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糧食產量
陳德福是一個很精明的人,他很清楚,這樣的話,村民的基本保障是沒有問題的,有張謙修租地,旱澇保收啊。
但這裏麵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村民都是靠著這一畝三分田過生活的,要是沒有了這些地,他們以後依靠什麽來生活?
以前他們是合作社,但合作社都是自己人,不管怎麽樣,肯定會優先考慮村民的生存問題,但若是租給了張謙修,村民就隻能按照合同領租金。
這其實是有利有弊的,陳德福一時之間也沒有辦法拿定主意。
張謙修說道:“陳總,這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賬目,合作方式我也可以聽你們的,我們雙方要是合作的話,無疑是雙贏的。”
“我給你整理一下,我們可以有多種合作的方式。”
“首先就是把地全部租給我,一共三十年,每十年我們商量一次租金,租金以周圍幾個村子或者以本鎮平均耕地租金為準。”
“租金一年一給,保證在農曆三月左右結清。”
租地三十年,十年商量一次租金還是比較合理的。
要是確定一個租金,然後按照這個租金一直租三十年的話,太低了,農民不同意,誰知道十年以後租金是一個什麽情況?如果提高價格,農民覺得十年以後,甚至二十年以後差不多也是這個價格,自然願意租給你,這樣一來,張謙修不劃算啊!
張謙修接著說道:“還有一種辦法就是,你們合作社的股權全部賣給我,農民還是以地入股,我每年會拿出一定比例的毛利率給你們分紅,毛利高,你們自然賺得就多,毛利如果低,那你們賺得自然就少了。”
“還有第三種方法,那就是我成立一個公司,你們合作社作為中間人,先把地全部從村民手裏租過來,然後再轉租給我們,或者你們村以合作社的名義,用土地入股我的公司。”
“這樣一來的話,我跟那些村民沒有直接的關係,出了問題,我找合作社,你們合作社就要做好村民那邊的工作。”
合作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任何一種合作模式,張謙修都是可以接受的。
陳德福想了一下,還是拿不定主意:“張老板,我知道您的誠心誠意要跟我們合作的,我們同樣也非常希望能和張老板達成長期的合作。”
“如果是您之前和陳經理說的合作模式,那我是能做主的,現在這樣的情況,我還是得讓人去問問村裏的人,讓他們開一個集體討論會議才行。”
“張老板,希望您能理解。”
張謙修倒是非常能理解,他大概也知道合作社的運作模式,說白了就是一個有號召力的人,帶著大家一起做事。
這個模式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就是虧錢的時候,都比較分散,不會有人虧得太狠,不會一下子就爬不起來。
壞處就是得有一個比較有影響力的人,不說所有人,至少整體的意見是要統一的,要是合作社出現好幾個聲音,那就有一點麻煩了。
而且合作社要做出重大改變的時候,肯定是要征求村民同意的,除非這個合作社意見非常大,你幾個村民不願意,可以隨時退出。
很顯然,陳德福他們的合作社還沒有這麽大,在有重大決定的時候,他們必須要跟村民商量。
張謙修笑著點頭:“陳總,這些都可以理解,我還要在上京留一段時間,你們要是有結果了,隨時可以聯係我,我這平時也沒有事,都是到處走走,偶爾也去糧食批發市場走走,了解一下行情,反正隨時都是有時間的。”
張謙修沒有明說,但他已經暗示陳德福了,自己時間很多,但也有可能會找別人合作。
你們要跟我合作的話,最好盡快,要不然的話,不知道什麽時候,我就找到下家了。
張謙修說偶爾去糧食批發市場走走,就是這個意思,糧食批發市場又不是遊樂場沒事還能去玩玩。
陳德福雖然看著忠厚老實,人卻精明得很:“張老板,我這可能還要回去一趟,一來一回,最快也要三天的時間農曆十九,我做東,到時候我們再吃個飯,您看怎麽樣?”
今年是農曆十一月十五。
張謙修說道:“可以,那我就等陳總的消息。”
其實,張謙修根本就不相信陳德福會回去,他們村子裏麵那麽多人,不可能除了陳德福就沒有人能開會了。
陳德福如此,無非也就是想要多爭取一點時間而已。
雙方都做不了決定,接下來就是閑聊了。
吃過飯,回到招待所,蘇雨薇沒有興趣摻和張謙修的生意,隻要張謙修本人沒有危險,她都是沒有意見的。
但張謙修卻開始琢磨起農業來。
有時候,有錢就是萬能的,張謙修花了一百塊錢,找了招待所一個比較機靈的工作人員,讓他給自己折騰了一大堆跟農業水稻有關的報紙和書籍過來。
這大半夜的,張謙修也懶得過去。
這工作人員大半夜的出去,找到晚上十一點,還真給張謙修找了一大堆回來:“張老板,今天晚上隻能找到這些了,明天我再給您去找。”
“這些夠了!”張謙修說道:“你去休息吧!”
“啊,好嘞!有什麽事,您盡管叫我。”那個工作人員見張謙修不要了,心裏更高興,他一個月的工資隻有一百八九到兩百一二,買這些書和報紙還沒有花到十塊錢,一個晚上就賺九十,這可是天上掉餡餅了。
工作人員走了以後,張謙修整理了一下,一共有四本書,都是關於水稻。
還有很多報紙,有一些報紙也不是農業報,而是其他的報紙裏報道了農業相關的東西,被他們找出來了。
張謙修先翻看了報紙。
報紙上無非就是種子的培育、糧食增產這些新聞,這些東西,看一看沒有問題,還能給自己漲漲見識了。
但張謙修翻報紙的時候,忽然翻到了一個統計數據。
看到這個數據,讓張謙修很是吃驚。
在張謙修的記憶中,古代的時候,都說魚米之鄉,大多都是蕭江省、荊楚省、江右省、蘇省等地,因為這些地方降雨量充沛,隻要這些省份產糧大,古代基本就不愁吃的。
古代是因為生產技術落後,要看老天爺的臉吃飯,北方天寒地凍,又缺水,古代折騰不起來。
等到二十一世紀,我國的糧倉變成了東北的三個省,因為畝產量上來了,一次收獲就是一大片,加上機械化的發展,北方的土地又肥沃。
但看到這個統計數據,產糧最高的不是他想的魚米之鄉,也不是東北三個省,更不是中州省,居然是川蜀省。
川蜀省今年產糧4266萬噸、蘇省3230萬噸、蕭江省2651萬噸、荊楚省2471萬噸。
張謙修抱有很大希望的北方三個省分別是2312萬噸、1351萬噸、944萬噸,三個省加起來也就4607萬噸,而川蜀省一個省就有4266萬噸。
這完全超出了張謙修的意料,不了解農業的人,想到產糧地,要麽是魚米之鄉,要麽是東北的三個省,根本就不會想到川蜀省。
而中州省的產糧也不低,有3303萬噸。
在這裏麵還有一個張謙修沒有想到的省份,那就是齊魯省,今年的產糧3354萬噸。
張謙修以前沒有做過農業,他對這些數據不了解是很正常的,要是到了2010年以後,全國各地區產量總量前三的,就沒有南方省份,到了2015年以後,前五的基本也沒有南方省份。
但現在因為種種原因,比如南水北調東線要等到2002年才開始,中線要等到2003年才開始,西線2001通過審查,等到2017招標才開始,2018年開發布中標公告,2020年才開始查勘。
還有機械化,現在國內還沒有能力生產出大型農用機械,基本都是農民種田。
張謙修把所有的省份做了一個排名,最終得出了一個產量總量排名。
第一是川蜀省,第二是齊魯省,第三是蘇省,第四是中州省,第五是蕭江省,第六是荊楚省,第七是江淮省,第八是黒江省,第九是翼州省,第十是白山省。
有著我國寶貴黑土地的東北三個省,沒有一個進前五的。
張謙修看著自己列出來的數據,中間還有一個讓他意外的省份,那就是南粵省,產量1896.9萬噸,這個省給張謙修的感覺就是擁有兩個一線城市,尤其是鵬城後來發展,沒想到九十年代產糧也不算低,排全國第十一。
看到這個數據表後,張謙修原本要去北方三個省發展農業的念頭也暫時打住了。
北方三個省,以後農產品的產量肯定是能上來,但現在明顯不是時候,川蜀省的產糧量雖然高,張謙修雖然沒有去過川蜀省,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話他還是知道的,而且南方的省份基本都是山地多,不適合使用機械大規模種植、收割。
張謙修把目光放在了齊魯省和中州省這兩個地方,他要找個不缺水,還適合大麵積種植,可以使用機械大規模種植的地方。
但他對這兩個省的地勢也不了解,不過齊魯省的泰山、沂蒙山、嶗山他還是知道的,有這麽多的名山,也不知道有沒有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