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一夕輕雷萬絲條
昨夜,隆隆的雷聲帶來了一夜的喜雨。
雨後的京城,是那麽的美麗。王冕走在路上,哼著小曲,呼吸著清新、濕潤的空氣,欣賞著路旁被雨水浸潤過的花草和樹木,還有天空中自由飛翔的小鳥……
【一】《春日》秦觀.詩
一夕輕雷落萬絲,
霽光浮瓦碧參差。
有情芍藥含春淚,
無力薔薇臥曉枝。
王冕順著肅清門大街往鍾鼓樓的方向走去。
舉目遠望,鍾鼓樓氣勢雄偉,巍峨壯觀。那碧綠的琉璃瓦【1】,被春雨刷洗得幹幹淨淨,晶瑩剔透,宛如翡翠;瓦上沾著的水珠,在晨曦的輝映下,浮光閃閃,鮮豔奪目。
穿過繁華的,像駝背人似的一條羅鍋巷[南鑼鼓巷],王冕在一座四合院的門樓下停了下來。
那門樓繪有精美的海漫天花的彩繪,門匾上寫有“達宅”兩個大字很是顯眼。
這所宅子,便是王冕的老鄉達普化的府邸。
達普化可不姓“達”,而是姓“伯牙吾台”。按照漢人的風俗,隻稱呼人名第一個字的習慣,他便把自己的宅邸,標注為“達宅”。
門仆令小廝牽走了王冕的馬,自己便把王冕請進了門。
四合院的客廳一般設在南房,那是一般的客人拜會之地;貴賓的會客是在北屋,即上房,一般是天井的正北一排房子中間的那間屋子。
老仆走在前麵,王冕緊隨其後。
穿過影壁,眼前出現的是一個正正方方的庭院。院子中的地磚,選材和設計都很講究,寓意著“福從天降”。
院子的四周,種有很多綠植。
東側有兩棵柿子樹,代表著“事事如意”;爬在牆上的薔薇花,經曆了一夜的微風細雨,此時也在朝陽中躺在嫩枝上,纏纏綿綿,百媚千嬌;西廂房的窗台下,有幾盆芍藥已經開放,不知是昨夜淋了雨,還是今早剛灑的水,隻見花瓣上雨珠點點,似少女在春天裏含淚欲滴,惹人憐愛。
自院中向北走,便是中堂。
中堂是七架梁的門窗建築結構,用上等的花梨木裝飾,走近都能聞到花木獨有的香味。
達普化笑著迎下台階,“看元章兄春風得意,似是大事搞定!”
王冕也高興道:“可不是呢,這多虧了兼善兄的幫忙啊!”
兩人攜手走進了客廳。
達普化又問:“你可知,她是誰家的女子?”
“知道,於延年家的千金。”
“於延年?”達普化驚問,“太醫院的那個於延年?”
“是啊!”
“哎呀呀,大家都在傳說,於延年家的女子,個個貌若天仙。”達普化逗趣道,“怪不得把元章兄迷得,茶不思、飯不想了呢!”
“你說你們這些達官貴人,成天介無所事事,難道隻談論誰家的女子好看否?!”說罷,兩人哈哈大笑。
坐了下來,達普化吩咐侍女:“給王公子上枸杞茶,我就隨便來一杯茉莉花吧!”見小侍女領命而去,又繼續調笑,“元章兄啊,你可得補一補,這‘枸杞茶’就很好,走的時候帶上幾包,能滋腎、養肝、潤肺、明目、強壯筋骨、緩解疲勞……”
“哎,得得得!”王冕道,“我們這是剛認識,還沒定親呢!看你搞得像是大婚一樣。”
“要不,咱倆中午去那‘會賢樓’吃羊腎、羊鞭什麽的?”
“老弟呀,我隻拉過她的手,還用不著大補,你自己想補,可不要往我身上拉呀!”
“隻拉了拉手?怎麽可能呢,這拉拉手都能高興成這樣?要是上了床……”
小侍女端上了兩杯茶。
達普化好像想起了什麽,問道:“三年前,有一個淫奸案,元章兄可否記得?”
“你說的是‘也先鐵木兒’案?”
“是啊。”
“可是他家發生的事兒?”
“對!”王冕點了點頭。
達普化若有所思:“一個半老徐娘都能讓‘也先鐵木兒’丞相‘寧願花下死,做鬼也風流’,想必她的女兒,也不會差的……哎~,這老於家有幾個女兒?”
“五個。”
“這麽多呀!”達普化笑道,“那,你喜歡的那位,是於家的幾千金呀!”
“三姑娘,叫杏兒。”
“杏兒,光聽這名字,就透著幾份可愛!”達普化看到了放在茶幾上的畫卷,又問,“你的傑作?是送給我的吧!”
“不是,我是捎來要去裝裱的……兼善兄若是想要,你給我擬一個題目,我單獨為你創作……”
“你的畫作,每幅都是精品,何必重來命題?”說著,達普化起身走了過去。
王冕也跟過去,說:“這是我送給杏兒姑娘的禮物。”
“禮物?”達普化更想打開看看,“畫的什麽?”
展開了畫片,達普化是讚不絕口,“這位天仙,便是嫂夫人吧!”
王冕眉開眼笑地答道:“是啊,是啊!”
當看到落款時,達普化驚奇地問:“這曼碩,可是揭傒斯大人?”
“正是,正是!”
“你認識揭大人?”
“也是昨天剛認識,他是杏兒姑娘的姑父。”
“姑父?”達普化又是一驚,“嗬,看來元章兄是攀上高枝了。”
“哈哈,”王冕逗他道,“要不,兼善兄,咱倆做‘一擔挑’如何?”
“誰跟你‘一擔挑’!”達普化說,“好的,都讓你給挑走了,剩下的,我可不要。”
“此言差矣!”王冕卷起了畫像,“兼善兄啊,其實杏兒姑娘是她們姊妹中最不漂亮的一個。”
達普化斜著眼說道:“騙鬼呐!”
“騙你幹嘛?”王冕把畫朝達普化晃了晃說,“老兄我隻是愛她的天真。”
【二】《牡丹亭.羞花閉月》湯顯祖.曲劇
不堤防,沉魚落雁鳥驚喧;
則怕的,羞花閉月花愁顫。
達普化和王冕重新回到了茶幾旁坐下。
王冕端起茶杯,說道:“說起這於家四姐妹,真可謂是‘沉魚落雁鳥驚喧,羞花閉月花愁顫’。”
達普化咽了一口茶說:“有那麽誇張麽!”
“誇張?嗬!我隻是不會描述而已。”王冕道,“我跟你說,她們姊妹是各具千秋,老大清婉高雅端莊,老二蕙蘭是高挑清秀,老三,也就是白淨,老四最好,叫英英,那小姑娘長得妖嬈嫵媚,我感覺兼善兄定會喜歡她……”
“老五呢?”
“老五太小,我也未曾見過她。”
“她們都沒有婚配?”
“於清婉,前年已經結了婚,其餘的都待字閨中。”
“老二今年多大?”
“好像是十七了。”
“十七?!”達普化坐直了身子。
王冕笑道:“這十七,有什麽大驚小怪的。”
“不是,我是說,她都十七了,難道還沒有訂婚?”
“最近正在談婚論嫁呢!”
“欲嫁誰家?”
“清婉大姐,給她物色了一個西域人。”
“西域人?這真是命啊!”
“什麽命?”
“不是,我的意思是說,你我是不是就沒有‘一肩挑’的命了?”
“不是還有英英麽!”王冕繼續說服,“我覺得,你和英英姑娘真的很般配!有道是‘才子配佳人’,你看,你是青年才俊,又是五品官員,她英英又是她們姐妹幾個當中最漂亮的……”
“我喜歡年齡相當的,這二姑娘比較合我的意。”
“那這事兒要是能成,我豈不得喊你姐夫?”
“那是自然!”達普化,“鍋小蓋簾兒大——一碼歸一碼。”
“不過,要說起這蕙蘭來,可是最具東方女性的美,她那個頭,她那長相,她的文雅,她的……”
“她,喜歡那西域人麽?”
“這我不清楚!”王冕說,“就算她喜歡,於太醫也不會答應的。”
“何以見得?”
“在女兒的婚配問題上,於太醫有一條硬規定:不是五品以上的家庭,一律不嫁。你想,這西域青年隻是一個商賈,他於太醫怎會答應?”
達普化笑道:“看來,我是符合這條件啊!”
王冕高興說:“所以嘛,這輩子我倆就應該是兄弟。”
達普化又問:“你能不能約她出來,讓我見上一麵?”
王冕為難說:“我約她?這不好吧?”
達普化笑道:“不是你來約,你讓杏兒約她出來麽!”
王冕點著頭,“也是嗬……”
————————————
注釋
【1】琉璃瓦
琉璃瓦是采用優質礦石原料,經過篩選粉碎,高壓成型,高溫燒製而成。具有強度高、平整度好,吸水率低、抗折、抗凍、耐酸、耐堿、永不褪色、等顯著優點。
玻璃的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隻不過那時人們叫它琉璃。直到西方的玻璃傳入中國後,才有了玻璃的叫法。西方的玻璃是由鈉鈣元素組成的,而中國的琉璃所含的元素是鉛和鋇。
據文獻記載,琉璃一詞產生於古印度語,隨著佛教文化而東傳,其原來的代表色實際上指藍色。中國古代寶石中有一種琉璃屬於七寶之一,現在除藍色外,琉璃也包括紅、白、黑、黃、綠、紺藍等色,施以各種顏色釉並在較高溫度下燒成的上釉瓦,因此被稱為琉璃瓦。
唐至宋朝,屋麵瓦並未有顯著發展,除了皇宮建築由綠琉璃瓦演變為“開始使用黃琉璃瓦”,民居仍沿襲唐朝“皆茅茨,了無瓦片”。正因為屋頂普遍覆蓋“茅竹”,在宋代,民房常易發生火災。
時至元代,這一落後的民居缺陷得到了極大改善,一個疆域空前遼闊的統一封建王朝登上曆史舞台,在經曆經濟大發展之後,大部分普通民眾住進了瓦房。
元代詞作家李孝光在《清明郊行》一詩中寫道:“清明處處麥風斜,詩老得閑長在家。遠樹小村千瓦雪,不知落日上梨花。”從中可見,經過社會大進步,元代的廣大鄉村已經遍地瓦房。
這一時期,皇宮建築開始大規模使用琉璃瓦。製瓷業也取得了新的進步,統治者們出於自身斂財的需求,大力發展瓷業,製瓷生產技術日臻完善。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瓷業較宋代又有更大進步,著名的元青花即是其中的代表作。
明清是中國傳統建築的最後一個高峰期,尤為出彩的是其中的宮殿建築,明清兩代在營造都城和宮殿過程中,匠師們繼承了唐、宋以來的藝術風格,並融匯各地優秀的文化、技藝,形成一套最成熟和最具代表性的做法。
明永樂年間開始營建的紫禁城,產生了大量高端建築材料需求,對琉璃建築製品的生產和使用也達到了曆史的巔峰。紫禁城作為明清兩代的皇宮,擁有15萬㎡的宮廷建築,這些建築以黃色、綠色、黑色等不同顏色的琉璃瓦鋪蓋屋頂,顯現出了金碧輝煌的皇家氣勢。在紫禁城內,琉璃建築最集中各種顏色、各種類型的建築琉璃構件也最豐富,所用的建築琉璃反映了明清兩代建築琉璃燒造的最高水平。
為了展現皇家威嚴與尊貴,琉璃瓦的等級劃分也在明朝時期形成,並延續至清代。琉璃瓦在使用上的嚴格要求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
第一,明代時,官員和老百姓家裏嚴禁使用琉璃瓦,這種材料隻能是皇家的宮殿、園林、陵墓等建築和親王家裏才能用,哪怕你是大戶人家,也隻能用普通布瓦。
其次,不同的等級階層使用不同的顏色,屋頂顏色主要有黃色、綠色、黑色三種,三種顏色中最尊貴的是黃色,隻有皇帝之宮殿、陵墓及奉旨興建的壇廟等才準使用黃琉璃瓦,其他建築一概不得擅用,否則即是“犯上”,處極刑;排在第二位的是綠色,如親王、郡王府邸,皇家園林、陵墓及壇廟的次要建築乃至重要寺觀的主殿均可用綠色琉璃瓦;藍色是特例,最著名的是天壇,其建築采用藍色琉璃瓦頂,用來象征天空;黑(灰)色最低檔、最普遍,貴族府第、寺觀祠堂以及平民百姓家的建築多用黑色瓦頂。
清代沿襲明製,但綠色和黑色的差別慢慢弱化。此外,在陵寢建築中,也是等級森嚴,皇陵和皇後陵墓用黃色琉璃瓦,妃子則隻能用綠色琉璃瓦。
琉璃瓦的大規模使用不僅極大改善了建築屋麵的物理特性與實用功能,同時兼具審美特質,在元、明、清等統一王朝的推動下,琉璃瓦製品迅猛發展,在被賦予嚴格的封建宮廷禮製以及豐厚的文化內涵後,其已超越普通意義上的建築裝飾材料,更成為一種反映至高皇權與社會認知的文化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