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唐之我真是紈絝皇子> 第二百二十九章 革新

第二百二十九章 革新

  大唐獲得了酣暢淋漓的大勝。


  諸多挑釁大唐的小國家,紛紛退兵認慫。


  這個時候,五姓七望等世家,也都陷入絕望之中。


  明明這是他們組織起的一次絕佳的進攻。


  縱然不能顛覆大唐,也會讓大唐千瘡百孔,陷入泥沼之中不能自拔。


  但是令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最終大唐竟然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


  接下來,他們的日子,怕是會更不好受了。


  這一次,他們是把李世民往死裏得罪了。


  隻要等到李世民緩過神來,一定不會放過他們的。


  李愔凱旋歸來之後,李世民和李愔密談了一次。


  最終,他們還是決定,暫時不動這些世家。


  五姓七望雖然可惡。


  這次諸多小國圍攻大唐,都是他們挑唆起來的。


  甚至在大唐內部,他們也製造了多起混亂。


  但是,這些世家十分謹慎,他們並沒有留下太多證據。


  最重要的一點是,多線作戰,將大唐的國庫都給打空了。


  目前,大唐經不起折騰了。


  等緩上幾年,國庫充盈之後,到時候再收拾世家不遲。


  接下來,李世民推出新的鹽政。


  將鹽收歸國有,以後鹽全部都歸官營,嚴禁私人販鹽。


  因為蜀王李愔,革新了曬鹽工藝。


  使得鹽池產量大大提升,品質也得到極大改善。


  官營鹽的售價為一文錢一斤,價格十分低廉,隻有以前鹽價的一半。


  而質量,則是不知比以前好了多少。


  最終收益的,還是大唐百姓。


  而因為大唐官鹽的價格如此低廉,也進一步壓縮了販賣私鹽的利潤。


  因為管控嚴格,利潤又低,一度杜絕了私鹽的存在。


  而將鹽業收歸國有之後,大唐每年的稅收,也大大提升。


  國稅收入,將會遠遠大於支出。


  隻需要三兩年時間,大唐國庫,就能夠再次充盈起來。


  目前,大唐所缺少的,就隻有糧食了。


  而就在此時,科研院推出了新的種糧,同時推出兩年三熟的耕種方法。


  推出了曲轅犁。


  在古代,黃河以北耕種的農作物,以小麥為主。


  而當時的小麥,是春小麥,一年隻能收割一次。


  而科研院推出新的品種和新的耕種方式。


  將小麥的播種時間,放在秋冬之際,也就是後世的冬小麥的播種方式。


  這樣,等來年五月就能收割。


  而收割之後,還可以耕種一季黍或者粟。


  其實,在麥收之後,種植地瓜、玉米、花生是最好的。


  隻可惜,這三種農作物,源產地在美洲。


  此時並沒有傳播到大唐來。


  這也是李愔下一步要引進的農作物。


  在這三種農作物還沒有引進來之前,也隻好用黍或者粟來替代了。


  科研院同時還推出了曲轅犁。


  曲轅犁在年初就研究出來了。


  經過不斷的實驗和改進,最終定稿,然後科研院大量生產。


  在整個大唐範圍內進行推廣。


  曲轅犁一經問世,就受到老百姓的廣泛歡迎。


  以前,他們用的都是直轅犁。


  耕地基本都需要駕兩頭牛。


  而現在退出的曲轅犁,十分輕便,一頭牛就可以輕鬆駕馭。


  甚至一個人都能拉的動。


  曲轅犁也更加靈活多變,耕地效率得到大大的提升。


  曲轅犁的推出,也讓科研院狠狠賺了一筆。


  但是冬小麥的耕種方式,雖然經過官方宣揚,可以讓以往的一年一熟,變成現在的兩年三熟。


  也就是兩年之中,就能比以前多收獲一季莊稼。


  但是所有北方的百姓,幾乎沒人對這種耕種方式感興趣。


  大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啊,祖祖輩輩都是這麽種地的啊。


  現在你說兩年三熟就能兩年三熟了?

  冬天播種小麥,冬天小麥苗豈不是要被凍死?

  這不是白白浪費糧食嗎?


  不過,在推廣的時候,李愔早就預料到了這種情況的發生。


  每一種新技術推廣的時候,在效果還沒有彰顯出來之前,必然會受到質疑。


  所以,李愔向李世民提議。


  在大唐北部,每一道,每一州每一縣,都推出千畝實驗田。


  這千畝實驗田,當地官府會和百姓立下契約。


  如果來年小麥絕產或者減產的話,官府會給予雙倍補償。


  這個提議,得到李世民的許可,迅速在整個大唐北方推廣。


  於是,大唐北方的每一道,沒一州每一縣,都開始開辟實驗田。


  因為有官府契約,有雙倍補償,因此無數百姓,都踴躍報名參加。


  很快,每一縣的千畝實驗田,便被開辟出來。


  耕完地之後,在霜降前後,用播種機播種小麥。


  額,這個播種機,並不是後世的機械播種機。


  而是人力播種機。


  這種播種機,上麵用木頭製作,一個扶手,中間有一個鬥,用來盛放種糧。


  下麵有三條腿,是用鐵皮做出來的,中間是空的。


  前麵三人拉播種機,後麵藝人搖鬥。


  鬥中的種糧,就會順著三條腿,播種到地裏。


  隻要定好鬥,一畝地大概播種十幾斤種糧。


  一天足以播種上百畝地。


  各地的實驗田進行播種的時候。


  各縣的許多百姓,都紛紛前來圍觀。


  他們發覺,這個播種機實在是太好用了。


  播種效率大大提升。


  等明年他們播種小麥的時候,就幾家合夥買上一個。


  隻用了幾天功夫,各州縣的實驗田,就全部播種完畢。


  當然了,想要看效果如何,就隻有等明年了。


  等到明年五月份,就知道小麥到底會不會減產了。


  ……


  而此時,當初參與圍攻大唐的各個小國,都在惴惴不安。


  他們對大唐群起而攻之。


  但是最終,吐穀渾還有吐蕃和沙陀被滅國。


  高句麗遭遇大敗,他們狼狽收兵。


  而大唐,也是元氣大傷,戰事因此作罷。


  但是,大唐是大國啊。


  人家隻需要用十年八年的時間來休養生息,就能恢複過來。


  甚至於,他們還用不這麽長時間。


  等大唐恢複過來之後,大唐會不會記仇?

  大唐會不會報複他們?

  到時候大唐要是來攻打他們怎麽辦?

  他們能抵擋的住嗎?

  大唐如此強大,他們怕是根本沒辦法抵擋的住吧?


  而一旦抵擋不住,他們麵臨的,就是被滅國的危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