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鐵馬山河> 第四百零五章

第四百零五章

  網 ,最快更新三國之鐵馬山河最新章節!


  一  見嚴紹並不相信自己的話,賈詡並沒有沮喪,反倒是目光微微有些發亮,似乎是看出了嚴紹此行另有目的的樣子。


  注意到這點,嚴紹暗自點頭,果然不愧是名傳於後世的毒士,隻是一眼便看出了情況。


  賈詡說的話,嚴紹自然是相信的。因為在這之前楊彪等人已經將天子從長安城中跑出來的過程告知了他,說實話,要不是有賈詡從中相助,劉協跟楊彪他們真未必能從長安城裏麵跑出來。


  而且這一路上,賈詡也是在不斷的放水,不然他們甚至未必能跑出這麽遠的距離來。


  可是嚴紹卻絕對不可能讓賈詡到劉協那邊去,那樣的話,也許劉協會因為賈詡之前的所作所為責罰他,也有可能褒獎他,但有一點還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嚴紹別指望將這個‘毒士’收入帳下了……

  嚴紹很清楚現如今自己帳下的問題,那就是文武不夠平衡。


  青州軍中猛將如雲,如趙雲、黃忠、甘寧、太史慈等都可以稱得上是超一流猛將,而管亥、周倉、臧霸、武安國等也都可以勉強稱得上一流或二流巔峰。可以說單是從武將的水平來講,嚴紹帳下人才濟濟,可以稱得上是超豪華版,青州四將如今也是名聲赫赫,就算是偏遠如西涼也有人聽聞過。


  甚至可以說,隻差一人,嚴紹便可以弄出一個如五虎上將又或者是五子良將一般的陣容了。而且說實在的,五虎上將的排行,曆史上質疑的到不是很多,可是五子良將.……

  張遼、徐晃、於禁、張郃、樂進.……

  前四個都有自己的戰功戰績,也算是可以承認,可是沒存在感的樂進難免給人一種強行湊數的感覺。到不是說樂進的能力不行,而是樂進英年早逝,還沒有立下什麽特別厲害的功績就已經沒了,實在是沒什麽存在感可言。


  而與超豪華的武將相提並論的,卻是嚴紹帳下質量不是很高的謀士隊伍.……

  曹操的帳下有荀攸、荀彧、郭嘉、戲誌才等名士,袁紹帳下更是有田豐、沮授、逢紀、審配、許攸跟郭圖等許多名士,而嚴紹的帳下呢?程昱到算得上是才智過人,可惜不是特別擅長軍略,董昭的話,也更擅長政事一些,唯有李儒,稱得上是毒士,可惜擅長的卻是使用各種毒計,除此之外,還有國淵等人,也都是善於政事,根本就連謀士都算不上。這樣的謀士隊伍實在是差了那麽一點.……

  所以,嚴紹才更不可能放過賈詡,畢竟這可是曆史上足以跟諸葛亮、司馬懿、荀彧等謀士抗衡的存在……

  想到這裏,嚴紹已經給了身邊幾個甲士一個眼神,收到眼神的幾個甲士,齊齊上前一步。


  望著嚴紹身邊的幾個虎賁之士,賈詡苦笑了一陣。


  “不知道大人想帶我到哪裏去.……

  心中已經很是明了,眼前的人絕對不是為了他當年在長安幹的那點事來的。不然現在把他的腦袋砍下來,再送到劉協那裏,得到的賞賜絕對會比將活著的他送過去要多的多。


  原因很簡單,劉協會落得那個下場,完全是賈詡害得,要說劉協不恨他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劉協能跑出來也一樣有他的功勞在,這點上劉協還要感激他才行,如此一來就使得劉協在對待他的時候很是糾結。


  因為單論前者的話,就算是將賈詡大卸八塊了,也絕對不算冤枉,可要是算上後者的話,該如何處置賈詡就會很為難了。


  反之,要是送到劉協麵前的是個死人,事情就簡單多了。完全可以風光大葬,反正劉協的氣已經出了,也沒什麽必要去跟一個私人較真。接下來在死人的身上做一些文章反而可以顯得他大度。


  “看來我是不能拒絕了……

  苦笑著,賈詡搖頭道。


  “先生當然可以拒絕,不過我恐怕會不那麽高興了……似乎是配合著嚴紹的話,那幾個甲士小腿粗細的手臂已經握在了刀柄上。


  如此明顯的表示,賈詡要是硬頂著,可就不是很符合他的性格了。


  苦笑了一陣之後,賈詡也隻能選擇聽從。


  望著賈詡的模樣,嚴紹笑了笑道。“先生放心,我這次實是帶你去見一個老相識,不會有什麽為難先生的地方的。


  “老相識?賈詡眉頭一皺。他久在西涼,幾乎從未踏入過關東半步,根本就不認識什麽人,如何能談的上老相識?

  可是看嚴紹的樣子,似乎是不打算透露,賈詡也隻能按奈住自己的好奇心,跟上了嚴紹的腳步。


  一行人很快就從營帳中走了出來,沿途都有敢先軍的軍士在巡邏,也有許多軍士則是在進行著訓練。望著敢先軍訓練時的樣子,賈詡也不由發出一陣讚歎。


  他也不是沒有見過所謂的強軍,當年李傕手下的飛熊軍就是這麽樣的一個兵馬。而李傕也正是仗著飛熊軍才能在西涼諸將之中占據優勢地位,可是就算是當年的飛熊軍恐怕也沒有如此的精銳吧?


  沒過一會,一行人來到了一個營帳前。


  那些甲士們在嚴紹的命令下留在了外麵,隻有嚴紹跟賈詡走了進去。嚴紹到是一點也不擔心,畢竟賈詡不過是一個文弱的文士,怎麽也不可能是自己的對手,何況外麵千軍萬馬呢……

  賈詡顯然也沒有反製嚴紹,挾持著他從營地跑出去的念頭,因為那幾乎就是自殺。


  好歹對方也是一軍的統帥,武藝不敢說能達到孫觀、管亥那種程度,勉勉強強也能摸到八十的邊,他的話,武力值能有四十就不錯了,真要動起手來,幾乎就是秒殺的結果。這種自取其辱的事情,賈詡可是絕對不會去做的。


  而且,他也很好奇營帳裏麵的那個老相識,究竟是誰……

  就像前麵說過的,他幾乎從未踏入過關東半步,在關東更是連個認識的人都沒有,老相識什麽的,真的是……

  而在走入帳篷之後,看向裏麵,賈詡也是微微皺眉……

  他到是看到裏麵的人了,可問題是裏麵的人幾乎跟他曾經見過的任何舊識都沒有吻合的地方。別看賈詡平日裏都蔫壞蔫壞的,平生出過不知道多少的鬼主意,坑過不知道多少人,可是他的記憶力卻是相當不錯的。基本上隻要是稍微有那麽一點接觸的人,他都能記的清清楚楚。


  可是眼前的這個人,無論是身高還是其他方麵,都與他認識的人完全不同,尤其是麵容,更是被一個鐵質的麵具給遮擋住了,而從沒有遮擋過的位置來看,也看的出來眼前的這個人究竟曾經經曆過什麽。


  “這個人究竟會是……賈詡微微皺眉。


  既然嚴紹說這個人是他的老相識,那麽他肯定認識這個人,可是他也確實沒有見過眼前這個人的樣子。


  就在賈詡正困惑的時候,李儒微微一笑,臉上被華佗整理過的麵容露出一絲猙獰來,聲音卻不如往日的嘶啞。“怎麽?做了高官之後,就連老朋友也不認得了嗎?

  “你是!聽到這個聲音,賈詡瞬間睜大了眼睛,目光中也露出一絲難以置信來。


  “哈哈哈哈,我就知道你絕對不會忘記老朋友的……李儒大笑起來,講道理,要不是臉上那些東西,笑的還真挺開朗的,不過如今就職剩下恐怖了,就連嚴紹這個始作俑者都有些不忍直視的感覺。


  “可是,你不是早就已經死了嗎?賈詡心中深深的困惑起來。


  他可是記得,董卓被殺的時候,李儒也一樣傳來了死訊,而且從各方麵來看,當時的呂布還有王允等人也不可能會放過他。


  “當年從洛陽離開以後,在下偶然遇到了李儒先生,並將其帶回了青州,至於王司徒他們為何會如此誤會,這個在下也不是很清楚。嚴紹笑吟吟的在旁邊道。


  能得到李儒,對嚴紹而言可是一大助力。


  不僅是李儒的那些計謀,就是在處理政務方麵也是一把好手,絕對不是程昱跟董昭可以比的。不過這個也難怪,董昭跟程昱的能力確實很強,不次於李儒,可是彼此之間站過的位置卻不一樣。李儒曾經在洛陽跟長安幫助董卓處理過全天下的政務,而程昱跟董昭的話,在這之前頂多也就管理過很小的一塊地方,彼此的起點不同,很多東西也就不能一樣了。


  當然,這隻是暫時的而已,以程昱跟董昭的能力,隻要給他們一個好的平台,便能發揮出常人無法想象的作用,現在所缺的隻是時間而已。


  “這麽說來李兄如今是在嚴青州帳下聽用了?


  李儒點了點頭。


  “正是如此.……

  一一一一一一分割線一一一一一一

  望著李儒跟嚴紹,賈詡終於有點感覺不妙了。


  李儒是誰?那可是當年董卓帳下的第一謀士,也是董卓當年最信任的人。這樣的人,可以說是受到全天下通緝的,嚴紹卻將之收入帳下為自己所用。賈詡到是不否認李儒的能力,雖說在董卓的事情上麵弄的比較差,可是這個跟董卓本身有關,李儒自身的責任到是不大。就好象袁紹帳下的那些謀士一樣,哪個不是飽學之士?哪個不是智謀過人?


  就是曆史評價非常差的審配,官渡之戰的時候也是惡心的曹操幾乎吃不下飯了。


  可以說單論謀士的陣容,袁紹實際是不差曹操的,隻是袁紹本人於曹操差的有點太遠,跟麾下的謀士到是沒什麽太大的關係。


  眼下也是如此……

  可問題是,李儒不管怎麽說也是董卓的女婿,當年對董卓餘黨排名的話,李儒絕對可以排在第二的位置。而就是這樣的人,卻被嚴紹收為己用,嚴紹可謂是膽大包天.……

  更重要的是,就是這麽一個人,如今卻被擺在了自己的麵前,賈詡可不相信單純是因為李儒想要見自己……

  當然,兩人到是沒有直接去談正事,而是先寒暄了一番,而後李儒才開口道。


  “儒與兄久未相見,如今一見,有一事相求。


  “李兄但說無妨.……賈詡心知正戲來了,也連忙擺正了姿態。


  “兄長的才華儒素來知道,如今天下大亂,諸侯皆有不臣之心,我主欲匡扶漢室,掃平不臣,正需要如兄一般的大賢鼎力相助,不知道兄長可願意到我主帳下?我主必定以國士待之……

  旁邊的嚴紹,也是上前拱了拱手。“先前嚴紹多有得罪,還望先生能夠見諒,就如李先生所言,自黃巾之亂開始,天災不絕,人禍不斷,百姓生靈塗炭,蒼生有倒懸之急,紹雖不才,卻欲以己之力,掃平戰亂,還請先生相助。


  態度非常誠懇,目光中也充滿了真誠。


  因為他的這番話,是認真的。


  從黃巾之亂開始,他便一直都是這個目的,掃平戰亂。


  也許這個時代的人早已習慣了眼前的一幕,可是作為後世來的人,他卻不忍看著如此多的百姓,死於天災人禍,對於當年的張角也多有一分理解跟認同。這般腐朽不堪的王朝?如何能不推翻?若不推翻,百姓又何來的太平?


  可惜的是,當年的黃巾起義非但沒有結束這一切,反而揭開了一個更加殘酷的時代。百姓的日子與起義之前相比非但沒有一點好轉,反而因為漢室本身的衰微,而變得更加混亂,百姓也是幾乎無法生存下去。


  對於嚴紹來說,一統天下,過一把癮固然重要,可是結束戰亂,讓百姓過上太平日子卻更重要。


  所以嚴紹才需要有人才幫著自己,所以他才會跑過來尋求賈詡的相助……

  因為他很清楚,單憑自己一個人是絕對辦不到這一點的……

  望著嚴紹的目光,賈詡相信眼前的這個年輕人剛剛所說的話是發自真心的,可是也敏銳的注意到他的說辭跟李儒的不同。李儒的說辭之中好歹還有一個狂夫漢室,而嚴紹的說辭之中,對漢室卻是隻字不提。


  若是換一個場景,賈詡是絕對不會願意幫嚴紹的,雖說他有點貪生怕死,對漢室還是有一點忠義之心的。


  可是在這青州軍的大營之內,他卻是不得不答應,也不能不答應.……

  嚴紹會讓他見到李儒,本身已經說明了此行不成功便成仁.……

  隻是成仁的是他而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