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地大物博
博物館是一個國家文明進程的重要標誌,也是曆史與文化的留存之地。
我去過的博物館很少,可是在我心中博物館第分量卻極重。英文中的博物館一詞Museum源自於希臘語中的繆斯廟,即繆斯的居所。
在希臘神話中,繆斯一般指希臘神話中負責掌管天文、曆史、舞蹈等人文活動的九位女神。
而繆斯廟用於存放從各地搜集、掠奪而來的寶物與紀念品。
德爾斐是古希臘城邦的聖地,人們相信神靈的存在,建造神廟用來供奉神像。阿波羅神廟坐落於帕納索斯山上,山坡下另有一座祭祀雅典娜的神廟。到神廟參拜的人從狹窄的“神路”走向聖地,道路兩側建有各式“寶庫”。
約在公元前五世紀,德爾斐神廟中有一座最為著名的雅典人寶庫,它位於“神路”的最後一個拐彎處,被視為早期博物館的開端。
柱廊中陳列著獻給神明的貢品和珍寶,存放著戰爭中獲得的戰利品,並裝飾有希臘人戰鬥的場景。信徒們前往神廟參拜時,通過奉上錢財、珍寶或藝術品的方式,可以被允許參觀“寶庫”中的收藏。
公元前三四世紀,亞曆山大的部下托勒密在亞曆山大城中建立了亞曆山大博物館,它由建築群和花園組成,存放有各類珍寶,這便是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館。亞曆山大城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之一,我們熟知的阿基米德、歐幾裏德等人都曾在亞曆山大博物館中的學院學習、研究。
亞曆山大博物館是東西方文化交融的產物,它的存在,為後世帶來了深遠影響。
因為博物館不是東方起源地產物,所以要想了解必須從古老的西方世界開始。
古羅馬時代,統治者在宮殿中收藏有各類奇珍異寶以及炫耀軍功的戰利品。歐洲中世紀的教堂、修道院多收藏宗教文物,並開辟有專門的展室用於陳列保管各類聖物、法器、珍寶,教會以此炫耀自己的財富,從而擴大教會的影響。
歐洲爆發的資產階級革命敲開了博物館的大門,文藝複興、啟蒙運動等思想解放運動為現代博物館的產生提供了一定條件。
法國大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統治,資產階級政府將盧浮宮改造為中央藝術博物館對公眾開放。
歐洲各國紛紛效仿建立國家博物館,私人博物館也相繼開放,博物館近代化的進程開始了,而此時的博物館充當著神聖藝術殿堂的地位。
而世界上第一座具有現代意義的博物館是牛津大學的阿什莫林藝術和考古博物館,1683年向公眾開放,早期的藏品是阿什莫爾公爵1659年捐贈,阿什莫林博物館主要以牛津大學的教學為展示重點,收藏有大量自然標本及古董珍玩,設有圖書館、教室和化學實驗室以便牛津大學的師生能夠在此學習知識,同時定期向大眾開放。
阿什莫林博物館之後,另一座具有開創意義的英國博物館非大英博物館莫屬。它的成立與其他博物館不同,是國會發行彩票用於購買禦醫漢斯·斯隆的收藏,“由國會所購置的收藏,既不屬於國王、也不屬於國家,而是屬於所有在這塊土地上的每個人。”它不是國王、貴族的私有財產,也不屬於教會,而屬於全體國民。
大英博物館館址選在蒙塔古大樓,1759年開放之初嚴格限製觀眾的人數和身份,後來才逐漸麵向公眾開放。1823年,建築師羅伯特·斯默克設計了四翼大樓,也就是如今大英博物館的主體建築。
它的正門采用希臘複興式的建築風格,圓柱設計效仿古希臘神廟,極具希臘特色的正門山形牆上也刻畫著繆斯女神們的身影,可見古希臘文化對大英博物館建築設計理念的影響深遠。
我去過的博物館很少,但是遼寧省博物館是我去過的第一個也是印象最深最有意義的博物館。
遼寧地處祖國的東北,自古以來就是中原接連東北亞大陸的重要橋梁和紐帶。既是古文明的發祥地,也是多民族多文化的交匯地帶。距今五千年前這裏率先出現古國,在四千至三千年間形成諸多方國,為秦漢帝國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此後遼寧大地上出現的鮮卑、契丹、滿族在立國後也先後入主中原,在中華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和發展中做出了重要貢獻。
我去的時候是因為新建地址的遼博的一次大展,古代遼寧。
“古代遼寧”以遼寧地區古代曆史為主要展示重點,點麵結合,重點突出。史前時期重點展示早中晚期典型的古人類遺跡,金牛山遺址、廟後山遺址、鴿子洞遺址和小孤山遺址,新石器時代主要展示阜新查海遺址、沈陽新樂遺址、丹東後窪遺址、朝陽紅山文化女神廟、積石塚遺址,涵蓋遼寧各個地區。
四至六單元展示夏家店下層文化、高台山文化、馬城子文化、雙坨子文化、青銅文化等。秦漢魏晉隋唐部分以薑女石遺址、慕容鮮卑、三燕文化、高句麗文化等由點及麵。
“古代遼寧”展共分為五個展廳,總麵積6400餘平方米。在展覽設計上,《古代遼寧》展在二十餘個點位,采用了包括全息幻影立體成像、半景畫虛實結合、數字化三維建模複原場景、觸摸屏導覽、多媒體音視頻、牆麵投影等多媒體技術,來增強展示效果。
給我震撼的從“洞穴歲月”開始,古代曆史環境展示區中,利用幻影成像技術生動形象地再現了史前時期遼寧地區遠古人類的生活場景,使觀眾在視覺感受上充分體驗到立體空間的效果。再如,利用半景畫虛實技術,通過牆體半景畫、金代“天盛號”石拱橋比例橋體、仿真水麵設計與數字化水紋及魚的影像結合,給人時空穿梭的感受,生動地展示出金代的小橋流水場景。
還有,依據史料和考古發掘資料的描述,利用數字化三維建模技術,通過三維建模和動畫技術結合,給觀眾呈現出紅山文化積石塚的建造過程,展現中華民族先民的智慧和汗水結晶。觸摸屏導覽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傳遞展示內容,方便觀眾更為直觀簡便地瀏覽和學習。多媒體視音頻技術作為最基本的也是應用最廣泛的技術,針對一些重點文物或場景講述故事,加深觀眾對展覽內容的理解。
此外,在特定的區域使用聚音罩這種無幹擾的設備,營造了寧靜溫馨的展覽環境。
新聞發布會上,包括遼寧省博物館在內的28家省內參展單位代表共同翻轉曆史名片,開啟“古代遼寧”之旅。
古鄉古色係列教育項目還囊括了一係列依托館藏展覽的教育課程:推出了結合館藏並緊扣時代熱點研發的全新課程《也說“絲綢之路”》、《烹飪王國裏的千年炊具》,解讀古代遼寧與絲綢之路間千絲萬縷的聯係;傳統課程《我在遼代的衣食住行》、《考古小筆記》、《我和泥巴做遊戲》等也同步推出。十·一國慶節期間,遼博還將推出“霓裳弄月添藝彩”兒童專場演出。
遼博市府館基本陳列”遼河文明”曾經是展示遼寧曆史文化的重點品牌,遼博渾南館的基本陳列“古代遼寧”是“遼河文明”的升級版,在許多方麵均有提升和完善。相比較而言,“古代遼寧”更加嫻靜和優雅,她像一位老者,更像一位智者,在向人們輕聲慢語,娓娓道來“遼寧過去那些事情”。
“古代遼寧”的每一件文物都是曆史的鮮明印記,那些石器、陶器、玉器、瓷器、青銅器、金銀器、玻璃器乃至繪畫、雕塑、遺址、墓葬等等都在為你講述這片土地的過去。作為基本陳列的“古代遼寧”將一直陪伴大家,古代遼寧之旅等待你的開啟!
金牛山人化石是金牛山遺址最重要的發現。1984年9月考古工作者發現了頭骨、脊椎骨、尺骨、髖骨、腕骨、臏骨、手足骨等55塊,經鑒定為一完整女性個體,年齡在20—22歲之間,被命名為“金牛山人”。金牛山人不僅有較完整的頭骨,而且有很難保存的顏麵骨,可以複原出金牛山人的真實麵貌。腦容量的測定表明,金牛山人大腦比同時代的北京人進步。金牛山人距今28萬年,正處在直立人向早期智人過渡階段,填補和連接了人類進化係列上的重要缺環,對研究人類的進化,具有重大學術價值。
1984年被列為中國考古重大發現之首,同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十大科技成果之一”。
玉豬龍是紅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已發現10餘件,時代距今5500—5000年,這件是已知紅山文化玉豬龍中形體較大,形製最規整的一件。白色蛇紋葉岩,肥首大耳,圓睛、吻部前突,口微張,獠牙外露,體蜷曲如環,扁圓厚重,背部有一穿孔。龍的形象源於豬首蛇身,是紅山先民創造的一種抽象化的神靈,並產生了對龍的崇拜。為什麽是豬首呢?
這與當時的經濟形態有關,紅山人生活的時期,農業比較發達,養豬是他們的主要肉食來源,致使人們對豬十分崇拜,並祈求養豬業繁盛。龍的形象為什麽源於蛇的身子呢?
這應源於紅山人對蛇的崇拜,因為蛇的活動是與季節循環相符合的,當春天到來時,冬眠中的蛇複蘇,秋天來臨時它隱身而居,古人以蛇象征繁殖。玉豬龍明確出土於墓葬中,而且成對佩戴在墓主人胸前,是社會地位、等級、權力的象征,是按照一定規格製成的原始“禮器”。
龍被認為是華夏民族的圖騰、文明統一的象征、中華傳統文化連綿不斷的標誌。
這件銅罍裝飾精美華麗、莊重典雅。且與四川彭縣所出土的同一器類酷似,生動地說明商周時期青銅文化已覆蓋中華大地的廣闊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