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田螺小不點(一)
家夥進屋後,竄到另一邊把另外半扇門也徹底打開,這才讓屋裏亮堂了些。
待適應了這個光線後,馮時夏發現這是一間堂屋,像以前馮時夏姥姥家裏那樣的。
地麵也是泥土地,屋內牆麵雖然比外牆平整不少,但是還是原始的秸稈泥土牆,並沒有用膩子膠之類的重新粉刷,好多地方還能看見泥磚之間的縫洞。
牆上也沒有什麽裝飾品,隻有少許幾個圓簸箕掛扣在牆上。
靠裏牆正中擺了一個大的方桌,四根條凳。角落裏堆放著一些籮筐、簸箕、籃子、扁擔等日常用具。
靠近側屋的牆上還有一個稍矮的門,關著。
門和大門的夾角角落裏有個六腳木架子,上麵放著一個大點的木盆,下麵是個點的木盆。旁邊的橫梁上還搭著兩塊布巾。
架子旁邊還有一大一兩個木桶,分別擺在木架兩側。
家夥推開門後,就扯著自己往條凳去,很明顯的主人姿態讓馮時夏莞爾一笑。
但是她可不能就這樣傻坐著,還沒跟這個家裏的大人打過招呼。
她搖搖頭跟在家夥身後,估摸著他就要去跟大人帶自己回家的事了,還是自己也跟去比較好。
家夥果然跨出大門,往旁邊側屋的門走去。不過這次沒有直接推門,而是在衣裳領口裏掏了掏,掏出一根繩子來,繩子上掛著一把鑰匙和一個什麽牌子。
別問馮時夏鑰匙都不一樣她是怎麽認出來的,可能她自己時候脖子上也被掛過鑰匙,一看那熟悉的動作就是反射性地知道是拿鑰匙開門的。
不過這樣看來,現在家夥的家人都不在家啊。
這麽大早,都去哪了?
外麵還下著雨打著雷,估計幹農活也不是很方便吧。
家夥一手拿起鑰匙,另一手捧起那把外掛式的門鎖,對準鎖孔插進去,鼓搗了兩下,把鎖芯順利拉開,取下鎖,推門進去。
馮時夏覺得這肯定是主人臥室,還是不要跟的好,就站屋簷下等著。
隻一會,“嘎——”一聲,旁邊的窗戶從下方打開,被一根木棍支起來了。
這孩子,回家後真是一套一套的。
又聽見“哢嗒”一聲,“吱呀——”又是一道門拉開的聲音,再一會就見家夥端著那個木盆顛顛地出來了,似乎還有點急。
馮時夏也不知道他要幹什麽,但還是一個箭步上前接了過來。
這盆雖然看起來,可他們家的用具都是實木的,分量可不輕。
可這會家夥對馮時夏接過去的動作倒有點不依,還作勢要自己端,馮時夏憑借自己的身高優勢並沒有讓他奪回去。
看著眼前蹦跳著想夠木盆的孩子,馮時夏皺皺眉。
她真是粗心,剛剛跟她一路淋回來,還把鬥笠給了自己,現在這孩子身上的衣服還潮乎乎的,這不趕緊換衣服,感冒了可怎麽辦?現在的氣溫可比昨還低了幾度。
“你先去換衣服,換幹的衣服,不然會感冒的。”馮時夏扯著家夥的一隻手指指他自己身上的衣服。
家夥倒聰明,應該是領會了,可是似乎並不情願,撅了撅嘴,他也指了指馮時夏身上的衣服,“*……%¥*啊”
馮時夏可不管他嘟囔個啥,把他往屋子裏推去,並不理會那的抗議聲。
鎮壓的效果是明顯的,聽到一陣“嘩啦”的水聲,又過了一會兒,不點已經換了另一套衣服出來,腳上也換了一雙布鞋。
衣服的質料和他之前穿的並沒有什麽不同,隻是補丁跑到了鞋子上。
馮時夏晃覺,這孩子才四五歲,大多都還是父母幫著穿戴的年紀,自己剛剛卻根本沒想到這個問題,而又一次,家夥證明了自己的自理能力多強,特別利索地就換好了。
馮時夏給他理理領口,又抻了抻腰帶下的衣擺。
家夥很享受地仰頭,滿足地眯了眼。
之後又想來端木盆,馮時夏還是不給,他就急了,指了指旁邊那間獨立的屋。
馮時夏隻得一手端著木盆,另一手從孩腋下穿過,把他抄起來,從屋簷的對角直接就跨過去了。
不然依這孩子,估計還得下到院子裏在雨裏竄。
“啊呀——”
這句話馮時夏終於聽懂了,悶笑著放下還處在蒙圈中的孩,等待他去打開這門。
家夥暈暈乎乎邊陶醉在剛剛起飛的美妙裏,邊偷偷瞅馮時夏,但總算還記得自己要幹嘛,拉開門後讓端著木盆的馮時夏先進去。
這會兒他們回來這麽久,也沒見什麽人出現,估計這裏就他倆了。
跨進這間屋子,同樣第一感覺是黑暗,讓早就習慣了屋子裏各種燈光和明亮的馮時夏很不適應。
黑得有點壓抑,木門對麵的牆頭高處是有開口,但算不得什麽窗戶,隻是一個漏光的洞而已。
馮時夏正想順嘴“開個燈吧”,又想起自己現在的語言障礙,話到嘴邊又吞了下去。
她看著家夥跟進來,隨後又走到她右邊,拉開了什麽。這會,一片光才射進這間不大的屋子裏。
原來右側又是一道門,門後對著一片雜草叢生的荒地,還有一條路通往竹林那裏。
門後挨著側屋的牆邊,用幾根木柱和茅草撐起一片和屋等長的空間,相當於一個大雨棚。沿著牆堆靠著很多幹柴,有劈好後碼得整整齊齊的整塊木柴,有一些的幹樹枝,一捆捆地紮好碼放著,最靠近門的位置是一摞摞捆紮成束的幹草,有茅草、鬆針葉、秸稈、稻草等各種。
棚頂的橫梁上還用籃子吊著些什麽,高度是家夥絕對夠不著的。
視線轉回屋內,這是一間廚房,長寬都是三米左右,麵積約九平米。
進門左邊的角落就是灶台,其實也稱不上是灶台,它隻是粗糙地用黃泥土堆砌起來的。
灶台前擺著個粗製的矮凳,角落留出了一些位置來堆放臨時的柴禾。
整個灶台呈一個倒7的形狀,最裏麵是一個很大的灶孔,單獨一個灶膛,灶台也比外麵的部分高出一些來,貼牆有設計簡單的煙道。
外麵低矮一點的部分是一前一後兩個灶孔,共用一個灶膛,後方的灶孔略一點。
最裏麵的灶孔上置著一口大鍋,用一個厚木板拚接而成的大鍋蓋蓋住,台麵上還單獨擺著一個有蓋的馬克杯大的白瓷罐子。
外邊的灶孔上,前麵放著一個單把的煙灰色陶罐,樣式像沒有壺嘴的那種煎中藥的罐子,大堪堪被灶孔下的支架卡住,放在後麵的反而是一個黑棕雙色的大口大肚的雙耳砂罐。
感覺兩個罐子的位置是被對調了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