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隻將飛舞占清明
翰林【1】一詞,始見於漢代。
西漢哲學家揚雄在《長楊賦》中說:“聊因筆墨之成文章,故籍翰林以為主人。”其本意是文學之林,文翰薈萃之地。到了唐代,翰林正式成為官署名,翰林院也成為一個網羅天下英才供皇帝禦用的地方。
入選翰林院被稱為“點翰林”,是非常榮耀的事情。翰林學士不僅致力於修史和文化學術事業的傳承,更踴躍地參與政治,議論朝政。由科舉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科舉時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儒家學說中“達則兼濟天下”的表現。
中統二年[1261年]忽必烈先設翰林院,後立國史院。至元二十年[1285年]與集賢院[國家圖書館]合並為翰林國史集賢院;二十二年與集賢院分立,複為翰林國史院,隻掌製誥文字與纂修國史。
兩院分家,是與道教玄教大宗師張留孫的奏議密不可分。元朝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其境內各種宗教並存,實行兼容並蓄的宗教政策,設立專門機構對各個宗教進行管理勢在必行。由此,朝廷便分出“集賢院”來掌提調學製和管理道教事務。集賢院之下,在各州郡設道錄、道正、道判、提點等道官管理地方的道教事務。
第三屆科舉結束後,左榜狀元宋本[大都人,字誠夫]被授為翰林修撰;右榜狀元達普化,自然就進了集賢院【2】做修撰。
【一】《再和楊公濟梅花十絕-其九》蘇軾.詩
長恨漫天柳絮輕,
隻將飛舞占清明。
寒梅似與春相避,
未解無私造物情。
達普化正在為玄教大宗師、集賢院大學士張留孫【3】撰寫奏折,是通州道錄提交的一份“關於重修擴建裏二泗河神廟為坤道院之議呈”,說白了,就是要求朝廷撥款。
這時,門衛進來奏報說“趙學士的兩個外甥請求見他。”並遞上了一本書。
達普化拿過書來翻看,見是趙孟頫書寫的一本詩集《再和楊公濟梅花十絕》,就不解地問:“他遞上這本冊子,是什麽意思啊?”
門衛道:“證明自己不是冒牌的外甥女。”
“噢~這個意思啊!”達普化笑了笑,便拿著書進到裏屋去找大學士吳全節。
吳全節【4】一見,大喜過望:“哎呀呀,總算又見到這本詩集了。”他一邊翻閱,一邊給達普化講,“你看這文辭,優美酣暢,書采行草,字字挺堅,珠圓玉潤,典雅秀麗,整體布局,結構嚴謹,平和舒展……文辭書法堪稱雙絕啊!”
達普化問:“老師從前見過?”
吳全節說:“豈止是見過,當初趙子昂就是在這裏寫的,當時我跟他索要,就是不給,說是送給自己表妹的。我說,‘給表妹的,可以再寫麽!’你知他怎麽說的,‘你見過王羲之酒醒之後,再寫一份《蘭亭序》麽!’我說,‘我也沒見過你飲酒呀!’他道,‘雖未飲酒心已醉’……這老夫子!”
“趙大人當真在集賢院工作過?”
“那是!集賢院,集賢院麽,那個大賢未曾在集賢院待過?”吳全節又說,“至大二年[1309年],在杭州做了十年江浙儒學提舉的趙子昂任期已滿,朝廷召他回京,授翰林侍讀學士、知製誥、同修國史,命與其他學士共同撰寫祀南郊祝文。在擬定殿名的問題上,因與其他人意見不合,發生了矛盾,便想告假還鄉。先帝哪能讓他走,便升他為侍講學士、中奉大夫,安排他到了集賢院。”
達普化一邊聽老師講,一邊翻閱這本書冊,突然發現少了兩首,便問:“老師,趙大人明明寫的是東坡先生的《再和楊公濟梅花十絕》,為何隻抄寫了前八絕,唯獨不寫後兩絕,而是改成了《十一月二十六日鬆風亭下梅花盛開》和《再用前韻》呢?”
吳全節笑道:“因為啊,加的這兩首,最能表達他當時的心境!”
“什麽心境?”
“這小冊子,根本不是送給他表妹的,而是送給他的小情人,也就是候在門外那自稱外甥的母親……”
“那她倆就不是外甥了!”
“若是真外甥,還用得著拿著證明書來找舅舅麽!”
“難道,她母親是風塵女子?”
“誒~,人家可是貴族,”吳全節說,“她呀,是成吉思汗四獒之一的河南王‘速不台’最小的女兒蘇雅郡主。母親去世後,年幼的蘇雅郡主就跟著速不台最小的孫子兀良哈·阿爾一起生活。大德八年[1304年],阿爾調任江浙省做平章政事,也把這個及笄之年的小姑姑帶到了杭州。”
“不對呀,老師!”達普化疑問道,“阿爾大人到我們江浙任職時,速不台王爺不是去世半個世紀了麽,他哪來的十多歲的姑姑?”
“所以麽,這個小郡主一出世就不受家裏人的待見。”
“那她母親生她時得多大歲數?”
“聽說是年過半百了……反正這西域女人,與我們漢人女子就是不同……”
達普化又問:“趙大人不是告假回鄉了麽,他這倆外甥如何打發?”
吳全節道:“他的夫人病亡已經一年有餘,按說,喪期早已過了,也該回來上班了。這不,上個月,皇上派使臣以命他書寫《孝經》的名義去吳興探望他去了……等等吧,說不定,過兩天就跟著使臣一起回京了。”
“那他的這倆外甥該如何安排?”
“送驛站啊!”
“是倆女孩子,一個八歲,一個五歲。”
“噢,女孩呀!要不,你帶家去吧!你家那麽大的房子,反正也住得下。”
“方便麽!”
吳全節看著他道:“怎不方便?”
達普化看著吳全節手裏的那本詩集,“老師,這詩集是不得還給人家?”
“放我這兒吧!”吳全節說,“我是證人,這證明和證人在一起,不是更能說明問題!?”
達普化笑了笑,便出了老師的房門。
【二】《再和楊公濟梅花十絕-其十》蘇軾.詩
北客南來豈是家,
醉看參月半橫斜。
他年欲識吳姬麵,
秉燭三更對此花。
達普化來到了門房,被那年長一點的女孩給驚呆了——老天,簡直是天外來客!
達普化的語氣也隨之溫和了起來:“小妹妹,你倆要找趙子昂大人,是不?”
見達普化用異樣的眼光看著自己,梅皎兒不免緊張起來,慌忙低下了頭。
梅緋兒卻異常大方地說道:“是啊!他在哪兒,你能帶我們找他麽!”
達普化:“趙大人不在這兒任職了,他已拜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了……”
緋兒對達普化說:“那你帶我們去找吧!”
“先聽我把話說完。”達普化道:“前年春天,你的舅妗病了,趙大人得旨還家。”很明顯,達普化隻對著皎兒說,“可是,當到了大名府路的時候,管夫人仙逝於臨清[聊城市臨清]舟中,趙大人和你的表哥護送著靈柩回到了吳興老家。同年冬,先帝曾遣使催你舅舅回朝,但最終因病,未能成行。上個月,當今聖上又派使去往吳興,看望你的舅舅,估計近期就能回京。院使大人安排你倆去我家暫住,等候趙大人回京……不知我說的你是否明白?”達普化低聲詢問皎兒,梅皎兒羞澀地把頭壓得更低了。
年幼的緋兒卻高興道:“知道了,知道了,咦~你家管飯麽?”
“那是自然,想吃什麽?我親自為你倆做!”
“你還會做飯?”
“那當然!”
“姐姐,姐姐,我們不用愁了,我們請到一個可心的庖奴了!”緋兒過去拉起姐姐的手,說道,“走吧,去他家,我都餓了。”
達普化笑道:“我還在班上呢,不能回家,我先帶你倆去飯鋪如何?”
“行呀!”緋兒的另一隻手又牽起達普化的手往外走。
一旁的大長腿問道:“那我倆呢?”
達普化回頭問:“你倆是幹嘛的?”
大長腿說:“送她們過來的!”
“哦!人都送到了,你倆就回吧!”說罷,達普化頭也不回地帶著倆女孩走了……
————————————
注釋
【1】翰林
翰林院,唐代初置,宮廷供奉機構,安置文學、經術、卜、醫、僧道、書畫、弈棋人才,陪侍皇帝遊宴娛樂,統稱翰林院,並非正式官署。
晚唐以後,翰林學士院演變成了專門起草機密詔製的重要機構,有“天子私人”之稱。在院任職與曾經任職者,被稱為翰林官,簡稱翰林。宋朝後成為正式官職,並與科舉接軌。
到了明代,朱元璋早在1367年就初置翰林院,功能定位為輔政智囊團。但是丞相的存在架空了翰林院,成為皇帝掌權的掣肘。因此,朱元璋在廢中書省與丞相之後提高翰林院的地位,自此翰林院在明代的功能定位為:首先,接手丞相的行政工作,分擔皇帝的工作壓力;其次,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供皇帝驅使,加強了皇權;再次,作為官方編史、修史機構,掌握全國輿論的話語權。
明朝翰林院有三大體係:正官為學士、侍讀學士、侍講學士,統管翰林院並是皇帝的顧問;屬官有五經博士、侍讀等,是正官的分支,即皇帝的文學、政治等顧問;史官有修撰、編修與檢討,乃為專職史官。
明英宗以後,由於內閣從翰林院中分化出來成為皇帝的專職輔政、內侍機構,翰林院便更多的傾向於治史,史官的地位就得以提高。據《明史》載:“史官,掌修國史……修撰掌撰述,編修掌纂輯,檢討掌檢閱。”
由此可知,檢討作為翰林院史官,負責檢校官修國史,是對修撰與編修二史官治史成果的最終審核。三史官還參與到了各級科舉考試中,在鄉試中充當主考官,會試中充當副考官,殿試中充當收卷官。同時在帝王為講論經史而特設的禦前講席即經莛中充當展卷官。史官秉持“為君者,當以先王之禮教其臣,為臣者當據先王之禮事其君”的精神,通過直諫來監督皇帝的行為,即使觸犯龍怒也在所不惜,如成化年間的“翰林四諫”,皇帝在元宵節時一時興起,想讓翰林院寫幾首詩詞助興,史官編修章懋、檢討莊昶等翰林四官便因拒絕皇帝的要求受到杖刑且被貶官。
如何才能成為史官呢?
條件是必須為科舉考試中最高一級,即殿試中前三甲方可獲得資格。同時,殿試中的二三甲也可考取庶吉士後被授予史官。
那何為庶吉士?
公元1385年正式設立,科舉考試中優秀之人才能進入,進入後國家進行為期三年“以朝臣為師,以經史詩賦為課”的培訓之後進入翰林院進而獲取擔任史官的資格。
無論政治地位高低,在各朝各代,翰林學士始終是社會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體,集中了當時知識分子中的精英,社會地位優越。唐朝的張九齡、白居易,宋朝的蘇軾、歐陽修、王安石、司馬光,明朝的宋濂、方孝孺、張居正,晚清的曾國藩、李鴻章等等,皆是翰林中人。
然而,成為翰林學士的輝煌前景也使得大量知識分子投身科舉,造成了人才浪費。社會重文士輕技工,拖緩了科學技術的發展。此外,翰林製度也使得文學界和思想界的主流處於皇帝的監管之下,對學術自由和知識分子的思想獨立起了壓抑作用,有利於皇帝進行專製統治。
【2】集賢院
唐代最早設立集賢院。唐開元五年置幹元院使;十三年,改名集賢殿書院,通稱集賢院,主要“掌刊輯經籍”。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創立昭文館、集賢院、史館三館書院,賜名崇文院,主要管理圖書經籍。唐宋時期,中央朝廷設立集賢院主要負責管理圖書經籍,並不參與宗教管理事務。
元世祖中統二年(1261)先設翰林院,後立國史院。至元元年(1264)兩者合並,建翰林學士院,秩正三品。至元四年改立翰林兼國史院。至元八年升從二品。至元二十年與集賢院合並為翰林國史集賢院。至元二十二年與集賢院分立,複為翰林國史院。大德九年(1305)升正二品。皇慶元年(1312)升從一品。翰林國史院主要掌管纂修國史、典製誥、備顧問三項職責,設承旨6員,學士、侍讀學士、侍講學士、直學士各2員,屬於富有待製、修撰、應奉翰林文字、編修官等。院內下設(蒙古)新字學士,負責用八思巴字起草或翻譯詔敕。
【3】張留孫(1248~1321)又名張宗師,是北京東嶽廟的開山始祖,名留孫,字漢師,生於1248年,羽化於1321年。張留孫是信州貴溪(即今江西鷹潭市境內)人,自幼從伯父學道江西龍虎山上清宮,為龍虎山上清宮道士,是張宗演弟子。元朝道教領袖。至元十三年(1276),南宋亡,張宗演應元世祖忽必烈召去大都,留孫從行。次年,宗演還龍虎山,留孫留大都,忽必烈授以江南諸路道教都提點之職。後來,他經曆成宗、武宗、仁宗、英宗四朝,備受寵遇,曆次加封為特進、上卿、玄教大宗師、開府儀同三司。
【4】吳全節(1269~1346),元代著名玄教道士、書法家。字成季,號閑閑,又號看雲道人,饒州(今江西鄱陽)人。
年十三學道於龍虎山,嚐從大宗師張留孫至大都見元世祖,大德末授玄教嗣師,英宗至治間留孫卒,授玄教大宗師、崇文弘道玄德真人,總攝江淮、荊襄等處道教,知集賢院道教事。工草書,有《看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