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越窯青瓷
王水根抬抬手腕,已經中午時分,笑道,“李老板,這裏沒啥好吃的,中午將就一下,我請您三位去廣德樓?”
這是客氣話,廣德樓是天門鎮上最好的樓菜館。
李承笑著擺擺手,“廣德樓就算了,中午不好訂座位,就在你辦公室,談點事。安排人弄點你們中原燴麵就行,挺好那口的。”
“李老板接地氣,實在人!我就喜歡和你這種人打交道!”王水根豎起大拇指,臉上笑得褶子疊成山——去廣德樓一餐飯大幾百上千,他也舍不得。
盡管他嘴中說中原幫不怯這些坐地虎,王水根還是有點沒底,又探頭看看裴家村那幫人,然後低聲對李承說道,“李老板稍等我一會,我去和我們大佬說一聲。”
王家叔侄畢竟隻來天門兩年時間,還需要抱同鄉人的腿。
李承並不擔心那幫人還會找自己麻煩,不過,倒是有點歉疚——這幫人有可能會找王家叔侄麻煩,所以對王水根去找“老大”的行為,點點頭同意了。
王水根和身邊夥計叮囑幾聲後,從攤位裏麵出來,笑著指指前方,說道,“我們中原幫大佬,從事這行當小二十年,在樓省很有名的,平時都在雲州墟市那邊。今天巧了,就在前麵的攤位上,李老板,要不……你和我一道,我介紹您認識?”
認識一位灰市大佬當然不錯,李承雙掌一合,做感謝狀,“那就謝謝老王你了。”
越往東,攤位越來越“藝術品”化。
服裝攤位的隔壁,就是絲織品,李承甚至看見一幅緙絲山水,掛在一家絲綢攤位後麵。看起色澤和緙織紋線,不算精品,但清末的緙絲畫作,市場價值也挺不錯啊。
李承問了問價,這位攤主直接報出十五萬,夕元支付,沒還價,轉身離開。
這畢竟是清末的緙絲畫作,當時的緙絲,已經全麵滑坡,這個價位,即便放在俠州也沒什麽利潤,又不是收藏。當然,如果捂上三五年,還是能增值的。
離開攤位後,王水根開口笑著說道,“這些都是招牌,買它不值得。”
事後賣好?李承橫了他一眼,微微一笑,“你們中原幫的大佬攤位究竟在哪兒?”
王水根欲言又止,指指前麵通往大棚內的通道。
整個大市場,呈“目”字形結構,外間是攤位帳篷,將兩棟室內大棚圍繞在中間,剛才李承幾人,都在外圍晃蕩,這會兒才真正進入室內攤位。
室內攤位,基本上全是售賣文玩古董工藝品,門口,還有手推車服務,挺人性化。
雖然臨近中午,室內逛集市的人依舊不少。
李承在門口兩個對開的兩個攤位上隨意瞅了兩眼,頓時改變主意,對王水根擺擺手,“你去找人吧,我逛逛。”
王水根嘿嘿一笑,明白這是“撿漏的癮”犯了,點點頭,“你們稍後往東走,能看見他的鋪位。那我就先過去?”
他遲疑了會,最終還是拉了李承一把,叮囑道,“李老板,看上攤位上的招牌時,千萬別直接出價,給他遞上一張名片,攤主會主動聯係你的。您今天上午的事,嚴格上說,已經犯忌諱了。”
犯忌諱?李承一愣,天門市場他隻來過一次,那次王勝奎帶著,並沒有逛大市場,隻走過幾家店鋪。說起來,自己對這家市場還真不是很熟,連忙拱拱手,“還請王叔明言!”
王水根嘿嘿一笑,“你知道那些擺放真品古董的攤主,為什麽一直沒賣出去麽?”
“不是招牌麽?”李承的招牌,是要價高的意思。
王水根咧嘴一笑,搖搖頭,往李承這邊湊湊,低聲說道,“這隻是原因之一,還有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賣那些東西是犯法的。”
李承一驚,我去,忘了這裏是天門,是雁門,是國內!雖然黑市渠道商都把國內文物法當擦屁紙,可明麵上的規矩還是要守的。
那為何當時裴家兄弟幾人不以此要挾呢?他很快明白過來——這種交易,犯法是雙重的,也就是說,裴七是啞巴吃黃連……
王水根看出李承的想法,再度嘿嘿一笑,“今天您遇到的事情,巧了!”
“您開口問價,那攤主將您當成大白牯,想要宰你一刀,再說您做的也很有分寸,給他們台階下,他那副畫,即便賠錢也不會賠多少,所以沒有當場翻臉的。”
李承抹抹額頭,暈,自己這是昏頭了!
又看了眼陶瓷攤位上那件貨色,心頭不舍,問道,“那我怎麽買貨?”
“遞名片!攤主願意賣給你,會主動和您聯係。另外,攤位上除了招牌,其他物件倒是不禁買賣,走的是工藝品路子。”
“多謝王叔提醒!”李承再度鄭重的向王水根致謝!
“你還逛麽?”王水根挺滿意李承的態度,笑著擺擺手,問道。
李承有些猶豫,再度看了眼右側攤位上的一尊尺高的八棱青瓷瓶,如果沒看錯的話,這應該是越窯青瓷,具體年代,還需上手。
心癢難禁,對著王水根撓撓頭,“王叔,我還是先逛逛,再去找你吧。”
“行!你們注意點就行,真遇到問題,提中原銅貨老潘的朋友,一般攤主都會給麵子。”
王水根口中的老潘,應該就是他們中原幫的大佬。
李承點點頭,兩人一左一右分開。
隻要不是招牌都能買?看著這裏的這麽多貨品,不下手,豈不是入寶山空手回?
李承搓搓手,還是準備買點,到時候托王家叔侄帶到俠州。
示意周典從工作人員那取來一輛手推車,結果竟然還要十元錢。
暈!剛還以為免費的呢,真是精明到位啊。
右側這家攤位,主售陶瓷,兼營文房四寶,那件八棱青瓷瓶,被單放在一座矮幾上,用以聚焦過往買家的目光,不用說,也是招牌。
他的策略很成功,八棱青瓷瓶的正麵,圍攏著十來人,評頭論足。
那位皮膚黝黑的攤主,帶著一位年紀二十左右的夥計,不停的吆喝,“不許上手!隻是擺出來供大家欣賞!”
李承站到人群外圍,轉著圈子觀看五分鍾,心中有譜,這應該是北宋年間越窯青瓷。
越窯的鼎盛時期為唐中晚期到五代,又因為五代後期江浙戰亂頻繁,上林湖越窯嫡係傳承遭到嚴重破壞,吳越王錢鏐時期,是越窯青瓷最後的輝煌;北宋越窯,逐漸衰敗;宋室南遷,越窯主窯曾遷往餘姚,可當地土質並不太適合青瓷,隨即徹底沒落。
判斷哪個時期的越窯瓷器,其實,並不太難。
第一階段,可以稱之為越窯發展,即唐代早期之前的越窯,胎質酥鬆,釉色不是很均勻。
第二階段為越窯的成熟期或高峰期,為鼎盛的唐中後期以及五代,越窯主窯口(上林湖)青瓷釉色多為淡青色,色澤光亮、胎質致密,青釉很薄;其它越窯窯口的瓷器,瓷胎水平已經追上來,但釉色依然不夠清亮,這是二者的最大區別。
第三階段,也就是衰落期,北宋及南宋餘姚越窯期,此時的越窯青瓷,釉色工藝和瓷胎致密性,再度滑落,同時多刻花、印花、劃花等宋代窯口工藝。
所以,通過色釉以及無紋飾,還有瓷器胎質,李承即便沒有上手,也能鑒定出這件越窯八棱青瓷瓶,應該是北宋早年越窯精品之作。
1987年法門寺地宮中“秘色瓷”的出土,帶動越窯青瓷的市場行情。眼前這件八棱青瓷瓶,與法門寺發現的那件,形製上有些相似,清雅釉色也有些類似,很有收藏價值。
說實話,李承很想買下來。
且不說這件越窯青瓷的升值空間很大,單是此時,若非自己不願違背良心,將其倒賣到和國,和國人非常喜歡越窯青,過百萬夕元,很輕鬆。
另外,如果有這件越窯青瓷,再配合高利青瓷,和國紅葉陶瓷研究中心,在曹友謨大師的主持下,是不是可以展開“秘色瓷”釉色配方的研究?曹大師對青瓷的研究很深入,有這件越窯青瓷為佐證,逆推秘色瓷釉色,說不定真能成功!
如果紅葉陶瓷仿製出“秘色瓷”,那和國市場……?
李承越想越心動。
謹記王水根的話,示意吳偉將自己的名片,遞給站在櫃台外圍監督的一名小夥計手中。
那小夥計挺機靈的,瞅瞅名片,俠州老板?對吳偉點點頭,直接將名片遞給攤主。那位攤主同樣看看,然後抬頭尋梭。李承站在外圍對他拱拱手,笑笑。
“李老板是吧?中午有空麽?一起吃頓家常便飯?”他對李承招招手。
這次李承聽得真真的,這番話代表著稍後可以去他家細談,時間不會太遲。於是,笑著答道,“好啊,等您電話?”
圍攏在青瓷前的一幫人,有幾名回頭朝李承看看,不算友好。
那攤主抬手腕,指指手表,“很快了,十二點整,大家一起去,您就在我攤位上等十五分鍾,怎樣?”
哦,明白了,難怪那幾人看自己目光不善!
合著大家被這位攤主聚攏在一起,稍後去他家玩“競標”?
即便是暗標,李承也不打算放棄。
隨即站到他的攤位前,眼睛在麵前的陶瓷器還有文房四寶上搜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