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谘詢

  用了十幾日的時間,這些衛所根深蒂固的頑疾才終於查清。


  張懋和張景寧在查清之後,直接尋了張浩。


  這個事情是張浩從一開始就在做的,既然有了結果,也應該與張浩交流一下的。


  這段時間,張浩雖然忙,卻也能夠熟練處置浙閩之地的大小事務了,倒也不再需要那麽吃力了。


  張景寧和張懋照過來的時候,張浩親自給他們倒了茶。


  隨之,笑嘻嘻問道:“這段時間處置衛所的事情還順利吧?某忙著浙閩兩地的一些政務,一直抽不出時間去問問。”


  這也不過是客氣一下,張浩若真去問的話,怕是還會被人覺著他有什麽其他心思。


  張景寧扯起了一道笑容,回道:“勉強還算順利,你有事便忙吧,這些個事情我和英國公能夠處理好。”


  張景寧與張浩雖為父子,也相互關心著,但父子二人之間卻像是隔著萬重山一般,極難親密起來。


  張懋多多少少也知曉一些張景寧和張浩父子之間的隔閡,並未任由他們父子二人那般生硬相處下去,適時拿出了核查出來的具體賬目,開口道:“這幾日已查出了各個衛所所缺兵員以及田產武器的具體數目,你也瞧瞧吧。”


  這些個問題張浩從一開始就參與過,對張懋拿出來的賬本也沒客氣,直接仔細翻看起來。


  半晌之後,張浩帶著幾分驚疑道:“田產數額遠比報與朝廷的要多的多,武器和兵丁去比報於朝廷的少的多,幸好在平倭的時候沒有全部依賴於這些衛所,若靠這些衛所平倭的話,整個大明怕是都得傷筋動骨了。”


  知曉在這些方麵存有問題,真正瞧到這一個個觸目驚心的數字又是一回事了。


  “英國公知曉軍中的一些律法,該如何奏報陛下,英國公做主便是。”


  既然已經查出了問題,那那些被牽連到的指揮使之流自是沒辦法平安過關了。


  對這些事情張浩的興趣並不大,他感興趣的乃是之後如何讓這些衛所強大起來。


  這個著實也是最重要的,隻有這些衛所強大了,那現在做的這些才變得有了意義。


  要不然的話,即便懲處了這一批,用不了多久便會興起新的一批,這一批也許比上一批的貪汙還要嚴重不知多少。


  “這個是自然。”張懋毫無推脫的便應承了下來,道:“定好之後,老夫再與你父子二人通上個氣,老夫今日和你來是想聽聽你對衛所之事接下來怎麽辦的一些看法,老夫從你給陛下上的折子中大致上瞧過幾眼,倒是覺著你那方法可行性頗高,你再仔細與老夫和你父親說說,若是沒問題與的話,可以試試,不管怎麽說是需要提高兵丁戰鬥力的。”


  張懋年紀大,卻還是很有眼光的。


  “好,某年紀輕,很多事情考量不周,若有所言不妥之處還望海涵。”


  畢竟張浩所言的那些東西,超越了當下幾百年,在一些事情之上不被人理解也是情有可原了。


  客套話說了之後,張浩也並未等著二人回應,便直接開口道:“某先說一下軍屯的那些田地,以兵養兵,本質上沒多大問題,唯一的問題便是這些土地不能歸各衛所自己管轄,某認為需要以五軍都督府統一管轄,土地多少,收成多少,皆需要統一匯報給五軍都督府,而為保證五軍都督府不會對這些衛所包庇,還需要五軍都督府中交叉監督,交叉查賬,比如說,寧波衛的屯田千戶所,他們耕種土地的所有收成要直接與五軍都督府交賬,調配給寧波衛的時候則需要兵部來負責,沒有兵部的命令,任何人不準從屯田衛調配糧食,而沒有五軍都督府的命令,任何人不準管理這些衛所如何屯田,每月按照定量往衛所送糧,其餘多出的糧食便需儲存於各屯田衛所中以備不時之需。”


  五軍都督府和兵部分管兵權,其實優勢還是很大的。


  既然說到這個問題了,張浩也沒做停歇緊接著又道:“另外,為鼓勵屯田千戶所的積極性還需把大明所有的屯田千戶所放在一塊進行比較,產糧多的千戶所要著重獎賞,如此可提高這些兵丁的積極性,不至於讓這些兵丁得過且過,隻知道混日子。”


  這個辦法本質上並不存有任何的問題。


  緊接著,張浩又道:“五軍都督府負責練兵這並沒什麽錯,兵部由文臣擔任負責調兵之事,這也是為了武將聯合出現兵戈之禍,但文臣怕武將出風頭,聯合起來極力打壓武將,這也導致了很多時候武將的力量發揮不出來,因而某覺著因削減兵部之權,除了發調兵指令後,不準摻和練兵的其他事情。”


  文人既不懂練兵之事,那在這類問題之上自然也就需要少說話了。


  “如此屯田倒也沒什麽不妥。”張懋附和道。


  “種出的糧食若多了,又無戰事,時間久了自然是要發黴的,因而每年在新糧下來,可對外售賣這些軍糧,在售賣之時要標明軍糧,若在非朝廷允許之時賣出軍糧,無論買賣之人皆要獲罪。”


  有的地方富庶,種出的糧食也多。


  總不能兵丁吃不了,便任由他們放在糧倉裏發黴了。


  “另外,軍中武器以及鍋碗瓢盆之物都要標明軍用,任何人不準隨意買賣,武器可做替換,在這些武器當中要做標號,合適替換,替換之後通途是什麽,這些都要記得清清楚楚,以便日後隨時能夠查賬。”


  隻要把這些東西皆都實實在在的掌握清楚,才能夠保證貪汙之風大幅減少。


  說完武器的事情,張浩緊接著又道:“至於兵丁,可讓那些家中無後獨子之人免除入營,如此便可減少逃戶之事的發生,有的人家戰死好幾口,隻剩下獨子一人卻依舊還得入營為兵,留下家中老母無人照料,如此情況之下,這兵丁即便入了營有如何能夠真心留下賣力,學不好本事,即便上了戰場,怕也是很難活著回來的,若想培養一支戰無不勝的精銳,還需要解決每個兵丁的後顧之憂,他們沒了後顧之憂才能夠用心去訓練。”


  說完這些,張浩喝了口茶,也給張懋和張景寧留下了一個思考的時間。


  見他們消化的差不多了,張浩這才緊接著又道:“這是其一,另外便是需要如屯田衛所那般想辦法去刺激他們的積極性,沒有戰爭的情況下,即便在平日的訓練也要給予他們一些獎賞,每年製定一個獎項,可獎勵那些賣力訓練之人,為避免本衛所中弄虛作假,也為了讓那些主官能夠盡心叮囑兵丁訓練,要讓各衛所的優秀兵丁相互之間對抗,也可劃區域相互切磋,凡是勝出的,不僅要獎勵兵丁還要獎勵主官,還有若實在沒戰爭培養這些兵丁的實戰能力,可以劃區域讓各衛所整體去切戳,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為了培養衛所的統籌調動能力,增加這些,不僅能夠讓兵丁努力練就自己的本事,也可以讓那些主官找些事情去做,不至於隻會往自己腰包裏劃拉銀子。”


  盛世之時的武將出現貪汙之風,也是因為戰鬥太少,沒有了奮鬥的追求。


  “這倒是不錯,能夠讓那些主官賣力去練兵了。”張懋讚成道。


  張浩需要說的還有很多,沒管張懋的讚歎,繼續又道:“這隻是兩種,還可以把兵丁取得的榮譽送至家鄉,如中狀元那般敲鑼打鼓的送去,錦衣還鄉這是不少人的夢想,有了這個,那些兵丁怕是累到吐血也要把這個榮譽拿回家的,而且如此也是讓人明白,軍戶並不可恥,他們若能建功立業,是可以有與讀書人一樣的待遇的,提高軍戶的身份,也可減少逃戶的發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