此,李重進,你為前軍都部署,國丈為副,張將軍為先鋒,爾三人率所部先替朕趟出大道,朕舉大軍居中接應,不破幽州誓不還。”


  “遵旨。”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