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接納自我
小才:洞察|教育行業回顧與展望。[文件]
小才:馬*雲老師“出人意料”地成功打碎了自己的“人設”!
小峰:《朋友圈刷屏!清華副教授劉*瑜演講:我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鏈接文章見附錄]
小寶:本來就應該是這樣的!
小才: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尚書?五子之歌》
小才:文內有清華劉*瑜老師視頻。[鏈接文章見附錄]
……………………
治平:哇塞!劉*瑜的演講太牛掰了!徹底緩解了我的焦慮!感謝老三和胖子的轉發!
治平:看了四十多分鍾,剛看完。忍不住說兩句。我也一直以為我不大管孩子是個異類,是不負責任的父親。劉教授的話解放了我的思想。我不用內疚自責了。大概今晚上能睡個好覺了。謝謝這位了不起的女教授!
小才:盡人事,聽天命。
治平:嗬嗬,胖子也睡得挺晚啊!
……………………
治平:對了,這麽了不起的老師,咋才是個副教授啊!
小雲:@高治平——她不滿職稱評定機製,曾公開表示不評教授了。我非常喜歡她,當年看她的《我送你一顆子彈》,看得太過癮了!你有時間可以看看她的《觀念水位》。
小雲:她女兒百天的時候,她寫了《願你慢慢地長大》,特別好。
治平:窺一斑而知全豹,看她這一篇演講就知道她真有腦子。這樣的人往往多有不滿傳統體製的思想,因此在世俗生活中不可能很吃香。但是將來在曆史上能留下一筆的一定是這種人。抽空找她的書看看,謝謝你的推薦!
小雲:嘻嘻![動畫表情]
……………………
治平:剛才翻了翻《觀念水位》,就明白她為啥隻是副教授了。沒開除她,沒讓她喝茶去就算很寬容啦!那些文章過於犀利和樂觀了,要是放到大的出版社恐怕很難發表……這人就是個最標準的書呆子,簡直是不諳世事,對國情毫不理解啊!
小才:不不,也許是太了解了。就像安徒生童話裏的那個小孩,說出了真話而已。
治平:嗬嗬,她說的太形象了,每天都得學習,每周公布一次分數,每天無數次“蘋果是個壞東西”…… [圖片:劉*瑜文章截圖]
治平:要是劉*瑜能像馬*保國、丁*真這樣火就好了!
小峰:哈哈,我就扔了一顆石頭,居然激起了這麽多浪花……
小才:《一塊石頭引發的血案》。
……………………
小芳:《癡呆離我們有多遠》——李*娟研究員在一席的公開演講。
小芳:請的授課老師是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博導李*娟,部分內容是這篇文章的。[鏈接]
小芳:正在聽課,發給大家,一位博導在給我們上課,送給大家,樂觀積極的人比消極的人壽命平均長10歲,大家樂觀些哈,啥啥都管他呢,開心一天是一天。[圖片]
橫塘:下次錄個音唄!
小芳:錄了部分,講得很好。
小芳:下午全是漂亮的景,無聊的可以看直播。[圖片]
……………………
小才:身心合一,知行合一,天人合一。
小才:教育的目的,決不是要把孩子(學生)培養成“兩腳書櫃”或“人形機器人”!
小才:我們所期望的教育的“結果”或“效果”是什麽?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後,也不應僅僅是流水線上的“標準件”或“螺絲釘”!
小才:從係統論的視角看,個人的成長與發展作為一個“大係統”,要處理好三個“子係統”的關係:
1.“動力係統”(道德、信仰、價值觀等);
2.“軟件係統”(思維、知識、倫理、規則等);
3.“硬件係統”(身體、各類證件等) 的關係。
目前的教育現狀是:
1.“動力係統”,浮在表麵。
2.“軟件係統”中,片麵強調知識積累和技能訓練,未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和能力體係,缺乏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同時,人際交往、生活自理、適應社會等“實踐”或“實戰”能力也比較差。
3.“硬件係統”中,比較強調各類證件,但國民的身體素質在整體上仍然比較差。
小才:抓好“三個係統”建設,任重而道遠……
……………………
小才:求助:請問哪位同學教高三語文?有事請教。
小才:好書薦書|《宇宙的智慧》
能量、物質、意識的關係
(一)量子力學
物質=能量+狀態(粒子)
意識=能量+狀態(波動)
(二)道家思想
能量決定物質,意識決定能量,超意識決定意識(認知)。
小才:人生的意義,在於提升意識能量的自由度,就是提升維度。
小才:現代科學(量子力學)已經發現,“物質”形式實際上是更微妙的看不見的能量的振動(粒子態),我們的感官將之理解為固體的物質形式。
無論是物質的形式或者是組成物質的能量本身,都是更為微妙的“全息宇宙能量場”可以感知、可以測量的振動,而這種場是由“意識”內在構建的。
小才:相對於低維的“物質”而言,“意識”是高維的能量狀態。
小才: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大乘佛教?唯識學
小才:人生不是“物質”的堆積,人生是有“崇高”追求的。
所以,唯“物”主義、拜“金”主義是買不到信仰、精神、人生意義、宇宙智慧等這類終極問題的答案的!
小才:每個人,都能成為一顆“火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圖片:主席同名著作封麵]
治平:讚讚讚!
……………………
——附錄:
清華副教授劉*瑜演講:我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
文匯客戶端 2020-11-27
“我們的教育不是鼓勵年輕人發現自我,而是逃避自我。從獨特的自我逃向‘平均的他者’,個性逃向潮流,從冒險逃向安全。”
11月1日,清華大學政治學係副教授劉*瑜進行了名為《不確定的時代,教育的價值》的演講。
她以一名家長的視角,談論了今天中國社會上普遍存在的教育焦慮和成功焦慮。
看似高深難懂的演講,講的都是特別接地氣的話。
很多人因為恐懼失敗,便隨波逐流地紮入“踩踏式的競爭”之中,隻因大家都這麽做。這就導致了“自我”愈發被壓抑,生活愈發平庸無趣。
比如她提到,她先生問,要不要給女兒學鋼琴,她說不要。你想想看,北京可能有300多萬孩子在學鋼琴,咱們樓上樓下就有四五家,在這種情況下學鋼琴,要想出類拔萃,這不是自取滅亡嗎?你不是研究西方政治哲學史的嗎?還不如讓孩子學習古希臘羅馬史呢。
她也是一名母親,她在演講中提到現在孩子普遍的焦慮、抑鬱症、空心病等,還有育兒重擔由女性承擔的後果。
她試圖論證,在當今社會,如果一個人選擇“放棄成功”,也未必是壞事,找到自我,認識自我、接納自我,是最重要的人生功課。
擺脫迷茫和焦慮,不妨先從“堅定地成為一個普通人”開始。以此為起點,去看看自己喜歡什麽,去試錯,去重來。放下“更高、更快、更多”的競賽執念,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便是自由。
雖然不少家長認為,正是因為劉*瑜全家都是清華北大學霸,才敢說出這樣的話。但是,在很多人、很多家庭都被空前教育激烈競爭壓力壓得透不過氣的當下,聽聽這樣獨辟蹊徑的教育觀,不乏一定的道理和啟發。
……………………
(一)
不確定性,社會進步的代價
不確定性本身不一定是壞事。某種意義上,它是現代社會的特征,是社會進步的代價。
自西漢到1949年,中國人均GDP基本保持不變。此時,生活沒有不確定性。未來就是對過去的不斷複製。你爺爺是鐵匠,你爸爸是鐵匠,你也是鐵匠。
但是,在過去200年間,各個國家經濟曲線直線上漲,人類社會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恰恰是不確定性,為我們帶來更多機會,更多可能性。
不確定性在帶給我們自由和機會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很多焦慮。在現代社會,我們有了選擇職業的自由,也因此有了失業的自由;我們有了受教育的自由,也因此有了考試可能不及格的風險。
自由,好處是無限的可能性,壞處是無限的競爭。
於是,為了應對這種風險和競爭,人類發明了各種各樣的保障機製,比如社會保障、金融、保險、慈善等等。大眾教育的興起,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各種保障機製之一,因為我們需要通過大眾教育來獲得各種各樣的知識和技能,以幫助我們應對各種風險。
但是問題來了,在知識儲備的過程中,會形成一種惡性競爭,這也是我們教育的現狀,即“軍備競賽”模式。它包含兩個策略——學曆越高越好,技能越多越好。
這具體體現在,中國的年輕人上大學、讀研、讀博,國內讀完、國外讀,拿了第一學位、拿第二學位,拿了學位、還想拿各種各樣的證書。家長也要求孩子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從小就參加各種興趣班等等。
(二)
惡性競爭裏成長,容易長成一個“空心人”
教育的這種“軍備競賽”模式,後果是什麽?所有人都疲憊不堪。
你的孩子10點睡,我的孩子11點睡,他的孩子12點睡。你上兩個補習班,他上四個補習班。
前段時間我在一個媽媽群裏,看到一則轉發的新聞,講的是一位文科出身媽媽,為了輔導孩子考大學,硬是把自己鍛造成一個理工科的學霸。
我當時看完這條新聞後就在媽媽群表態,我說我已經想好了,我們家孩子以後就讓她開個奶茶店得了。結果其他的媽媽紛紛表示,他們的孩子也要開奶茶店。我就意識到,看來這個奶茶店競爭也非常激烈,我們家的孩子還是開煎餅店算了。
這種惡性競爭在我看來,會有幾個後果。
第一,它是對女性的傷害。無數的職業女性本可以在事業上綻放,結果卻因為被卷入這種惡性競爭,不得不把大多數的精力放在孩子教育的“軍備競賽”中,放棄自己的事業。
第二,它是對家庭關係的傷害。本來非常和諧的家庭關係,因為你要逼孩子學這個、學那個,導致家庭關係雞飛狗跳。
第三,它是對教育公平的傷害。到最後你會發現,教育很大程度上,拚的是父母的財力。如果你能上得起最好的私立學校、國際學校,那麽你的孩子就有前途。
但是,這一切最大的傷害是孩子本身。青少年抑鬱症、焦慮症很普遍,自殺的低齡化趨勢非常嚴重。
一個孩子,懷著對世界的無限憧憬長大,結果,我們所有的大人合謀起來告訴他:你的前半生存在的目的,就是考試,完全了無生趣啊。
就算不抑鬱、不自殺,在這樣的惡性競爭裏成長,也很容易長成一個“空心人”。雖然習得了十八般武藝,但完全不知道到底該做什麽。
(三)
人生的目的並不是越高、越快、越多
如何緩解軍備競賽的壓力?首先,認識你自己。這可能比你認識世界,獲取各種各樣的知識技能更加重要。
我們的教育,目標是讓孩子獲得越多技能越好。但是很少鼓勵孩子去思考——我是誰?我最適合幹什麽?我能幹什麽?我最喜歡幹什麽?很少鼓勵孩子去探索自我、發現自我。
人生是否真的是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得到的越多越好?我很懷疑這一點。我覺得,人生的目的並不是越高、越快、越多,而是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一個人如果因為高密集的補習或者昂貴的谘詢服務上了一流大學,大學四年、八年都在鳳凰群當中當個鳳尾,未必有利於他的成長。
一個自由散漫的人,因為聽父母的話考了公務員,無論升到處級或者廳級,他可能每天都會覺得自己在穿一雙不適合自己腳的鞋。
為什麽現在青少年這麽多抑鬱,這麽多焦慮?就是因為這種錯配。很多人根本不是從自己的興趣、性格、特點出發去選擇專業、去找工作,而是學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幹自己不喜歡的工作,“走別人的路,讓自己說去吧”。
所以,我們的教育不是鼓勵年輕人發現自我,而是逃避自我。從獨特的自我逃向平均的他者,個性逃向潮流,從冒險逃向安全。
如果你問家長為什麽給孩子報興趣班?是因為“別人都報了”。如果你問大學生為什麽選這個專業?是因為“好找工作”。如果你問職場人為什麽幹這個工作?是因為“穩定、收入高、讓父母放心”。哪怕你換一個工作,也不是因為你喜歡這個新的工作,而是因為你太討厭上一個工作了。
所以,你的人生就是無窮無盡的逃跑。
(四)
往人多的地方紮,隻會是踩踏式競爭
但是,這種隨波逐流帶來的安全感在我看來,是一種虛假的安全感,因為你往人最多的地方紮,怎麽可能安全?那肯定是踩踏式的競爭。矽穀的投資家彼得?蒂爾寫過一本書,《從0到1》,就是說這個投資原理。
教育也是一樣的道理。要從競爭中勝出,你要做1,不要去做10001。你去做10001,肯定就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因為你前麵已經有10000人了。
我先生曾經跟我商量,要不要讓孩子學彈鋼琴。我就說不要,你想想看,北京可能有300多萬孩子在學鋼琴,咱們樓上樓下就有四五家,在這種情況下學鋼琴,要想出類拔萃,這不是自取滅亡嗎?還不如讓孩子學習古希臘羅馬史呢。當然其實我就是懶,屬於那種不戰而降的媽媽。
彼得?蒂爾有句話我印象很深,他說,人們都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引自列夫?托爾斯泰)但是事實恰好相反。
不幸的人都是一樣的,而幸福的人各有各的幸福。
為什麽?因為不幸的人都在走別人的路,而幸福的人都在另辟蹊徑。
人人都在做金融的時候,他去做互聯網;人人都在做互聯網的時候,他去拍電影;人人都在拍電影的時候,他去搞教育;人人都搞教育的時候,他又回來做金融。這就是獨辟蹊徑。
找到自己的獨特性,才能獲得競爭優勢。
從國家競爭力的角度來說,也是這樣。很多人都發現了中美教育的一個悖論:就是中國的基礎教育很好,相比之下,美國很多中小學生連基本的加減乘除都不好。
但是,到了大學尤其是研究生階段,美國的優勢開始出現了,最後各種諾貝爾獎,他們拿的最多,而中國本土培養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少而又少。
這種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間的悖論,我覺得就和是否鼓勵“自我探索、自我發現”有關。
當每個人都被鼓勵去尋找自己最大的亮點,施展自己最大的優勢,一個社會的創造力就會被發揮到極致。
而當大多數孩子都在同一個標準麵前踩踏式競爭,忙得根本沒有時間探索自己的興趣,於是就很難出彩。他可能因為強大的外在壓力而做到及格,甚至良好,但是因為缺乏內在的熱情,他很難做到優秀、做到極致。
可能有些年輕人會說,我不是沒有勇氣去嚐試,但是我不知道該幹什麽;我也想跟隨內心,但是我的內心裏一點動靜都沒有。
這不奇怪,你從小都在流水線上長大,你真的不知道下了流水線應該幹什麽。在成長的過程中,社會、父母、老師給為你指明各種前進的路標,前進,左拐,右拐,突然有一天方向盤交給你自己了,你不知道怎麽辦、迷茫很正常。
自由不僅僅是一個空間,它是一種習得的能力。
每個人的自我,都是不斷探索、試錯中試出來的。你不可能坐在房間裏冥思苦想、絞盡腦汁,突然就頓悟了,啊,我應該去幹這個。
沒有一個人的“自我”在十幾歲,二十幾歲時就是一個成品,它不是草叢中的一塊寶玉。你最初找到的僅僅是一塊石頭,你得把這個石頭雕刻成你自己,這才是發現自我的過程。
(五)
社會充滿了成功學,卻沒有教人失敗的勇氣
很多年輕人之所以不敢去試錯,就是害怕失敗。既然是試錯,肯定就會犯錯,結果可能就會失敗。
現在,我們的社會充滿了成功學,但是卻沒有“失敗學”。社會、老師,家長不停地引導孩子“有誌者事竟成”,但其實,成功有實力、運氣、關係、出身、情商等多重因素,不是空有一腔熱血,就能成功。
前段時間,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自殺的事件震驚全國,大家都覺得“匪夷所思”。臨死前他留下了一封遺書,因為做實驗失敗,他覺得自己是個廢物。這當然讓人非常痛心,人們想不通:為什麽他寧願自殺,也不選擇退學、休學?
我覺得,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我們社會有太多錯誤的失敗觀。這種失敗觀首先就體現在——隻許成功,不許失敗。
但失敗其實是認識自我的一條必經之路,因為失敗,讓我們知道自己能力的限度,興趣的限度。
失敗是一個信號機製,提醒我們該拐彎的時候拐彎,而不是一條路走到黑。
但是我們的教育鄙視放棄、鄙視失敗,還發明了很多褒義詞鼓勵這種極其痛苦的堅持:堅韌不拔、堅定不移、決不放棄、戰勝自我……你說你方向都錯了,為什麽一定要堅定不移?都走到死胡同了,為什麽要決不放棄?很多時候,放棄是一種止損機製。
李雪琴,目前中國最好的脫口秀演員之一。她去紐約留學之前都是一個標準的北大人,但是因為抑鬱或其他個人原因,沒拿到學位就回老家了,開始網絡賣貨。用世俗的標準來看,她失敗了。但是,這種失敗對她來說,恰恰是一個轉機,她轉型為網紅、成為脫口秀演員。
在我看來,中國損失一個這麽優秀的脫口秀女演員,比紐約某投行裏損失一個女白領,前者損失要大多了。所以,認識自我是一個試錯的過程。沒有失敗的勇氣,就沒有發現的驚喜。
(六)
在一個小小的天地裏,過上怡然自得的生活,就夠了
另一個可怕的“失敗觀”就是成功標準的單一化。
成功是什麽?成功就是出人頭地,掙更多的錢,當更大的官,有更多的粉絲……總之,如果你是一個普通人,那你就失敗了。
可是一個社會哪有那麽多成功人士?那麽多馬*雲、那麽多郎朗,那麽多姚明?大部分人就是普通人。
我一個朋友說的一句話令我印象很深,她說:要堅信自己的孩子會長成一個普通人。這句話就是我作為一個母親的座右銘,所以我一開始就把自己從虎媽的戰車上解綁了,獲得了做母親的自由。
可能有人會說,劉老師您別假謙虛了,你們全家都是清華北大的,你也上過藤校,你家孩子肯定很優秀啊。我想告訴你們,我孩子在清華附小上學,孩子家長都是學霸,清華滿大街藤校畢業的老師,那又怎麽樣呢?一個班裏還是隻有一個第一啊。
整個北京,清華北大的錄取率是千分之五左右,能上美國藤校的更是鳳毛麟角,你憑什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抓到彩票的那一個?這不科學。
所以,這不是謙虛,這是一個理性人對概率學的尊重。當然了,萬一我女兒是個曠世奇才,我肯定也會偷著樂,但是到目前為止,我那個朋友是對的,我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
接受絕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這一點之後,正確的教育觀是什麽?不是非要把一棵小草培養成蒼天大樹,而是要把一顆小草培養成一棵美好的小草,一棵健康的小草。
大部分人可能天賦都很普通,但是每個人的興趣、愛好、個性,都有自己的獨特性。我作為一個家長的使命就是:沿著孩子的獨特性,幫她找到她所歡喜的事,發掘她的比較優勢。
所謂“比較優勢”,不是說你一件事情幹得比所有人都好,而是在你自己能幹的所有事情中,哪件事情幹得最好。哪怕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比如做飯、化妝,你把它做到極致,也可以成為你的亮點。
日本有個工作叫做“收納谘詢師”,你看,收納都可以成為一個工作,甚至事業。你家孩子可能不是天才,但在一個小小的天地裏過上怡然自得的生活,這就夠了,這就是成功。
還有的家長說,我的孩子非常懶,我怎麽去改造他?一個辦法是幫他找到自己的亮點,讓他形成成長的內在驅動力。
但是,確實存在一種可能性,就是有些人天性懶散,“幹什麽都不努力”。即使是這種孩子,我覺得也不能去“失敗羞辱”,最多是幫助他理解,性格即命運,他將來要為現在的一切人生態度承擔後果。
可能因為我從小是個很“要強”的人,所以很長一段時間裏,我一直假定別人也應該如此。
雖然不可能人人都成為蓋茨、馬*雲,但是每個人都應該努力成為“最好的自己”,都應該追求卓越。但是,隨著成長,我的這個想法也開始動搖了。因為我慢慢意識到,所謂成功,往往和巨大的責任和壓力相對應。
每個人的價值排序不同,不是所有人都願意用舒適、用從容、用輕鬆去交換成功,而追求舒適、從容、輕鬆也未必是什麽罪過。如果一個人選擇“自在”放棄“成功”,這也未必是壞事。
說了這麽多,我的教育觀是什麽?其實就是兩句話:認識自我、接納自我。
這不僅僅是為了讓孩子們更輕鬆,我相信這種因勢利導的教育,對教育本身的產出,對社會資源的最佳配置以及千家萬戶的和平穩定來說,都利大於弊。
隻有每個人都各美其美,一個社會才會生機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