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瓷器之爭
杜家人一齊動手,將李承看中的八件物品搬到客廳,再加上那件宋代磨喝樂,一共九件,杜海濱去找紙袋,準備打包讓李承帶走。
“小李啊,你喝茶喝茶!”杜大媽熱心的招呼著。
李承一來就被杜老拉到收藏室鑒定,連口茶水都沒來得及喝,這會還真渴,端起麵前的直筒紐蓋釉下紅梅白瓷杯,將蓋子揭開放在一邊,呷了一口,襄南山茶清香撲鼻,不由得讚道,“好茶。”
“嚐嚐我們這裏的茶點,都是自家親戚醃製的,地方風味,你吃一點。”杜大媽又將茶幾上的五隻平口碗往李承麵前推推。
這五隻碗中盛放的都是襄南風味特色,茶幹、風幹豬肉、核桃仁、番瓜籽、野棗幹。
陪杜家人聊著杜老的收藏,李承將這九件物品一件件評述一遍,表現得很坦誠。
杜邵華既然能收回這九件東西,對它們也是有所了解,兩兩一核對,就明白對方的生意做得很光明正大,沒有那些什麽隱瞞賺錢的勾當,給的價位甚至要比杜老打探來的價格略高——九件一共四萬五千元。
可能有人要問,喲,你剛才說那麽好,怎麽出價才這麽點?
這與古董古玩所處的環境和時代不同。
以醴陵窯“貢字款”釉下五彩牡丹碗為例,它在九十年代中後期,確實在市場上賣不起價格來。試想一下,連慈禧老佛爺的大雅齋貢瓷茶碗,九十年代末也才三四千一個,這種“民窯”款不可能賣出高價。但是,不代表他們沒價值,等幾年,清代瓷器上揚,它們的價格翻著翻往上走。
“你稍等啊,我可是還有好東西喲。”
杜老挺滿意李承的報價,單手撐著沙發扶手想要起身,被杜大媽按住,示意兒子杜海濱去,“是那幾件你從基輔帶回來的東西麽?讓海濱去拿,你就別折騰了。”
杜海濱這次去的是臥室,難怪剛才收藏室沒發現。
基輔帶回來的?流落到蘇盟的東西?問了杜老一句,結果老爺子故作神秘示意他稍等片刻就知。
這幾件東西應該藏得挺深,能聽到房間傳出來的杜海濱夫婦在翻箱倒櫃的聲音。
李承索性安下心來品茶。
再度拿起茶杯蓋準備蓋上,這次,他注意到杯蓋的不同——質地很輕。
輕咦一聲,指縫夾住蓋紐,將杯蓋平托於掌心,李承顛了顛,直徑十二公分的杯蓋,竟然隻有百來克,而且白釉非常肥厚,胎質非常細密。
半脫胎?
李承又將杯蓋翻過來,正麵蓋紐處,釉下彩,花色為月季,雙勾填色,圖案鮮活生動。
我去?這是第一批醴陵主席瓷?
連忙將杯蓋放下,端起直筒型茶杯。杯內有茶水,看不見內底,但側壁的釉下彩月季大花看得很清晰,花為粉紅葉為墨綠,雙勾填色,非常鮮豔,像簇新的一樣。
也正是這種視覺上的“簇新”,讓李承剛才沒能第一時間發現異常。
連忙將這件直筒杯舉起,李承歪著脖子看底款,瞅了眼,心頭大喜——楷體襄南醴陵款配和平鴿飛翔圖案。
醴陵釉下五彩瓷於1931年隨著襄南瓷業公司的倒閉而夭折。
襄南人對醴陵窯口進行搶救與恢複。1955年,新的醴陵陶瓷研究所成立,開始尋訪當年釉下五彩的工藝傳承。
他們找到原襄南瓷業學堂陶畫班老藝人吳壽祺,吳老擅長釉下彩繪,特聘請他出來傳授技藝,培養人才。從此,失傳20多年的釉下彩瓷開始恢複生產。
1958年主管單位作出決定,從陶瓷研究所和公司所屬各廠選調優秀技術工人一百多精幹力量,組建醴陵藝術瓷廠,作為生產釉下彩瓷的專廠(窯口),廠址設在薑灣寨子嶺。
當時人們講奉獻,景德鎮的瓷藝大師們對醴陵窯的恢複,提供許多幫助,包括窯口改建,手工製坯的培訓、釉色處理及瓷土秘方分享等等。所有這些,都讓醴陵窯口在製瓷方麵,有著飛速進步。
醴陵瓷廠不孚眾望,一共製作素色白瓷杯三十件,釉下五彩杯三十件。
素色杯不提,單說五彩杯。
杯體花卉全是采用釉下五彩技法手工繪製,再施薄釉經三次燒成,使顏料覆蓋在釉下而又溢於瓷表,感覺晶瑩澤潤,絢麗多彩,花色與圖案有四品:月季花、芙蓉花、菊和梅竹。
李承現在使用的,就是其中一品,釉下五彩月季花勝利杯。
此杯確實當得上“勝利杯”。
薄胎釉下雙麵五彩花卉瓷器晶瑩剔透,似玉泥嫩肌般溫潤可人,各項指標皆符合要求,充分展示出醴陵瓷的獨特神韻和空前絕後的製瓷成就。
這批瓷器,精彩絕倫,被公認為醴陵官窯瓷中的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