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棉布
杜家在嶺南府的名聲,也是這麽樂善好得來的,倒也算是積善之家。
沈安安扒拉了兩口飯,把飯碗放下,翻了翻正在煎的牛排,笑道:“天底下吃不上飯的人,太多了一些。
靠一家兩家接濟是不行的,而且日子久了,這些人難免會淪落到一個好吃懶做的結果。
所以最後的辦法,就是讓他們都有活幹。
一來,是利用自己的勞動換錢財,食物,是一種有尊嚴的活法。
二來,都忙起來,也不容易滋生事端。
目前我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搞建設。
別的不說,每當你們家開設新店鋪,或者蓋新房子的時候,是不是要用到許多的人手?
有了人手就得開工錢,有了工錢就能買東西吃,買衣服穿,變相的再次刺激了你們家的生意。
你看,價值就是在這種循環中體現的。”
杜若若有些目瞪口呆,沈安安的話,並沒有多麽的高深,但是從她隨口提了一句家裏放糧,講到了經濟富民之道,就感覺這境界突然間就拔高了許多。
現在她有些明白,自己跟沈安安的差距到底在哪了。
“雖然不是很明白你說的這個循環體現價值,但我覺得你說的有幾分道理。
隻是這樣一來,就能減少吃不飽飯的人?”
沈安安搖了搖頭:“我說了,這不是靠誰一家兩家就能改變的,除非國家體製的改變。
但提供工作崗位,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
我準備建一個紡織廠,而且我手頭上有一批紡織機,織布速度非常快,每個人一天下來,平均能紡織出五匹布。
當然,如果是剛上手的,一天至少也能製造出兩三匹布來。
以後紡織廠如果擴大,至少也能提供不少的工作崗位。
能讓更多的人吃上飯,一直是我的一種心願。”
杜若若差點把自己的舌頭咬掉了,有些激動的一把抓住了沈安安的胳膊:“你確定一天能織五匹布?是一天?”
要知道,現在的紡織機都非常的簡陋,一個熟手婦人,可能得五六天才能織出一匹布來。
原始的紡織機,一天能織造出七八尺。
而一匹布相當於四十尺,所以這五六天能織出來一匹布,已經算是非常快的了。
畢竟現在的婦人,家務活還是挺重的,一天到頭,根本麵有多少功夫專門坐在那兒織布。
所以貼補家用,十天半個月能織出來,已經算是勤快婦人了。
但是沈安安現在,卻告訴她,她弄出來的紡織機,一天就能做到出五匹布,這實在是有些像在聽天方夜譚。
“你別這麽激動……”沈安安把她的手從自己胳膊上拿開,這下手有點重,挺疼的。但是她還是能理解她為什麽這麽激動,笑道:“這隻是理論上,一開始的話,一天一兩匹,咱們不要求太高。總有一個適應期與培訓期。”
杜若若有些不好意思,搓了搓手,隻是此時依舊連連點頭:“一兩匹也足夠驚人了,這實在是太好了。
安安,這個廠子,算我一份。隻是……”
杜若若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她猶豫了一下,說道:“隻是這樣一來,是不是會讓很多私人織戶丟掉飯碗?畢竟一旦這布匹的產量高了,市場定然會受到衝擊。”
這些簡單的道理,杜若若還是懂的。
沈安安夾了一塊牛排在她麵前的盤子裏,解釋道:“你能想到這兒,可見你不是一個黑心的商人。”
得到了誇獎,杜若若挺直了腰杆:“那是,爺爺說過,我們杜家絕對不賺人家的最後的銅板。”
沈安安失笑:“現在解釋一下你剛剛的疑惑。事實上,如你所說,的確會有影響。
但是沒關係,咱們對外招聘,這些織布的熟手,無論是大姑娘小媳婦,隻要願意,都能來咱們這兒上班。
咱們給工錢,保證比她們自己在家幹賺的多,福利待遇好。
以後轉正之後,他們家的孩子,還能免費上學,得到咱們的資助。
另外,咱們要做的是把布匹市場細分。
你看,如今市麵上,窮人穿麻布,好一點的是細麻布。
而有錢人才穿綾羅綢緞。
但是有一些能吃得上飯的,卻又沒那麽有錢的,這些人難道不想穿綾羅綢緞嗎?
隻是對他們的生活水平而言,顯得有些貴了,但是麻布又不能滿足他們。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市場徹底細分。
我準備弄棉布。”
所謂綾羅綢緞,其實都是蠶絲織出來的,最大的區別就是織造的方法。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找區別,這裏不多加解釋。
“棉布?以前倒是有人弄,但是基本上賺不到什麽錢。
首先用來製作麵部的白疊子,種植麵積不大,而且去籽非常麻煩,這人力成本非常高。
那棉布有容易皺,而且不耐洗,定價又高,根本就是無人問津。
你確定有弄棉布?”
杜若若並懷疑沈安安的本事,隻是這棉布,她真的不看好,一個個前車之鑒,不是擺著好看的,而是用來警醒後來人的。
沈安安咧了咧嘴,指了指自己的鼻子:“那是別人,而我是沈安安,全天下獨一無二的沈安安。
棉布的確是容易皺,不耐洗。
但是有個好處,那就是柔軟,親膚,穿著舒服,而且非常吸汗。
不像麻布,穿在身上,沙沙的刺啦感覺,蹭的人不舒服。
至於你所說的不容易去籽這個容易,我先賣個關子。”
棉布在曆史上好像是在唐朝的時候才出現,那時候還隻是在西域有。
但是現在,洛朝境內已經有人種植所謂的白疊子了,但是規模都不大。
也有人嚐試過用來織布,但都不太理想。
冬天的時候,沈安安還用棉花做過棉衣,填充在衣服裏,很是保暖。
家裏的旱田,一大半都讓她用來種植棉花了。
這種子還是於衝找來的,現在想想,便有些物是人非的感覺了。
“行吧,既然你這麽說,我姑且就相信了。
對了,這白疊子種的人不多,你確定要弄這個?”
沈安安堅定的點了點頭:“我稱之為棉花,棉布必然會流行的,所以這棉花我們還是自己種植一些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