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珍惜才華
——這是一篇我在一年前的日記,寫於2019年10月27日。
……………………
眨眼又一個星期過去了,我仍然沒有寫出一個字的小說作品。時光就這樣悄然流逝,我荒廢寫作、醉生夢死的日子,從10月8日算起,已經持續三個星期了。
唉,就算是給自己放了一個秋假,休息調養一段時間也未嚐不可吧。可是呢,三個星期無心寫作,頹廢懶惰得也太過分點了吧!
表麵上看,這三個星期隻是浪費了時間,實質上卻是浪費了生命。當然,對一般人而言,可能就算是生命,也沒有什麽了不起的價值。
可是人與人是很不一樣的。人與人的差別,有時候比人與豬狗的差別還要大。是的,生活中的確有些人非常猥瑣醃臢,豬狗不如。
對我這樣的自詡為天才藝術家的人而言,浪費的就不僅僅是時間,不僅僅是生命,而是價值昂貴的才華啊!
是的,當我想到“才華”這個詞的時候,我才豁然醒悟,我這三個星期的懶惰行為,是多麽的錯誤!
……………………
我怎麽能夠因為一些壞人的陷害打擊,就停止寫作了呢?難道我的寫作事業是因為他們才開始的嗎?在這些敵對因素還沒有出現之前,我不是已經頑強地寫作了二十多年嗎?
二十多年?有這麽久了嗎?是的,書友們,關於這一點,我絲毫沒有誇張。
毫無疑問,我的寫作事業是在中學時代奠基的。到現在已經快三十年了。即使從1996年我寫出三萬字的中篇小說《霜苗》算起,我的寫作生涯也已經有23年了。
我三十年如一日地勤奮讀書,不就是因為我有寫作的理想嗎?我的目標是成為一個舉世聞名的大作家,這是我從小學時代起就樹立的遠大理想。
既然如此,怎麽能因為眼前遇到的一些坎坷,遇到了一些壞人,就放棄了對理想的追求呢?
……………………
2019年,我已經42周歲了。這是一個男人一生中最黃金的時期,體力、腦力、思想、經驗、才華,無疑都處於我人生的頂峰時期。
在這個時期,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很珍貴的。我應該繼續堅持每天寫五千字的勁頭,繼續向文壇進軍。金錢可以浪費,但是時間、生命、才華是絕對不應該浪費的東西。
……………………
這段時間,我看了不少電影,對小說的構思應該說也是有一定用處的。一般而言,電影是追求離奇情節的藝術。而我已經發表的那些小說作品,都太過平淡樸實了,可以說沒有一點離奇的情節。因此也就吸引不了多少讀者。
也許就像薑文說的那樣,藝術就是需要實現一些非分的東西。但是,我的風格已經形成,我並不想一下子改變自己忠於生活真實麵貌的寫實風格。
至於讀者量的問題,我覺得,即使像《紅樓夢》這樣偉大的作品,都不一定吸引得了現在的普通讀者,我又何必去追求吸引多少讀者呢?小眾化的東西,往往比大眾化的東西更偉大,更有長久的藝術價值。
……………………
我現在最恨自己的是,自從今年4月份,遭遇敵人的殘酷打擊以來,我的精神很消極鬆懈,居然惡習複燃,拿出了大量的時間用於下象棋。對一個才華橫溢的作家而言,如此糟蹋自己的才華,簡直是不可饒恕的敗家行為!
從今天起,我再次發誓,象棋這種可惡的東西,一盤也不能下!因為隻要下了一盤,就會想下另一盤,輸了想贏回來,贏了更想贏,就跟賭博差不多,然後就會一盤又一盤地無休止地浪費時間!
……………………
當然,我也從下棋中領悟到了一些道理。先不說人生道理方麵了,現在單說對我寫作的啟發。有句諺語說:
“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為什麽棋局可以局局新呢?不過就是32個棋子,不過就是那麽一方小小的棋盤,為什麽就可以無窮無盡地下下去,而且這裏麵似乎還有著無窮的趣味呢?
說穿了,不過就是這32個棋子,按照一定的規則,在進行排列組合的遊戲而已,不過就是先走誰後走誰的程序而已。
既然32個棋子,就可以組成千變萬化的棋局,讓人連續下十幾個小時都下不厭,那麽寫作又將如何呢?
寫作不過就是用字詞的排列組合,來敘述故事表達感情的遊戲而已嘛!我們的漢語言有幾萬個字,幾十萬個詞匯,用它們來排列組合,顯然是可以製造出無窮無盡的故事的。
這個文字遊戲,顯然要比下棋打牌之類的小遊戲,要更有趣味得多啊!
……………………
我早就已經讀書幾十萬卷,腦中有無數的詞匯,在等待著我的驅遣調用。在我不寫作的日子裏,它們就相當於封存在武器庫中的武器,得不到有效的利用,這是多麽寂寞,多麽可惜的事啊!
從今天開始,我也不要老是重複“把寫作當成事業”這種思想了,我要把寫作當成遊戲!當成排列組合我腦中詞匯的智力遊戲!唯有在這個遊戲中,我的人生價值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實現!
一個人有長期的毅力,堅持幹某種事情,隻靠外在名利的誘惑,是很難一直堅持下去的。唯有從這件事中,找到了極大的樂趣,幹這件事本身就是巨大的精神享受,才會不懈地幹下去。我認為古今中外,凡是幹成不凡事業的人,都具有這樣的精神境界。
……………………
回到“不要浪費才華”這個話題上去。才華究竟是什麽呢?才華就是不同於一般人的特長。是一般人所沒有的東西。那麽我為什麽這麽肯定自己有寫作才華呢?
一方麵,我已經發表了接近一千萬字的文學作品;另一方麵,即使在三年前我還沒有發表作品的時代,我也明確知道自己有非凡的文學才華。為什麽呢?很簡單,就是因為我有下筆萬言倚馬可待的能力!
說穿了,才華這種東西,其實就是一種激情。一個有激情的人,往往就是有才華的。那些沒有才華的人,往往都是平平淡淡、毫無特色、按部就班生活的庸人。
……………………
我決心還是“我手寫我心”,我自己喜歡表達什麽,就去寫什麽;而不是為了迎合讀者,寫那些離奇、胡編、玄幻、穿越的東西。
從短期來看,從這個浮躁虛偽的時代風氣看,我這種寫實作品是不可能吃香的。但是我相信從長期看來,我的寫實作品也一定會擁有不少的“粉絲”。
……………………
關於作家“停筆”的現象,我有一點新的思考。像魯迅先生,就隻寫了三十幾篇短篇小說,三部小說集的總字數才二十多萬字。
魯迅之所以被稱為文學大師,主要就是因為這二十多萬字的小說。他的雜文雖然影響很大,可是從世界文壇來看,雜文顯然並不能作為他的文學地位的憑證。
可是,一個那麽有才華的思想家,為什麽隻寫了二十幾萬字的小說就不寫了呢?魯迅究竟為什麽不繼續寫小說呢?
難道是他的文學靈感和思想迅速枯竭了嗎?不是。根據他的雜文來看,顯然他的思想一直是很活躍的。
是他的生活經曆很單調嗎?顯然也不是。因為,一是他的生活,尤其是他後期的愛情生活,還是很豐富多彩的;二是,即使生活很單調,也並不是寫作枯竭的理由。
那麽他是出於什麽原因,終止了寫小說呢?難道是出於懶惰麽?
我認為,這並不是一種懶惰,而是他太珍惜羽毛,太愛惜自己的名聲了。他不想寫達不到自己最高水準的文字,不想在才情與日俱減之後,弄一些粗製濫造的作品。
……………………
與之類似的,很多作家也在進入中年之後停止了寫作。在中國大陸,20世紀50年代之後,也許主要是受政治環境的影響;但是像張愛玲這種遷居到美國去的作家,為什麽不繼續寫小說,去自由表達自己的思想呢?
難道說,高雅文學與通俗文學的一個重大區別,就是通俗文學作家更高產,可以持續不斷地寫作多年;而純文學作家就注定作品數量很少嗎?
當然了,即使是通俗作家,也有很多人到了四五十歲就停筆的。例如金庸,他在武俠小說創作正如日中天的盛年,在1975年,他才51歲的時候,就宣布停筆了。難道他感到已經無法超越自己的作品,不想再繼續複製自己了嗎?
我認為,一個寫出了《笑傲江湖》《天龍八部》《鹿鼎記》這種偉大小說的作家,是完全有能力再創作出更多優秀小說的。可是他卻急流勇退,“金盆洗手”了。
……………………
這個現象確實值得深思。他們為什麽這麽不珍惜自己的文學才華呢?我以前那種“生命不息,寫作不止”的想法,究竟對不對呢?看來還有待於商榷。
再舉個最近的例子。莫言在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眨眼已經過去了七年,這七年時間,他竟然沒有再發表過一部新的小說作品,這的確是一個很奇怪的事情。
按理說,一個真正熱愛文學的人,應該不會因為得了個大獎,就放棄自己最喜歡做的事啊!很可能,莫言也是出於愛惜羽毛,或者別的我所想不到的原因,而突然停住了手中的筆。
但是,這種情況我終究還是不很理解。因為他這樣的大名人,發表作品是那麽的容易,何至於就此偃旗息鼓了呢?
一個真正熱愛文學的作家,是不會為了任何原因長期放棄寫作的,除非是喪失了生命。是的,隻有死亡,才是結束一個偉大作家寫作的大事件,而別的障礙,毫無疑問都是可以克服的!
……………………
說到這裏,我突然想起了才三十出頭就停止寫小說的,現代文學史上新感覺派的代表作家施蟄存先生。在他的小說集《石秀之戀》的引言中,他曾經這樣總結自己的創作曆程:
1927年4月12日,我結束了大學生活,走入社會。1928年到1937年,我的職業是中學語文教師、書店編輯、文學刊物編輯。我的業餘工作是寫詩、寫小說,翻譯外國文學書。我熱心於做作家,以文學創作為我一生的事業。
在那一段時期,我把我所寫的詩和小說看作是我文學創作道路的起點。在主題選擇和創作方法等各方麵,我還在摸索階段。我想逐步地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創造自己的文學風格。
度過三十歲生辰,我打算總結過去十年的寫作經驗,進一步發展創作道路,寫幾個有意義的長篇小說,以標誌我的“三十而立”。我計劃先寫一本《銷金鍋》,以南宋首都臨安(今杭州)為背景,寫當時的國計民生情況。
正在累積史料,動手寫起來,想不到爆發了抗日戰爭。我的職業變了,生活環境變了,文學創作的精神條件和物質條件也都變了。流離遷徙於大後方整整八年,我隻寫了一篇與抗戰有關的小說,自己讀過一遍,覺得對抗戰沒有什麽效益,我封筆了。
1946年,抗戰勝利,回到上海,仿佛涸轍之鮒,返回長江大河,重新獲得躍浪騰波的條件。原以為可以繼續過去的創作生命,抓起筆來再寫。又誰知內戰突起,社會秩序大動蕩,生活大緊張,綿延五六年,天時,人和,都不是安居寫作的環境。
這一段時期中,我隻寫了幾篇雜文。也曾計劃寫一個長篇《浮漚》,以記錄抗戰八年的社會生態,隻寫了幾段,無法完成。
新中國成立以後,文學從屬於政治,五十歲左右的作家幾乎都自歎才盡,無法效命,不得不讓青年人出來主宰文壇。這就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我才知道,我的創作生命早已在1937年結束了。
文藝作品,和婦女的時裝一樣,它們隻反映某一時期、某一社會的精神麵貌。時過境遷,時裝換了新樣,文藝作品也在推陳出新。隻有少數幾位傑出的偉大作家,如但丁、莎士比亞、塞萬提斯、歌德、托爾斯泰等人,據說他們寫的是人間永久的主題,所以他們的作品能夠曆萬古常新。
在1930年代的中國新文學作家中,我隻是一個小卒子,何敢希望高攀偉大作家?我的那些作品,也正是當時文學界的幾點浮漚,轉眼之間,便自然破滅,我也視為當然,並無遺憾。
……………………
——以上這篇施蟄存的序言,對我有兩點啟發:
一是,時代和社會環境,對文學、對作家的影響極大;
二是,作家一旦停止寫作的時間太久了,就很難再重新執筆創作了。
盡管如此,我還是不停地鼓勵自己,無論周圍的環境多麽惡劣,我的寫作都要持續下去。這是我的事業,是我生活的意義所在。
所幸的是,雖然我在過去的歲月裏,也浪費了很多時間,但是畢竟我已經發表了近千萬字的作品,畢竟積累下了很多寫作材料,畢竟我已經錘煉好了自己的文筆。
也就是說,我還是打下了一個很好的文學基礎。今後的歲月,我一定要珍惜時間,珍惜自己的文學才華,正像我在2016年寫的那句打油詩一樣:
“三十九算小弟弟,黃金歲月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