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秋千笑惱牆外人
甄友乾得知王冕當真去了翠微山,隻因為自己跟王冕撒的謊,他便再沒臉到人家王冕的小屋熬藥了。
王冕在家裏等了好幾天,總也不見甄友乾的影子,沒辦法他隻好到京城去,找他的小老鄉泰不華幫忙想辦法。
泰不華中狀元後,被授集賢修撰[從六品];元英宗至治元年,泰不華升為中台監察禦史,官至翰林侍講學士[從五品];泰定皇帝一登基,泰不華便調任秘書監做著作郎[從五品]。
來到泰不華的宅邸,聽王冕講了事情的經過,泰不華覺得老鄉相中的並非什麽大戶人家的女子,便送給了王冕一匹好馬讓他騎上,最起碼先顯示一下他的身份,又準備了一些禮品讓他帶上,王冕自己先行上門求親,若不成,泰不華再出麵也不遲!
【一】《蝶戀花.春景》蘇軾.詞
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
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裏秋千牆外道,
牆外行人,牆裏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
多情卻被無情惱。
又到了那條小巷,但王冕無論如何也沒有勇氣邁進三小姐的家門。
他隻好牽著馬,在巷子裏來回地走,心想:怎麽也不出來個人喊他進去?
馬兒好像也走煩了,它站下,低頭吃起了長在牆根的花和草。
院子裏的杏花依然那麽白,那麽美,那麽令人心醉。
一陣風兒吹來,潔白的花飛落而下,像一場雪,像一個夢,弄醒了沉睡多年的王冕的心靈。他撿起了一朵花兒,仔細端詳它的四瓣玲瓏花,像珍貴的水晶,像無價的寶石。
伸出牆外的杏花枝,它那潔白柔順的花瓣撲棱著王冕的麵,嗬,這是一件多麽浪漫的事啊!
當真正領悟到那種美,你會發現:聖潔的白色,沒有選錯主人,讓杏花來支配自己,隻會顯得更溫柔、更嫵媚。
“呼——”
又來了一陣風,花褪殘紅,枝條上的花瓣也所剩無幾了,他已經看得到花蒂處長出的小小的杏子,湧上王冕心頭的是一種惜春、歎春、傷春的感覺。
燕兒翩翩飛翔,它們正忙著銜泥做窩;綠水圍繞著小村莊,靜靜地流淌。不要說這翠微山蠻荒偏僻,其實這裏,也是一派大好的風光。
此時,院子裏傳來了嬉笑的聲音,噯,姑娘們好像在蕩秋千:“會不會有你?怎麽沒聽到你甘甜的笑聲?一定沒有!否則,你怎會不知道我在牆外苦苦地傻等呢!”
晌午了,女孩們蕩完秋千散了。
這陡然消失的的笑鬧聲,令在牆外欣賞的王冕感到無限惆悵:“佳人正值及笄,花一樣的年華;而自己已是不惑之年,且漂泊異鄉,自己能給她什麽樣的未來?”他不敢去想……
“要不,這事就算了吧?”王冕打起了退堂鼓。
直到太陽偏西,他正垂頭喪氣的牽起馬準備回去。一陣爽朗的吵鬧聲又把他給喚了回去……
【二】《鬆風閣詩抄》兒歌
那個熟知的聲音飛進他的耳朵:“你拉我來幹嘛!”
另一個聲音:“三姐,我倆一起跳索【1】玩吧!”
三小姐說:“剛吃完了飯,懶得動呢~”
“哎呀,三姐,這你就不懂了,吃完了飯,正好活動一下消消食,否則,你長胖了,人家就不喜歡了。”這聲音,一聽便知是四小姐。
三小姐說:“你們跳吧,誰跳贏了,我賞果子給她吃。”
梅香問:“哪有果子?”
三小姐說:“瞧,樹上的梅子,我爬樹上為你們摘去。”
四小姐問:“現在梅子好吃了麽?”
“我上去看看,不就知道了。”說罷,三小姐就去爬樹。
梅香和四小姐的丫鬟凝秀一邊一個扯起了繩子,四小姐和丫鬟香草都挽了挽衣袖,擺好了姿勢準備跳索。
梅香弓身曲腿,用力地搖擺著那根長繩,凝秀就扯起了嗓子,開始唱跳索的兒歌:
“太平鼓,聲咚咚,
白光如輪舞索童,
童舞索一童唱,
一童跳入光輪中。”
四小姐仔細地看著繩子搖起的光圈,瞅準了機會,一下子就跳入了光輪之中。她擺動著兩隻“小羊角”,屈膝張臂,輕快地跳躍。
三小姐爬在樹上,尋著一個大一點兒的梅子摘了下來,轉頭想讓香草接住,“香草……”,忽見牆外的王冕,正眼巴巴地朝樹上瞅她,嚇得三小姐慌裏慌張地順著樹出溜了下來,並示意大家不要出聲。
四小姐跑出了光輪,小聲問:“怎麽了,三姐?”
三小姐神秘地說:“又來了。”
四小姐問:“誰?”
看到主子們的神秘,仨丫鬟也停止了搖繩,都湊過來聽。
三小姐說:“那長胡子大叔。”
四小姐也是詫異:“他又來幹嘛?”
“誰知道呀!”
“他在畫畫麽?”
“沒有,牽了匹白馬,馬上還馱著好多東西……”
“他這幹嘛呢?來求親麽?”
“跟誰求親?
“可能是二姑吧!”
“二姑?”
四小姐說:“我不是把二姑介紹給他了麽,他可能回去想了想,覺得還行,就上門求親來了。”
梅香卻說:“不可能是為二姑奶奶來的。”
四小姐道:“怎不可能?我跟他說我家二姑長得很好看!”
梅香說:“好看有什麽用!”
“嗬!有什麽用,”四小姐好像很有經驗地說,“這男人吧,看見美女啊,就像女人看見衣服,就是不想買,也想試試。”
三小姐說:“哦,隻是見個麵呀!”
四小姐道:“是啊,他是想驗證一下二姑是否像我說的那樣美。”
梅香說:“那,不能算是求親,隻能說是相親。”
“噓~!”四小姐小聲說:“不管什麽親了,咱們先羞辱他一番。”
三小姐也跟著壓低了聲音問:“怎麽羞他?”
“這你甭管了,你們且等著看光景吧!”四小姐又指揮丫鬟道,“你們跳索,我來唱詞……”
說罷,她們就各自行動起來。
梅香和香草搖繩,凝秀就開始跳。四小姐卻站在一邊,扭著小屁股大聲唱:
“大叔好,大叔壞,
大叔有時也可愛;
就是脾氣有點怪,
是個美女他都愛!”
正跳得歡實,隻聽背後一聲喊:“英英呀,你跳索就好好地跳麽,你那張嘴兒‘溜地拉著’幹什麽?”
一見二姑抱著艾艾走了過來,姑娘們丟下繩索就把二姑給圍了起來。
英英道:“二姑,二姑,我給您說件好事。”
於湉不屑地說:“你小孩子家家的能有什麽好事?”
英英神秘地道:“我給你介紹了一男子,哎呀,長得可好了……”
“嗬,我說沒有好事吧!”於湉說,“怎麽,嫌棄二姑礙眼了,也學著你們那些表哥,想把我趕出去?”
“哪能呢,我們是娶他進門,陪伴二姑。”
“你有這樣的好心?”
“怎麽您還不信了呢!”英英抱過艾艾,給了香草,推著於湉的後背,“走吧,二姑,我帶您去瞧瞧你的新郎官……”
“哎,哎,哎,去哪兒?”於湉讓英英推著滿院子地疾走。
“門外,門外,人家今天已經上門相親了……”
“真的嗎?你可不能糊弄我。”於湉知道英英在跟她開玩笑,也就假意逗她。
可是,一出大門,猛然看見王冕,兩人都吃了一驚。
“王公子。”
“趙夫人。”
英英也吃了一驚,“你倆認識呀!?怪不得,大前天,他在咱家門口表白了老半天呢!二姑,你什麽時候改名‘山梅’了?”
“什麽山梅,還山雅雀呢!”於湉趕緊下了台階,“你怎麽來了?”
王冕高興地問:“這是你家呀?!”
“是啊!”於湉又看著馬上好多的東西,又說,“你說你,來就來吧,還給我帶了這麽多的東西……本來你就沒有幾個錢……”
王冕趕緊用話往下壓,“你真的在這兒住?”
“怎麽,懷疑我有這麽好的房子?”於湉笑道,“我不是跟你說過麽,我搬這兒住了?”
英英好奇地問:“二姑,你倆什麽時候好上的?”
“死丫頭,滾一邊去!”於湉罵道。
“別滾呀!”英英看了一眼王冕道,“二姑,我這紅娘的喜錢,你可不能不給我呀!”
“給你個大……”眼看著粗話就要出口,“給給給,怎能不給……你快去喊管家來,趕緊往家裏搬弄東西……”
————————————
注釋
【1】跳繩
跳繩是一人或眾人在一根環擺的繩中做各種跳躍動作的運動遊戲。
跳繩時,宜前腳掌著地,不要穿皮鞋及硬底鞋,繩的長短粗細也要合適。跳繩不僅可以促進少年兒童身體正常發展,而且對發展其靈敏、速度、彈跳及耐力等身體素質也有良好作用;同時,跳繩還是一項健美運動,對心肺係統等各種髒器、協調性、姿態、減肥等都有幫助。
(1)運動優點
相當多的女性都很關注跳繩能不能減肥這個問題,上麵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但減肥就是減脂,運動減肥見效不快,卻非常科學,會燃燒大量脂肪,而且不會反彈。節食和藥物減肥見效快,但卻是以健康為代價,而且容易反彈,反彈後患心髒疾病的幾率大幅度提高。
如果,你每次隻運動十五分鍾,則燒掉的是糖類,燒不掉脂肪;運動減肥半小時後,才會開始燃燒較多的脂肪,每次運動的時間越久,燒掉的脂肪越多,這是因為連續性運動的主要能源是脂肪,而不是糖類;相反的,瞬時爆發性運動的能源是糖類而不是脂肪,故這類運動對減肥無益。
(2)起源
跳繩活動源遠流長。
當女媧“乃引繩在泥中,舉以為人”時,繩子便伴隨著人類一起生活了;古人拿繩子來記事,也用它來捆紮收獲的農作物,或拴使牛馬、捆綁獵物等等,繩子成了人類生活中的重要工具。因此,跳繩可能源於原始的農事、狩獵或軍事活動。
NO.1漢唐
最早出現的跳繩史料是漢代畫像石上的跳繩圖,證明至遲在漢代已經有了跳繩活動。魏晉以後,曆代都有跳繩活動的記載。
南朝梁代宗懍《荊楚歲時記》中有“飛百索”的記載:正月十六日,群兒以長繩丈許,兩兒對牽,飛擺不定,若百索然。群兒乘其動時輪跳,以能過者為勝。這裏的飛百索,正是後來的跳繩遊戲。
《北齊書.後主紀》中有一段有趣的記載:“遊童戲者好以兩手持繩,拂地而卻上,跳且唱曰:‘高末’。高末之言,蓋高氏運祚之末也。”北齊皇帝高姓,“高末”謂齊將消亡。這本是作為讖言而記載的一件事,卻給我們留下了兒童跳繩遊戲的最早的文字記載。並且,這種單人“跳且唱”的方式,也為後世跳繩方式奠定了基礎。
唐人段成式在《酉陽雜俎.境異》:“八月十五日,行像及透索為戲。”可見,唐代不僅有跳躍穿過繩索的遊戲,還將這種遊戲命名為“透索”,使跳繩活動開始有了專門的名稱。
NO.2宋遼元
遼時,兒童跳繩也很流行。宣化遼墓中的“幼兒跳繩圖”發現於一區的張匡正墓中,繪在後室木門之上半圓形堵牆正麵。畫麵內容表現的是三個兒童的跳繩遊戲,左右兩個小童弓身曲腿,用力搖擺一根長繩,中間一個赤膊小童屈膝張臂,輕快跳躍,構圖精巧,是非常寶貴的跳繩文物。
《鬆風閣詩抄》有詩記載:“白光如輪舞索童,一童舞索一童唱,一童跳入光輪中。”這種加伴唱的跳繩遊戲,娛樂性很強。跳繩有單腳跳、單腳換跳、雙腳並跳、雙腳空中前後與左右分跳等多種方法。跳時,擺繩與踏躍動作要合拍,可一搖一跳,也可一搖兩跳乃至一搖三跳。搖繩的方向可前可後。用長繩可兩人同時搖動、集體輪流跳或同時跳。跳躍時還可按不同情況編排各種動作花樣,也可用節奏與旋律適宜的歌謠伴唱。除花樣跳繩外,也可按一定距離,邊搖繩邊跑向終點,比賽速度。
南宋以來,每逢佳節都跳繩,稱為“跳白索”,原屬於庭院遊戲類,後發展成民間競技運動。跳繩是一種在環擺的繩索中做各種跳躍動作的體育遊戲。宋吳自牧《夢粱錄.宰執親王南班百官入內上壽賜宴》記載:“百戲呈拽,乃上竿、跳索、倒立、折腰、弄碗、踢磐瓶、筋鬥之類。”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日神保觀神生日》:“自早呈拽百戲,如上竿、趯弄、跳索、相撲、鼓板小唱、鬥雞。”從唐代的“透索”,到南宋的“跳索”,跳繩的名稱更為形象而具體了。
NO.3明代
明代的跳索漸漸成為一種民俗,每逢佳節,民間都有跳繩活動。而且出現了多人-輪跳的遊戲方式。據沈榜《宛署雜記.民風一》載:“跳百索:(正月)十六日,兒以一繩長丈許,兩兒對牽,飛擺不定,令難凝視,似乎百索,其實一也。群兒乘其動時,輪跳其上,以能過者為勝,否則為索所絆,聽掌繩者繩擊為罰。”而《帝京景物略.燈市》中記載:“元夕(正月初一晚上),二童子引索略地,如白光輪。一童子跳光中,曰跳白索。”這些都是雙人搖繩、多人-輪跳的遊戲方式。
明代的婦女也很流行跳繩。據成書於明代的《金瓶梅》第18回,使用了“跳馬索”和“跳百索”兩個名字,指的都是跳繩。但是,“跳馬索”卻給了我們探究跳繩起源的啟示,即古代戰爭中使用的“絆馬索”。古人也許是受軍事活動的啟發,在絆和避絆的軍事訓練中,改騎馬跨越繩子為單人躍繩而過,由此不斷演變,最終成為各種各樣的跳繩活動。
《金瓶梅》是這樣描寫到,西門慶由外麵回家,“剛下馬進儀門,隻見吳月娘、孟玉樓、潘金蓮並西門大姐四個,在前廳天井內月下跳馬索兒耍子。見西門慶來家,月娘、玉樓、大姐三個都往後走了,隻有金蓮不去,且扶著庭柱兜鞋,被西門慶帶酒罵道:‘淫~婦們閑得聲喚,平白跳得什麽百索兒’”。後來,潘金蓮在西門慶跟前挑唆:“你前日吃了酒來家,一般的三個人在院子裏跳百索兒,隻拿我煞氣”。由此看來,不僅西門慶家的女子曾以跳繩遊戲消閑,而且當時的跳繩還有一個新的名稱“跳馬索”。
NO.5清代
跳繩在清代是一項冬季的戶外活動,深受兒童喜愛。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歲時雜戲》記錄了清代北京元宵節民間的娛樂活動,其中有:“博戲則騎竹馬,撲蝴蝶,跳白索,藏蒙兒。”阿英《燈市》:“二童子引索略地,如白光輪,一童子跳光中,叫‘跳白索’”。清道光二十年由濟南府知府王贈芳、王鎮主修,成爟、冷炬編纂的《濟南府誌.風俗》中也載:“每年孟春正月元旦……兒女以繩跳為戲,名曰‘跳百索’。”清代的《鬆鳳閣詩鈔》中也有記錄,說:“太平鼓,聲咚咚,白光如輪舞索童,一童舞索一童唱,一童跳入光輪中。”清代晚期的《燕台口號一百首》中記載了一首輪跳白索的詩:“輪跳百索鬧城闔,元夕燒香柏作薪。絡索連環聲響應,太平鼓打送年人”。可見,清代兒童經常在過年時跳百索,一邊敲著“太平鼓”,一邊用有節奏的歌謠加以伴唱,為新年增添了很多喜慶的節日氣氛。
清代民間也有女子跳百索活動的記載,如清代《樂陵縣誌.經製.風俗》載:“元宵期間,女子以跳繩為戲,名曰‘跳百索’。”
清代晚期出版的《有益遊戲圖說》中說:“用六尺許麻繩,手執兩端,使由頭上回轉於足下,且轉且躍,以為遊戲,是謂繩飛”。這裏稱跳繩為“繩飛”。無論從跳繩的方法上或是名稱上,都有些繼承與發展。