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唐之我真是紈絝皇子> 第二百三十章 和親

第二百三十章 和親

  這些小國,很害怕,很惶恐。


  他們試圖拉進和大唐的關係,避免等大唐恢複元氣之後報複他們。


  所以,今年的朝貢,禮物必須豐厚。


  以往的時候,他們雖然也向大唐朝貢。


  但是他們貢獻的禮品,都是他們的特產,雖然稀少稀罕,但是並不貴重。


  反倒是大唐給他們的回禮,要比他們的進貢豐盛的多。


  大國者下流,要講究一個大國風範。


  因此,每次向大唐朝貢,其實他們都是賺的。


  但是這一次,為了表示誠意,他們就要出血了,還要大出血才成。


  隻不過,光是這樣,還是覺得不保險啊。


  禮品再豐厚也不靠譜啊。


  因為人家大唐隻要打下他們的國家,到時候整個國家的財富都歸大唐。


  人家會在乎你進貢的禮品有多豐厚嗎?


  這些小國,在進行了一番商談和交流之後,最終決定,要不大家一起尊李世民為天可汗吧?


  草原上的各個部落,都尊稱他們的首領為可汗。


  現在他們就尊稱李世民為天可汗。


  整個天下你為主,整個天下都是你的。


  我們都這麽順從了,都尊你為天可汗了,你還好意思攻打我們嗎?


  但即便如此,他們仍然還是有些心虛。


  萬一李世民不受他們忽悠呢?


  萬一李世民非要滅掉他們國家不可呢?


  他們絞盡腦汁,挖空心思,最終又想到一個絕佳的辦法。


  自古以來,兩國維係和平關係,最常用的手段,其實還是和親。


  還是這一招好用啊。


  不如大家趁著朝貢的時候,一起向大唐求親吧。


  一起求取大唐公主。


  隻要迎娶了大唐公主,到時候大唐還好意思攻打他們嗎?


  還是這個辦法好啊!

  ……


  臨近年底,各國朝貢的隊伍,絡繹不絕,齊聚長安城。


  以前,這些小國懼怕大唐,也是每年都向大唐朝貢。


  長安城的百姓,早已經司空見慣。


  但是今年的朝貢隊伍,和往年不同。


  今年的朝貢隊伍,要比往年壯大了許多。


  倒不是數量多了。


  今年有三個國家被滅。


  朝貢的隊伍,反而少了三個。


  但是今年朝貢的貢品,要比往年,不知豐盛了多少倍。


  長安城的百姓自然知曉,這都是因為在今年的作戰中,大唐大獲全勝的緣故。


  把這些小國都打怕了,害怕大唐派兵直接滅了他們的國家。


  進貢的貢品,自然要比往年豐盛了許多。


  這樣的狀況,讓整座長安城的百姓,都為之驕傲和自豪了許多。


  很快,進攻的禮單,就進呈給李世民。


  看到禮單,李世民龍顏大悅,不由縱聲大笑。


  然後李世民命鴻臚寺好生招待各國的使者。


  第二日,李世民在朝堂之上,召見各國使者。


  蜀王李愔,被欽點上朝陪同。


  不就是召見各國使者嘛,幹嘛非要本王陪同啊!


  上早朝,還要早起,李愔是真不願意去。


  但是李世民已經下旨,李愔也不好不去。


  第二日一大早,李愔早早被來福叫起。


  李愔打著哈欠,從床上爬起來,洗漱之後,匆匆喝了碗湯,就坐著轎子進宮而去。


  進宮之後,還要在宮裏侯著。


  發了半天呆,然後各國使者團被帶到大殿之上。


  再然後,李世民閃亮登場。


  接下來,又是各種繁瑣的程序。


  李愔看的昏昏欲睡。


  今天早上起的太早,起懵了。


  李愔打著哈欠,悄悄找了根柱子,靠在柱子上眯了會兒。


  隱約間,李愔聽到。


  各國使者,齊尊李世民為天可汗。


  聽到這個,李愔不由微微一笑。


  大唐,可說是整個華夏曆史中,最猛的一個朝代了。


  周邊的小國,不是被滅亡,就是被打怕了。


  在原本的曆史軌跡中,各個小國,也共同尊李世民為天可汗。


  不過,現在這個時間,好像被提前了好幾年。


  這些家夥,倒是也不笨啊。


  而李世民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十分開心,就連笑聲都開朗了許多。


  滿朝文武,也都十分興奮。


  天可汗啊!


  曆朝曆代,這還是頭一份兒。


  這充分證明了大唐的強大。


  這份榮譽,可不單單是皇帝的啊。


  這也是對他們工作的肯定。


  這份榮譽,有皇帝的一份,也有他們的一份兒。


  這可是要被載入史冊的。


  而接下來,各國使者,又開始向大唐求親。


  紛紛請求大唐嫁公主給他們。


  在中原朝代之中,嫁公主是常規操作。


  曆朝曆代,都在做這種事情。


  用婚姻紐帶,來維係國家之間的和平。


  雖然這個紐帶很脆弱。


  友誼的小船,隨時都有可能翻船。


  但是這種方式,無疑是代價最小,效果最好的一個辦法了。


  各個國家,都沒覺得他們的求親有什麽問題。


  其實,所謂的嫁公主,不一定是真正的嫁公主。


  就像現在,這麽多國家的使者都在為他們的可汗求娶公主。


  大唐哪裏有那麽多公主外嫁?


  這時候,皇帝隻需要在李氏宗親裏麵,選幾個女子出來,封她們為公主就是了。


  曆史上大名鼎鼎的文成公主,也不是李世民的親閨女。


  她隻是李氏宗親,甚至就連是不是皇族都沒有明確記載。


  但是李世民封她為公主,她代表的,就是大唐公主。


  而滿朝文武,在聽到各國使者求娶公主之後,臉上的神色,都變得極為怪異。


  他們都不由向蜀王李愔看去。


  雖然他們都覺得公主和親是很正常的事情,都不覺的有什麽問題。


  但是蜀王李愔,則是極力反對的啊。


  他曾經說過:不和親,不納貢,君主死社稷,皇子守國門。


  當初鬆讚幹布向大唐提親,就遭到蜀王李愔的嚴詞拒絕。


  雙方甚至還在鬆州幹了一仗。


  而現在,吐蕃直接被蜀王給滅國。


  現在,這麽多小國都在求娶大唐公主,不知蜀王又會作何反應呢?


  李愔聽到這裏,也不困了,不由站起身來,皺起眉頭。


  這些家夥,居然還想迎娶我大唐公主?


  他們難道沒聽說過鬆讚幹布的事情嗎?

  額,好吧,這個時代交通閉塞,消息傳遞滯後。


  他們不知道這件事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是就憑他們,也想迎娶我大唐公主,怕是在想屁吃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