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鐵馬山河> 第四百零六章

第四百零六章

  網 ,最快更新三國之鐵馬山河最新章節!


  一  燭火在營帳裏來回搖曳,微弱的光亮顯得有些昏暗。


  賈詡走到緩緩走到一張桌子旁邊,用手撫摸著擺放在上麵的一本書籍,神情中微微透露著一絲無奈。


  看到李儒的那一刻,賈詡已經明白自己不可能拒絕的了嚴紹。


  李儒的身份無需多說,董卓的首席謀士,為董卓所親信,大小事宜均與之參謀,堪稱智囊。董卓趁亂進京、說降呂布、廢立皇帝、遷都長安等舉動,均離不開李儒的參謀之功。漢少帝劉辯被廢後不滿,李儒奉董卓之命,親自帶人入宮,毒死劉辯。


  可以說董卓幹過的那些個壞事,背後都有李儒的身影,為天下人所惡絕對不是開玩笑的,而是一個事實的形容。


  呂布殺了董卓之後,王允就一直在搜索著董卓餘孽的行蹤,力求除惡務盡。甚至還列出了一個通緝令出來,作為董卓的首席謀士,李儒自然是名列前茅。要不是後來有人證實李儒已經死了,恐怕現在還在被追捕著。


  到了如今,其實李儒的名字已經漸漸為世人所忘記。畢竟這是個群雄並起的年代,幾乎每時每刻都有英雄在這亂世之中嶄露頭角。與之相比,李儒這些人已經入昨日黃花,除非是刻意提起,又或者是真的有深仇大恨的人,不然恐怕已經沒幾個人會記得起來了。


  但這是因為人們以為他已經死了,以為這個助紂為虐的幫凶死在了長安。若是被人發現嚴紹藏匿著這樣的一個人,頃刻之間,嚴紹就會成為天下的共敵。交出李儒已經是最好的結果,弄不好還有可能會被圍攻,甚至被當成是董卓餘孽中的一員也不是沒可能。


  這個時候,嚴紹怎麽可能放過賈詡?


  將他放過,讓他到天子或者是其他人的麵前揭露此事?無論怎麽想也是沒可能的,所以除了服從之外,賈詡已經沒有其他的路可以選擇。李儒出現在他麵前的那一刻起,賈詡已經沒有拒絕的可能,除非他對自己的性命一點也不看重,可惜那是不可能的,這個世上恐怕沒有幾個人比賈詡更重視自己的性命了。


  “若主公不棄,賈詡願為主公效力.……跟李儒當初的扭扭捏捏不同,賈詡坦然的道。


  李儒當初扭扭捏捏的,主要是心中有心結,所以一麵幫著嚴紹出謀劃策,一麵卻矯情的很,不過時間一長,也就認命了。


  賈詡則不同,隻要是能保住自己的小命,他還真沒什麽可在乎的。不就是認個主公嗎,在西涼軍的時候他也沒少幫李傕跟郭汜做事情,如今不過是換個人而已,而且跟那兩個相比,嚴紹的條件明顯要高出許多來,心裏到也沒什麽抵觸的。


  嚴紹這次會跑到洛陽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這個毒士,如今聽到自己想要聽到的話,自然是大喜過望,連忙攙扶住對方,將賈詡扶起。“有先生相助,何愁大業不成.……

  一旁的李儒也是笑吟吟的,隻是配合上臉上的那些‘傷疤’,顯得有些猙獰。從一開始他就很清楚,無論他的能力多強,無論他多麽為嚴紹所倚重,在青州軍的陣容之中都沒有他的位置。


  他最多隻能是在嚴紹的帳下做一個受到重用的謀士,至於其他的卻是想都不用想。因為他是李儒,是一個被全天下所厭惡的人,所以他隻能盡可能的將自己藏匿起來,讓自己不要吸引別人的注意。


  無論他在嚴紹的帳下究竟立下了多少功勞,這都是無法改變的。


  所以他才需要有一個盟友,一個在青州軍內部的盟友。


  李儒的身份在青州軍中是個秘密,一直都是個秘密,整個青州軍除了嚴紹之外,也就隻有當初將李儒帶回青州的那幾個人清楚,就連華佗都不知道一一一一一一華佗壓根就不認識李儒,過去也從未見過他,雖說一直不明白嚴紹為什麽會讓他做這種事情,但也沒有刻意的去打探。


  而李儒為了掩飾自己的身份,平日裏也不敢跟嚴紹帳下的其他人深交,至於成家立業什麽的更不用想。不說他現在這個模樣究竟有幾個世家女子看得上,即便是那些良家女子恐怕也沒幾個看得上的。更重要的是,這個世界上恐怕沒有幾個是比枕邊人更親密的了,若是李儒的身邊出現了枕邊人,誰也不敢保證李儒的身份是不是會暴露出去。


  再加上李儒還需要去隱瞞自己的身份,與青州軍內的其他一些文臣武將基本上都沒有太深的交流。這麽做的好處就是他不需要擔心自己的身份會被曝光,可是壞處也有,那就是萬一將來出了什麽事情,怕是連個願意幫他說句話的都沒有。


  所以,他需要盟友。


  並且這個盟友的要求還不低,一個就是在青州軍內必須要有足夠的身份跟地位,再一個就是一定要知道他的身份,當然,若是西涼人那就再好不過了。


  在這種交通不便的年代,再也沒有什麽是比同鄉更值得信賴的了……

  而賈詡,就是他所挑選的這麽一個對象。


  這也是為什麽在出征的時候,李儒特意跟嚴紹提到了賈詡的名字。


  首先兩者都是西涼人,這讓兩人在某些話題上能比較有共同語言,其次兩人也稱得上是熟識。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彼此都有把柄在對方的手裏。


  一一一一一一分割線一一一一一一

  得到了賈詡,讓嚴紹興奮難耐,幾乎差點就打算在敢先軍的大營裏麵設宴款待賈詡一番。


  好在李儒跟賈詡還算冷靜,回絕了嚴紹的這個提議。


  “紹願掃平戰亂,不知道先生可有什麽可以教我的?


  “如主公所言,當今天下大亂,漢室衰微。然而漢室傳承數百年,仍有一絲餘威,使得野心勃勃者不敢輕舉妄動。此時若有一人站出來,挾天子以令諸侯,便可以令諸侯互相征討,坐收漁翁之利。


  說到這裏,賈詡淡淡的看了嚴紹一眼。


  “本來這應該是最適合主公的,這次主公本來就有功於漢室,而且洛陽殘破,不適合居住,更非一朝天子安居之所,隻要主公邀請天子到青州去,天子必然應允,可惜的是,青州偏遠,臨淄雖是大城卻遠離關中,無論是天子還是群臣都未必願意去,而且,天子對主公怕是也有一絲戒備.……

  怎麽可能沒戒備心,已經被連續坑了兩次了,而且劉協也不敢保證自己會不會被坑第三次。所以會有戒備幾乎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尤其是嚴紹手握重兵,青州又那麽遠,真要是到了青州去,基本上就是任由嚴紹擺布了。


  所所臨淄雖說是天下有數的城市,嚴紹又表現的很是恭順,劉協也是絕對不可能去的一一一一講道理,最初的時候董卓表現的也很恭順啊,甚至還有人認為董卓是賢臣。


  董卓初時擢用群士,乃任吏部尚書漢陽周毖、侍中汝南伍瓊、尚書鄭公業、長史何顒等。以處士荀爽為司空。其染黨錮者陳紀、韓融之徒,皆為列卿。幽滯之士,多所顯拔。以尚書韓馥為冀州刺史,侍中劉岱為兗州刺史,陳留孔宙為豫州刺史,潁川張谘為南陽太守。卓所親愛,並不處顯職,但將校而已,他所選拔的這些人,基本都是名士和名門之後,在各方麵都有一定的過人之處,也都頗有人望,而他自己的部屬卻都隻被任命為低級職位。


  同時董卓率諸公上書,追理陳蕃、竇武及諸黨人,悉複其爵位,遣使吊祠,擢用其子孫,陳蕃、竇武乃天下名士,聲望極為崇高,在靈帝時為宦官所枉殺,當時天下士人百姓皆冤之,此等天下大冤而今在董卓手上一朝得雪;大儒蔡邕,先前因為得罪宦官“徙朔方,會赦得還。五原太守王智,……奏蔡邕謗訕朝廷;邕遂亡命江海,積十二年,董卓進京後,又馬上辟之,“(蔡邕)到,署祭酒,甚見敬重。舉高第,補侍禦史,又轉持書禦史,遷尚書。三日之間,周曆三台。遷巴郡太守,複留為侍中,“卓重邕才學,厚相遇待,每集宴,輒令邕鼓琴讚事,邕亦每存匡益,這個時候董卓儼然是一個賢臣模樣,不但能禮賢下士,還能納諫——“邕亦每存匡益。


  假如董卓就這麽一直下去,絕對可以留名青史。


  眼下嚴紹的名聲也很是不錯,無論是討伐黃巾,抗衡烏桓,又或者是後來聯軍討董的戰功,又或者是治理青州使得百姓安居樂業所帶來的名望,都讓他成為這個時代最傑出的英才之一。但是有董卓的例子擺在那,指望劉協羊入虎口是絕對不可能的。


  “挾天子以令諸侯嗎?先生所言未免有些危險啊.……話是這麽說,嚴紹的臉上卻是充滿了笑意。“難道不該是奉天子以征天下嗎?


  聽到這話,本來一直淡然的賈詡瞬間睜大了眼睛,而後看向了嚴紹。


  因為這句話,是當年郭李率軍攻破長安時,他曾經親口對二人所說的。


  沒等賈詡反應,嚴紹已經搖頭道。


  “可惜啊,就如先生所言,青州實在是太偏了,不然的話,到是可以考慮請天子到青州去,如此一來,有天子的詔令,再加上我手下的青州精銳,絕對可以還天下一個太平.……

  說著還歎息了幾聲,仿佛很是遺憾一般。


  賈詡笑了笑,沒有接過話茬,而是繼續道。


  “然而天下智謀之士極多,能想到這點的恐怕不少,若是有人諫言,搶先一步,如主公這樣的忠臣還好說,要是天子落入那些野心勃勃之輩的手中,問題就麻煩了,所以眼下最要緊的就是要讓天子擁有足夠的自保能力……

  隻要有了自保的能力,無論是誰想要對天子下手,都必須顧及一些,甚至最後能不能得手都是一件難說的事情。


  當然,這麽做也有一個隱患,就是萬一劉協掌握的兵馬多了,很難說他會不會像當年的光武皇帝一樣,掃平不臣,重新振興漢室。


  這也是許多人不得不顧慮的,畢竟漢室的餘威還在,天下間也有不少忠於漢室的諸侯。如張楊,馬騰等等,甚至這個時期的曹操跟袁紹也可以列入其中,再加上如劉表跟劉璋這樣的漢室宗親,手中有著相當強的勢力,要是沒有弄好,事情反而會變得比較麻煩。


  可惜,這點對嚴紹來說卻不算什麽,因為他很清楚,如今的漢室已經是積重難返。而且如馬騰或是張楊這樣的,要麽就是內部矛盾重重,有著韓遂這樣心懷叵測的競爭對手,要麽就是實力太弱。


  而曹操跟袁紹,現在或許對漢室還有一些忠誠,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尤其是自由了的劉協同他們之間的利益衝突,都會讓他們與漢室的衝突加深,曆史上的曹操就是如此。


  在比如說劉表跟劉璋這些,看上去實力強大,又是漢室宗親,可是他們的心裏恐怕未必沒有野心。畢竟如今的漢室變成了這樣,天子又不過是個少年而已,而他們手中卻握有重軍,本身又是漢室宗親,換言之也是有繼位的資格的。


  再加上其他的那些野心勃勃之輩,就算劉協再厲害,恐怕也是無力回天了。


  “我剛剛派人俘獲了兩萬餘西涼兵馬,我打算將其中一萬編練一番,交給天子使用,如此天子便有了足夠的兵馬來進行自保……

  賈詡沉吟了一下,搖了搖頭。“一萬太多了,不說有了這一萬兵馬之後,天子的想法會是如此,首先天子手中也很難有足夠多的糧食來養活這些兵馬,反觀主公的青州,物產豐富,這些兵馬到了青州能有更大的用處.……

  “那?


  “五千,對於天子來講,五千已經足夠了。而且有這五千兵馬在,難道天下間還有誰敢真的冒天下之大不韙,攻打天子所在的城池嗎?

  講道理,要是真的那麽幹的話,跟造反可就真的沒什麽區別了?


  “先生所言甚是……嚴紹想了想,點頭表示讚同。


  望著嚴紹跟李儒二人,賈詡卻是心中一歎。


  他知道,這已經是他可以為漢室做的最後一件事了,至於是否能把握住這個機會,就要看劉協自己本身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