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北朝求生實錄> 第864章 宇文家冉冉升起的將星(上)

第864章 宇文家冉冉升起的將星(上)

  這次“審判”高孝琬,朝廷中樞,嗯,或者幹脆就說是高伯逸,弄出來不少騷操作。比如說讓鄴城的普通民眾,也能在遠處旁聽。


  鄴城一帶的民眾,平日裏最是喜歡湊熱鬧,這次可以說是過足了癮。為了避嫌,高伯逸並未參與到審訊這件事裏,不然清算高氏皇族嫡係的意圖也太明顯了。


  大理寺獄的某一間牢房裏,高伯逸正麵無表情的看著目光呆滯的魚讚,半天也沒有說一個字。出於對自己的敬畏,畢雲義沒有為難魚讚。


  這廝住的牢房雖然算不上是“上房”,可也能說是幹淨整潔,每天都有獄卒前來打掃。魚讚現在看起來當然沒有高孝琬那麽慘,他的衣服甚至還很整潔。


  嘛,畢竟是多次蹲監獄的老鳥了。


  “你知道自己哪裏做錯了麽?”


  高伯逸平靜的問道,那語氣讓魚讚心中一顫!他感覺到了殺意,高伯逸真有殺他的心思,如果這個問題沒有回答好的話!


  “我殺人之前,應該先問問主公的意思。”


  魚讚小聲說道,態度雖然謙卑,可臉上看起來毫無悔意。他從來都不覺得殺高孝琬有什麽錯,因為作為一個善於揣摩人心,在底層廝混過又迫切想出頭的人,魚讚很清楚自己的價值在哪裏!


  當一條惡犬,幫高伯逸撕咬他不方便出手的人,把黑鍋背下來!高孝琬跟高伯逸之間的過節,從兩人第一次見麵開始就有了,魚讚不咬他咬誰?


  “這隻是其中一個原因。其他的你再說說看?”


  高伯逸麵色緩和了一些,很顯然,他收拾魚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廝做事從來都不會事先跟他打招呼。


  這種人,就像是某些人家裏的寵物狗一樣,反過來要挾趨使主人!這樣的例子特別多,比如說狗子要去外麵溜達,就會不顧一切想出去,主人拉都拉不住!


  很顯然,高伯逸把元仲華“吊著”,也是想給魚讚一個教訓和製約。


  這麽“好用”的狗,當然不能簡單的殺了吃肉。


  “卑職不知道,想不出。”


  魚讚實話實說,他確實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裏,除了沒有事先打招呼以外。


  “你的錯,在於低估我的智慧,在於低估我身邊之人的智慧,你總以為你是我身邊最聰明的人!你總以為隻有你看得清局勢!你總以為你想做的那些,就沒人考慮過!

  告訴你吧,我當了京畿大都督之後就想殺高孝琬了,可我一直忍著,為什麽?難道我不能殺他麽?我甚至可以讓他死得神不知鬼不覺,讓任何人都以為他是自然死亡,可為什麽我不這樣做?

  因為他隻是個毫無威脅的廢柴而已!高家人把他推舉出來跟我抗衡,我隻會在暗地裏偷笑!他想做什麽,他要做什麽,我都能提前猜到,這樣的對手,我捆住雙手都能吊打他!


  而你把這條路堵死了,讓我猜不到高氏背後的人會有什麽動作,給我增加了多少麻煩,把你這條命賠了都賠不起,你可知罪?”


  高伯逸轉過身,聲色俱厲的訓斥道!

  一股寒意從背後的腰椎處升起,一直衝到天靈蓋,魚讚忍不住渾身都顫抖。他明白了,高伯逸有一萬個殺他的理由!一件事到底做得對不對,最終評判的人不是他,而是高伯逸!

  高伯逸說他做錯了,那麽他就做錯了,沒什麽好說的。


  “主公!卑職做錯了!請主公再給卑職一次機會吧!請務必給卑職一次機會!”


  魚讚跪在地上磕頭求饒,一直磕頭,碰得地麵啪啪直響。這是他有生以來,感覺死亡離自己最近的一次!

  對於高伯逸這樣的人來說,殺個屬下,就跟吃飯睡覺一樣簡單,更多的時候,僅僅是一句話的事情。


  比如說:我覺得那個魚讚很礙眼,你幫我處理了吧。


  然後對於自己來說,就是滅頂之災!

  “唉!下不為例。”


  高伯逸轉過身對魚讚說道:“你夫人在我麵前求情了好久,還說她隻是不能侍奉男人,若是可以,寧可把我伺候舒服了,也要救你出牢籠。得妻如此,夫複何求啊。


  崔泌在家等著你,等下就回家吧。內務司的事情不要做了,你的身份暫時不能見光,我後麵會給個差事你的。”


  說完高伯逸頭也不回就走了,身後魚讚呆若木雞的跪在地上,難以相信崔泌居然對自己如此掏心掏肺,不離不棄。


  ……


  “突厥人這是在搞什麽?”


  楊堅看著大營外麵突厥人百人百騎晃了一圈又走了,有些疑惑的問竇毅。


  “他們在找我們的糧道在哪裏。”


  竇毅不動聲色的說道。很顯然,突厥人是不會攻打營地的,他們在找這支軍隊的糧草位置。


  周軍糧草的位置在哪裏呢?答案是在敦煌,也就是如今的甘肅敦煌。這裏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基本盤,隻有國力衰微的時候才會丟。


  出了敦煌,就是大漠,此地是河西走廊的出口。目前是宇文憲率領一部分周軍和民夫在敦煌修繕城池,具體就在敦煌的核心鳴沙縣,也負責給竇毅的大軍輸送糧草。


  突厥人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隻要斷了周軍的糧道,到時候很多事情都好商量,他們堅信宇文邕一定會屈服(還不知道宇文邕並不在這支大軍當中)。


  所以此次宇文邕讓宇文憲負責糧道,表明他對自己這個弟弟,還是以信任為主,至少目前還沒有什麽猜忌的心思。


  畢竟,宇文邕從小被養在隴右李氏,跟他一起的是齊王宇文憲,而不是親弟弟衛王宇文直。


  一起長大的異母弟,總比見麵都很少的同胞弟弟了解更深,感情也更好些。


  突厥人弄不明白竇毅玩的什麽套路,所以就把主意打在敦煌這裏,企圖斷周軍糧道。


  竇毅猜測應該是宇文憲應對很得體,突厥人並沒有找到什麽破綻,不然就不會在自己大營附近設置這麽多遊騎了。


  “這個局,我破不了。並不是說不能驅趕這些遊騎,隻是一旦驅趕,表明我們這邊露怯,反而會讓突厥人心中大定。


  自今日起,所有人減餐,不值守的人隻能吃半餐。”


  竇毅不敢肯定宇文憲會不會栽跟頭,萬一糧草不濟就歇菜了,還是穩妥點好。


  要知道,突厥人一定有數量極大的騎兵主力在這附近,他們的後勤壓力,一點也不比周軍要小。


  竇毅現在就是在跟木杆可汗猜謎出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