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拉馬入夥
中午安格列斯請客。
哪料到,吃完午飯,威爾斯沒提回去繼續修理小鳥座鍾,而是興致勃勃地拉著朋友馬文濤回印第安陶藝工坊了。
安格列斯張了張嘴,真想說一句“桌子上還有一堆碎片呢”,可最後還是沒有開口——總不能真的把威爾斯的幫忙,看成必須的吧。
“隻是在朋友麵前炫耀一下他的工坊,明天就會回來的。”卡列尼娜很了解安格,捏捏他的手臂,安慰道。
“我不是擔心他不回來,威爾斯的性格不至於此。我隻是有點擔心,他這麽做是故意的。”安格列斯眉心微皺。
會嗎?卡列尼娜無法確定。
不過,她很快想起自己上午表功的那句話,以及隨後威爾斯李應對的“陶瓷品鑒大會”,她忽然覺得,安格猜想可能正確。
自己向對方證明,G及安格列斯對現在工坊的重要,對方為什麽就不能耍點小手段來證明他對安格列斯的同樣重要?
自傲的人孤僻,放下自傲的馬文濤,其實挺有趣的。坐在車上,他手指點點,“你這……把安格老板釣得不上不下,耍心眼?”
“上不了台麵的小把戲。”威爾斯李笑嘻嘻的說道。
生意場上的事情,馬文濤很熟,即便是好友,小心機,那也是常有的。
“你這次來,剛好!”威爾斯隨即岔開了話題:“正在建饅頭窯,給提點意見。”
“玩泥巴我還湊合,建窯口我可不會,把樁(燒窯的大師傅)更不在行。”
事實上,馬文濤謙虛了。
拿到卡默爾手中的柴窯設計圖紙,馬文濤連著提出三條改進意見,可見,他對柴窯建製還是有很深研究。
首先,他認為火道最好由寬到窄,有所變化,這會加大窯變的多樣性。
這還真是威爾斯沒想到。
燒製柴窯最大的樂趣就是窯變,但這種窯變又要基於某種“規則”,便於掌控複製。當年督窯官唐英,在景德鎮整合十六口官窯,就是為了探索窯變規則,將美麗的窯變瓷器,進行重複燒製,譬如乾隆一朝盛譽有加的仿宋鈞釉,專屬名詞“爐鈞釉”。
釉麵均開細小紋片,其結晶呈色多種,深淺不一,有紅,蘭,紫,綠,月白等色如同有鉛器表麵的反射光澤並熔於一體。
在器物釉麵上形成長短不一的垂流條紋,有的彎曲,有的垂直,還有的似山嵐雲氣與斑點交混在一起,布滿器身。如同五彩繽紛的孔雀尾羽一樣,整齊美麗。
每一件爐鈞釉瓷器,都是窯變所凝聚的晟彩華章。
這是一條好建議。
馬文濤提到的第二條建議是應該結合印第安部落陶瓷的特點——低溫瓷更普及,所以應該適當加大窯塘的布局。
這一條建議是基於他對市場的了解而提出的。
低溫瓷因為更容易燒製和掌控,顏色也變得豐富多樣,成品率更高。
隻是……這不是和電窯瓷器很類似嗎?
終於逮著一個鄙視的機會,馬文濤用一種DS目光,淡蔑的語氣說道,“柴窯低溫瓷和電窯的,能一樣嗎?古銅彩是不是低溫瓷?你用電窯燒製試試,倆者差之千裏有沒有?”
呃,還真是……
古銅彩同樣是唐英的傑作。
乾隆朝裝飾彩特殊品種之一,摹仿古代青銅器色彩,故稱古銅彩。在紫金釉或廠官釉上施紅、綠、黑、藍、醬黃等低溫彩,以燒製出青銅器鏽跡斑駁的效果,或用金彩摹繪璀璨的錯金銀紋飾,其質感色彩均於青銅真品相若。
低溫古銅彩,同樣需要“窯變”,電窯瓷器真的很難燒出那種感覺。
更重要的是,馬文濤提到的古銅彩,貌似很適合北美人的審美需求呢,市場可能會很歡迎這種富麗奢侈的瓷器。
威爾斯一擺手,置氣般的說道,“你贏了,窯塘加一塊磚徑。”
柴窯內溫度不一,窯塘中心位置為弧頂型,中間溫度最高,能達到1500度的高溫瓷需求,四周溫度就要低不少,適合低溫瓷。加一塊磚的直徑距離,窯塘體積加大不少,可以容納較多的低溫瓷。
踩乎威爾斯一次,讓馬文濤很有成就感,哈哈大笑,趁興提出第三點建議:“補溫的燃料,我建議用天然氣,不要用液化氣。”
柴窯使用的燃料,主要是北美矮油鬆,出油率很高,能“化鐵(鐵熔點1538度)”,與高溫瓷所需溫度相近。但窯口火道深邃,有些地方柴火是照顧不到的,為了促進窯塘溫度提升,當代柴窯一般都會加燃料噴射孔位窯內加溫。
液化氣與天然氣有什麽區別嗎?有!
液化氣是石油化工產品,其內容物含量較雜,通常會摻雜一些硫化物和碳化物,這些都會給瓷器燒製,帶來一定影響,一般用於工業爐窯的燒製。
天然氣不同,它是以地下岩層裏麵儲存的古代動物經化學變化產生的,輕硫甚至不含硫化物,對瓷器釉色變化的影響相對較小。
道理一點就透!還真是……好意見!
威爾斯李一幅吃癟的模樣,馬文濤就跟吃了人參果一般,那叫一個熨帖啊!
前後被踩乎三次,今天終於報仇!
威爾斯和馬文濤的對話用的都是英語,卡默爾都能聽懂,他一直沒怎麽說話。這會兒,正好奇呢,難道東方人天生會製瓷?這倆年輕人,對窯口建設,都很熟悉啊!
這讓他莫名的對這座新建的柴窯,有了幾許信心。
威爾斯李拉上卡默爾,三人重新設計柴窯圖紙,好在剛剛開工,還來得及。別看隻是改火道和窯塘,看似簡單,其實已經打翻威爾斯所設計的那一套——需要重新設計柴窯厚度,並重新擬定窯內溫差變化走向圖。
倆人爭爭吵吵,卡默爾不時提些建議,三個小時後,新的柴窯設計圖出爐。這一版,要比最初那版更科學,容量更大,更值得期待。
等卡默爾離開後,威爾斯李看著還有些得意的馬文濤,莫名一笑,把馬文濤身上的雞皮疙瘩都刺激起來,警惕告誡:“有毛病去醫院,對我瞎笑什麽?”
“滾!你才是呢!”威爾斯翻翻白眼。
就在剛才,威爾斯李生出拉馬文濤入夥的念頭。這家夥對建造窯口這麽熟悉,肯定對瓷器燒製也不陌生,再加上,他家可是有著多家當鋪連鎖,圈子也熟……
如果能拉他入夥,不僅得人,還得渠道與資源。
越想,威爾斯越覺得這是個不錯的想法,隻是……接觸過馬家幾次,馬家絕對是低調的隱性富豪家族,資產極有可能上億。
作為馬家唯一的繼承人,馬文濤會入夥嗎?馬家會同意嗎?
得想辦法說動馬文濤,威爾斯李的手指在桌麵快速敲擊,心底盤算該怎麽開口?
“文濤,走,帶你去拉坯試試手。”
如果說製瓷工藝中,參與感最強的環節,首推拉坯。
什麽是化腐朽為神奇?拉坯就是!
什麽是見證奇跡時刻?拉坯就是!
能親手將一坨爛泥,培塑成各種各樣規整而美麗的形狀,這一過程,成就感太足!
一句話勾引得馬文濤立即站起身,搓著手,將那件騷包的白色西服脫下,捋起襯衣袖子,跟著威爾斯出門。
熟料房有人,斯蒂夫正在那摔泥巴呢,他正在拉坯塑形做一件陶罐。
“嗯?斯蒂夫,你在這?”
威爾斯沒問他為什麽沒在柴窯那邊幫工,作為一名技術人員,這點尊敬還是要給的,盡管他不太喜歡這個黑皮斯蒂夫。
“備陶呢。”斯蒂夫依舊雙手捧著泥坯,大拇指內扣,將泥棒摔在轉盤上,甕聲甕氣地回答道。
這員工,貌似不太尊敬老板啊。馬文濤眼睛似笑非笑地看著威爾斯,看他怎麽處理。
威爾斯似乎渾然未覺,他指指這裏的拉坯機器,“那好啊,斯蒂夫,阿裏漢,咱們三人比比。”
“比?拉坯?切”這次,斯蒂夫毫不掩飾自己的輕蔑。
“來就來!”製瓷拉坯,馬文濤可不相信自己還會輸給威爾斯。
牆上掛著皮裙,還有帽子,戴帽是防備頭發掉落在瓷坯中形成孔洞,皮裙是防髒的,取下來係好戴上。
印第安陶藝工坊,最不缺的就是熟料。
掀起悶料的薄膜,泥料中心位置向上鼓起,邊緣的泥料,很平均的自然向中間合攏,這說明泥料的韌性、彈性還有水份,已經達到一個極值。
這種泥料已經可以用來拉坯。
威爾斯取下切刀在泥堆一角,劃出一塊邊長十五公分的方形泥料。然後用左手操底一兜,右手的切刀一撥,整塊泥料很平穩的落在手上。
長長的泥料軟滑,沒被托住的一端,很快垂落,他右手將切刀一扔,一掌拍在下落的泥料上。緊接著左右手互拍,泥料在兩隻手掌之間來回飛舞,手掌打在泥料上啪啪作響。
他的手法熟練至極,左右雙手,五根修長的手指摣開,輕重合度的扇在泥料上。
整個人呈馬步站立,下盤非常穩,姿勢非常老練。
“喲,有一手啊?”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威爾斯李這一套動作,落在馬文濤的眼中,就能看出妙處來。連一旁原本有些輕蔑的斯蒂夫,神色也鄭重幾分。
原來自家老板,真的會玩泥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