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郭子儀罷帥
當安西將士們把李嗣業的屍體運回來的時候,悲慟的氣氛籠罩著唐軍大營。
將士們頭上裹著白色的麻布,遠遠看去,仿佛初春的唐營中落下了一場飛雪。
李嗣業的屍體被放置在一張軍榻上,由幾十副寬厚的肩膀和無數支有力的大手抬著,緩緩地走過營中每一個戰士的麵前。
馬璘、白孝德二人已經哭暈過去,段秀實流著熱淚,緊緊抿著嘴唇,強力抑製著胸中的悲痛,勉強主持著這場喪禮。
不一會兒,郭子儀、李光弼、王思禮等各鎮節度使和主要將領也都紛紛從各自營中趕來,要送這位忠勇無敵的老戰友最後一程。
臉色煞白的郭昕不顧一切地撲上前去,把自己的肩膀墊在了那張軍榻之下,他與李嗣業相識時間不長,但對這位亦師亦友的老哥充滿了愛戴和敬意。如今,這位在戰場上叱吒風雲的猛將安詳地躺在軍榻之上,再也不能操著他濃重的西北口音給他講安西的故事,再也不能一招一式的給他講解陌刀的刀法了,叫他怎能不悲痛欲絕!
“郭昕!你將來一定要去一趟安西!那裏有咱們大唐最壯美的風景,最熱情的歌舞、最勇敢的漢子和最美的女人!”郭昕的腦海中浮現出李嗣業那張生滿絡腮胡須的古銅色大臉,耳中回響起了他粗豪雄沉的歌聲:
“青海長雲暗雪山……”
不知為何,郭昕抽泣著隨著內心中的歌聲,低聲唱和了起來,
“……孤城遙望玉門關。”
此時,在他身邊一起抬著那張軍榻的戰士們也產生了共鳴,用低沉的聲音唱和道,
“……黃沙百戰穿金甲”
“……”
然後,百個、千個、萬個雄渾的歌聲從四麵八方匯聚在了一起,數萬唐軍將士一起哼唱起了這首悲愴雄渾的安西軍歌。
“……不破樓蘭誓不還……”
在這片滿目瘡痍的中原大地上空,天色逐漸變的陰沉晦暗,初春的東風變成了刺骨的西風,刮得營中的那麵“李”字大旗獵獵作響。
在戰士們低沉的歌聲中,突然有細如鹽粒的雪屑被裹挾在寒風中飄落。
涼絲絲的雪屑落在戰士們的臉上的,都變成了行行的熱淚,潸潸地歸入塵土,而那些落在李嗣業身上的,卻久久不化。
雪越來越大,為這片大地和軍營都披上了一層薄薄的白紗……
唐軍的士氣也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春雪中降至冰點!
此後,郭子儀、李光弼等人雖竭盡全力,卻屢遭魚朝恩掣肘,竟一時進退維穀,舉步維艱。
那個許叔冀更是專門投機取巧,他聽說民間有些失去父兄丈夫的婦女自發組織了起來襲擊一些下鄉劫掠的落單燕軍,便費盡心思將她們搜羅到軍營中,又別出心裁的勾結魚朝恩一起上了一道表章,聲稱:“衛州婦人侯四娘、滑州婦人唐四娘、某州婦人王二娘相與歃血,請赴行營討賊……”借此對遠在長安的天子歌功頌德,極盡曲意逢迎之能事。
如此一來,李亨更不知道前線將士的真實境況,整天做著剿平叛逆,光複山河的美夢。他哪裏知道,他的顢頇幹預將會給平叛大業造成多麽大的障礙,又將會給他的李唐子孫和天下百姓造成多麽深遠的苦難!
到了三月初,師老兵疲的唐軍仍未能攻破鄴城,而史思明卻終於開始他第三步的行動了。
魏州的燕軍見唐軍雖然人多,但卻半年多都攻不下一個鄴城,原來的膽怯猶疑已經轉變為肆無忌憚,加之自魏州之戰以來,各股襲擾唐軍的小隊幾乎天天都有捷報傳來,激勵的燕軍士氣更加旺盛。
而唐軍所謂的“九節度”中,崔光遠、季廣琛的部隊已被打散,最令人膽寒的李嗣業也已陣亡,安西軍軍心不穩,隻得暫時後撤休整。如此一來,實際圍攻鄴城的隻有郭子儀的朔方軍四萬,李光弼的河東軍三萬和王思禮的關內軍三萬擔任主力,魯炅的一萬五千淮西軍,許叔冀的一萬五千滑濮軍做為補充護持兩翼,另外還有李央的五千興平軍和董秦的五千平盧軍聊勝於無,合計不過十四萬眾。
另外,由於回紇懷仁可汗身染重病,回紇大王子葉護、小王子登裏都隻得留在牙帳看護,隻派來了大將蒂德、骨啜特勒等人率三千騎兵隨仆固懷恩前來助戰。但是如果再加上數十萬運送糧秣的輜重部隊和民伕,唐軍也足足有六十萬餘眾上了前線,兵力仍然占優。
但是,糟就糟在因為有了魚朝恩這個“觀軍容史”騎在頭上指手畫腳,唐軍各部才是真地成了“不相統屬”,難以形成合力。
善於用兵的史思明終於迎來了他等待已久的良機!
唐軍中最早遭遇攻擊的是駐紮在安陽河以北萬金驛的魯炅、許叔冀二部,史思明希望采用“先弱後強”的戰法集中優勢兵力逐次消滅唐軍。
麵對洶洶而來的幽州鐵騎,許叔冀再也擺不出原來那股“儒將”的派頭,他的滑濮軍以前在河南時候就未曾戰勝過燕軍,軍中更無有擔當的大將,故此剛與燕軍接戰不久便即潰散,反而將並肩迎敵的淮西軍的側翼暴露給了燕軍……;魯炅雖然是員久經戰陣的老將,見許叔冀如此軟蛋,氣得高聲罵道:“日他娘的!這個慫包平日裏牛皮吹得山響,如今卻跑得比誰都快!”
他一麵令人急報郭子儀、李光弼、王思禮,要他們引兵來援,一麵手中揮舞著雪亮的象鼻大刀,催動所部軍馬上前迎戰。他的淮西軍中有五千曾與他一起死守南陽的將士,都是生死線上一起搏殺出來的兄弟,見主將魯炅拚了命,也都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與人數占優的燕軍混戰在一處,戰場登時刀光劍影,血肉橫飛。
但是魯炅畢竟兵少,戰不多時已被燕軍團團圍困,危在旦夕。
正在這時,李光弼、王思禮二將各引一軍殺到,加入了戰團。燕軍這邊史朝義、張忠誌二將率軍抵敵李光弼,薛萼、牛廷介雙戰王思禮,兩軍近十萬兵馬就此展開了慘烈的搏殺,雙方針鋒相對,旗鼓相當。
當郭子儀好不容易才說服了監軍魚朝恩同意他率朔方軍馳援萬金驛的時候,李歸仁卻已經引一萬幽州鐵騎完成了對滏水西岸的回紇部隊的偷襲。
由於葉護本人未來參戰,故此,他的侍衛部隊——“鐵鶻勇士”也被一同留在了回紇牙帳,蒂德和骨啜特勒率領的這隻三千騎兵也隻是回紇軍中的二流隊伍,且他們在抵達中原後長期無仗可打,軍紀十分散漫,甚至從民間搶掠了不少財物,準備帶回家去享用,哪裏還有半點當初“鐵鶻勇士”的剽悍凶猛的作風?
有了香積寺大戰的教訓,李歸仁所率的一萬人皆是從曳落河和“太歲軍”殘部中挑選出來的最善騎射的重甲騎兵,他們趁天未亮時就悄悄摸到回紇大營不遠處的一座密林中埋伏了起來,故此瞞過了回紇斥候和天上鶻鷹的眼睛。
萬金驛戰役打響之後,蒂德和仆固懷恩等慌忙率軍前去支援,卻冷不防正被李歸仁打了個措手不及,縱然這三千回紇騎兵也頗有些手段,但怎奈燕軍人多,又是有備而來,每個回紇射手都要同時應對三名敵人的夾攻,損失慘重。
最後,仆固懷恩、蒂德、骨啜特勒三將各自帶傷,隻帶了十幾騎狼狽衝出了燕軍的包圍,而其餘三千回紇兵在半個時辰內就全軍覆沒。
當李歸仁率得勝的八千燕軍用長矛挑著回紇人的頭顱和盔甲出現在萬金驛的唐軍陣前的時候,縱然是身經百戰的王思禮、魯炅等大將也不由得驚駭萬分。
此時,魯炅已經渾身殺得如血葫蘆一般,他的頭盔已經不知在什麽時候被人打掉了,長發披散,胡須戟張,他將手中象鼻大刀往空中一舉,嘶啞吼道:“怕什麽!大唐隻有戰死的勇士,沒有怕死的慫包!跟我衝!”言罷,他“哇呀呀”怪叫著,一縱馬率領身邊僅剩的千餘名淮西老兵直撲燕軍,再次展開了血腥的肉搏。
他如凶神惡煞一般,接連砍翻了三、四員燕軍偏將,李歸仁見這員唐將著實凶猛,正要催馬舞槊親自迎敵,他身邊的副將李懷仙卻也是個狠角色,搶先了一步張弓搭箭向魯炅射去,“砰”的一聲正中魯炅的肩窩。
魯炅“哎呀”一聲大叫便摔下馬去,多虧了他手下的淮西老兵們舍命死戰,才將他搶了出來。淮西軍鏖戰了半天,已經損失慘重,再加上主將負傷,就立即陷入了潰散。不巧的是,此時郭子儀正引著朔方軍前來增援,反而被敗兵衝動了陣腳,這在以前是絕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如今卻就在眼前,足見唐軍因缺乏統一指揮竟造成了多麽大的弊端。
說來也巧,兩軍正在鏖戰,西北方向竟然刮起了一場巨大的沙塵暴。
突然間,狂風大作,天地變色,明豔的陽光立即被滾滾的黃色沙塵遮蔽,軍中的旗幟鑼鼓都被吹得東倒西歪,有些甚至被卷上了天空;兩軍士兵們的眼中、鼻中、嘴中全是沙土,連身邊是敵是友都無法分辯;黃色的沙塵瞬間籠罩了正在廣闊戰場上鏖戰的數十萬大軍,從未見過沙塵暴的河北、河南、江淮士兵們登時大亂,甚至有人認為這是妖魔下凡攝取活人性命來的,當場跪地叩頭祈禱;許多戰馬也受了驚嚇,也不顧背上騎手的大聲嗬斥,在兩軍隊伍中亂竄亂跳,完全失去了控製。
一場屍積如山、血流成河的大戰竟然以如此意外的方式得以中止,實在讓人感慨天地造化的無上神力。以此看來,無論是威嚴的君主,還是勇敢的將軍,抑或凶悍的士兵,也隻不過與芸芸眾生一樣,隻是依於這天地造化的一些普通的存在罷了。
鄴城中的安慶緒見唐軍潰散,心中大喜過望,忙令田承嗣、崔乾佑、安太清、孫孝哲等各率軍馬出城夾攻,田承嗣等人深恐中了唐軍敗中取勝的計策,都不敢追趕,隻趁亂劫掠了唐軍未及運走的七八萬石糧草和一些輜重而已。
唯獨“鬼見愁”崔乾佑自從暗算了李嗣業之後便愈發飄飄然起來,自認已是“天下第一神射手”,逢人便吹噓說大唐安西軍中的高仙芝、封常清、李嗣業三員名將都是他的手下敗將!其目中無人的狂妄嘴臉讓田承嗣等人均覺反感,故此,眾將也都遠遠躲著他,不與他合兵進擊。
崔乾佑也知各人不服自己,一心想再立奇功。但他畢竟綽號“鬼見愁”,自然也不是傻瓜,見到李光弼的河東軍旗幟不亂地緩緩退卻,便不敢追趕,轉頭又去追興平節度使李奐的部隊,真可謂“柿子專挑軟的捏”!
他直追出了三十裏地,眼見李奐的人馬旗幟雜亂,正在前方急行,便一聲呼哨,帶著手下的五千人馬趕了上去。
豈料,他剛剛追進一道山穀之中,卻突聽一陣淒厲的牛角大號聲響起,伏兵四起,三萬多頭裹白布的唐兵將他們團團圍住。
崔乾佑定睛一看,心中暗道:“糟了!”
原來,這支兵不是別個,正是李嗣業生前統帥的安西軍主力!當先殺出四員將來,中間一位是“賽韓信”段秀實,左邊是“小伏波”馬璘,右邊是“雙槍太保”白孝德,他還有一員銀盔、素甲的紅袍小將,方天畫戟掛在馬前,手持一張“震天弓”,正是郭昕。
段秀實催馬上前,朗聲道:“叛賊崔乾佑,你屢次傷我安西軍將帥,手中血債累累,如今中了我家元帥的計策,定然叫你血債血償!”
崔乾佑見這個陣式,也已經明白了**分,知自己今日凶多吉少,眼珠一轉計上心來,忙道:“軍中作戰,刀槍無眼,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燕軍斬殺唐軍,唐軍也斬殺燕軍,本是戰場上的平常之事,談何血債血償?高仙芝、封常清死於你們朝廷之手,李嗣業差點斬殺我軍大將,我匆忙中放箭施以援手,怨我何來?”
“鬼見愁”伶牙俐齒,這番道理說出來竟也似無可辯駁。
“小伏波”馬璘怒道:“狗賊住嘴!今天安西軍就是要斬你首級,沒有道理可講,還不速速下馬受死!”
崔乾佑故作鎮靜,陰陽怪氣地笑道:“人道大唐安西軍是天下第一鐵軍,不過也是以多為勝的懦夫!今天被你們圍住,我燕軍將士卻是心中不服!”
段秀實老成持重,知他賣弄如簧巧舌妄圖拖延時間,便厲聲說道:“你服也罷,不服也罷,今日必死於此。你若下馬受縛,安西軍可饒這數千人馬不死,隻要他們棄械投降,一律不殺!”
崔乾佑說道:“好!好!好!”一邊說著,一邊俯身下去,似乎要下馬投降的樣子,卻冷不防他閃電般地抽出弓箭來,迅疾無倫地施展三連珠的箭法向段秀實、馬璘、白孝德三人同時射去。
說時遲,那時快,隻聽“砰、砰、砰”三聲弓弦響,三支銀色羽箭流星般飛出,隨著半空中“哢、哢、哢”三聲脆響,崔乾佑的三支雕翎箭被一一打落在地,唐軍陣中響起一聲怒喝:
“狗賊!焉敢故技重施!”
緊接著,又是“砰”的一聲弓弦響,崔乾佑“啊”的一聲慘呼,他持弓的左手已被一支銀色羽箭射穿,一根食指已被鋒利的劍鋒削掉,登時鮮血淋漓,他的那張大角弓也“哢嚓”一聲脆響,被生生擊成了兩截,掉在了地上。
眾人看時,見破了連珠箭,廢了崔乾佑弓箭的正是小將郭昕,他手中所持的一張寶弓,象牙白色的弓身曲度優美,泛著柔和的光,有人認得那正是當年高仙芝所用的“震天弓”。
安西軍中立即騰起了一片歡呼喝彩:“震天弓!震天弓!神箭將軍!神箭將軍!”
他們又齊聲高呼起來那句古老的軍諺:
“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川!”
三萬人的吼聲如萬鈞雷霆,響徹山穀。
當年高仙芝在潼關被降旨斬殺之後,這部“震天弓”也被取走交還給了朝廷,此事一直成為安西軍中帶有些恥辱意味的“心病”。一直到香積寺大戰之後,天子李亨特意將這副弓箭賜給了跟隨安西軍作戰的“神箭將軍”郭昕,這才讓安西軍重新贏回了昔日的榮譽。
如此一來,燕軍兵將們都明白大唐軍魂的象征之一——“震天弓”就在麵前的對手陣中,又見安西軍士氣如虹,不由得都駭得麵如土色,再也不敢輕舉妄動。
崔乾佑痛苦地捂住了受傷的左手,汩汩的鮮血仍不斷從傷口中湧出。此刻,他也隻得做困獸之鬥,拔出腰間的橫刀,拚命嚎叫著要率軍從來時的穀口衝出。
安西軍哪能白白放走這個死對頭?
隻聽“賽韓信”段秀實一聲號令,山穀兩側的一萬多安西弓弩手全都拉開了他們手中的強弓硬弩,隨著飛蝗般的一陣亂箭齊發,燕軍被射得人仰馬翻,即便是僥幸逃到穀口的數百燕軍騎兵也被早已守在那裏的陌刀隊兜頭截住,全部被斬殺殆盡!
不到一炷香的時間,五千燕軍全部斃命,不曾走脫了一人。
安西軍打掃戰場時候,好不容易才辨認出崔乾佑的死屍——他身中一百餘箭,被射得如刺蝟一般!
段秀實令郭昕將他首級砍了,挑在高杆之上,這才引安西軍退回河內休整。
這邊安西軍射殺了“鬼見愁”和他麾下的五千燕軍,那邊叛將薛嵩率一彪人馬追上了唐軍王思禮部。薛嵩不是別人,正是開唐名將“平陽郡公”薛仁貴之孫,前幽州節度使薛楚玉之子,亦是老將薛訥之侄,安祿山、史思明造反後,身在幽州為將的薛嵩頗得重用,現在史思明帳下擔任前軍大將。
及他追近王思禮的關內軍時,見旗幟整肅,隊伍絲毫不亂,一員綠袍金甲的將軍手提金背砍山刀在大隊之後徐徐而行,正是王思禮。
王思禮已與他見過一陣,如今見他又引兵追來,便從容勒軍,橫刀立馬於陣前,朗聲叱責道:“薛嵩!你是將門之後,薛老令公之孫,之前你在幽州軍中任職,不幸被賊酋裹挾,委身逆徒,尚有情可原,如今怎敢不知悔改,為虎作倀,難道不怕墮了平陽郡公一代‘大唐軍神’的威名嗎?”
薛嵩父親薛楚玉早亡,弓馬在同族子弟中還算不錯,由於伯父薛訥也沒有將傳家的弓箭戟馬傳給他,故此才心懷芥蒂,後來便破罐子破摔從了安祿山,但也明白自己走的不是正途。他見這股唐軍雖然正在撤退,但隊伍旗幟都井然不亂,更知自己未必是王思禮的敵手,如今又聽了他這番話,竟然一時默然不語。
王思禮見他似有悔悟之意,也不與他爭鬥,仍自緩緩引軍而去。
薛嵩出了一會兒神,又見唐軍去的遠了,也隻得垂頭喪氣地勒軍回營不提。
至此,一場鄴城大戰不了了之。
相比較而言,唐軍數十萬人馬民伕,耗費了錢糧無數,竟然不僅未能攻下一座孤城,還讓安慶緒與史思明再次聯合,使得河北重落敵手,又使得剛剛光複不到一年的洛陽再次暴露在燕軍的兵鋒之下,實在是與一場大敗無異!況且是役九鎮節度使敗了五鎮,唐軍前後犧牲了四萬餘,更有十餘萬士兵逃散,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一萬匹戰馬也損失了七千餘匹,甲仗、糧草、輜重更是丟失無數,再加上折了李嗣業、傷了魯炅兩員大將,更可謂是代價極大的一場慘敗!
天子李亨得報後先是大驚失色,繼而轉為惱羞成怒,他雖然隱隱覺得此戰失利多少有自己的原因,但身為九五之尊,卻絕不肯承認,再加上“觀軍容使”魚朝恩勾結李輔國等人添油加醋的惡意中傷,反而將全部罪責推在了“元帥”郭子儀、魯炅等人頭上。
大將魯炅的箭傷不輕,返回淮南後調養了好一陣子才稍見康複。
六月,有長安來的中使傳下聖旨,申斥他約束部下不力,縱兵搶掠沿途州縣和百姓,要他立即返回長安待罪。魯炅知道自己中箭後因失血過多一直昏迷不醒,的確無力約束部隊,而大戰之後,敗兵擄掠州縣、百姓之事也確有其事,但也並非隻是淮西軍一家所為,如今卻單單隻追究自己一人,顯是有人蓄意陷害!他性格剛烈倔強,此時更是羞憤難當,既不肯向魚朝恩等人低頭,也不願以卑躬屈膝地去長安待罪,一時想不開,當夜便服毒自盡,可憐一位身經百戰的大將,就如此窩窩囊囊地丟了性命……。
七月,魚朝恩親自帶著一道聖旨回到朔方軍營中,宣布罷免郭子儀的朔方節度使和天下兵馬元帥的職銜,改由河東節度使李光弼兼任,並詔令郭子儀速速前往長安聽候發落。
這道詔令一下,朔方將士義憤填膺,群情洶洶,仆固懷恩、張用濟等幾十位大將都聲色俱厲地要求魚朝恩這個“監軍”想辦法勸聖人收回成命,將郭子儀留在軍中,似乎隻要他膽敢說半個“不”字,這些人就要將他生吞活剝了一般。
現在,魚朝恩才知這些殺人不眨眼的軍將是如此的凶狠暴躁,才明白以前若不是有郭子儀鎮著,怕是自己早死了十回!嚇得他臉色慘白,跪在郭子儀身前連連磕頭求救。
郭子儀忙將他扶了起來,又將臉一沉,轉身對眾將喝道:“天使麵前,爾等休得無禮!”他聲音雖不大,仆固懷恩等眾將聽了卻當即不敢做聲,隻得默默站到了一邊。
郭子儀也不理他們,向一位行軍司馬低聲囑咐了一會兒,便當即拉著魚朝恩的胳膊一同出了大帳。
此時,帳外早已雲集了數千聞訊而來的軍將士卒,上萬雙眼睛懇切的望著這位與他們朝夕與共的主帥,不少人已經低下頭去,以袖掩麵,輕聲啜泣了起來。
郭子儀突然爽朗地笑道:“看看你們!男子漢大丈夫,哭甚來著?你們先在此等候,我出營送送天使便回!”
言罷,他飛身上馬,引著魚朝恩等人出了營門,揚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