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清穿之風雨同治(03)
季言之率先坐在了龍椅上, 龍椅左右各加了一方小凳子, 前方珠簾垂下, 稍微起了點遮掩作用。
然而季言之覺得這根本沒什麼卵用, 堂上站著的文臣武將眼睛瞎不瞎先別提,總之他就不喜歡被人『左右夾擊』,不說一舉一動,稍微有點兒不符合他熊孩子身份的表情動作言語流露出來,都會引來兩宮太后的側目。
而且最最最關鍵的是,兩位他都要叫皇額娘, 如果只叫皇額娘, 不帶封號的話。你說誰會先回答。
季言之穿著龍靴的小短腿開始晃蕩起來。
兩宮太后不分先後的分別在龍椅左右兩端的凳子上落了座。
沒有閑話家常, 而是由慈安太后隔珠簾看著滿朝文武開口道:「眾卿有何要事奏稟。」
「回母后皇太后, 奴才有要事奏稟。」
兵部侍郎兼鑲黃旗漢軍都統葉赫那拉·瑞麟率先出列,開始說起了太平軍四處作亂的事情。
季言之沒有吭聲,一來他年齡小,現階段只適合聽少說話;二來沒什麼必要說的。反正清政府對於白蓮教、太平軍、紅花會什麼的,態度歷來都是以剿為主。
只不過在聽到有大臣提議『借師助剿』的時候,再也憋不住了。
「皇阿瑪給朕留下的大清兵強馬壯,何須外寇幫助。」
季言之鼓著腮幫子, 將堅持已見發揮到了極致。當然熊孩子的語氣還是熊熊的,反正那副舍老子其誰以外, 外人不可比的氣勢都讓提議的大臣以及其他文武大臣們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難道跟小皇帝講現在的八旗子弟已經糜爛, 不堪一擊, 再也不復當初『八旗不滿萬, 滿萬不可敵』的說法了嗎。
先不說他們說的,小皇帝聽不聽得懂的問題,就算能夠聽懂,他們也不好意思講,所以這一刻沉默是金是最妥當不過的。
季言之小嘴繼續巴拉巴拉:「……反正朕不同意,那些個紅毛金毛番子長得可丑啦!找他們做朋友的話,朕怕你們和朕一樣夜裡嚇得睡不著覺。朕身為體恤臣子的好皇帝,可不能讓朕的臣子們都遭遇這樣的痛苦。」
滿朝文武:「……」
兩宮太后:「……」
到底還是葉赫那拉·瑞麟反應得快,率先拜服於地,磕頭道:「…多謝萬歲爺體恤。」隨即文武大臣們也紛紛拜倒,沖著珠簾後頭的小皇帝磕頭,齊喊『多謝萬歲爺體恤。』
兩宮太后:「……」
「借師助剿」的決策,早在咸豐二年(1852年)的時候,就有人提出來。說是請洋人派「火輪船入江助剿」,而之所以沒有成功,則是因為兩江總督沿江閱兵而終止。不過次年,太平軍兵臨南京,上海道吳健彰奉巡撫楊文定之命,向上海美、英、法領事乞援,要求外國兵船開入長江,幫助清軍駐守南京。
由於當時的外國侵略者,尚沒有摸清楚太平兵的虛實,不願冒然表態,是以未曾答應。
第二次鴉片戰爭前,美國在英、法支持下,曾以「助順剿逆」為條件,向清政府提出修約要求,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后,各國侵略者再次向清廷明確表示願意助其鎮壓太平天國革命。
咸豐十年九月(1860年),《北京條約》剛一簽字,法使葛羅即向恭親王愛新覺羅·奕訢表示,法國所有船隻兵丁願悉聽調遣,幫助清廷「攻剿發逆」。俄使伊格納切夫也提出願為清軍「教鑄槍炮」,並派兵鎮壓太平軍。咸豐十一年(1861年),英、美兩國也先後提出願助清廷「壓平內亂」。對此,清政府中許多實力派大臣極表讚賞。奕訢、曾國藩、薛煥等也相繼向朝廷建議「借師助剿」。
表面上看起來『借師助剿』有利於清政府。但尼瑪仔細分析,特別是用季言之的智商來分析,這是弊大於利的事情。畢竟請神容易送神難,各國侵略者都對華夏這塊肥肉虎視眈眈,難得有機會帶兵進入華夏,不趁機當顆釘子釘下來才怪。
反正怎麼著,有季言之在,就算他現在年齡小,說話沒有兩宮太後來得有份量,他也不可能同意『借師助剿』這種損國力還不利己的事情。所以利用小孩子還熊的身份『胡攪蠻纏』破壞掉腦子有病者提議的『借師助剿』決策那是再恰好不過的事情了。
至於丟不丟臉的問題,嗯,他季大佬現在還是個寶寶呢,寶寶是沒有丟臉這個問題存在的。
慈安太后突然輕笑了起來:「既然皇帝這麼說了,爾等也謝過皇帝的體恤,那『借師助剿』之事不必再提。慈禧妹妹以為何?」
慈禧太后:「慈安姐姐說得及是。」
其實在慈禧太后看來,『借師助剿』的事情利大於弊,大清上國餘威猶在,藉助列強兵力使清兵更進一步熟悉洋槍洋炮、洋式練兵的作用、威力鞏固大清統治有何不可。
只是慈安率先開口,維護胡鬧的皇帝,作為要低慈安太后一等的聖母皇太后,即使嘔得心慌,也只得跟著一起維護小皇帝的臉面。畢竟那個胡鬧的熊孩子,是她生的啊!
——是她生的。
慈禧太后暗地裡磨了磨牙,明面上卻是笑靨如花。她頓了頓,接著道:「諸卿可還有要事奏稟?」
『借師助剿』算是以小皇帝、兩宮太后表態反對后,正式落下帷幕。隨後兵部尚書麟魁出列奏明從兵部尚書改任兩江總督協辦大學士的曾國藩上書其幕僚李鴻章練成淮軍。
這又是季言之很感興趣的一件事,所以季言之又插嘴了,而且是用異常歡愉的語調問李鴻章長得帥不帥,有沒有比他更具有男子氣概。哎,怎麼這麼一說,他真的很想見上李鴻章一面呢!
季言之是真的想見見李鴻章,畢竟李鴻章有大清最後的糊紙匠之稱,也是他要倚重的重臣之一,提前見見也是好的。
雖然他目前只有五歲半,年齡太小卻是一國之君,還有兩座垂簾聽政的大山,這是劣勢,而且還是只能隨著年齡增長才能夠逐漸消除的劣勢。
季言之深沉的嘆了一口氣,托腮用小奶音很深沉的道:「就算李鴻章長得再怎麼好看,朕才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崽崽,對吧!」
滿朝文武再一次的:「……」
慈安太后、慈禧太后不約而同的撫額,隨即注意到她們都做了相同的動作,身子不免同時一僵。
別看她們倆平時都是姐姐長妹妹短的,但實際上沒少爭鋒相對過。咸豐帝還在時爭寵愛,原主愛新覺羅·載淳出生后,又爭原主愛新覺羅·載淳的撫養權,爭愛新覺羅·載淳對誰更有舐犢之情。
而這一回,還算是她們來回的思維動作一起同步,雖然兩人都有點兒……
不過都是心機深沉之輩,慈禧太后的心思到底要比慈安太后要深沉得多,因此率先回過神,用無可奈何外加疼愛的眼神看著季言之,慈祥滿滿的道:「你啊,一團孩子氣,看來還是要多找一些學問好的學士為帝師。」
慈安太后:「慈禧妹妹說得及是。」
慈禧微微一笑,隨即話鋒一轉:「不過這事兒是私事家事,不好拿到朝黨上來說,朝堂之上當然還是得談國事。」
小皇帝季言之煞有其事在旁點頭:「對噠,咱們接著來談國事嘛。朕聽得心情可開心了。」
滿朝文武:「……」
兩宮太后:「……」
得,為了小皇帝聽得『心情開心』,早朝的時間不得不往後延遲了一個時辰左右。
好在小皇帝熊歸熊但心還是善良的。退朝之時,就吩咐御膳房的人給夠資格上早朝,以及殿外候著的官員每人送了一盒糕點,然後小短手背於後,十分淡定的接受了滿朝文武百官『多謝萬歲爺賞賜』的跪安,率先邁著小jiojio飛快的竄出金鑾殿。那樣子活像陪著他坐在一起的『左右護法』會吃人,晚了一步就會被吃掉似的。
慈安太后:「……慈禧妹妹,皇帝可真是和從前一樣開朗又活潑,想必是先帝爺去世的陰影終於過去,以後啊,慈禧妹妹你也不必再為了皇帝夜夜憂愁。」
慈禧太后眉心一跳,卻是回了慈安一抹似笑非笑,便率先起身,在群臣躬腰不敢直視的情況下,施施然的走出金鑾殿,坐著鳳攆浩浩蕩蕩的回了儲秀宮。
慈安太后隨後也回了長春宮。過了一周,兩位太后才分別從各自的宮殿搬去了慈寧宮比鄰而居。
畢竟季言之都說出了再不搬就讓咸豐帝夜半扒窗戶的話了,而她們又在登基大典后的設宴群臣上公開表態了,都是要面子的一國之母,不搬不行啊。
又后一周,季言之拜師翁同龢。
鑒於翁同龢這傢伙大事優柔寡斷,小事舉棋不定,接連坑了同治、光緒的尿性,季言之表示:「一個師傅不夠,朕要兩個,不不不,要三個。」
等邊三角形是最穩定的形態,單獨只拜翁同龢為帝師的話,只怕他會膨脹,像真正的歷史上一樣,打著為他好敬忠報國的名義像坑同治光緒的那樣坑他。所以帝師嘛,還是得多多益善才好。
而面對目前還是熊孩子一個的小皇帝,不管是嫡母慈安太后還是生母慈禧太后,目前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儘可能的滿足他提出的要求。
帝師拜一還是拜二拜三,其實都是小事。而且相較於慈禧太后不知出何目的對於翁同龢十分的滿意,身為養母兼嫡母的慈安太后反而對翁同龢很不滿意。
和著季言之對翁同龢的看法相同,慈安太后也覺得翁同龢這個人,沒有做決斷的魄力,經常習慣用書本上講道理的方法去做事。
而且相較於會紙上談兵的趙括,翁同龢這個人是做也有一番道理,不做也有一番道理。反正怎麼著,他都有道理。自以為哪邊都容易討好了,實際上哪邊都不討好。
既然季言之開了這個口,希望帝師多多益善,所以同樣不怎麼喜歡翁同龢的慈安太后也就順勢開口,和著慈禧太后商議起另外三名帝師的人選。和著季言之認為『等邊三角形穩固』不錯不同,慈安太后、慈禧太后兩位國母,則喜歡雙數。
季言之這個熊孩子不是說了帝師也要多多益善嗎,反正皇家又不是出不起『高額的授課費』,那就一次來四位帝師,輪流授課,看那熊孩子還有沒有整不完的歪理邪說。
季言之的確有滿肚子的『歪理邪說』,甚至怨氣想要發泄,但是鑒於公開發泄容易找抽,所以四位帝師輪流開始授課後,季言之開始了認真學習、天天向上的日常。
至於朝政,依然是兩宮太后共同垂簾聽政,季言之除了在『外交』上異常堅持不準提『借師助剿』的決策外,一旦採取的是養精蓄銳外加放任自流。沒辦法,還是那句老話,他年齡太小了。
被稱讚早慧的康熙老爺子六歲繼位,不也被孝庄文皇后垂簾聽政的好久年,直到十三歲大婚以後才親政的嗎。
而他要嗎效仿康熙老爺子十三歲大婚然後親政,要嗎像歷史那樣,等到死,一直口頭上說著要歸政於他的慈禧太后也沒有歸政的想法,還在他病榻前暴打他媳婦。
後面一種季言之肯定是不會選的,死也不會選,所以他目前能夠做的除了暗中發展勢力外,就只剩下等待長大了。
同治元年(1862年)正月,李鴻章練成淮軍。
同治元年(1862年)正月,太平軍遠征西北。
同治元年(1862)二月初四日,讓季言之差點嘔得想吐血的事情發生了。清政府與沙俄簽訂中俄《陸路通商章程》。該章程的簽訂,開了陸路通商減稅之惡例,使中國在稅收方面遭受嚴重損失,並為沙俄侵略者對我國西北、蒙古及東北地區進行政治、經濟和文化滲透創造了條件。
同年五月,太平軍與清湘軍交戰。這場戰役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最終以太平軍缺衣少食而在十月初五這天主動撤兵。
這是同治元年發生的事情,除了左宗棠成立「常捷軍」外,還有季言之終於長大了一歲重要。
至於同治二年——
算是有了一個好的兆頭,先是清軍收復原先淪陷於太平軍的蘇州,隨後江蘇巡撫李鴻章上奏,請求朝廷開設廣方言館。
共同垂簾聽政的兩宮太后經過和軍機大臣們幾方討論,終於在季言之翻白眼,以王之蔑視誹謗道:「唧唧歪歪個沒法,果然應了娘們就是啰嗦這句話。」
夠資格參加小朝會的軍機大臣們:「……」
慈安太后:「……」
慈禧太后額頭上當即就冒出了青筋,這破孩子,又是從哪兒學的。這地道的老東北口音,可讓慈禧太后體驗了一把『兒子太熊,好想當眾抽他,但是不能』的憋屈感。
「皇帝!」
慈禧太后揉了揉太陽穴,精神又開始不濟,想來虛弱藥丸已經發生了作用。
因著慈禧太后好東西不斷,後來季言之又想著需要靠慈禧太后壓制慈安太后,讓他有充足的時間成長,所以季言之後續就沒有繼續喂慈禧太后虛弱藥丸,反而餵了五分之一具有解毒效果的藥丸,讓慈禧現在還能夠參與處理政務,就是不能被氣,一氣就腦子發昏。
但這可能嗎?
別的不說,就說季言之這個熊坑熊坑的壞孩子,一天不按頓頭氣她都是好的了。
好比如現在,慈禧太后感覺惱火瞬間將自己緊緊包圍后,先是精神不濟,然後就是一陣眩暈。
這才不算,季言之還抓住了機會,很關懷的道:「兩位皇額娘可是累了?要是累了今天的小朝會就開到這兒吧。對了麟魁,剛才說到哪兒去了。」
麟魁躬腰,顯得很恭謹的道:「說到到底允不允李(江蘇)巡撫所奏的請開設廣方言館。」
季言之端正了坐姿。雖然身高年齡只能坐在龍椅上的他小短腿在半空中晃噠,不能腳踏實地,但講真季言之這麼做了以後,氣氛嚴肅了不少。嗯,至少季言之是這麼認為的。
季言之嚴肅的問:「什麼是廣方言館?」
麟魁:「教授英、法等國語言文字的學館,簡稱方言館。」而加個『廣』字自然泛指上海、廣州等地。
季言之:「不錯,果然長得不錯的人都很聰明。朕是這樣,李鴻章也是如此。」
工部尚書文祥瞄了一眼神色越加疲憊的慈禧太后,和一直含笑以對好像季言之說什麼都不反對的慈安太后,心中搖搖頭后口中卻是道:「萬歲爺說得極是。那建立廣方言館之事當允還是不允?」
「自然是當允的。」
季言之笑得格外的甜蜜蜜,並且含糖量十足的道:「兩位皇額娘,你們說是不是啊!」
「是是是,皇帝越來越具有帝王的威嚴了。看來那四位帝師教導得好。」
慈安太后溫柔的笑了笑,眼角的皺紋幾乎清晰可見。
都說面有心生,這樣的慈安太后遠遠比慈禧太后多了一份母性。有時候就連季言之這沒良心、極度自我到了極點,自私自利慣了的傢伙都會誤以為慈安太后才是他的親生額娘,就更別提愛新覺羅載淳了。
所以也不怪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都有記載說,清同治帝和慈安太后的母子感情更好,而和慈禧太后只是面子上的母子情分。
原因很簡單,大多在於慈禧太過強勢並且權力**心太重。同治帝太過軟弱,明明痛恨被親生額娘當做傀儡,卻無力反抗以至於憋屈得……
想到歷史上同治帝的下場,季言之下意識就想撇嘴,不過他穩住了,繼續用含糖量十足的語調:「既然慈安皇額娘說朕越來越具有帝王威嚴,那麼朕宣布建立廣方言館的事情,朕允了,並不分滿漢招收十四歲以下文童入館,學習外國語文和自然科學知識。」
禮部侍郎領軍機處行走索綽絡.寶鋆拱手道:「請問萬歲爺,先開設學習哪幾國語言?」
季言之:「慈禧皇額娘認為該怎麼辦?」
慈禧太后已經昏昏欲睡,季言之這一聲只是讓她勉強精神回籠,卻並不能支撐多久,無奈慈禧太后只能夠留下一句『當斷則斷,皇帝謹聽母后皇太后之言』,就進了後殿暖閣歇下。
季言之撇頭又看向慈安太后。
慈安太后笑了笑:「皇帝以為何?」
季言之眨眨眼睛,繼續晃蕩著兩隻小腿兒:「嗯,容朕仔細想想。」
慈安太后笑得更加慈祥:「那皇帝慢慢想。」
季言之真的『認真』想了一會兒,然後才慢吞吞的開口說:「先開設英語、法語、俄語,其他的例如西班牙、葡萄牙、日等國語言榮后再說。對了,皇額娘,朕只有會滿蒙漢三族語言的師傅,朕突然也想學海外蠻夷的語言。朕聽……
咦,忘了是誰,反正朕聽過這麼句話,『不管是朋友還是敵人,要從一切上了解』,朕覺得這句話說得真好,朕以後就要按照這句話來學習。慈安皇額娘覺得怎麼樣?」
「皇帝自是聰慧,學什麼都好。」
慈安太后讚賞了季言之一句,然後道:「在廣開設方言館之事就由禮部、工部共同協助李巡撫(李鴻章)襄辦。記得辦妥之後,招精通外國語言者進宮教導萬歲爺。」
禮部侍郎領軍機處行走寶鋆道:「太後娘娘,京都去年就有開辦的京同文館,裡面甚至有洋人做任課老師。如若萬歲爺是在想學外國語言,還不如就近選擇京同文館出眾者,入宮教導萬歲爺。」
季言之微微眯了眯眼睛,繼而笑得格外的燦爛。
「慈安皇額娘,佩蘅(寶鋆字)說得沒錯,就在京同文館挑選一名師者入宮教授朕外國語言吧。」
慈安太后微微一愣,顯然是意識到了季言之玩了一把文字遊戲,不過鑒於季言之小,慈安只把這當做巧合,依然面帶微笑,好不慈愛的道:「皇帝乃一國之君,自然當依皇帝所言。這事啊,恩崇,你去督辦。務必給皇帝辦得漂漂亮亮。」
恩崇叩首:「奴才謹聽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