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科研意向
袁鵬池見張謙修不像是說假話,試探著問道:“張先生,那我們研不研究那些最基礎的東西?”
“越是基礎的東西,投入的資金就越大,就算有了成果,可能也沒辦法直接使用。”
“這種東西說白了,其實很難盈利,但隻要出了成果,於國於民都有利。”
袁鵬池沒有說的是,這些成果對於研究出這東西的人也是有利的,而且利益還挺大。
張謙修知道袁鵬池在想什麽,問道:“那農業研究做基礎的東西是些什麽?”
袁鵬池說道:“農作物這一塊,比如雜交農作物的優勢,以及其利用和涉及到的生物學基礎;光合作用的高效光能轉化的機理,以及在農業中的應用;農作物種子的創新,以及新基因的發掘,還有利用;農作物高產的生理機理,以及其分子研究;農作物的基因功能分析等等,這些都是最基礎的。”
“但這些東西研究出來,並不能讓農作物立刻高產,但研究出來一個東西,對於全國,甚至全世界的農業技術應用都是有好處的。”
張謙修聽明白了,說道:“我大概聽明白了。”
“袁教授你說的那些是科學研究,而你們給我培育種子,處於科學和技術的交界處,說是技術,他確實有一些研究的成分,說是科學研究,它又屬於實用型的技術。”
“袁教授你說的這些是真正的科學。”
“科學研究是沒有直接商用價值的,科學轉化而來的技術才有商用價值。”
袁鵬池愣了一下,仔細琢磨了一下張謙修最後那一句話,點點頭,說道:“張老板,你這話說的其實也差不多。”
“科學研究主要分兩個領域,一是基礎科學,二是應用科學。”
“我們培育種子,屬於生物科學下一個分支,屬於應用科學,我們研究光合作用的原理、研究農作物分子和基因,屬於生物科學,也就是基礎科學。”
“應用科學基本是利用現有的基礎科學去做研究,把基礎科學研究出來的成果,變成可用的,它連接了基礎科學和技術。”
“技術是普通人,不用很高專業水平也能學的。”
“其實,應用科學也不簡單,比如芯片研究,就屬於應用科學。”
“基礎科學越發達,應用科學就能走出更長、更寬的路。”
以前,張謙修對科學研究並沒有深入了解,袁鵬池解釋過後,張謙修大概也有了一個認識。
他是一個商人,基礎科學對他來說其實沒有什麽用,很難實現商業價值。
張謙修想了一下,說道:“袁教授,以後研究所,可以去研究基礎科學,但必須有一個比例。”
“最多拿一成的經費去研究基礎科學。”
“我是一個普通商人,基礎科學對我的用處其實並不大,投入成本還高。”
“我願意投入一成的研究費用,就沒有想能出什麽成果。”
“這三年,我會陸續投入資金,第三年的時候,我會投入一千萬,給你們做基礎科學研究。”
對於張謙修的決定,袁鵬池一點也不驚訝。
張謙修能投一千萬做基礎科學研究,已經算得上小小的驚喜了。
其實,我們後來的雜交水稻,其實也屬於應用研究,這也是為什麽袁老研究出雜交水稻卻沒有獲得諾獎的原因之一,諾獎基本都是頒給基礎科學的。
再者,雜交水稻其實有很多人在研究,當年獲得成果的時候,報告是寫的“袁隆平等人”,這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這些人對於袁老位列第一沒有意見,但對於後麵“等人”很有意見。
最直觀的就是獎金,1981年,國家評獎,袁老獲得5000元獎金,第二的顏老獲得4600元,由此可見,這兩位老科學家的貢獻其實是相差無幾的。
袁鵬池對於這個結果已經非常滿意:“張先生,這個我能理解。”
張謙修略帶歉意的說道:“袁教授,不是我不願意投入太多錢做基礎研究,而是基礎科學研究,就是一個無底洞,就算我投十億進去,或許能取得一些成就,但很難取得重大突破。”
袁鵬池點頭:“張先生,你不用這麽說,你能投基礎科學,我已經非常意外了。”
“你明明知道,這一千萬有可能打水漂,但你還是投了,我很動感,也很感激。”
張謙修說道:“袁教授,現在我也不好邀請您,畢竟我沒有辦法給你什麽保證。”
“等以後我們研究所的投入高了,不知道您願不願意來我們研究所?”
袁鵬池沉默了一下,說道:“我也有這打算,張先生是我見過的商人,對科研最重視的人,在學校我雖然能獲得不少研究資源,但人際關係太複雜了。”
“在人際關係方麵,我要投入太多的精力,不能完全靜下心來搞研究。”
“要是張先生願意持續投入的話,我個人是非常樂意過來的。”
張謙修見袁鵬池也有這想法,心中大喜:“如此最好,袁老,您要是過來,其他的事情您不用管,您隻要專心做研究就行。”
“我能保證,您的衣食住行,我全部給您安排妥當,如果您家人需要什麽幫助,我也可以全力支持。”
“您帶領的課題出了成果,那就全部是您的,學術上怎麽安排,全部由您做主,誰也沒有不能左右您的決定,包括我。”
學術問題,是張謙修一而再,再而三的保證。
袁鵬池不怎麽在乎金錢,他的年紀已經大了,以他目前的成就,單純依靠他的知識和學術地位,要大富大貴不太可能,但要過上富足的生活,還是不難的。
袁鵬池對於物質生活,沒有太大的追求,他現在更多的是想要得到一些名,也就是學術上的成就。
這一點,張謙修是能滿足他的。
而張謙修呢,他相信袁鵬池是有能力的,他擔任了國家農業大學的農學院院長,還兼管著學校的一個研究所。
但張謙修現在不敢給袁鵬池太高的職位,因為誰也不知道,以後會不會有另外一個更厲害的人進來,把最高的職位給了袁鵬池,後來的人怎麽辦?
袁鵬池說道:“張先生,等我幫你把改良的種子研究出來,我就去學校申請離職,來你這。”
張謙修也很樂意:“好!袁老,您也不用叫我張先生,顯得見外,叫我名字就行,或者小張也可以。”
袁鵬池拖到改良種子出來,是想看張謙修會不會繼續投錢研究,如果投了,那就說明張謙修對科研的投入是持續的,值得他過來,如果改良種子出來以後,張謙修不繼續投入資金了,那袁鵬池就不會過來了。
張謙修是想著,改良種子出來還要這麽長的時間,自己這一段時間,說不定還可以找幾個跟袁鵬池一樣的老專家進來,到時候也好安排職位,不至於讓先來的袁鵬池把所有的優勢都占了,後來者心裏不高興。
這些老專家,很多都是帶過博士研究生的,他們如果過來,指不定就能帶來很多年輕的研究人員。
剛開始不準備來張謙修這裏的徐倫等三人,聽到張謙修和袁鵬池的對話也有一些心動了,他們要是過來的話,說不定還真能有所成就,畢竟張謙修答應投入的資金可不少啊!
陳莊地處中州省北部,而袁鵬池說的那一片荒地在臥牛市,位置恰好處於平原與山脈交接處,所以地勢差距較大,西高東低。
張謙修等人一下火車,就看到有人已經在月台等著,都是官方的人,這些人都是農業部門和國土部門的。
經過一番介紹以後,相互打了招呼。
袁鵬池和農業部門的領導熟悉,以前是同學,見麵以後聊得倒是開心。
接待張謙修和蘇雨薇的是國土部門的,是一個中年男人,叫宋偉壯,是個主任。
“張老板,蘇小姐,你們能來我們市投資,那實在是太好了。”宋偉壯說著客套話。
張謙修和蘇雨薇兩個人隻是笑著應承,客套了幾句,農業部的一把手,也就是袁鵬池的同學,也和張謙修聊了起來,還是一些客套話。
袁鵬池的這個老同學叫石承望,以前也搞過研究,後來漸漸就從研究所出來了,走了仕途。
一行人帶著眾人先去了招待所,吃過飯後,大家也算是熟了。
一整套折騰下來,已經是晚上七點多。
在征得張謙修同意後,石承望、宋偉壯為主的官方幾人開始和張謙修、袁鵬池說具體的情況。
石承望先拿出了一幅地圖鋪開,然後拿出一支筆,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圈,說道:“張老板,我們說的那一塊荒地就是在這裏。”
張謙修仔細看了一下,這個地方幾乎,一麵是平原,一麵是山脈,中間有一片地方是凹進去的,就好像一個峽穀,恰好就是官方說的那一塊荒地。
從地圖來看,那一片地方還是很不錯的。
石承望說道:“張老板,這一個地方,地勢平坦,總麵積我們已經大概勘測過了,有將近十萬畝。”
這比袁鵬池說得還要大。
但地方大,並不代表全部能用,而且,這個地方肯定有問題,還比較難解決,要不然的話,這麽好的地方,不可能沒有人居住,就算偶然情況,那裏沒有人發現,或者沒有人願意去住,這麽好的一塊地,官方也沒有道理免費給你用,還給你補貼。
難道真的隻是因為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