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還有的人把果樹種在肥沃的地方,辛勤的澆水,結出的果實又多又好,而惡霸種的果樹,什麽都不管,長的果實又小又少,於是,就用他這棵樹交換,如果不從,就無條件地占為己有。


  張旭和杜子美處置了他們,誰知,惹上了大事,原來,惡霸的親戚是太守,縣令不得不解雇了張旭和杜子美。


  他們二人又回到了地裏種田。那些人見到正在種地的張旭和杜子美,對他們二人譏諷道:“這不是大英雄張旭和杜子美嗎?哈哈哈……哈哈哈……”


  是的,張旭和杜子美就是種地的,經常一起下地除草,後來,杜子美說:“我去京城長安考取功名如何?”


  “好啊!你去考取功名,我去種地。”


  於是,張旭在南陵安心種地,而杜子美經過一係列層層考核,終於闖進了殿試之中,整裝出發前往京城長安了。


  難道杜子美就此金榜題名,回到鄉裏迎接張旭,然後他們二人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當然,不是的,那隻是一個美好的想象,而現實是殘酷的。


  非杜子美學業不精,而是朝廷黑暗,那左相李林甫把持朝政,為了鞏固自己的勢力,防止別人和自己作對,於是那一年殿試沒有錄取一個進士,而杜子美就在其中。


  玄宗皇帝問沒有錄取一個進士是什麽原因,李林甫竟然回答道:“野無遺賢。”


  多麽一個荒唐的回答,相信任何一個賢明的君主是不會相信的,哪怕隻是賢明一點,而玄宗皇帝卻笑著接受了這個理由。


  杜子美垂頭喪氣地回到了南陵,張旭安慰道:“非君不才,隻怪世道太黑暗!”


  後來,他們二人隻能安心的種地了,有一天,張旭放下鋤頭走到田邊高坡上,悵然歎息了很久以後,對眾人說:“如果有一天,我們二人得到富貴,一定不會忘了天下貧窮的人。”


  他們笑著回答他:“你們不過就是個種地的,怎麽可能會升官發財啊!”


  張旭長歎一聲,說:“唉,燕子和麻雀,怎麽能知道大雁和天鵝的偉大誌向啊!”


  杜子美也不以為意,認為此生無望了,於是作下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麵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歎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裏裂。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而張旭無心種地,在南山下種植豆子,地裏野草茂盛豆苗豌稀。清上早起下地鏟除雜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鋤歸去。狹窄的山徑草木叢生,夜露沾濕了衣服。衣衫被沾濕並不可惜,隻是不知道這樣的日子要持續多久。


  別人都說張旭是失心瘋、臆想狂,縣裏的鄉紳和地主都對張旭說道:“為什麽不安心種地?難道種地不香嗎?”


  張旭左邊的耳朵聽進去,右邊的耳朵卻送出去,他們說的話隻當做耳邊風,雖然有些刺耳。


  自己卻緊緊地握住寶劍,想要向天下人展示一下劍的鋒利程度。


  壯誌難酬,張旭想著:我沒想過要來大唐,我也不想來大唐,我恨大唐一輩子。


  他在等待一個機會……


  天寶十四年,奸相李林甫早就已經去世,楊貴妃兄長楊國忠初為司空,接替了宰相之職,也不做什麽好事,驕奢無度。


  蓄謀已久的安祿山以討伐楊國忠為借口,發動契丹、奚、同羅、室韋等各族人馬十五萬,從範陽浩浩蕩蕩起兵南下,一時間“煙塵千裏,鼓噪震地。”


  河北的老百姓哪見過這樣的陣勢,還沒來得及反應,叛軍就呼嘯而至。大軍所過之處,地方官不是開門投降就是棄城而去,一座座城市陷落,一顆顆人頭撲地。


  京師震動,玄宗皇帝開始部署平叛,各州各郡發下榜文,招募勇士,討伐安祿山。


  杜子美那天見到榜文,隻是長歎了一聲,張旭對杜子美說:“大丈夫不報效國家,為什麽要歎氣呢?”


  “我也想要出力,隻恨力微不足以報效國家,百姓又要陷入戰爭之中。”


  忽然,張旭抽出寶劍,站在高台之上,暗暗地說道:“不低調了,我就是興聖皇帝九世孫。報效國家、拯救蒼生、維護正義,就是我的責任。”


  “可是我們沒有創業的資金。”杜子美錘牆歎道。


  “這有何難?!玉公子臨走之前,留下了一麵土牆。”


  “要土牆能幹什麽?”


  “你有所不知,那土牆不是一般的土牆,土牆裏麵藏的都是金子,用它來成就一番大事,怎麽樣?”


  杜子美非常高興,於是對張旭說道:“要不今晚喝兩杯?”於是他們二人回去喝了起來。


  張旭和杜子美二人對飲,共論天下大事,指點江山,敘說未來發展藍圖。


  未來這天下,非仁義之師不能縱橫九州,非仁義之人不能德服四海。


  他們二人正在喝酒的時候,突然房屋的一麵牆壁轟然倒塌,煙塵彌漫了整個房屋,等煙塵散去之後,中間好像有一個魁梧的人的身影。


  仔細看去,原來是隔壁的王五,張旭和杜子美疑惑地說:“你把牆壁推倒幹什麽?”


  “練習祖傳武功:排山倒海。”原來王五就是排山倒海的傳承人,後來歸回鄉裏,隱退於江湖之中,不問世事。


  “原先不練習,為什麽現在才練習?”


  “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安祿山起兵造反了,我雖然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貧民,但是報國之心不輸那些士大夫。”


  張旭於是邀請王五加入了進來,商議大事。等祭拜天地,再宰殺牛羊,準備酒食後,又召集了鄉裏的勇士,得到了三百多人,就在院子中一醉方休。


  第二天收拾好武器,隻是遺憾沒有好的馬匹可以騎用征戰沙場,正想解決辦法的時候,有一個人,帶領著手下,趕著一群馬,往這裏走去。


  張旭歎道:“這是上天在幫助我們啊!”於是,張旭和杜子美便出了院子去迎接,原來此人是南陵一帶的大商人,叫張三,每年前往中原販賣馬匹,近來因為安祿山叛亂,河北大亂,隻得牽馬返回。


  張旭平它來到院子中,準備酒肉款待他,並訴說了自己想要討伐叛軍的誌向。


  張三非常高興,表示願意贈送他們五十匹好馬,又贈送了五百兩金銀,一千斤镔鐵,用來打造武器和鎧甲。


  邀請他加入,張三高興地說道:“這一直是我想要的,報效國家,在所不辭。”


  後讓人用镔鐵打造成鎧甲和兵器,給鄉勇裝備了,於是拜見南陵太守,張旭、杜子美、王五、張三四人各自說起自己的姓名,張旭說起自己乃是興聖皇帝九世孫,南陵太守非常高興,於是認他為兄弟。


  沒過多少天,有人上報安祿山的叛軍渡過淮水,來犯江左,南陵太守令張旭等四人,領本部人馬,前去破敵。


  張旭等欣然領軍前進,到城北,與賊相見。當下兩軍相對,張旭出馬,左有杜子美,右王五,前有張三,揚鞭大罵:“反國逆賊,何不早降!”


  路人甲大怒,遣副將路人乙出戰。張三挺槍直出,手起處,刺中路人乙心窩,翻身落馬。路人甲見折了路人乙,急令路人丙拍馬舞刀,直取張三。王五舞動大刀,縱馬飛迎,不到一合,路人丙人頭落地。


  路人甲見了,大怒,直取王五,卻不知杜子美趕來,早吃一驚,措手不及,被杜子美刀起處,揮為兩段。


  眾賊見路人甲被斬,皆倒戈而走。張旭揮軍追趕,投降者不計其數,大勝而回。南陵太守親自迎接,賞勞軍士。第二天,接得複州太守說安祿山的叛軍圍城,將要陷落,乞求救援。


  南陵太守與張旭商議。張旭說:“我願往前去救援。”


  他們四人便投複州來。賊眾見救軍至,分兵混戰。張旭因為兵力太少,一時不能戰勝,於是退三十裏下寨。


  張旭對杜子美、王五、張三說:“賊眾我寡;必出奇兵,方可取勝。”於是讓王五率領一千軍埋伏在山的左邊,張三率領一千軍埋伏在山的右邊,鳴金為號,齊出接應。


  第二天,張旭與杜子美率領軍隊鼓噪前進。叛軍發動了所有兵力迎戰,張旭便率領軍隊撤退。叛軍乘勢追趕,才過山嶺,義軍一齊鳴金,左右兩軍齊出,張旭麾軍回身複殺。三路夾攻,賊眾大潰。


  直趕至複州城下,複州太守也率領民兵出城助戰。賊勢大敗,剿戮極多,於是解了複州之圍。


  等到複州太守用酒肉犒勞了義軍,並邀請義軍駐守複州。張旭說道:“聽說長安城將要陷落,封常清將軍受命駐守在那裏,他是我曾經的一個朋友,我想要前往長安幫助他。”


  於是,他們和複州太守告別,率領自己的義軍往長安去了。玄宗皇帝入蜀,叛軍兵臨長安城城下,城中唯有封常清將軍奉命防守。


  張旭和封常清自從上次一別,已有些年日,這次相逢,沒想到是戰亂的年代,不經意間讓人感慨時光流逝。


  他們到了長安城中,向封常清將軍說明了來意,將軍非常高興,當即與張旭小酌一番。


  那時,叛軍攻克大唐的河北等地,兵鋒直指長安。封常清因此對張旭說道:“叛軍勢大,長安早晚必失,不如你們在這裏防守,我率領軍隊出去迎擊敵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