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拜訪舊師
最終成交價,一千五,還饒了一塊江戶時代的琳派刺繡。
再逛,終無收獲。
其實,今天已經收獲不小,六件物品,兩件大漏,三件小漏,一件平出,李承對這戰績很滿意。至於貨品的出處……除了那件江戶琳派刺繡留給過幾天抵達富田雅孝,剩餘的,他打算上午拜訪王躍進老師時,讓給閱古齋,算是見麵禮吧。
回到賓館,將琳派刺繡束腰,浸泡於溫水中,又調製一丁點堿液,融入其中,攪和一下,靜置在衛生間,浸泡兩個小時,上麵的油漬、灰漬就好清理。
又將德安腕表取出來,酒店中雖然條件不太好,可隻是打開後蓋更換發條,還是可以完成的——萬能開表器這種常用的修理工具,他是常備的,糾結的是機械發條,這玩意需要購買。
好在將這隻德安表打開之後發現,並非發條斷了,而是固定發條的十字螺絲鬆動,導致擒縱係統很難吃勁,手表也就難以走動起來。
小毛病,前後花費不過二十分鍾,就將這隻國產名表修理完畢。
檢閱今天的收獲,伸了個懶腰,剛剛六點,一夜無眠,這會終於有些睡意,他也懶得洗漱,擦擦手鑽進被窩。
再次醒來已經十點,拉開窗簾,閱古齋的店門已經開了,王師這會應該在店內喝茶吧?
王師三大愛好,聽呂劇、看瓷器、品嶗山綠茶。
每天早晨開門的是大師哥李代江,王師如果沒有其他事情,一定會在九點半左右趕到店內,然後打開“話匣子”,收聽咿咿呀呀的呂劇,泡一杯湛清碧綠的嶗山綠茶,躺在通往後院的躺椅上,打著拍子,哼著“難聽”的腔調,時不時還指揮大師哥李代江和二師兄王建華幹這幹那。
那個小日子,愜意。
王師年歲並不老,今年將將五十,卻總以“老朽”自居,為人“摳門”,這不僅是李承的認識,更是他親生兒子、李承二師兄王建華所言。
作為第一批古董商,王師的家底挺豐厚,唯一的兒子王建華想買一輛富康,找王師借錢,很爽快的借了,五萬塊,王建華挺開心去買車。
這一借,王建華的苦日子真正開始,每個月的工資,直接被王師扣走一半,算是逐月償還那五萬的借款——二師兄就在閱古齋上班呢。
當時的工資都很低,扣走一半,剩下的三瓜兩棗還要生活,還要養車加油交保險,還要交女朋友……那段日子,二師兄焦頭爛額,恨不得把剛到手的車給賣了!
王師的摳,還體現在吃喝用度上。
當時閱古齋一共有四人,師娘在衛生院上班,自然不會幫他們四人做午飯,於是,大師哥李代江練得一手好廚藝——下茄汁麵。
賈鄭廷從十歲進入閱古齋學藝,到十六歲北上京師,就沒見過師傅掏錢請師兄弟幾人去飯館搓一餐,全是大師兄下麵條,當然,別人請師傅時帶著幾個弟子去蹭飯,另算。
那段歲月,天天吃大師兄的茄汁麵,吃得讓人看見麵條就想吐!
想起大師兄劉代江,李承的臉頰不自覺帶出一絲笑意。
據二師兄說,大師兄是八十年代中師傅去單縣鄉下收貨時,帶回來的孩子。單縣那地方,當時死窮死窮的,大師兄家孩子多,他父母見師傅走街竄巷的能賺錢,死活拜托師傅把大師哥帶走——師傅貪圖他家的一件東西,隨口答應下來。
這是來自二師兄的口述,賈鄭廷從未證實過,但心底是有些相信的——大師兄很笨的。
賈鄭廷十歲拜師時,大師兄已經跟師傅學藝八年,可是,等一個月後,賈鄭廷將朝代歌(含曆史事件的朝代歌訣)、泉譜歌(曆代發行的錢幣名稱)、窯口歌(各個窯口瓷器特點的歌訣)、竹譜歌(竹畫譜名錄)、宣和譜(宣和畫譜名錄)等歌訣背誦如流,大師哥依然吭吭哧哧的。半年之後,大師哥就主動將副掌眼的位置,主動讓給賈鄭廷——師傅不在時,鑒定送貨上門的權力。
不過,大師哥有三個特點,讓師傅師娘非常喜歡他,踏實、勤快、不亂花錢,他的那點工資全部攢起來,一半寄回家一半自己留著。
後來,師娘把衛生院的一位小護工介紹給他,兩年後結婚,日子過得挺和美。
至於二師兄王建華,那就是一個逗比。
初中畢業後,死活不願上學,說是要繼承家業,吵吵著要跟師傅跑鄉下收貨,結果跑了兩趟之後,在也不願意出門,又說跟大師哥後麵看店……事實上他就沒有多少時間呆在店裏,天天讓大師哥幫他打掩護,自己要麽去打街機,要麽去打桌球。
他的專業水平也是極差的,否則王師不會一看到賈鄭廷是個好苗子,立即收為衣缽弟子。
隻是這名弟子……太妖孽,他教不了,隻得在六年後送到京師。
這是李承在閱讀賈鄭廷的記憶時得出的結論——那次北上京師,拜訪郭北盛老爺子,應該是王躍進有意識的行為,而並非偶遇。
王師可能認為,這孩子是個天才,再在自己手中會毀了這棵苗。
當然,王建華的人品還是不錯的,因為賈鄭廷最小,又聰明,他最喜歡帶著賈鄭廷四處溜魯東古玩市場。王建華出本錢,賈鄭廷負責撿漏,然後賣給其他古董古玩店鋪,所得利潤平分——東西肯定不會拿回家的,所以,當時賈鄭廷的兜裏並不缺錢的。
為了哄小師弟撿漏,他還經常偷偷請賈鄭廷去打魂鬥羅、街霸什麽的,算是賈鄭廷少年時不多的遊樂記憶。
李承站在窗前,看著那熟悉的招牌、洞開的店門,一瞬間,腦海中閃現出諸多賈鄭廷的記憶碎片,逐漸拚成一段完整的長鏡頭。
忽然,他撓撓頭,想到一個以前從未關注過的問題——王師的老師又是哪位?
賈鄭廷的記憶中,並沒有王躍進的長輩影像,難道王師的父輩中,有文博大家?
搖頭啞然失笑,現在關注這問題有意義麽?算了,上門見見王師,見見大師兄和二師兄,順便驗證一下自己的想法——“賈鄭廷”,究竟是否存在?
洗漱完畢,將今早收獲的五件物品,用袋子裝好,和吳偉周典說一聲,他倆就不用跟進去。
穿過街道,抬頭看看仿古門框上的牌匾,“閱古齋”三個隸書,依然古樸,閱字和古字之間,有一條裂縫,與記憶中一模一樣,所有一切,顯示自己腦海中的那段記憶,曾經真實存在。
三級台階後,踏入店內,店麵不大,兩側多寶閣,玻璃窗封住,門口放著一張八仙桌,兩張太師椅分列左右,桌上一壺四杯是供客人使用的。
正對店門的是齊腰櫃台,賈鄭廷曾經在櫃台裏麵站過六年,櫃台後麵是一張條案,案上擺著一龕朱漆文財神木雕,供碟中三個蘋果。
條案後麵是照壁,懸掛著一副招財進寶年畫——王師的書畫鑒定水平不弱但他很少涉獵,不知為什麽。
一切的一切,都那麽熟悉。
李承很自然的朝後院門的位置探探頭,哦喔,一位熟悉的身影,正躺在懶人椅上,哼哼唧唧的打著拍著,和著話匣子中傳出來的呂劇《白蛇傳》的揚琴節奏,在膝蓋上打著拍子。
咧嘴想要喊……可最終還是被他憋下去,眼眶中有熱熱的東西想要湧出來,也被鎮下去。
“小兄弟,麽事?”櫃台裏探出一頭,朝這邊問道。
正是記憶中熟悉的麵孔,“大師兄”劉代江。李承盯著他看了好一會,把劉代江看得有些發毛,站起身來,又問道,“小兄弟,你……麽事吧?”
從這句話就能看出,大師兄確實不是做生意的材料——客人進入古玩店,第一時間必須給他選擇題,賣貨或者是買貨,而不是這種開放式問題,隻有主導談話才能更有效的促進銷售。這一點,在三人組公司銷售技巧培訓中被一再強調。
櫃台後麵,又探出一個腦袋,二分頭的二師兄,倆人估計是在打撲克,這種解悶的事,以前賈鄭廷在時,沒少幹。
對了,賈鄭廷呢?還真沒見“賈鄭廷”。
李承不知道該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將手中的袋子提起來示意,咧咧嘴,算是笑容,“大……你們收東西麽?”
差點把大師兄三個字禿嚕出來。
“收的,當然收的。”大師兄的笑容一如以往的溫和,他從櫃台裏麵走出來,探頭對後麵喊了一嗓子,“師傅,有人出貨。”
古玩店很少說賣貨,要麽轉手,要麽出貨,要麽請……賣這個詞,太市儈。
喊完師傅,劉代江笑著伸手示意李承去八仙桌位置就坐,又翻過一隻茶杯,給李承倒了杯茶水,“你稍等啊,我師傅馬上來。”
躺椅吱吱呀呀的響了兩聲,一個熟悉的、身材不高、胖墩墩的身影,向這邊走來。
這下,李承怎麽也忍不住的想要流淚,忙轉身低頭,手抹了一把,端著涼茶假裝滋了一口。
盡管他的動作飛快,可是抹眼淚,還是被王躍進、劉代江、王建華三人看見。
王師的聲音依舊那麽溫和,“你這是……家裏有困難?”
家裏有困難?王師,您想得太多了吧。李承索性抬頭大大方方的擦擦眼,咧嘴笑道,“不是!我眼睛就這毛病,見風流淚,剛穿堂風吹了一下……”
“哦。我也有這毛病,麽啥大事。”
王師就要比大師兄會做生意,這叫感同身受,同病相憐,還順帶著安慰人。
李承很快控製住情緒,對眼前的王躍進打量一番,個頭不足一米七,皮膚黑黑的,胖墩墩,腦袋瓜很大,鬢角有點白霜,眼神很穩,看人不飄忽,整個人看起來還是很精神的。
其實,剛才隻是賈鄭廷記憶搶占意識,這會,李承已經重新主導自己的思維,立刻就正常起來,笑著指指桌上的袋子,“王老師,貨都在這裏,咱們看看貨?”
博山窯茶葉末釉梅瓶最大,最先被拿出來,王躍進沒什麽表情……值不了幾個錢;
清末的火鐮被取出來,他笑笑,這東西……有點意思。
德安腕表攤在桌麵上,他輕咦一聲,拿起來看看,頗感興趣。
當李承將瑪瑙手持串放在桌上,將那顆心燈粒子朝向他時,他已經有些驚訝。
當最後一件阜昌通寶,被李承放在他麵前時,王躍進已經非常震驚,瞅了眼李承,猜測眼前年輕人的身份來著。
進古玩店賣貨的,通常有三種人。
第一種是賣家中祖傳物品,無論真假,大多一件件的出貨;第二種是黑貨,這種買賣往往會幾件一起走,但這種出貨,贗品居多,像這樣五件全真,很少見,且這五件一看就不是黑貨;第三種就是包袱鋪出貨,倒是和李承的行為以及所帶來的的貨品很配。
隻是……這年輕人衣著不凡,怎麽看也不像包袱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