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踏鄉記之歎流水兮> 第231章 新茶細細黃金色

第231章 新茶細細黃金色

  【一】《年少不知叔叔好》打油詩

  出了衙門沒走多遠,趙孟頫便碰上了好幾個月沒見的蘇雅郡主。


  蘇雅聽說要去鄉下,便嚷嚷著非要同去。趙孟頫就讓她的侍衛青海坐到車廂裏,由他來駕駛馬車。


  蘇雅撩開車簾,伸出頭來問道:“你會駕車麽~”邊說邊湊磨到副駕駛的位置坐了下來。


  趙孟頫問她:“你出來幹嘛?”


  “幫你看著點兒路呀,怎麽啦!”


  “你幫我看的什麽路?我往哪兒走,你知道嗎?”


  蘇雅白了孟頫一眼,說道:“就因為不知你往哪兒走,才怕你把車趕進溝裏去。坐這裏,我跳車逃命也方便呀!”


  “我讓你逃…都來不及……”趙孟頫一揮馬鞭,隨著“駕”的一聲喊,馬兒便奔跑了起來。


  經過了一個絲綢店,看見大牌匾上寫著的四個大字,蘇雅不由地讀了出來:“杭-州-絲-綢-”


  “嗬,”趙孟頫逗她道,“還認識漢字呀!”


  “怎不認得?”蘇雅傲嬌地說,“我還會作詩呢!”


  “哦?一個蒙古女子能識幾個漢字已算不易了,你還會寫詩?可真不簡單!”趙孟頫驚奇地問,“那麽郡主是喜歡作七言絕句呢,還是五言律詩?”


  “什麽七眼五眼的?”


  “噢,”趙孟頫笑道,“我是說,你作的詩是幾個字一句的?”


  “是不是,字數越多越好呀?”


  “詩的優劣與字的多少無關。”


  “哦,那我給你來首七個字的,你先嚐嚐。”


  “好啊!”


  蘇雅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經的誦道:“‘年少-不知-叔叔好’,七個字吧?”


  趙孟頫無奈道:“七個字是七個字,隻是感覺不像是詩。”


  “怎麽不像?”


  “沒有韻律呀,你這完全是大白話麽!”


  “心急了不是,你往下聽呀!”蘇雅剜了一眼孟頫,然後繼續吟她的詩,“‘錯把-潘郎[小鮮肉]當成寶……押韻了吧!”


  趙孟頫道:“光押韻管什麽用,沒有意境呀!”


  誰知蘇雅拉住趙孟頫的右臂,嬉皮笑臉地吟出了最後兩句:“趁我現在還沒老,叔叔領走好不好?”


  “去!”趙孟頫道,“什麽亂七八糟的!”


  遭到拒絕的蘇雅很是尷尬,她連忙指著另一塊牌匾問:“紹興女兒紅,是幹什麽的?青樓麽?”


  “不是青樓,是賣酒的鋪子。”


  “光賣酒?”


  “那你還想讓它賣什麽?”


  “怎麽裏麵那麽多女子呀!”


  “女子當壚【1】麽!”趙孟頫問,“沒聽過‘文君當壚’的故事麽?”


  蘇雅搖了搖頭。


  趙孟頫說:“西漢有個以冶鐵致富的大富豪叫卓王孫,他有個女兒叫卓文君,是古代四大才女之一。”


  “四大才女?都有誰呀!”


  “有西漢的卓文君,東漢的蔡文姬,唐朝的上官婉兒和宋代的李清照。”


  “既然都是才女之首了,幹嘛還去賣酒?”


  “不是讓愛情衝昏頭了麽!”


  一聽“愛情”,蘇雅又來了精神:“怎麽衝的?快給講講。”


  趙孟頫說:“卓文君是臨邛[成都邛崍市]人,那時她剛守寡不久。‘賦聖’司馬相如得知這個情況,又知她很喜歡音樂,便和自己的好友臨邛縣令王吉設了一局。”


  “怎麽設的?”


  “有一天,卓家請客。當王吉到了卓家後,客人已經上百人了。到了中午,去請司馬相如,相如卻推辭有病,不肯前來。王吉見相如沒來,未敢進食,還親自前去迎接。相如不得已,勉強來到卓家,滿座的賓朋無不驚羨他的風采。


  酒興正濃時,王吉走上前去,把琴放到相如麵前,說:‘我聽說長卿特別喜歡彈琴,希望聆聽一曲,以助歡樂。’相如辭謝一番,便彈奏了《鳳求凰》等一兩支曲子,用琴聲暗自誘發卓文君的愛慕之情。卓文君從門縫裏偷偷看他,心中高興,特別喜歡他,又怕配不上。


  宴會完畢,相如就派人以重金賞賜文君的侍者,以此向她轉達傾慕之情。於是,卓文君乘夜逃出家門,與相如私奔。等趕回成都司馬相如的家一看,真可謂空無一物,家徒四壁。


  卓王孫得知女兒私奔之事,大怒道:‘女兒極不成材,我不忍心傷害她,但也不分給她一文錢。’有的人勸說卓王孫,但他始終不肯聽。


  過了些日子,文君對相如說:‘長卿,隻要你同我一起去臨邛,向兄弟們借貸也完全可以維持生活的,何至於讓自己困苦到這個樣子?’


  於是,相如就同文君來到了臨邛,把自己的車馬全部賣掉,買下一家酒店,做起了賣酒生意。並且讓文君站在壚前賣酒,而自己穿起犢鼻褲,與雇工們一起操作忙活,在鬧市中洗滌酒器。


  美女賣酒,真可謂是天下奇聞!所以夫妻倆的生意異常興隆,很快便走出了困境。人們紛紛效仿,都讓自家女子也去當壚賣酒。


  朝廷一看,‘女子當壚’還真是一個繁榮的產業,在天漢三年[公元前98年],便開始榷酤[指專賣製度],壟斷了酒的產銷,後曆代沿之。現在,《元典章.戶部八.私造酒曲依匿稅科斷》做了新的規定:‘榷沽之法既已廢,酒醋課程散入民間。’也就是取消了酒的政府專賣。”


  【二】《陳渭叟贈新茶》吾丘衍.詩


  新茶細細黃金色,

  葛水仙人贈所知。


  正是初春無可侶,

  東風楊柳未成絲。


  不知不覺間,馬車就到了西湖的東南角。


  蘇雅調笑說:“你們男人,怎麽就愛說瞎話呀!”


  趙孟頫問:“說什麽瞎話了?”


  “你不是說要去鄉下麽,為何到了西湖?”


  “西湖的那頭有一個玉泉村……”


  “編,編,接著編!我來過西湖無數次了,也沒看見你說的什麽小山村。想帶我去西湖的‘情人橋’,就明說麽,幹嘛拐彎抹角的?”


  “去什麽‘情人橋’呀!”趙孟頫說,“周密寫的《武林舊事》中湖山勝概裏說道,西湖的西北地帶稱之為‘青芝塢’[今浙大玉泉校區]。你不是識字麽,為何沒事的時候不多看看書,就知道出來瞎跑。”


  “我不愛看武打的書。”


  “《武林舊事》不是一本武打書,而是一本為追憶南宋都城臨安城市風貌的著作。你想在杭州住下來,就要多了解一些城市的風土人情。‘青芝塢’的曆史可謂悠久,那裏風景秀麗,自晉代時就農舍林立。白居易筆下的‘湛湛玉泉色,悠悠浮雲身’,吟誦的其實就是青芝塢,青芝塢還是靈峰探梅的入口處。”


  蘇雅一聽梅花就兩眼發光,“怎麽,你要帶我去‘靈峰探梅’?”


  “現在哪有梅花,早謝了。我帶你去‘生花坊’看水仙花吧!”


  “生花坊?”


  “是啊,我們去的這個小村就是一個專門種植花卉的地方。”


  “為何在那兒種?”


  “水質好啊!”趙孟頫道,“村民將靈峰水引進了青芝塢,全長300多丈的水流,綿延不斷,穿村而過。不但可以飲用,而且晴天又是一道景觀,雨天還能防洪,真是一舉三得呀!”


  來到了東山弄[今東山貿易市場]。


  平整的村道兩邊,是一幢幢白牆黑瓦的農家小樓,空氣更是清新淡雅。一個個開放式的小庭院裏,綠樹掩映,花草藤蔓。


  越往街裏頭走,越顯示出村裏的繁華。


  一些特色的飯鋪、客棧、茶館、酒鋪漸漸地林立起來。還有世界各地的很多藝術特色小店、杭州本土老字號等等,把青芝塢打造成一個可以住宿、喝茶、購物的文化旅遊休閑的集聚群。


  突然,蘇雅看見“吳元大茶店”的門口放了一塊臨時牌子,上麵寫著——新進“女兒紅”。蘇雅又問:“你不是說專店專賣麽,這家茶葉店為何賣起了酒?

  “茶葉店的‘女兒紅’不是指酒,而是清明節前采製的龍井茶,美稱‘女兒紅’。”


  “為何酒和茶都好用‘女兒紅’來命名呢?”


  “因為在所有人的心目中,女兒是最美的!”趙孟頫說,“院外風荷西子笑,明前龍井女兒紅……這句子,美不美?”


  蘇雅道:“如詩如畫!”


  “對,這句詩堪稱西湖龍井茶【2】的絕妙寫真。集名山、名寺、名湖、名泉和名茶於一體,衝一杯龍井茶,喝出的卻是世所罕見的獨特而驕人的龍井茶文化。”


  “哎呀,讓你說的,我都有些渴了。”


  “待會兒,到了我朋友那裏,讓他請你喝‘女兒紅’。”


  “他是種茶的麽?”


  “不是,他有個朋友叫陳渭叟,隱居葛溪上,溪上有幾顆上好的茶樹。每年清明過後,都會送幾斤女兒紅龍井給我這個朋友。”


  “‘女兒紅’酒也是清明節前釀造的?”


  “那不是!”趙孟頫道,“說起這個名字,還有一個故事哩!”


  “什麽故事?你快給我講講。”


  趙孟頫說道:

  “從前,紹興有個裁縫師傅,娶了妻子就想要兒子。


  他得知妻子懷孕了便高興至極,興衝衝地趕回家去,釀了幾壇黃酒,準備得子時款待親朋好友。不料,他妻子生了個女兒。你也知道,我們漢人向來是重男輕女。裁縫師傅氣惱萬分,就將幾壇酒埋在後院桂花樹底下了。


  光陰似箭,女兒長大成人,生得聰明伶俐,居然把裁縫的手藝都學得非常精通,還習得一手好繡花,裁縫店的生意也因此越來越旺。裁縫一看,生個女兒還不真不錯嘛!於是決定把女兒嫁給自己最得意的徒弟,高高興興地給他倆辦婚事。


  成親之日擺酒請客,裁縫師傅喝酒喝得很高興,忽然想起了十幾年前埋在桂花樹底下的幾壇酒,便想挖出來請客人品嚐,結果,一打開酒壇,香氣撲鼻,色濃味醇,極為好喝。於是,大家就把這種酒叫為‘女兒紅’,又稱‘女兒酒’。


  此後,隔壁鄰居,四村八鄉的人家生了女兒時,就釀酒埋藏,嫁女時就掘酒請客,形成了風俗。


  女兒紅酒形成了澄、香、醇、柔、綿、爽兼備的綜合風格,凝聚了‘甜、酸、苦、辛、鮮、澀’六味於一體的,不同尋常的,一種引人入勝而又十分獨特的酒。待會兒,也去我朋友那裏嚐嚐。”


  蘇雅異常興奮,好奇地問:“難道,你那朋友是世外高人?”


  趙孟頫笑而不答……


  ————————————


  注釋

  【1】古代,酒鋪叫什麽?賣酒買酒怎麽說?

  中國人釀酒已有幾千年的曆史,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今天釀酒和飲酒過程中產生的詞匯和古代已有了很大的不同。根據送宋人竇蘋編撰的《酒譜》,今天我們就聊聊古代釀酒和飲酒的一些用語。


  (1)與酒有關的字


  漢字中由“酉”組成的字,絕大部分和酒有關。


  甲骨文中,“酉”就是一個“壇子”,而壇子裏裝的是酒。因此,“酉”是“酒”的本字,當“酉”指酒壇的本意消失後,在“酉”字旁邊加上“水”,另造了一個新的漢字,也就是現在的“酒”。


  釀和醞,指的都是造酒。


  現在常用的一個詞叫“醞釀”,它就是和造酒有關,而且釀造好酒通常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引申出了現在的這個意思。


  賣酒和買酒都叫做沽。白居易《與夢得沽酒閑飲且約後期》:“共把十千沽一鬥,相看七十欠三年。”同樣67歲的白居易和劉禹錫一起喝酒,用十千錢買了一鬥酒喝。


  酒鋪,叫做壚。有一個典故叫“卓文君當壚賣酒”,講的是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私奔後開酒鋪的故事。


  醑(xǔ),指的是味道醇厚的酒。謝靈運有詩《石門新營所住四麵高山回溪石瀨茂林修竹詩》雲:“芳塵凝瑤席,清醑滿金尊。”從詩中就可以感受到一股來自謝大家族的富貴氣。


  酹,指的是把酒灑在地上表示祭奠。蘇軾非常有名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人生就像一場夢,還是灑酒一杯祭奠江上的明月吧!

  配,這個字也和飲酒有關,“相飲曰配”,指的是相對而飲。這個字現在使用非常普遍,從“匹配”的概念引申出了多種意思。


  古時候罰酒(強迫人喝酒)叫做“浮”。《漢書.敘傳》中講了一個戰國初期魏文侯和士大夫飲酒的故事,“飲不釂(jiào)者,浮以大白。”就是說喝酒喜歡養金魚的人,要再罰喝一大杯酒。因此,“釂”指的是一飲而盡。


  醵(jù),指的是湊錢一塊兒喝酒。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轍曾在社日過節的時候幹過這事。有詩《次韻王鞏留別》為證,“秋社相從醵錢飲,日高時作叩門聲。”


  主人向客人敬酒叫做“酬”,客人向主人敬酒叫做“酢”。王陽明說道:“……雖酬酢萬變,常是從容自在。”這裏“酬酢”雖然指的不是飲酒,但也來源於飲酒。主人敬你一杯,你要回敬一杯,人生這樣來來回回,多累啊。王陽明要說的是,心中有了自己的主宰,即使主人敬你多少杯都能夠從容自在。


  經過兩次釀造的酒叫做“醱”(pō);喝酒臉紅叫做“酡”(tuó);無節製地喝酒叫做“酗”;酒後神誌不清叫做“酲”(chéng);喝酒而不相互敬酒叫做“醮”(jiào);國家有喜事,賜臣民聚會飲酒叫做“酺”(pú);沒喝酒卻發怒叫做“奰”(bì);白色的酒叫做“醝”;顏色特別白的叫做“醙”(sōu)……


  (2)與酒有關的詞


  酒坊:古代官方設置的釀酒作坊。《隋書.食貨誌》:“開皇三年,至是罷酒坊,通鹽池鹽井與百姓共之。遠近大悅。”


  酒肆:酒店。唐.姚合《聽僧雲端講經》詩:“遠近持齋來諦聽,酒坊魚市盡無人。”元.張昱《塞上謠》:“玉貌當鑪坐酒坊,黃金飲器索人嚐。”


  【2】西湖龍井茶

  西湖龍井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因產於中國杭州西湖的龍井茶區而得名。欲把西湖比西子,從來佳茗似佳人。


  (1)西湖龍井茶曆史

  西湖龍井茶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中國唐代,當時著名的茶聖陸羽,在所撰寫的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中,就有杭州天竺、靈隱二寺產茶的記載。西湖龍井茶之名始於宋,聞於元,揚於明,盛於清。在這一千多年的曆史演變過程,西湖龍井茶從無名到有名,從老百姓飯後的家常飲品到帝王將相的貢品,從中華民族的名茶到走向世界的名品,開始了它的輝煌時期。


  早在北宋時期,龍井茶區已初步形成規模,當時靈隱下天竺香林洞的“香林茶”,上天竺白雲峰產的“白雲茶”和葛嶺寶雲山產的“寶雲茶”已列為貢品。北宋高僧辯才法師歸隱故地,也是當年與蘇東坡等文豪在龍井獅峰山腳下壽聖寺品茗吟詩之處,蘇東坡有“白雲峰下兩旗新,膩綠長鮮穀雨春”之句讚美龍井茶,並手書“老龍井”等匾額,至今尚存壽聖寺胡公廟、十八棵禦茶園中獅峰山腳的懸岩上。


  南宋,杭州成了國都,茶葉生產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元代,龍井茶的品質得到進一步提升。龍井附近所產之茶開始露麵,有愛茶人虞伯生始作《遊龍井》飲茶詩,詩中曰:“徘徊龍井上,雲氣起晴畫。澄公愛客至,取水挹幽竇。坐我詹卜中,餘香不聞嗅。但見瓢中清,翠影落碧岫。烹煎黃金芽,不取穀雨後,同來二三子,三咽不忍漱。”可見當時僧人居士看中龍井一帶風光幽靜,又有好泉好茶,故結伴前來飲茶賞景。


  明代,西湖龍井茶開始嶄露頭角,名聲逐漸遠播,開始走出寺院,為平常百姓所飲用。明嘉靖年間的《浙江匾誌》記載:“杭郡諸茶,總不及龍井之產,而雨前細芽,取其一旗一槍,尤為珍品,所產不多,宜其矜貴也。”明萬曆年的《杭州府誌》有“老龍井,其地產茶,為兩山絕品”之說。萬曆年《錢塘縣誌》又記載“茶出龍井者,作豆花香,色清味甘,與他山異。”此時的西湖龍井茶被列為中國之名茶。明代黃一正收錄的名茶錄及江南才子徐文長輯錄的全國名茶中,都有西湖龍井茶。


  清代學者郝壹恣行考“茶之名者,有浙之龍井,江南之芥片,閩之武夷雲。”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來到西湖龍井茶區觀看茶葉采製,品茶賦詩。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茶樹還被封為“禦茶”。從此,西湖龍井茶馳名中外,問茶者絡繹不絕。近人徐珂稱:“各省所產之綠茶,鮮有作深碧色者,唯吾杭之龍井,色深碧。茶之他處皆蜷曲而圓,唯杭之龍井扁且直。”


  相傳,乾隆皇帝巡視杭州時,曾在龍井茶區的天竺作詩一首,詩名為《觀采茶作歌》。西湖龍井茶向以“獅(峰)、龍(井)、雲(棲)、虎(跑)、梅(家塢)”排列品第,以西湖龍井茶為最。龍井茶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勻齊、色澤綠中顯黃。衝泡後,香氣清高持久,香馥若蘭;湯色杏綠,清澈明亮,葉底嫩綠,勻齊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品飲茶湯,沁人心脾,齒間流芳,回味無窮。


  (2)西湖龍井茶的由來


  傳說在宋代時,有一個叫“龍井”的小村,村裏住著一個靠賣茶為生的老太太。有一年,茶葉質量欠好,賣不出去,老太太簡直斷炊。


  一天,一個老叟走進來,他在宅院轉了轉,說要用五兩銀買下放地牆角落的破石臼。老太太正愁沒錢,便爽快地容許了。老頭十分高興,通知老太太別讓其他人動,一瞬間派人來抬。


  老太太想,這輕易地就能得5兩銀子,總得讓人家把石臼幹幹淨淨地抬走。所以她便把石臼上的塵土、腐葉等掃掉,堆了一堆,埋在茶樹下邊。過了一會,老頭還真帶著幾個牛高馬大的小夥子來,一看幹幹淨淨的石臼,忙問石臼的雜物哪去了。老太太照實相告,哪知老頭沮喪地一跺腳:“我花了五兩銀子,買的就是那些廢物呀!”說完拂袖而去。老太太眼看著白花花的銀子從手邊溜走,心進而著實煩悶。


  可沒過幾天,奇觀發生了:那十八棵茶樹新枝嫩芽一齊湧出,茶葉又細又潤,沏出的茶幽香怡人。這消息傳遍了西子湖畔,許多同鄉前來采辦茶籽。


  漸漸地,龍井茶便在西子湖畔栽培開來,“西湖龍井”也因而得名。


  (3)古代製茶、買茶、喝茶的地方,居然有這麽多名字


  茶人聚集之處,古有“茶館”,今有“茶室”。那麽除此之外,還有什麽樣的地方,與茶有關,也是茶人消遣品茗的去處呢?

  NO.1六大喝茶處所

  ①茶軒


  “軒”是我國古代傳統建築的一種構造,指“有窗的長廊或小屋”。茶軒,則是可以喝茶的長廊或小屋,帶小窗。舊時也用來稱茶館、飯莊。


  ②茶亭


  在很多武俠小說裏常見,是在路邊進行施舍和銷售茶水的小亭子,以利行人。


  ③茶神廟

  古時祭祀供奉茶神的廟宇。在如今祁縣東觀鎮嘉樂村(聚裏莊),還留存一座清代重修的茶神廟。整座廟宇建造在兩米高的土台之上,坐北向南,一進院落。建築有大門(南廂房)、東西廂房、大殿及左右垛殿。廟宇東西兩側有夯土牆遺跡。


  ④茶庵


  古時建在路邊,用於夏天備茶提供給路人休息解渴的佛寺或草棚,本質與茶亭基本一樣。


  相傳蒲鬆林為了創作《聊齋誌異》,便在路邊搭一草棚,供路人休息喝茶,但隻有分享一個奇異故事才有茶喝。


  ⑤茶室


  室外的茶處所固然是不可或缺之地,室內的茶處所多為私人所用,更有其獨特的風致。


  茶室是家宅中常備的一間居所。這個空間可以很大,是山水間、是一個庭院、是一間書房,或隻是一個角落,一個茶席。宋人尚意之“意”,非常注重在家中營造一個“茶空間”。


  ⑥茶舍


  茶人居住的小茅屋。


  唐代皮日休《茶舍詩》曰“……乃翁研茶後,中婦拍茶歇,相向掩柴扉,清香滿山月。”詩詞描寫出茶舍人家焙茶、研(碾)茶、煎茶、拍茶辛勞的製茶過程。既製茶,也烹茶待友。


  NO.2兩大買茶去處

  ①茶市


  官府監管下創辦的進行茶葉買賣的市場,也見證了茶馬古道這一曆史商業貿易的發展。


  ②茶埠(bù)


  “埠”字指停船的碼頭,靠近水的地方。茶埠則是茶商將茶葉集中再分貨的碼頭,可以用來稱呼茶船停靠的碼頭。


  NO.3三大製茶之所

  ①茶塢


  “塢”字原意是四麵高中間凹下的地方;茶塢,顧名思義就是種茶的山間平地。後來,因為山間平地種滿茶樹,與山峰的地勢形成一種別致的立體自然景觀,人們逐漸把“茶塢”雅稱為“茶山”。


  ②私培


  私培乃古時候民間加工茶葉的地方,加工後的茶葉多在民間買賣。


  ③喊山台

  明代徐糊《茶考》:“喊山者,每當仲春驚蟄日,縣官詣茶場,致祭畢,隸卒鳴金擊鼓,同聲喊日‘茶發芽’,而井水漸滿;造茶畢,水遂渾涸。”即古時在驚蟄時節,為了擊鼓祭祀,祈禱茶葉新芽順道生長所建的高台。


  NO.4三大與茶有關的政府


  北宋的飲茶之風極為盛行,從皇宮、官府的歡宴到親朋之間的聚會;從各種場合的迎來送往、交際應酬到人生喜慶的禮俗,無處沒有茶之清風洋溢、香氣飄拂,鬥茶、茗戰更是情趣盎然、格韻高雅。因此,宋代始置專掌茶馬貿易的機構。


  ①官培


  也稱“貢培”,與“私培”相對,即為官府設計加工茶葉的地方。由朝廷委派官吏進行管理,負責製茶進貢。


  ②茶庫


  官府機構名稱,宋時期在太府寺下設有“布庫、茶庫、雜物庫”等,為官府囤物所用。亦有“茶倉”之意,官茶存儲入庫,商茶發賣。


  ③茶馬司

  茶馬司,簡稱“茶司”,官署名,宋以後專掌茶馬貿易的機構。凡市馬於邊區則以茶交易,置都大提舉及主管、同主管官,許其自置僚屬。明初沿置於秦州、洮州、河州、雅州,管理同少數民族地區茶馬交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