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我為前鋒
與程文季同行的還有一名向導,此人熟悉江夏山中地形,帶著將士們走的是平日樵夫踩出來的小路。
這山路崎嶇不平,有不少地方還被雜草和荊棘所覆蓋,再加上眾將士全都著甲、攜帶兵器,走得尤其吃力。
更讓人痛苦的是,剛走到半山腰,天空竟然下起雨來。
雨勢驟急,不多一會便成傾盆之勢,鋪天蓋地,離得一丈開外,便幾乎看不清對麵人影。
如此大的暴雨,兵士們隨身攜帶的油布雨披不起任何作用,反而很容易被荊棘樹枝掛破,所以根本沒人將雨披拿出來。
雨水夾雜著泥漿砂石從高處滾滾流下,不時有兵士摔倒在泥漿之中,韓端本想找個地方避雨,但環顧左右,卻根本找不到可容數百人避雨之地。
好在軍中帶了用於攀岩攀牆的麻索,可以用來將兵士連成一串,否則很有可能還沒開戰,就要造成人員傷亡。
走在最前麵的甲隊尤為辛苦,一邊拄著木棍探路,一邊還要揮刀斬除樹枝荊棘,隊伍前進得極為緩慢,直到韓端和馬三興帶了部曲上前開路之後,速度這才稍微快了一些。
但雨卻越來越大,勉強走了一會,韓端便不得不停止前進,命令士卒就地用雨披避雨。
傳令兵在雨幕中踉蹌穿行,韓端在路邊一塊大石上坐了下來,擦了一把臉上的雨水,對坐在身旁的甲隊隊率吳南問道:“怎麽樣?還吃得消吧?”
經過這兩日相處,他已經知道吳南出身於陳留吳氏,隻不過是家中庶子,繼承家業無望,便出來從軍搏個前程。
時下世家大族之中,不乏庶子次子從軍擔任隊率幢主等低級將領,家中也會為他們盡量提供幫助,要錢給錢,要人給人,而吳南就屬於這一種。
從軍已經兩年,從剛開始的什長做到如今的隊率,吳南身上更多的是軍中士卒的粗豪,而沒了世家子弟的那種清高自傲。
此時聽得韓端發問,他便轉過頭來咧嘴笑道:“不過是淋一場雨而已,哪有什麽吃不消的。”
韓端道:“雨下得這麽大,我們不好走,敵人也不好過,估計連哨騎都已經回了營寨,等會倒是省了不少麻煩。”
吳南點頭道:“這樣說來,這雨卻是幫了我們的忙,我們還得感謝老天爺……幢主,你這兩名部曲,端的是好力氣,難道你們山陰韓氏,有什麽妙法練就力士不成?”
他說的是站在韓端前麵的韓英和範二郎,韓英背上一個大行囊,裏麵裝著他和韓端的鐵鎧,範二郎也背著自己的鎧甲,肩上還扛著韓端的鐵槍,可在他們臉上,卻絲毫看不出來吃力的樣子。
“哪有什麽妙法?”韓端指著範二郎輕笑道,“他原來在家中養牛,時常與牛角抵嬉戲,時日久了,就連健牛也抵不過他,這力氣就是這樣練出來的。”
“至於韓英,你看他手上的粗繭就知道沒少下功夫,在家裏時,每日都在拋弄上百斤重的石軲轆,你若能吃得苦像他那般苦練,不出兩年也能有一身好力氣。”
“還是算了。我聽家中的護院師傅說,打熬筋骨最好是從孩童開始,我如今筋骨已老,不想再去遭那份罪了。”
韓端坐了片刻,便帶著人往後去查看各隊情形,結果還算讓人滿意。
兵士們的戰力如何,眼下還不得而知,但紀律性卻著實不錯,每個人都靜靜地頂著雨披坐在路邊,既無人喧嘩,更無人抱怨。
眾將士見幢主來到,紛紛要站起來行禮,韓端連忙讓他們繼續坐下休息,然後將幾名隊率叫來,叫他們分頭去鼓舞士氣。
士卒們無人喧嘩和抱怨,並不代表他們心裏沒有怨氣,而是因為軍法嚴苛,此時上官的幾句安慰或鼓勵,或許就能將他們的怨氣化解於無形。
暴雨連續下了半個多時辰,直到雨勢漸小,韓端才下令繼續前進。
翻越最難走的那一段陡坡之後,前麵的路漸漸平緩,而天色也暗了下來,程文季對韓端道:“韓幢主,最多還有一柱香就能到夏口城,叫兒郎們腳步放快一些。”
“暴雨過後道路濕滑,敵軍哨探多半不會出來,而且這個時候正是他們晚食之時,可趁此良機速速入城。”
韓端聞言,立即傳令全軍偃旗疾行,眾將士不顧疲倦疾步前進,果然一路上沒有發現敵軍哨探。
不到一柱香工夫便到了夏口西門,城樓上守軍認清是程文季後,才打開城門放他們入內。
身後城門“吱呀”關閉之後,眾將士總算是鬆了一口氣,程文季帶著他們直奔軍營,將士卒們都安頓好之後,幾人才匆匆前往刺史府。
郢州刺史程靈洗和江州刺史章昭達早就等得望眼欲穿,一見幾人到來,便連忙問程文季道:“援軍是何人統率?情形如何?”
“征南大將軍麾下前軍,軍主(軍中主將)為江州陶易友。此乃前軍甲幢幢主韓端,少年英傑,武藝過人。”
韓端連忙向兩位刺史作揖,程文季又道:“我已和陶將軍議妥,明日寅時三刻,韓幢主所部為前鋒,城內二州兵馬隨後掩殺,陶將軍於山下聞金鼓聲便立即率部登山,務必殲敵於夏口城外。”
程靈洗皺眉道:“如此說來,還是要我們先出戰?”
“援軍乘船而來,行蹤早就被敵軍察覺,強攻於我軍不利,我覺得陶將軍此法可行。”
章昭達撫須沉吟道:“法子倒是可行,我們發起攻擊時,陶將軍所部便可趁亂登山,隻是夏口城內軍士……”
這是覺得城內守軍戰力不行,不敢出城與敵接戰,怪不得近萬將士,卻被數千人圍困於城內。
韓端見狀,連忙上前一步拱手道:“兩位將軍,不知城中守軍現有幾何?”
章昭達道:“共九千有餘。”
“能不能挑出兩千敢戰之士?”
章昭達又遲疑起來:“應當……可以吧?”
不等程靈洗說話,韓端便道:“那就如此,明日我率本幢五百兵士作為前鋒,城中今晚挑出兩千勇士隨我身後,其餘士卒可作後軍尾隨而行。”
“此戰若勝,夏口之圍自解。”頓了一頓,韓端又道:“若兩位將軍仍覺不妥,便可按兵不動,最多後日,征南大將軍麾下大部即可抵達郢州,城外敵軍自會撤離,到時我軍在山下阻擊,敵軍仍難逃敗亡。”
“決策之權,盡在兩位將軍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