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破宛城
趙弘見唐-軍勢力太大,自己並無破敵之策,只好問計於眾將,可是一個說要打,一個說要守,自己也全無主意,不知如何是好。
正在他愁眉不展,無可奈何之時,一黑臉黃須、腰長腿短、兩眼如電的個精壯漢子站了出來。
施禮道:「部下黃邵有話要稟神上使,若是我們將城門封死,此城人多糧少,敵人久圍之下,我們連突圍的機會都沒有,這可是萬萬不行之策。」
身著長袍,貌若書生的何曼也站出來說道:「將糧食轉進內城,選精壯之兵三萬,外城以死相爭,若是守不住,入內城以御唐-軍,若是內外皆守不住,到時突圍,遁入山中,尚能藏身,若是上天佑吾,能大破唐-軍,也能保持精壯之力量。」
趙弘低頭嘆道:「他若是強攻,我軍勢眾敵軍式微,雖然戰鬥力我們不如他,但好漢難敵四手,眾將也不必悲觀,天無絕人之路也。」
於是按何曼之言,慢慢布置,先是選軍士,再來運糧,以便於穩定軍心。
公子並不急著取城,著眾將士發動心理戰術,站在城外大叫:「降者不殺,還有田地分,有糧食分,不願跟隨者有路費發。」那黃巾軍見無城可守,內心惶恐不可終日,夜不敢寐,不時有人出城來降。城樓上有將帶著兵發箭以阻止逃兵,眾人不得出。
人哪有不想活命的?城內眾人見精壯力量皆朝內城而去,糧食也運往內城,有些有見識的小頭頭便開始找出路了。
這個時候的外城,經這些個小頭頭一通亂說,士氣加上唐-軍的心裡攻勢,士氣已經降到冰點。
唐王見有人想降卻出不了城,便命人選箭法精良者千人,用腳蹬弩射殺城樓上的士兵,時想降之人中有膽大者,召集眾人上城樓,殺人其守將。
唐-軍便安排將領兵員接應,外城之兵盡降,公子收八萬之眾。
趙弘見外城發生嘩變,只得帶著龔都、韓忠、何儀、劉辟、黃邵、何曼堅守內城。
內城小,糧更少,沒有誰會想到外城不攻自破,原有計劃被打破了,眾人撤的突然,朝裡面運了一些糧,但外城兵降,唐-軍清城,便不敢大開內城門,糧草也就無從運進去更多了。
唐王便兵出外城,兵上城牆,將內城團團圍困,這邊全開始整編降兵。
圍了半月有餘,這內城哪容得下這八九萬之眾?便開始斷糧。
而公子只是修工事,根本不主動進攻,又在不遠處蒸饃饃,香氣隨風飄散,讓飢餓的黃巾軍更是怨聲載道。
那趙弘見敗局已定,便想著突圍而去,卻也不知道唐-軍在哪方圍守的兵弱,只得使人夜間來偷襲試探,可是眾人出得內城來,外城內空不見人,四門皆被泥土封死。
黃巾軍一近城牆,便是箭雨紛飛。公子站城頭上,叫道:「此時不降更待何時?」
眾起義軍便來奪外城城牆,欲突圍而去。
兩軍相接之時,早有唐王的騎兵從工事中衝殺出來,城內遍地傳開「放下武器,雙手抱頭蹲地者不殺的聲音」。
唐-軍戰了外城反圍內城,那黃巾軍從內城中出來,欲突圍而去。
公子帶數員副將立城頭,阿嬌帶數人以保護軍師為由相伴,太史慈在城西,魏延在城東、張安在城南、馬靜帶著黑子在城北,各帶騎兵輾轉衝殺,斬首數千餘級,此時黃巾軍的將士們早已失去鬥志,士兵紛紛放下武器,
趙弘死於馬靜弩下,龔都、韓忠夾戰魏延,魏延一刀挑龔都於馬前,韓忠策馬想逃,被魏延一箭穿透後背,割其首還。
何儀、劉辟、黃邵三人戰張安,不及數合,皆被張安挑下馬,被刀斧手活捉。
何曼見太史慈,挺搶來戰,被太史慈一槍架住,順手一拉,便生擒了何曼。
眾將死的死,捉的捉,黃巾眾人無主心骨,想逃的也沒法出城,唐-軍收了降兵降將,由張安清點人數,該收編的收編,該發路費的發路費。
唐王升帳議事,大讚眾將英雄了得,擺酒勞軍更是不在話下,楊涪在功勞薄上重墨描繪,待還國之時再行因才封賞。
一時之間,士氣大增,人心向上。更有優雅後人作詩讚曰:
將軍百萬擁貔貅,十乘前驅到隴頭。
縱使燕然超積虜,海潮始信渡橫流。
費數日方清點完畢,共得十五萬之眾。楊茂彥進言道:「主公,我們有原有三萬之眾,這裡有十五萬,沿途穿州越縣,這如何瞞得住呢?」
這可是個大問題,讓公子頭痛不已。
恰有魏延至,進言道:「為今之計,是不倒內城的黃巾軍的旗號,布出一個未破城的樣子來。著人一批批的以押糧民夫的名義,往三地送。」
公子愁眉不展,憂心忡忡地說:「目前正是秋收未收,夏糧將完的時候,這一帶上哪去征這麼多糧食來?」
馬靜也進言:「此題無解,分散撤退,做六路,一路三萬人退吧。」
楊茂彥笑道:「也只好如此,對外號稱一萬。到時收城,要造大聲勢,要擺出殺數萬人的架勢來,否則這兩個犯人,回京一說大唐收降得了十幾萬人口,吃不完得兜著走。」
商討已畢,眾人散,馬靜找公子問道:「這樣大量的斬殺黃巾軍頭目,是不是做過份了?再怎麼說他們也是平民出身。」
公子望著天空,嘆息道:「就算我們撤了,他們能不死么?你能勸他歸降么?他們本意是好的,也曾是根正苗紅,可是發展到如今,已是物是人非了,再也不是為民謀福利,爭取自由的那些真英雄了,一個個變成爭權之人。昔時李闖王也好,洪秀全也罷,黃巢反界,朱元璋上位,哪個是為人民爭得了民主,掙得了自由?還不是一個個為了自己手上的權杖,血流成河!」
馬靜望著公子,眼中滿是憂慮地說道:「可是那些不明真像的人,會怎麼評論唐王李文呢?」公子沉默不語。
黃忠已掃清巴郡外圍,黃忠準備打,馬靜問下一步怎麼辦。
公子大笑道:「有辦法了。著其圍而不打,逼其投降。並讓黃忠向天子上表,蜀中多蠻族,戰力強悍,請求徵兵、征民夫支援。」
話說黃忠按唐王之計,發八百里加急入京。
帝問眾人,如何對應?朝中上下,無一人有主意。
小歐哥得知消息,便前去求見,以探聽聖意。
帝見小歐哥來了,心中大喜,連忙宣其覲見,禮畢,帝問:「愛卿有何事要湊?唐王有何好消息?」
小歐哥笑道:「回聖上,是有好消息,唐王千里傳音與我,宛即日可破,眾賊人已逼到內城。且賊已斷糧,指日可破。只是……」
帝站了起來,笑道:「好事,快哉!你說完,只是啥?」
小歐哥嘆道:「可我方也存糧不足數日,而周邊地區,剛剛叛亂,戰事不斷,南陽太守秦頡秦大人,所能徵到的糧也有限,杯水車薪,唐王請示聖上,若有降兵,怎麼辦?」
張讓進言道:「哎,萬歲爺,這可真是個大問題,若是把這幾萬人逼上絕路,奮力反擊,那又得有多少天朝將士為此送命?」
帝嘆道:「能怎麼辦?難道全殺了不成,那可是幾萬人哦。」
皇帝正不知如何處理這幾萬造反的人時,小歐哥又加油添醋地說道:「王爺所思,就是張大人說的這意思,若這幾萬人都不要命的戰鬥,王爺有兵一萬多,尚可一面衝殺,但無法合圍,那這幫人到民間去搶,那就會導致周邊數郡皆亂,那損失的稅費,恐怕是難以估量。若周邊的百姓家被搶,無以為食,那很有可能也會跟著亂,如此一來,會變得不可收拾,唐王日夜為此事焦急不安!」
那皇帝愛財,是歷史之最,官都可以賣,哪裡會不心痛這眾郡之稅費的?急得搓著龍手道:「這如何是好,這如何是好?」
時逢皇甫嵩也清理完許昌到洛陽的流民、叛軍,回京復命,上諫要求解除黨禁,拿出皇宮錢財及西園良馬贈給軍士,提升士氣,而呂彊又對靈帝上言:「黨錮久積,若與黃巾合謀,悔之無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