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北朝求生實錄> 第865章 宇文家冉冉升起的將星(中)

第865章 宇文家冉冉升起的將星(中)

  自從上次從南陽回來,韓雄因為兒子韓擒虎的“背叛”,就失去了宇文邕的絕對信任。官職雖然從未發生變化,但卻再也指揮不動一兵一卒了。


  北周的軍官體係非常的奇怪,大大迥異於北齊,跟後麵的隋唐也是差別極大。在翻看史書的時候,經常能夠看到“大將軍”、“柱國大將軍”等等字眼,而且這些稱謂還出現得特別頻繁。


  事實上,北周就算是滅北齊的時候,所有正規軍加一起,也不過十多萬人。那麽他們哪裏有那麽多編製去安插這麽多的“大將軍”呢?


  一支軍隊也隻能有一個主將啊!


  這裏就要好好解釋一下了。


  所謂“大將軍”的稱號,隻是在說:你有作為一軍主將的資格,類比於後世的駕照。


  有駕照,但是沒有自己的車,這樣的人少麽?


  想明白這一點就OK了,雖然你有“大將軍”的職務,但這並不代表你手裏有兵權,更不代表你能橫著走!

  皇帝把府兵交給你了,那麽你才有兵可以指揮,並且這些士兵的招募和指揮,那是分開進行的,募兵是折衝府的事情。


  韓雄就遇到這樣的狀況,他有官職,但是失去了宇文邕的絕對信任手下就沒有兵馬。


  直到這次隨宇文憲一起出征,負責大軍糧道,才算解套。


  老實說,韓雄還真要謝謝宇文憲在宇文邕麵前說了不少好話,不然他還要被掛一段時間,天知道會掛多久啊,宇文邕一向都喜歡啟用新人!


  他那一路的精銳騎兵,除了韋孝寬外,其餘的清一色年輕將領。


  “齊王殿下,突厥人的百人遊騎最近多了不少,似乎是在試探我們的虛實。”


  城牆上,韓雄看著城外的草原上,牛羊正在喝水窪裏的水,憂心忡忡的說道。所謂虛實,他們這裏就是最虛的地方,沒有之一。


  “屬下建議還是暫緩輸送糧草,以免被突厥人斷了糧道。”


  “不,送還是要送的。”


  宇文憲搖搖頭說道:“我們和突厥尚未翻臉,就算他們要打劫,肯定是以盜匪馬賊的名義,事後推得一幹二淨。


  如果我們不送,那說明我們在畏懼他們,這樣會刺激突厥人圍城!”


  上次去南陽,宇文憲漲了不少見識。他親眼見到高伯逸利用所謂“勢”,逼迫自己這邊的周軍動也不敢動!


  就是用溫和而堅定的方式,將對手排除,擠壓出控製區域。通過嚴密的防守,讓對方感覺無利可圖,最後退兵。


  不過現在宇文憲手裏顯然沒有那麽多本錢可以這麽玩。


  “我們送的第一批糧草,突厥人肯定會暗地觀察虛實,觀察行軍路線,等下次再動手。這一次就送糧草,他們玩虛的,我們反其道而行之,實打實的來。”


  宇文憲自信的說道。


  這話嚇得韓雄不敢動彈!


  損失糧草是小,大軍被殲滅是大!如果敦煌的邊軍被殲滅,突厥人隻怕要占據河西走廊!到時候局勢崩壞,你賠得起麽?

  韓雄老成持重,不然此刻就要爆粗口罵沙雕了。


  “齊王,這麽做會不會太冒進了?”


  “機會隻有這一次,這次送了,後麵就是我們跟突厥人暗戰的日子了。”


  宇文憲現在還不知道突厥人已經在竇毅大營麵前射箭挑釁過了,不然他會更加堅定自己的想法。


  說完這些,他也不跟韓雄廢話,直接帶上了兩個親兵,在縣城裏隨意晃悠。


  縣城外是鳴沙山,鳴沙山下有個月牙泉,水是來自地下,那裏風景優美,乃是西域商人往來的落腳之地,北周在這裏設了關卡,抽重稅,但人員來往依然不絕。


  “齊王殿下,鳴沙的西域商人最近少了許多。”


  宇文憲的親兵指著空空蕩蕩的街道說道。


  雖然西域商旅一般不入城,隻在城外的月牙泉沙洲落腳,但多少也是會有人進城采購物資的。畢竟這裏隻是河西走廊的西頭,路還長著呢。


  “商人的嗅覺最是靈敏不過,突厥人也封鎖了通往高昌國的路,不讓普通人來往。所以我們耗不起,他們一定也耗不起,就是看誰先低頭!”


  宇文憲暗暗緊握拳頭,低聲自言自語道。


  他堅信自己的判斷絕不會有錯,突厥人現在也應該相當難受,因為宇文邕此番的應對,明顯比他們預料得要強硬得多。


  想必突厥內部,對要不要打壓北周,也是持著不同的態度。


  把北周打死確實心裏舒服了,然而突厥人不事生產,他們站不住關中啊,遲早還是要回草原的。他們一走,這地盤相當於直接送給北齊了!

  突厥人靠著在西域收稅,彌補不能種田的損失,這條商路斷了,他們的損失相當大,肯定是比北周那邊要難受,這就是宇文憲的基本判斷。


  所以突厥人應該也會製造摩擦,但會通過一個關鍵性的戰鬥,讓周國這邊妥協。宇文憲覺得,斷糧道,等著宇文邕(他們自認為宇文邕在軍中)來求和,應該就是既定選項。


  推己及人,宇文憲覺得突厥人絕不會在第一波就下死手!因為他們還沒有摸透運糧的規律,而且通常來說,第一次運輸糧草,都會十分謹慎。


  不僅有人接應,而且護送的隊伍,陣容也會比較強大。


  突厥人不可能在沒有研究其中規律與破綻的情況下,就冒然出手。


  戰場之上,透明的那些信息,往往都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勝負手有時候是需要下賭注的!

  “回去吧,沒什麽可看的了,明日出征,你們今天早點休息。”


  宇文憲說話的語氣,讓這兩個親兵想起了以前的宇文泰!說話的表情和神態真是太像了。


  但他能像宇文泰那樣化腐朽為神奇,在戰場上建功立業麽?

  ……


  “高孝琬作為宗室,不想著報效國家,反而把心思都花在謀刺嫡親叔叔身上!平日裏劣跡斑斑,罪無可赦。


  我作為大理寺卿,在此宣布,剝奪高孝琬河間王身份,貶為庶民,逐出宗室。考慮到他已經入土為安,就不將其遷出祖墳了,不過墓碑上的字要劃掉!隻能以無主墓碑示人。”


  畢雲義麵無表情的宣判,引得大理寺衙門外麵看戲的民眾一陣陣的騷動!

  俗話說“蓋棺定論”,中國人的傳統,人死為大,哪怕十惡不赦,一般也不會去追究死人的責任了。


  然而這次不一樣,高孝琬死了,某些人依然不放過他,依然要對他進行“審判”,這其中的味道,很值得揣摩揣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