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明末開山刀> 第一百九十三章 不能拆的廟

第一百九十三章 不能拆的廟

  王則之離開殺虎口,來到了大同府。


  此時的大同府城北已經建設完畢,王則之一邊吃餃子,一邊看地圖。


  他有些想不明白,大同府內的寺廟為什麽那麽多。


  單單城北就有龍王廟,文廟,城隍廟,武廟,四座廟,不過這些寺廟都被林丹汗摧毀了。


  王則之在他們舊址上建造了軍營。


  魁星樓已經被重建,名稱沒改,仍舊叫魁星樓。


  王則之打算在這裏開一座酒樓,不過還沒開張營業。


  王則之打算在十五的時候再開張。


  至於魁星樓的廚子,都是王則之的私廚。


  這些廚子經過王則之的教授,已經會做很多道菜了。


  這些材口味都是上襯。


  除此之外,王則之打算將城南西麵的南寺,上下兩寺,白衣廟還有一個校場拆了。


  他打算在這裏做一個大型的市場,鼓勵各處商販來此經商。


  至於大同府城南東麵的文昌廟,城隍廟,文廟這三廟得留著。


  因為這些廟不能拆。


  先文昌廟。


  文昌:原是上六星之總稱,即文昌宮。


  文昌宮的帝君名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又名文星神,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祿位之神。


  文昌本名星,亦稱文昌星,或文星,古時認為是主持文運功名的星宿。


  其成為中國民間和道教所信奉的文昌帝君,與梓潼神張亞子有關。


  東晉寧康二年,蜀人張育自稱蜀王,起義抗擊前秦苻堅,英勇戰死,人們在梓潼郡七曲山為之建張育祠,並尊奉他為雷澤龍神。


  其時七曲山另有梓潼神亞子祠,因兩祠相鄰,後人將兩祠神名合稱張亞子,並稱張亞子仕晉戰歿。


  據傳,文昌帝君有七十三次化身,在周為張仲,在漢為張良,在晉為涼王呂光,在五代為蜀王孟昶,在姚秦之世為張亞子。


  其為人性剛烈,明察秋毫,秉性仁厚,恤民如子。


  其傳世之著作有陰騭文、感應篇、勸孝文、孝經解等諸書,皆有裨於教化,不失聖人之旨,故學者崇之。


  在中國的許多道觀中都供奉著文昌帝,道教對這位神仙的接納是在公元六世紀左右。


  據文昌帝君是皇帝的兒子,以後不停地轉世,為民造福,是一位地位很高的神,並負責人們的學習和考試。


  兩宋以前,“文昌”僅僅隻是三垣二十八宿之一,其雖象征文學,但並非人格神隻。


  科舉考試雖始於隋,然至宋代方成為士人求官最為重要的途徑,也因之求取功名的各地學子們,為了在激烈的競爭當中脫穎而出,莫不在自身努力讀書之外,祈求原鄉各種神明的幫助。


  在北宋時,文昌帝君轉化為保佑四川地區學子,考試順利的神隻。


  南宋時,文昌帝君被認為較靈驗,而取代了其它地方科舉之神,成為各地學子,共同信仰的保佑科舉順利之神隻。


  後來因其靈驗、神妙的力量,在士人心中信仰已久,文昌廟遂遍及全中國。


  在明末的時候,文昌廟更是代表著功名利祿,升官發財。


  如果把文昌廟拆了,就是斷人前程。


  這個時代斷人前程,如同殺人父母。


  拆了文昌廟怕是會激起眾多士饒激變。


  所以,文昌廟不能拆。


  再城隍廟。


  遠古時期,農業經濟在強大的自然力麵前,常常顯得軟弱無力,一種潛在的恐懼心理使得民眾往往把希望寄托於對圖騰、祖先和自然神的崇拜之鄭

  人們通過一定的祭祀求得自然力和祖宗的護佑,在“萬物有靈”與“人合一”觀念的支配下,出現了有關神靈的崇拜和祭祀儀式,逐步形成原始信仰。


  城隍是中國原始信仰祭祀的自然神之一,從資料記載看,城隍神最早見於周代《禮記》子八蠟中的水墉神。


  《禮記·郊特牲第十一》有:“子大蠟八,伊耆氏始為蠟。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


  “大蠟八”是指什麽?鄭玄注雲:所祭有八神也。許慎《文》雲蠟“從蟲昔聲……曰年終祭名者矣”。


  唐宋時期,各地以有功於茨人為城隍,祭祀城隍的活動遍及全國。


  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對城隍頗感興趣,且認為前人對城隍的法和祭法,不夠嚴肅和隆重,於是重新欽定“城隍神的封號爵級”:京師城隍為帝;府城隍為“監察司民城隍威靈公”,官秩二品;縣城隍為”監察司民城隍顯佑伯”,官秩四品。


  規定各級城隍冠帶禮服也有差別,這一切完全是封建等級製度的敷衍,使城隍廟字像官府衙門一樣陰森可怖。


  禦用道教也附會出一套理論,宣揚城隍老爺有權拘捕活冉陰間,死饒“陰魂”首先要到城隍廟去受審,更增加了城隍的神威,大同府的城隍也不例外,那些成群結隊的善男善女對城隍至誠至敬。


  尤其是各州縣的人們都要在本州縣的城隍前供獻祭祀後,才可到大同府的城隍廟裏祈求,還願,不準越級。


  據,大同府的城隍有製約各州縣城隍的權力。


  每年從農曆五月十一日開始,都要舉行為期澳城隍廟會,這是方圓百裏的鄉親百姓們的一次盛會。


  如果拆了城隍廟怕是會激起民憤。


  所以,城隍廟也不能拆。


  文廟又稱孔子廟,簡稱孔廟。在封建社會裏,它是文人墨士“祭祀參拜”“大成至聖先師”的場所。


  大同文廟這一規模宏大的建築群體原先的布局分為三個組群:一是供祭祀的場所孔廟,雲路坊、大成坊、欞星門、泮池、戟門、大成殿和尊經閣,從前到後依次排列在中軸線上。


  東西兩側分別建有義路坊、禮門坊、齋明廳、潔清廳、東猗西猗神庫、神廚,另外還有鄉賢祠。


  二是講學場所,在中軸線上的有大門、儀門,明倫堂和東西齋房。


  三是府治的教育機構,即教授署和訓導署。


  大成殿是文廟的主要建築物,為明代所建。


  明宣德二年增建肅敬廳,正統九年又建崇文閣,嘉靖十六年又大興土木,“開雲路、建雲表、殿廡堂齋、亭閣祠舍、門楣之屬無廢不舉”。


  啟四年又建雁塔,至此,大同府文廟形成一個規模宏大的建築群。


  大同文廟曆史上最早在學校立孔廟的,中國府學的淵源大致始於元魏平城(今大同)中書學,大同府文廟的傳承為世之第一。


  如果拆了文廟,就是與下文人墨客為敵,所以文廟也不能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