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歌川國芳
擔心夜長夢多,李承花費二十元,買下這本《柳湖俠隱》,將其塞入塑料袋中。
王建華正拿著普希金的《青銅騎士》,翻看幾頁,隨口問道,“買它有什麽意義?香江那邊也收購五六簡體書?”
問題不複雜,但卻不好回答。
在九十年代的香江,國內五六七年代簡體書,其實沒市場,原因就出在“簡體”二字上。香江和劍州一樣,實施繁體字,且在印刷格式上,與國內簡體書差別很大。
一句話,香江人暫且還看不上國內的書籍,認為“殘字體”書籍,沒什麽價值。
五六七簡體書收藏熱潮的正真興起,還是在兩千年之後國內經濟蓬勃發展,開始炒作簡體書籍收藏,並最終因為經濟基礎的提升而使得五六七書籍收藏變為市場熱門。
捋順思路後,李承笑笑,難不成告訴對方,明年這些書籍會火?所以他含糊的建議道,“我倒是挺看好五六七正版初版書籍收藏投資,有時間你也可以和王老師說說。”
也不知他聽進去沒有,哦一聲沒下文。
李承沒繼續往下說,手又探向那堆剛倒出來的書籍。
這次運氣不太好,入手的四五本,一本是關於農村養豬製沼氣的《農村天地》,一本小學生品德教育,諸如此類。唯有一本有點價值,1979年三聯書店出版的《手術刀就是武器——白求恩傳》,泰德·阿蘭塞德奈·戈登著,巫寧坤翻譯,蕭珊先生精修版本。
翻看兩頁,就聽見剛才說話的那位,略帶驚訝的說道,“咦,老吳,你這從哪兒進貨的?怎麽還有和國繪本?我瞧瞧……!和國人就這麽畫水滸一百零八將?”
李承一驚,連忙探頭往那邊看,可惜隔著兩人,被擋住視線。
《水滸》在和國非常有影響力,李承上半年去和國,就收了兩套《水滸》,由此可見和國人對《水滸》的喜愛。
十七世紀後半葉,《水滸》傳入和國,其各具特色的人物性格,以及“尚武精神”,迅速吸引和國人的喜愛,並由此衍生出各種版本的水滸人物故事以及浮世繪。
從十八到十九世紀,《水滸》更是成為和國人的中文教科書。
又聽見那人身邊的一位說道,“這和國的鬼畫符,生生糟踐了我們的好東西,畫個人物都跟鬼似的。”
又聽到第三人說道,“一勇齋國芳,是這麽讀的麽?這人是誰啊?”
這下李承站不住了,將手中的《白求恩傳》遞給攤主,借機往那邊擠了擠,“喏,老板,這本書幾個錢?”
說話的同時,眼睛瞟向那人手中的《水滸繪本》。
右邊書脊線裝本長開本,很大,書皮為棕綾蒙麵,硬板,有汙痕。
暈,這是一勇齋國芳的《水滸豪傑百八人》精裝本呐。
吳攤主接過這本《白求恩傳》,翻看封麵封底,又遞給李承,笑道,“按說這是三聯的書,要比其他書貴五塊錢,不過,小兄弟你買不少了,這本我也算十塊吧。”
李承此時心思根本不在這五塊十塊上,而是借著給錢的由頭,笑著問老板,“剛聽誰說有和國水滸繪本,還真沒見過,能讓我瞅一眼開開眼界麽?”
盡管他在裝“嫩”,說法也很委婉,並不能改變,他這麽要求很犯忌諱的實質。這點李承很清楚,隻是這會顧不得——萬一那人一時好奇,花錢買走,自己豈不是虧死?
手中拿著《水滸繪本》的那位,扭頭朝李承看看,眉頭皺了皺,見他很年輕,又在賠笑,隻當李承真的不懂規矩,又或許是看到李承一行四個壯漢,終於還是忍住,沒出言嗬斥,隻是手中的繪本,沒有放下的意思。
那位攤主同樣看了眼李承,鑒於李承買了五本書,算是“真正客戶”,又一分錢價格沒還,印象不錯,他笑著點頭,“行,稍後錢老板看完,就轉給你看看。”
吳老板經驗還是有的,一句話將李承的“違規”所帶來的的不快抹去,還捎帶著給李承一個麵子——錢老板如果不要,你排在第二,其他人往後放。
不僅如此,他還笑著朝錢老板熟稔的嚷道,“老錢,你這摳勁……我都煩死了,一向都是隻看不買。這本和國水滸繪本,你到底要不要?不要別妨礙我做生意呢。”
這話帶有調笑、激將的味道。
那位中年人被話一擠兌,有點掛不住,合上書籍,“怎麽?怕我老錢買不起?這書幾個錢?”
吳攤主笑嘻嘻的說道,“買不買得起,要看你最終買沒買。這個一勇齋國芳,我查了查,這家夥是和國江戶時代畫家之一,算起來也是清末人物,他的這本彩繪人物本,要你五百,不貴吧!”
李承聽著一愣,這攤主查過資料怎麽就給出這麽個報價?
旋即,他明白過來,這位攤主把和國浮世繪畫本與絲國古代繡像本搞混了!
說來說去,浮世繪也是“木板套印”的一種藝術表現方式(這種概括可能有些偏差,但大抵如此),其繪本在表現上,和明清時期流行的小說繡像本很接近。
這位老板一定是將兩者等同,才有這種誤會。
其實兩者還是有差別的。
絲國古代繡像本是典型的印刷本,其中以《金瓶梅人物繡像本》最具典型代表,一套木版刻印通常以百冊起印,最多的可以印刷兩千冊。再多就不行,會出現套墨不清晰等毛病。
而和國浮世繪畫本,采用的是浮世繪表現方式,也是模板刻印,但為了追求“畫質”,浮世繪的套版印刷,尤其是“錦繪(彩繪)”,套版數量都會控製在十版以內。精品浮世繪大師,甚至要求一版一印。
考慮到這本《水滸豪傑百八人》是畫本,印製數量要比浮世繪多,大概也就在十套。也就是說,《水滸豪傑百八人》畫本,即便全部傳世,也不會超過十本。
世人皆歎和國書籍很貴,貴是有原因的!
這樣一本浮世繪畫本,被攤主叫價五百元的“高價”,不知和國那些同行會不會躲在廁所裏哭暈過去,更何況他還是一勇齋國芳的作品!
一勇齋是作者的號,他的本名叫做井草孫三郎,出生於絲綢染坊家庭,因此,芳三郎從小就接觸錦染彩料,對配色、繪畫有自己的心得。
在八歲那年,他拜師京都“歌川派”畫師歌川國直,在歌川國直的府上,因其聰慧被國直的大師兄,歌川派的二代目歌川豐國所看中,收為弟子。
這裏要提兩句歌川派。
歌川派是江戶時代浮世繪界中最大派係,始祖是歌川豐春,歌川豐國是豐春的大弟子,也是歌川派公認的二代目,素有“美人畫達人”之譽。
在歌川豐國的手中,歌川派成為江戶時代最大的傳媒“集群”,門生們不僅是畫圖刷版,他們的海報與宣傳畫單,題材均取自當時的文娛界、演藝界中最風行的主題。
再回到芳三郎身上。
芳三郎在拜師歌川豐國三年後出師,取藝名“歌川國芳”。
歌川國芳起初並不得誌,和歌川派其他畫家一樣,他開始是創作戲畫,但生意不好,為人又很孤傲,幾年後不得不以修理榻榻米為生。
1827年,他拜見來在京都講學的歌川派三代目歌川國貞(師兄),雙方在交談之後,歌川國芳認為大師兄其實也就那麽回事,在自己可追的視線之內,有辦法超越。
苦思幾天後,他獨辟蹊徑,放棄美人役,這是他師兄歌川國貞最為擅長的,專攻武者三聯畫,也就是後世人稱的“武者役”。其中代表作就是《水滸豪傑百八人》,生動地描繪出富有個性的典型人物肖像,威武繁複,細膩濃烈,絲絲入扣,格外受人歡迎。
歌川國芳籍此一舉成名,成為歌川派江戶時代最後的大家,名氣超過掌門師兄。
所以,這本《水滸豪傑百八人》畫本,在和國藝術品市場,價值不菲!
李承很捉急啊!
五百塊,萬一這家夥買走,自己又該怎麽辦?
追上去再買回來?
對方看起來也是行內人,萬一捉魚怎麽辦?自己又該將價格底線控製在多少顯得不突兀?
正在瞎琢磨呢,就聽見那中年人說道,“老吳,這本和國破書又不是明清《水滸繡像》本,也敢要五百?你想錢想瘋了不成?”
他將這本書,啪一聲扔在書堆上,還橫了李承一眼說道,“誰花五百買這書誰就是二愣子!”
話雖然難聽,可落在李承耳中,不亞於天籟之音。
毫不在意中年人的眼神,李承立即伸手按住那本黃綾精裝古籍,微笑著對攤主頷首,“現在……我是不是可以上手了?”
問一句,隻不過是禮貌而已,還未等攤主點頭,他已經將畫本拿上手。
封皮為斜織黃綾,內襯桑皮紙,封皮紙貼目已經脫落,留下一塊方形印記;封二為和紙內裱,扉頁為竹紙,細膩微微泛黃,腰部中間壓金漆鳥居紋飾徽章。
這是和國鳥居氏的家藏書籍,鳥居氏是德川氏的家臣,代表人物為鳥居中政一係。
這本書一定是鳥居中政後人收納的藏本,隻是,李承不明白,它怎麽流落到泉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