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

  擊潰了阿敏貝勒的伏兵,王則之沒有貿然追擊。


  保險起見,他命軍士們簡單打掃了一下戰場,返回了建州衛。


  返回建州衛之後,王則之麵臨了一個新的問題。


  他手裏的兵馬分駐了一些出去,此次追擊受到埋伏又損失了上千火銃兵和戰馬。


  他能靈活調用的兵馬加起來已經不到兩萬五了。


  這些兵馬,合則強分則弱。


  如果集兵一處猛攻盛京,他的後方補給有很大的可能會被敵人斷掉。


  分兵的話,以他手裏這點兵馬很容易被敵人各個擊破,最後全軍覆沒。


  王則之看著遼東的地圖,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放棄北方要塞(現哈爾濱)、科爾沁駐牧的龍安站(現長春)、三萬衛(現開原縣)、塔山前衛、建州衛。


  至於盛京城邊上的沈陽中衛,他更是不打算去強攻了。


  命十年(公元1625年),努爾哈赤出於戰略考慮,定沈陽中衛為都城,並在沈陽的中心,修建了議政之所——大政殿和十王亭,在中軸線北側依照女真族建築模式建設一個的“居住之宮”,史稱罕王宮。


  聰元年(公元1627年),皇太極繼承汗位,續建了由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麟趾宮、關雎宮、衍慶宮、永福宮等組成的大內宮闕。


  現在的盛京城,城高池深,防守堅固。


  別他隻帶來了三萬兵馬,就是帶上三十萬兵馬,要把這座城打下來都要死傷過半。


  這也是為什麽,皇太極在收到有明軍突入後方的情報時,不急著回援的原因。


  因為在皇太極看來,憑明朝的這些烏合之眾根本不可能打下盛京城。


  放棄了這麽多城,王則之並不是胡亂決定的。


  他要集中兵力,奪下安樂州。


  這奪城的方法不能再靠內應了,內應用過一次就不靈了。


  強攻也不現實,別他手裏的兵馬人數不夠,就是人數足夠那也是要付出慘重的代價的。


  思來想去,王則之打算包圍安樂州,挖壕溝,駐壕牆,把安樂州困起來。


  幸好,攻奪建州衛抓了足夠多的俘虜,正好可以把他們用上。


  包圍了安樂州之後,王則之也不打算前攻,他打算把安樂州包圍起來圍點打援。


  圍點打援,這種戰術也是皇太極進攻明朝時所用的。


  皇太極缺少攻城經驗和重型火器,麵對堅城往往采取靠內應、勸降、引誘明軍出戰等辦法,努爾哈赤攻下開原、鐵嶺、廣寧,都是用的這些辦法,但在袁崇煥堅守的寧遠,老辦法失效後,絕對優勢的後金軍還是無法攻克寧遠。


  皇太極自己,也在寧遠和錦州沿用努爾哈赤的辦法,繼續強攻,結果是連吃兩次虧,損兵折將。


  進入中原,後金軍攻城能力的短板暴露地更加明顯,像京師這樣的巨城想要靠人命堆上去根本不現實。


  一路走來,皇太極對這個問題看得更加明白,他開始在戰術上謀求解決之道。


  皇太極發動己巳之變,一改之前強攻的辦法,凡遇城池他就采取挖壕溝,嚴密圍困的打法。


  明軍無法突圍,援兵又被早有準備的八旗軍連續殲滅,堅守城池糧草不足,無可奈何隻能出城野戰,但凡出城野戰的都會被皇太極的大軍吃掉,畢竟守城的兵馬沒有皇太極的兵馬多。


  這也是皇太極能夠一路直逼京師的一個原因。


  王則之把楊國和六子叫來,進行了一番密談。


  當晚,王則之犒賞全軍,將楊國繳獲的敵人牛羊殺了給軍士們開了開葷。


  崇禎二年,十月二十八日。


  六子率一萬精銳進入鐵嶺衛和安樂州的中間地段,他要切斷鐵嶺衛、盛京和安樂州的聯係。


  楊國率大軍從正麵壓向安樂州。


  王則之坐陣塔木魯衛,確保他們後勤不失。


  王則之之所以要急著打下安樂州,一是因為他已經奪下科爾沁和克什克騰部的駐牧地,隻要打下了安樂州,他的糧道就不用再從北麵繞道了。


  打下安樂州之後,他的糧道就能從克什克騰部的駐地,經科爾沁駐牧地,直達安樂州城池。


  有了這座城池為基礎,他就可以奪下安樂州南邊的鐵嶺衛。


  明朝時期,在銀州設鐵嶺衛,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徙鐵嶺衛於沈陽、開原間古銀州之地,境域南部屬遼東都指揮使司鐵嶺衛,西部屬遼河套扶餘衛,北部屬三萬衛。


  奪下鐵嶺衛,盛京城就暴露在了他的兵鋒之下,他隨時可以直逼盛京城下。


  不過,王則之並不打算這麽幹。


  他的計劃是先奪安樂州,再得鐵嶺衛,接著向西奪下廣寧後屯衛,再向西奪下義州衛。


  奪此四城之後,他就可以一路向西,最終和山海關的明軍匯合。


  等到了那個時候,他就不用冒著全軍覆沒的風險,繼續在後金的地盤上浪了。


  這個計劃聽起來不錯,真正實施起來就變的艱難起來。


  楊國到達安樂州後,他發現守城的敵人不過兩千餘人,如果這些人全都出來還不夠他一輪衝鋒的。


  不過,楊國也知道,哪怕隻有這兩千人守城,他這一萬人也別想把城攻下來。


  因為在他的人搭梯趟過護城河、爬上城牆的時候,就會死傷慘重。


  所以,他嚴格聽從了王則之的命令。


  他指揮軍士,把建州衛內抓來的那些俘虜驅趕到城下,環城開始挖四道壕溝,挖出來的泥土就地築起一道一丈多高的牆。


  時光流逝,轉眼間就到了十一月初三。


  這一,圍城的壕溝和高牆正式完工了,將整個安樂州圍得如鐵桶一般。


  守城的金兵萬萬沒料到明軍會出此狠招,他們從城上向下觀望,隻見這些壕溝彎曲難行,布滿防具和兵馬,他們如果想要突圍根本就不可能了。


  最要命的是他們城中糧草僅夠幾之用,圍了不幾城中就會斷糧。


  這個時候,楊國按照王則之的命令,命他麾下剛剛收編的後金漢兵出來喊話。


  這個漢兵披頭散發,看起來很是奇怪,不過在場的軍士沒有一人嘲笑他。


  “降者不死,頑抗者,殺無赦!”


  城中的敵人聽聞無不驚恐萬狀,守城的將領知道不能再等下去了。


  於是,他集結城內的兵士開始進行突圍。


  楊國看到城門大開,護城河上的吊橋落下,頓時眼前一亮。


  “大人真乃神人也,這種辦法也能想的出來。”


  楊國感慨了一句,抽出佩刀,指下令。


  “全軍預備!”


  圍在城外早就蠢蠢欲動的軍士們,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