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憶舊
匹馬輕車,去京城,已百裏。煙雨輕攏,柔雨無聲,官道纖塵浸水泥,微潤沾馬蹄。
離開京師,官道在低矮的山丘間盤旋。不時從山凹處衝出來一條激蕩的河流,清出來一片肥沃的土地,便是萬頃水田,兩道青山,一處城郭,一條長河的景致了。
離開京師不過三十裏,就沒有石板路了。晚春,土路上滿是泥,馬車總是顛簸,速度也慢下來。
往後有百裏多,都是這樣的土路。
這樣的土路,已經走了三天。
……
這天,難得片刻放晴。雲中有了縫隙,露出低垂的斜陽。
夕陽如火,懸在山丘上,映照這一方天地。
山丘間,縈回一條土路。一輛馬車緩緩前行。
掀開了窗上布簾,車裏人看著斜後方的夕陽,還有側前方的城郭。
“也不知,這麽多年不見,長兄可安好。”她歎息。
……
車上女人,三十多的年紀。頎長身段,纖瘦身姿,身上服飾雖算不上華美,亦說不得普通。
本就帶著些蒼白的麵容,在遠路奔波中更添上一重憔悴,可這種憔悴,卻合著那微彎蛾眉,嬌俏鼻梁,再加上一雙通情的眼,別有一種柔弱的美。
“為什麽哭?哭了,就不好看了。”
取出一麵銅鏡,女子自嘲。
離開京師不過是四天時間,路程早已走了大半。再見到家人,不過是兩三天的事情。
急什麽呢?
可終究是靜不下心。
“也不知過了這麽多年,家裏怎樣了。”
當年長兄已經娶親,小妹亦亦嫁人。十年後,可是子女滿堂?
她自言自語,眼底多少有些期待。
但更多的,是對過去的惋惜。
……
她自己,是杜安菱;她長兄叫杜安才;她幼妹叫安蓉。
家中父母早已不在。在過去的一段不短的時間裏,長兄就是一家人的天。
一家兄妹原有四人。長兄安才,長她七歲;二哥安文,生下來一歲就被疾疫奪了命。
安文去後三年,她出生;再過四年,幼妹安蓉成為家中最小的孩子。
那是三十二年前。那時先帝還在,年號是泰和八年。
彼時的杜家,包括他們一家五口,三房十餘人生活和樂安逸。八十多畝土地,加上十八間房的兩進院落,在村裏也是在上的人家。
那時,每年的盈餘雖不多,但也夠添置些新的東西。幾十年積累下來,也算是有些積蓄。
長兄滿了十二歲,被爹娘寄予厚望,進了鄉裏的私塾讀書。經常跟著他玩的安菱,也認得了幾個字。
變故發生在安泰十三年——那一年,她九歲。
……
從那之前兩年起,先帝出兵西征,一連好幾場勝戰。
但,伴隨著勝利,卻是征兵的官吏時不時橫行鄉裏。還有,就是“捐軍糧”,把各家各戶的餘糧,收了個七七八八。
杜家的日子,雖說有些入不敷出,但好歹家底厚,沒什麽影響。但有些貧窮的農戶,生活愈發艱辛——但,也勉強過得去。
但安泰十三年,西征受挫:年初,十萬大軍被敵人包圍。
於是,先帝征兵收糧,又派出大軍——那一次大戰,徹底摧毀了敵軍的勢力,擴地數百裏。
但,秋天甲士還鄉,看到的隻有荒蕪的土地。
……
杜家有餘糧。而許多回鄉的兵,家中米缸見底。
上了戰場的這些人,不少起了賊心。村裏那十幾個老兵聚在一起,去幾家富戶那交涉——然後,起了衝突。
杜安菱的父親受了刀傷。過了半月,好不了,竟然沒活下去。
然後,大伯和小叔分去家產,排擠這孤母幼兒。
悲傷過度的母親,倍感世態淒涼。六個月的胎兒沒保住,一下子傷了元氣。
然後,十畝田地,加上三間破屋,收容他們餘下的母子四人。
長兄不再讀書,耕田供養一家人——但母親還是沒有活過安泰十四年的清明。
……
那年,一家兄妹,生活一下子由富戶跌到平民。
長兄撐過去了,三兄妹日子勉強還過得去——但來自叔伯家裏那些個堂兄弟的嘲諷,片刻不息。
三個人挺過去了。十畝薄田,勉強養活了三個人。
三個人挺過去了。一顆定心,不理會閑言碎語。
杜安菱懷念那段時光,雖然艱辛,但長兄和幺妹都在身邊。生活雖苦,但每活過一天,就有活過一天的慶幸與欣喜。
稻田裏偶然撞進竹簍,抓獲的一條小魚,都是能笑大半月的話題。
……
杜娥記得,安泰十四年,是豐收的一年。
她雖說僅僅是一位十歲的少女,卻也到了地頭,將那豐碩的稻穗捆紮成垛。
從早到晚,她有大半天呆在田裏。
長兄不再是那個隻會讀書的少爺,他辛苦大半年,早已是,一位熟練的農人——她,也已經是一位弄慣了針線柴薪的農家少女。
她,還有他,都還是孩子,卻承受了不知多少苦痛。
卻沒有半句怨言。
……
她記得,有天傍晚,迎著夕陽,坐在地頭的三兄妹緊密依偎著,露出笑顏。
“大哥?”小妹試探著問。
“有什麽事?”長兄帶笑著回。
“那片霞雲很漂亮。”小妹指著西邊天際。
“再漂亮,也會消散。”長兄話裏帶著悲淒。
小妹有些不悅,作為三姐的她思考良久,終於開口。
“再這麽一兩年,日子會越來越好吧。”她說。
“希望是這樣。”長兄就這麽回答,眼底帶著些許期許。
那天,夕陽紅豔。
如火的薄雲,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