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環球挖寶> 第二十七章 圓明園十二獸首:蛇首

第二十七章 圓明園十二獸首:蛇首

  將古典繪畫裝裱在卷軸上,以完整的形態展示,是中國傳統做法,能最好地保護脆弱的繪畫文物的價值。


  但英國人不懂這個。


  他們將《女史箴圖》截斷為多段,放在紙板上展示。


  書畫鑒定家、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楊新曾評價道:“英國人按照西方的形式來對這個作品進行了改造。它就是像油畫一樣應該是掛在牆上的,所以他把這個《女史箴圖》一段一段就截下來了。”


  也就是說,英國人是按照對待油畫、壁畫的方法,去處理並不了解的中國傳統繪畫。


  大英博物館亞洲部研究員史明理曾對這一行為作解釋:

  “大英博物館的《女史箴圖》被分為四個獨立的部分。其中,畫心部分是從前題記隔水和後題跋隔水中分離出來……裝裱於鑲板上……采用此類裝裱方法的畫絹,表麵不易造成皺痕和斷裂。相較於卷軸鑲板上的繪畫,卻受到較少的保護,易於暴露於光線之下或受其他環境影響。”


  但這一方法顯然是錯誤的。


  上海博物館書畫部研究員陶喻之曾這樣評價這一行為:

  “將中國古代書畫割裂成幾個部分並且裝裱在木板上的做法,無論是在上海博物館,還是北京故宮博物院或台北故宮博物院都是絕不可能發生的。這種做法本身無異於在破壞文物,對書畫作品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這一錯誤的造成,使得《女史箴圖》被永久地損害了,再難複原。


  而細究其中原因,除了英國人自身的傲慢,彼時來自rb藝術品顧問對大英博物館的誤導,也是重要因素。


  旅日古書畫修複大家陸宗潤層說過:

  “歐美的博物館於上世紀初在中國書畫收藏方麵主要受到從rb去歐美的第一代藝術品鑒藏顧問的影響,那時候還沒有中國學者介入西方博物館體係,rb顧問這種想當然地把中國古畫裝裱在木板上的做法使文物受到了傷害,因為經過一段時間的展示之後,木板會裂開,而中國畫通常都是繪於絹或紙上的,也會隨著木板的裂開而開裂。”


  一個國家如果弱小,連如何保護自家文物的話語權,都會被別國搶奪。


  如今,大英博物館也為當初的粗暴行為感到後悔。


  在一次大英博物館召開的關於《女史箴圖》的研討會上,大英博物館表示,這一過程已不可逆了,盡管現在動用最先進的科技手段能分析其損毀情況,但也無法從根本上逆轉這一過程。所以目前隻能采取權宜之計,用折中的方法,不作為永久展示品,一年展示一個月,平時入庫進行保護工作。


  ……


  參觀完大英博物館的中國館,韓舟也是感慨萬千。


  回到住處,為接下來的尋寶作準備。


  照例租了輛越野車。買各種野外生存道具。


  重點是衛星電話、定位器,折疊鏟,漁具,還有一整套的潛水設備——因為有個寶物光點在湖泊裏。


  第二天早上,韓舟開車往郊外趕去。


  下午的時候,趕到了一處偏僻的湖泊。


  湖水呈黑藍色,很深。


  河岸綠草如茵。


  河邊星星點點長著幾棵老樹。下午陽光正好,一些野外踏青的人坐在樹下,或野餐,或釣魚。


  韓舟將車停靠在路邊。


  人多,不宜輕舉妄動。


  他搬起小板凳,戴著遮陽帽,拿出剛買的魚竿,先開始釣魚。


  用的餌是路亞,是一種擬餌,不是真的餌料。


  路亞的釣法就是放在水裏,模擬栩栩如生的自然小魚、小蝦、昆蟲等,吸引魚類發動攻擊,當魚進攻時將其捕獲。


  路亞也是歐美最常見的釣魚方法。


  一直釣到晚上。釣了三條歐洲常見的鱸魚,都放生了。釣魚隻是為了消磨時間而已。


  到了半夜,湖泊周邊沒有其他人了。


  萬籟俱寂。


  隻有偶爾魚跳到水麵激起的水花聲。


  韓舟回到車上,穿戴好一整套的潛水設備。


  到河岸邊,開始下潛。


  英國人應該不會電魚。所以他沒什麽好擔心的。


  用強力水下探照燈,照亮前路。因為手機不防水,所以沒法帶下來,韓舟依靠防水指南針,按照既定的方向,往前摸索。


  慢慢地,潛到了十米以下。


  落足在湖泊底部,泥土濕潤柔軟,很難行走。


  繼續向前摸索。


  五分鍾後,韓舟腳下踢到了一個硬硬的東西。


  探照燈照向腳下,發現是一個金屬製品,陷在河底淤泥了。


  抱起來這塊金屬,好重。


  韓舟艱難地往河岸邊遊去。


  終於弄到了岸上。


  探照燈一照。


  發現是一個雕像。應該是銅製品,因為長期在水中,覆蓋著一層鏽跡。


  但還是能分辨出形態。


  是蛇。


  蛇頭雕像。


  韓舟端詳了片刻,驚疑道“難道是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裏的蛇首?”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以十二生肖為主題雕刻而成,共十二尊,在中國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這些銅像,原先是在圓明園西洋樓,海晏堂前扇形水池噴水台南北兩岸的12石台上。是由宮廷西洋畫師意大利人郎世寧主持設計,法國人蔣友仁監修,宮廷匠師製作。


  水池南岸分別為子鼠、寅虎、辰龍、午馬、申猴、戌狗;北岸則分別為醜牛、卯兔、巳蛇、未羊、酉雞、亥豬。這些肖像皆獸首人身,頭部為銅質,身軀為石質,中空連接噴水管,每隔一個時辰(兩小時),代表該時辰的生肖像,便從口中噴水;正午時分,十二生肖像口中同時湧射噴泉,蔚為奇觀。


  1860年英法聯軍侵略中國,火燒圓明園,獸首銅像開始流失海外。


  成為中華兒女心中永遠的痛。


  截至2019年11月,鼠首、牛首、虎首、兔首、馬首、猴首、豬首在內的七尊圓明園流失獸首銅像通過不同的方式回歸祖國。


  牛、虎、馬、猴、豬5件青銅獸首收藏在保利藝術博物館。鼠、兔收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


  其中豬首銅像和馬首銅像,由由何鴻燊先生分別於2003年和2019年出資購買後送歸國家。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